1、总体控制
总体控制技法的实施效果、控制工艺到位程度,主要为漆层纹理高度及形态;总体控制技法所产生的的色彩基调、造型是总体控制的本质。
2、底层绘制
底板处理:整洁是底板处理的根本。
镶嵌类技法:镶嵌类技法一般在绘制的开始阶段即底层绘制阶段的实施。
磨显类技法:主要由预埋、罩髹、研磨三个环节组成。这是体现漆画技法特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莳绘漆粉类技法:以干漆粉莳绘为主的技法也在底层阶段开始实施。
3、中层绘制
中层绘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总体效果的把握、漆层厚度、肌理的凹凸、金银工艺的实施是中层工艺的重点。
色漆髹涂:镶嵌类、预埋类、莳绘类;金银类:细银法、粗银法、箔银法、泥银法、飘银法、晕银法。
4、上层绘制
此步奏为漆画工艺的最后层次,决定画面的基本色调,他有髹涂法、罩明法、多层法。在中层与上层的不同阶段可根据需要进行局部或全部的初磨。
传统意义上的漆画,还需要打磨推光,单纯用大漆绘制还需要进行楷清工序。某些只做局部打磨或局部推光。
5、成绘制程序
传统意义上的漆画,是需要打磨推光,单纯用大漆绘制还需要进行楷清工序。某些只做局部打磨或局部推光。
扩展资料
漆画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除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入漆颜料除银朱之外,还有石黄、钛白、钛青蓝、钛青绿等。漆画的技法丰富多彩。依据其技法不同,漆画又可分成刻漆、堆漆、 雕漆、嵌漆、彩绘、磨漆等不同品种。
漆画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性。漆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精品,它集传统艺术与现代工艺品的优点于一体,即在充分借鉴传统漆画技法的基础上,溶入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手法,将“画”与“磨”有机结合起来,使创作出来的具有色调明朗、深沉、立体感强、表面平滑光亮等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漆画工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漆画
1 简单复制
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选择一些喜欢的画作或大师作品进行临摹。可以从画册中寻找作品,或者去美术馆进行临摹。在临摹时,我们应该尽量遵从原作,例如绘画材料、原作尺寸、甚至画面底色、表面纹理等等,尽量做到跟原作一致。
这一阶段的临摹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目的要明确,二是量要大。所谓目的明确,对于绘画初期的作画者而言,此阶段的临摹练习侧重于对作品用笔技法、设色方法等基础性知识方面的研究。而大量的临摹,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各种绘画技法,提高对材料的掌握。
临摹过程中构图,造型,设色,运笔等基础,细节性的问题,要认真观察,用心体会,力求稳,不求快。出现问题立即改正,不能因为怕修改起来麻烦而导致一错再错。
2 揣摩性复制
当基础绘画水平已经相对成熟,第一阶段的临摹就可以告一段落了。此时,我们需要找一位自己最喜欢的大师的作品,去进行深入的研究、揣摩,并找到大师作品中让自己非常着迷的共同点,尝试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审美意趣,进行一些创作,并观察这些大师作品中吸引自己的特质是否也在自己的创作中出现。
3归纳与创作
当完成以上两个阶段的临摹学习后,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并逐步开始明确现阶段自己的风格及审美取向,这时候就可以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归纳与创作。此时,我们可以选择2到3幅自己最满意的临摹练习,与所临摹的作品进行反复比对、思考。
在画作的对比中,不在仅仅要求构图、形体结构、肌理特点、色调、明暗、笔触等基本绘画语言的相似,更要通过画面深层次的比较,看一看自己临摹的作品和原作有哪些不同的特性,这些不同的特性表现在哪里其中哪些特质是好的,哪些是应该舍弃的。当能够理解出这些问题后,我们的绘画水平就逐渐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并开始明确了自己现阶段的创作方向和表达手法。由此,我们就基本上具备了完成一幅技法娴熟、风格明确,且饱含个人特质的作品的能力。
优秀的创作是不可能凭空捏造的。任何优秀的作品,不论其选材或创作手法有何不同,都是人们通过对各种事物的观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会、感悟,然后利用在前人、师长那里学习到的绘画技法,运用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结合自己的审美意趣所进行的表达。而没有经过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所进行的创作,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法达到感染他人,打动他人,甚至震撼观赏者心灵的效果。
综上所述,临摹在绘画学习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且在临摹的时候,我们不能因为临摹而临摹,只简单的模仿作品的笔触风格或者色调。更重要的是带着思索去临摹,在临摹的同时,多用心去体会作者作画的意图,并尝试理解其用笔、用色、构图等等对其意图表达的帮助。同时,我们要通过临摹确认临摹对象中对我们影响最深的是什么,临摹的作品为什么会与我们内在已存的特质产生共鸣,并以此充实、丰满自己的创作能力。
学习油画的方法
临摹
对名作进行临摹初学者学习和掌握油画技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临摹关注点:作画的程序和方法。
临摹油画的范本:画幅较大的局部特写,或者构图简单的油画。
选取个人色彩不是特别强烈的画家作品去临摹
选取自己喜欢的画家的作品去临摹
双色训练法
一开始,选用黑白进行创作,将画面用黑白进行表现。这个非常有利于掌握画面的明暗关系。
紧接着,可以使用任意两种色相不那么接近的2种颜色去作画,在画面重尝试两种色彩进行调和,调出不同的明暗、冷暖。
双色训练,锻炼了初学者对于色彩的掌控能力。如果一开始使用10几种颜色,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
画色块
用色块来作画是一种基本的直接画法。
将照片改成黑白色,区分: 高光、亮部、中间色调、反光、阴影、暗部。
用白色块来表示“高光、亮部、中间色调”
用黑色块来表示“反光、阴影、暗部”
将白色块修改为高光的颜色
将黑色块修改为暗部颜色。
逐步把亮部、中间色调、阴影、反光颜色以色块方式涂抹上去。
油画速写
油画速写是一次完成画法的最简单形式。10至20分钟的短时间绘画课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用来掌握快速作画的基础。其目的是抓住“题材”的感觉,只用两三种颜色和一点松节油快速地完成。
如果想非常深入学习油画,严格的素描写生非常必要。素描写生已在分析层次,为油画制作作准备。上画布后,第一层素描关系的建立就是为第二层油画铺色,和细节刻画作准备。
更多油画相关文章:
一,底子性质的区别:
胶粉底子(吸收性底子)由动物胶或合成胶及白色粉料及水制成。
半油性底子(半吸收性底子)也叫乳液底子,由胶粉底子和油混合制成,或用油、胶、水混合成的天然或人工乳液与粉料混合制成。
油性底子(不吸收性底子)是用油调和色粉在胶粉底子或胶底子上涂刷而成。
三种底子吸收性逐级递减,所谓吸收性,就是对颜料中油的吸收性,这关系到施彩后色层的厚度,干燥速度和干燥后的光泽度。吸收性底子颜料干燥快,色层厚,干燥后光泽度差,呈亚光或吸油效果,油性底子上颜料干燥慢,色层薄,干燥后光泽度稍好,呈半亚光效果。乳液底子介于二者之间。底子本身从制作程序上来说,麻烦程度逐级增加,制作周期逐级变长。
以上是底子性质差异的原理。
二, 从使用上来看,油性底子适合色层极薄,表面平整的间接画法作品,适合罩染等技法,风格接近年代比较古早的作品。胶粉底子适合色层厚,表面肌理丰富的直接画法作品,即兴成分强,适合室外写生,风格贴近印象派前后的作品。乳液底子介于二者之间。
这已经是最简单明了的解释了,如果学油画,还是要对作品的风格和技法的对应关系做到心知肚明的,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技法,不能盲目乱做试验。
最后,挑一些你的具体问题回答:
①乳胶和明胶的区别,乳胶是人工合成胶,是聚乙烯醇,水溶,干燥后遇水仍可溶解。明胶属于天然动物胶,是从牛奶或动物皮中提炼出来的,是一种胶体,和乳胶性质完全不同,它遇冷水只膨胀不溶解,要加热到60℃左右才融化成胶液,冷却后会凝冻,干燥后结膜,干燥后不溶于冷水,只溶于热水。而且明胶粘性和柔韧性远强过乳胶,在胶层比乳胶薄得多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乳胶的效果,而且结膜性强,做油画底胶可以更好地弥补纺织物间隙,防止漏底料。用它刷底,开裂危险系数低于乳胶。兔皮胶好于明胶,鱼鳔胶又好于兔皮胶,但是这两种都很贵,后者尤其是天价,在国外也多用于博物馆古画修复,用来画习作有点太浪费。
②,胶底子也吸油,如果你觉得不吸油,是因为你胶涂太厚了,那是错误 *** 作方法,会剥落的。任何底子都要控制有度,千万不能太厚。胶底子多半用于画小稿或者小风景写生之类,不是主流做法。
③,胶粉底子中粉的含量会影响吸油,粉太多吸油会很严重,这也是因为粉太多的情况下底料层必然过厚,不仅会吸油,还容易开裂剥落,所以千万不能让粉过多,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技法工作室提供的一个标准配方是锌白一份加大白粉一份加乳胶半份加水酌情(根据涂刷技法决定),但这个配方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为各地乳胶浓度是不同的,我国院校习惯用立德粉做底,和锌白化学性质也不同,要自己慢慢掌握,每次做的时候要有心记录。
④油底子的作用,提供一个中间色做底色,这样绘画过程是亮部逐渐提亮,暗部逐渐压暗,完成后色层效果丰富浑厚,自然柔和,而且提供一个不吸收性底子,可以使色层尽量薄和透明,突出油画颜料透光的特性,是最能突出油画特点的技法。油画的特性就在于油媒介干燥后结膜呈透明状态保持厚度,色粉悬浮于媒介中,光线透过色层再反射出来,呈现出丰富的光学效果,而且油媒介可以保持色粉的色彩纯度,看起来比水性颜料鲜艳。印象派及之后的一些作品作于胶粉底子上,多呈现亚光不透明的色层效果,色层也很厚,覆盖取代了透叠,其实更接近水粉的效果,我国美术教学长期习惯以水粉画作为色彩入门训练,这就导致了我国学生学习油画时比较容易接纳印象派及之后的技法,而很难理解和学会正宗的传统西方油画技法。
⑤前头说过了。
⑥色层亮度,油画的特性是透明度,而不是亮度,表面光泽不是主要应该考虑的因素,吸油效果之所以令人不快,是因为它会使颜色明度降低,纯度下降,看起来污浊。真正的油画色层本身从来不是亮的,干燥后都是亚光效果或半亚光效果(亚光不是吸油,不是无光和污浊,训练你的眼睛去分辨吧),即便是透明画法画完,表面也不是锃亮的,如果锃亮,就是油大了,会出现一层肥腻的贼光,一样显得很低俗。国外博物馆里的古画表面常常看起来很光亮,那是上光油保护层的作用,油画完成半年后,用达玛光油等保护层薄薄罩在画面上,可以起到隔绝空气中的水分和灰尘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色层,也能提供统一的光泽度,这种亮和色层本身发亮是有本质区别的,好的油画作品色层一定要避免油过多造成的贼光。间接画法一定要做层间衔接,否则笔感会粘涩,绘画者此时会不自觉地在颜料中多加油以润滑笔感,这样就容易造成贼光。
另外,油画颜料干后不会变色(相对于水粉颜料干后变粉而言)这是一个在我国学生中非常流行的误区,油画颜料当然会变色,时间久了会变化变暗,就算是刚画完,第二天来看都会变暗变灰,亚麻油不是玻璃,当然会变色,所以画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将颜色明度和纯度提高一点,这个度是需要长期训练眼力培养出来的,看见什么颜色调什么颜色,画出来必然会灰暗,想当然地乱用鲜艳颜色,又会使颜色显得简单粗鲁,所以需要长期修炼色彩修养。
衔接剂不是为了发粘,唉,国内的颜料商都卖了些什么东西给你们?衔接剂的作用是恢复已干燥色层的表面湿润,以润滑笔感并更好的结合下一层颜料,防止色层间留下微小的孔隙增加日后剥落风险。最常用的衔接剂应该含有少量日晒稠油,少量酒精和大量松节油,用前需要摇匀混合成乳状,酒精和松节油可微微溶解下层颜料的表面,提供一个新鲜的颜料表层,使得接着画上去的色层和它完美衔接,但是一定要控制用量,过多喷涂会过分溶解旧色层,毁掉画作。
会发粘的衔接剂是含有达玛树脂的,这种衔接剂并不常用,一种常用的做法是画海景,为了表现水面波光粼粼的效果,在没有提高光的海面色层上喷涂粘性的衔接剂,然后用软笔蘸少量亮色再衔接层表面拖动,因为粘涩而自然出现笔头的跳动,形成薄厚自然变化的色层,模拟水波效果。
很多油画初学者(尤其是身边缺乏专业老师指导的初学者)都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能使自己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提高自己的油画水平。其实是有一个对于任何一个学习油画的人(包括有专业老师指导的油画学习者)来说都行之有效的方法的。这个方法就是临摹古典大师的经典作品,在临摹中体会感悟,使自己能够快速的提高油画技巧。
对古典名作进行临摹是我们学习和掌握古典油画技法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广大的国内学习油画者是没有多少机会去直接研究欧洲名画的。但根据一些与文献资料去揣摸、研究这些作品的绘制方法和作画程序还是有可能的。
在这里,需要尤其说明的是,我接触过许多的油画初学者都不喜欢临摹,甚至对临摹经典绘画有着抵触情绪,认为只有不断写生才是提高油画技巧和能力的途径,还有一些人会去找一些在真正的艺术家看来并不优秀的作品去临摹学习。以上的两种做法,都是严重错误和不可取的。经典大师的作品,都是饱含了一代油画大师对油画的理解和感悟的精髓的东西,每一个色调的处理,每一个造型的推敲,甚至每一笔笔触的走向,都是大师经过了多年的不断训练和钻研锤炼的。选择大师的经典作品去临摹,就相当于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是最为直接有效的获取油画精髓的方式。而如果选择临摹一些并不经典和优秀的作品,往往再不经意间你会沾染上这些作品中的缺点和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缺点一旦被养成,往往很难被改正,所以我一直主张选择经典的大师作品去临摹学习。
还有很多初学者往往会热衷于一些绘画理论的研究和探讨,这里我想说明一下,研究和探讨油画的理论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请记住,仅仅研究理论,绝对不会让你的油画作品获得大的提高,理论的研究只是你亲身的实践的辅助。现今市面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有关所谓的油画理论的研究性文章,我想说的是,这些文章大多出自油画理论家之手,而大多数的油画理论家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画家,甚至国内有些油画理论家并不会画油画,一个没有过多少亲身实践经验的理论家抛出的理论,能对你的油画学习带来多大的帮助呢?油画艺术本身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任何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见地,对于初学者来说,在没有大量亲身实践和 *** 作的基础上去研究理论,很容易被带入错误的方向。所以,我建议大家在油画学习过程中,直接从优秀的大师经典作品入手,在亲身实践过程中仔细体会和感悟其中的精髓和奥妙。
如何去进行这种模仿工作,这对初学油画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他们必须将学习的重点放在研究这幅画的实质性的问题上——如画油画的程序和方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表面的形似。许多初学者往往对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恰恰容易忽略,他们往往为表面形象所迷惑,把一些表现效果模仿得很像,犹如精心复制了一幅行画一样。这种模仿品除了可以送人布置房间以外,可以说对于他学习油画艺术本身不会有什么收获。
临摹古典油画的范本最好是选用那些画幅比较大并且印刷精美的局部特写,而切忌选择那种人物众多场面复杂的全景式的作品。许多原版画册里被放大的局部为我们的这种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开始这项工作前最好是尽可能地向见过这幅画的原作的专家们请教;关于这件作品画面的详细情况,或者寻找一些介绍这位作者包括与他同时代的油画艺术总的风格的文字资料加以分析、研究,对原作的作画程序,要做到心中有数,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师法名作与师法造化是我们学习艺术所必须同时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之所以花力气去临摹古典油画名作是因为通过对这个局部的解析可以使我们举一反三。因此,我们决不可将它看作我们学习的目的而仅仅只能作为了解和熟悉这种艺术风格的基本规律的一种手段。我们通过临摹名作可以加深理解多层画法的特点是表现力丰富、厚实。不要以为多层画法便于修改便可以反复磨蹭,多层画法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制作,严格的素描写生对于多层画法完全必要。素描写生已在分析层次,为油画制作作准备,上画布后,第一层就是为第二层作准备。修改虽不能绝对避免,但技术上应严格要求。
有卖各种刷好底料的画布,差不多十几块一米
如果自己刷底料可以直接用乳胶,一定要画店买。
如果你是初学只需要买
一套猪鬃的油画笔
2把油画刀,一个长的大概17厘米左右(在油画纸上刮乳胶用),一把菱形前端弧形的(绘画的时候刮颜料或者清理画板的时候用)
一套24色油画颜料外加一管大号钛白(以后发现自己什么颜色用得多再去买大管的,很多颜色平时并不多用)
一罐松节油
一罐调色油,入药干得快就再买一罐快干油(正常油画干燥很慢,浅色相对干的慢,尤其白色需要至少3天以上能勉强形成一层油膜,加快干经过8个小时可形成油膜)
一个刷过清漆的调色板
油画纸(如果买油画纸还要买乳胶),或者刷好涂料的油画布
画板,图钉
这些经济实用足够初学者使用
如果想用油画布,就需要买钉q,油画框,底料,乳胶,板刷,如果是要花=画大画,还要买绷画布专用的夹子,类似鸭嘴钳子,很结实,可用来拔钉子,砂纸
油画底料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画布为什么要做底子?
以亚麻布等纺织品作画布,必须经过预先处理方能使用。所谓“处理”就是“做底子”。理由是:
(1)填充纺织物纹理之间的孔隙,创造一个既节省颜料又适宜绘画的纹理表面。纺织物孔隙多,对于较精致的绘画作品来说,直接在上面作画,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材料。只有在做好底子的画布上作画,才能有效地控制油画颜料的使用。
(2)使支承材料与颜料色层隔离开,以免颜料中的油侵蚀纤维,同时防止色层受到从画布后面渗透潮气的损害。油画颜料中的酸性物质能使画布变脏,而潮气又会氧化色层中的油分子,使之老化。所以画布底子的处理与作品的寿命长短有直接关系。
(3)良好的画布底子,能保证着色层的明亮度与鲜艳度。不合格的底子或没有做底子的画布,着色后会使画面灰暗。
(4)亮底子能够提高画面颜色的鲜明度。
(5)做过底子的油画或坦培拉绘画一旦支承材料遭到腐蚀,可以通过“换背术”,将色层从旧支承材料上移植到新的支承材料上去。
古典油画的底子类型
古典油画无论在木板或画布上作画,都需要进行涂刷底子,底子使用的材料有粘结材料和填充材料两类。根据不同的材料,古典油画有八种制底方法。
(1)胶底。古代大师常使用动物胶,如骨胶、兔胶等。最好的是羊皮纸胶,可用清水浸泡、加热熔化。
(2)白垩底子。白垩(碳酸钙)粉、锌白粉、胶溶液各一份混合而成。
(3)半白垩底子。白垩粉、胶溶液各一份混合。再加入半份熟亚麻籽油,使用这种底料之前,先用7%的水胶涂底层。
(4)酪素底子。自古代有美术记载起,画家就使用酪素。酪素是一种易碎而柔软的物质,作底子时需要用水稀释,并溶入少量碳酸铵。
(5)鸡蛋底子。鸡蛋黄能增加底子的柔软性。蛋黄底作为最后涂层使用时,可以产生最好的结果。蛋清蛋黄都可以作白垩底子的添加剂。
(6)石膏底子。石膏(硫酸钙)也称轻晶石。通常在木板上作底子使用。具有异常的明度,制法与白垩底子方法相同。
(7)油性底子。跟制作半白垩底子一样,只是增加了油的含量(两份熟亚麻籽油)。
(8)有色底子。在已完成的白垩、半白垩和油底子上,根据画家的需要,薄涂各种透明色来制作色底子。鲁本斯曾把木炭、白颜料、结合剂混合后涂在石膏底子上做成银灰底子。
做油画底子的材料有哪些?
(1)胶类
用于制作画布底子的胶类有:动物胶(骨胶、皮胶等)、植物性树脂乳胶、白乳胶等合成胶。
(2)油类
用于制作油质画布底子的油类有:松节油、亚麻仁油、上光油等媒介剂。
(3)支承材料
软支承材料:纯亚麻布、半亚麻布、棉布帆布等。
硬支承材料:木板、胶合板、纤维板、纸板、金属板等。
(4)填充材料
大白粉,又称白垩粉、西班牙白、巴黎白、白土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市场上出售的大白粉为60%碳酸钙与40%碳酸镁的混合物。做底料时只能与胶结合,若与油结合会变成油腻子。可用大理石粉替代大白粉。
铅白粉(碳酸铅):中国古称官粉、胡粉。古代欧洲画家多用它制作底子或白颜料。因有毒,现代画家已很少使用。
石膏粉(硫酸钙):做底子多用天然的水合地石膏或熟石膏。比白垩密实、明亮,但柔韧性差。在木板等硬质支承材料上做石膏底子效果更佳。
钛白粉(二氧化钛):有较强的覆盖性,常与大白粉混合使用。
立德粉(硫化锌与碳酸钡):学名为锌钡白。有的材料专家不主张单独使用立德粉,可与大白粉混合使用。
(5)GESSO成品底涂料
“GESSO”意大利语意是灰泥或熟石膏,是成品底涂料,可直接涂于绷好的画布上。传统的GESSO由兔皮胶、大白粉与白颜料(钛白或锌白)混合而成。现代合成胶(丙烯类)与填充材料合成的丙烯GESSO,既可以用于丙烯画,也可以用于油画。它干得快、不开裂, *** 作简便。市场上出售的成品底涂料有白色、土红色和银灰色。
(6)辅助材料
甘油式蜂蜜:添加少许能增加粘合剂的d性。
明矾:一公斤胶液中加入10克明矾,能防潮。
甲醛:用4%的甲醛溶液喷涂画布的两面,能防腐、防虫、抗湿。
有色底子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制作有色绘画底子大概在哥特时代就有了。用红玄武岩土制作红色画布,从16世纪一直流行到19世纪库尔贝时代。有的在胶质底子上加涂含油与树脂的颜色隔离层,有的油质底子在涂最后一层时加入吸收性强的红土颜料。这样做不仅能减弱油质底子的油腻感,有利于色层速干,更主要的是有利于画家对画面整体色调的把握。
鲁本斯曾把硬木炭、白颜料和结合剂(可能是胶)混合在一起用海绵迅速涂于白石膏底子上,产生一种带纹理的银灰色层,使随后的着色层呈现轻松、愉快而又充满活力的效果。
下面介绍两种有色底子的制作方法:
(1)在白垩底子上,用丙烯颜料加松节油和少量调色油涂于白色底层上,所用丙烯颜料根据画家需要自己配制,常用的有白、褐、赭、土色等。
(2)在油质或半油质底子上,用调色油加速干剂加少许铁红粉(氧化铁)薄涂一层或随意涂一遍,保留刷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有素描稿的底子上用松节油调油画颜料薄薄涂一层与最后色调相反的色层。比如天空是蓝色的,可先薄涂一层土红色。
有色底子必须是在白色底层上用薄涂罩染的方法制作。目的是为了保证画面色彩的透明性。无论随后的着色层有多厚,底色都会对画面产生影响。
(1)白色底子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颜色的丰富性,在白色底子上,色彩显得明确而肯定。各种颜色在白色底子上很难恰当地有机结合,只能靠彼此相调和产生的灰色来调节,所以在白色底子上作画需要丰富的灰色。在用色上,冷暖对比要恰如其分,也要避免着色过于浓艳。白色底子适合透明画法和半透明画法,运用这种技法可以产生多种“视觉灰色”,这种视觉灰色曾被古代大师伦勃朗、凡·代克等画家采用。这种灰色比调出来的灰色具有更加诱人的魅力。
(2)灰色底子有泥土气息,常被许多画家采用,它对人体肤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灰色底能使各种色彩产生和谐、统一的效果。银灰色底子介于白色与灰色之间,具有两种底色的共有特性。灰绿色底能减弱暖色,土红、赭石色底能使蓝绿色调减弱而使色彩趋于和谐。用色与底色形成的冷暖对比可获得极其微妙的效果。现在许多画家利用亚麻布原色——浅棕、褐色作底色,减少了做底色的麻烦,方便实用,但仅适用于细亚麻布和中密度亚麻布。粗纹理亚麻布需要填充材料(立德粉、大白粉等)填充布纹孔。
(3)在深色底子上作画会使画面产生暗淡的效果。一切浅颜色都会变暗,所以使用深色底子时要考虑到这一变化。深色底多为暖色,比如褐色、铁红色等。画家一般不用黑色底子,但象牙黑加白色的底子常被采用。
胶质底子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胶质底子的制作,用料与程序都较简单造价底,所需时间短,着色牢固,柔韧性强,最适于表现性较强的厚涂画法。胶底画布是现代画家写生与创作的理想材料,它不仅适于油画,也适合坦培拉、蜡画、丙烯以及其它混合媒介绘画。曾风行于古典透明油画技法时代,后来又被印象派画家所采用。
胶质底子的缺点是不抗潮,在潮湿的环境下,画布易松弛;不具备石膏底子那鲜明、耐久的白色;不及纯油底子有d性。
古代欧洲画家采用动物皮胶(兔皮、羊皮、鹿皮等)。皮胶须用冷水浸泡,然后加热溶解。动物胶液的浓度可根据加水的多少来调整,用于作底的胶液一般采用45~80克动物胶加一升水。
乳胶底子的做法
乳胶有植物树脂乳胶和合成树脂乳胶两类。以水作溶剂,干后胶膜有d性且透明,是制作画布底子的合格材料。目前商店出售的白乳胶属合成树脂乳胶——乙烯胶。最适宜作绘画材料的白乳胶为聚醋酸乙烯乳液,这种胶浓度高,干后胶膜光亮,透明度高,有韧性,不开裂。
乳胶的质量对于画布底子至关重要。胶底干后,用手在画布背面按一下,若有开裂声,说明乳胶质量不好。购买乳胶时,应打开盒盖察看其浓度,浓度越高越好,兑水的乳胶不易保存。若盒盖的边缘有干透的乳胶皮,检查其透明度和柔韧性,坚硬易断者不能使用。
使用乳胶做底子的常见方法有:
(1)若画幅较小,用刮刀将未兑水的乳胶在画布上刮两遍即可使用。或者先用兑水的胶液刷一遍,略干后再刮一遍纯乳胶。
(2)先用兑水较多的稀薄胶液涂第一遍,干后多加胶少兑水(以能在画布上拖动刷子为准)涂第二遍。涂第三遍之前用细砂纸将布面打磨一遍,清除掉凸起的线头。这样涂刷四五遍即可。反复涂刷胶液是为了减少画布的松弛度。但用胶不能过多,只要确认布孔全都填充为准。用胶过多会影响画布着色。
(3)粗纹理画布不能单纯刮胶,必须在涂刷第二遍胶液时加入大白粉或立德粉,水、胶、粉的比例约等量。用同等比例的胶粉液刷第三遍。其间用砂纸对表面稍作修整。最后用稀释过的胶再涂一至二遍。无论粗纹理画布、中密度画布还是细纹理画布,都可以用上述方法来做白色底子。在做白色底子时,专业画家习惯于将大白粉与钛白粉按等量混合使用。因为大白粉易于画布吸收(填孔),钛白粉能提高明度。
涂胶液的工具一般为宽板刷,上下或左右刷到边,不要用力过大。除板刷外,画家常使用刮板(装修工具)来刮胶。刮板有塑料和金属二种,在涂胶粉混合底料时,使用不同的工具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刮出来的底子较平滑,而刷更能体现画布的纹理特质。
为了长久保存,一般认为绷装在内框上的画布四周应涂上胶液。但胶干后,四周的画布会粘在木框上,不利于拆卸,因此不主张在四周刷胶。
油性底子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油质底子的历史最为悠久,也最为普及,它主要用于画布,但也适用于木板等。油质底子基本上由胶底和油料层两部分组成。传统的底料为动物皮胶(多为兔皮),底涂料为油性涂料(亚麻仁油15克+松节油15克+铅白25克)。制作方法是:将皮胶兑水加热熔化,趁胶液温热时涂于画布,凉干后再涂上白色油质底涂料。底涂料中的油要尽可能少才能保证随后的着色层牢固。涂一层底涂料,画布就能使用,但若需要较平滑的表面,画布就要抹平,所以底涂料要涂二至三遍。作好油质底子的画布需放置数月才能使用,且时间越长越好,最理想的时间为半年。
油质底子属于弱吸收性底子,表面细腻,d性强,耐撞击,耐潮湿。缺点是缺乏渗透性,没有胶质底子着色力强,年久会失去d性,色层因脆化而龟裂,甚至脱落。另外油质底子易变黄。
自合成胶产生之后,现代画家多用白乳胶作底胶。作法是:将乳胶加水稀释后在画布上涂二至三遍,再用乳胶加少量的水,加立德粉(还可以在里面加上调色油),搅拌均匀后涂或刮于画布上。待干后,用油画颜料(通常用白,也可以加少许群青、土红等调成灰色)薄薄地刷上一层即可。
克劳德·依维尔教授曾来我国传授古典绘画技法,他采用古典绘画大师的制底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刮胶底。先用砂纸或浮石将绷紧的画布稍作修整,然后涂上兔皮胶(胶和水的比例为7~10∶100)。将胶片敲碎,然后在凉水里浸泡5~6个小时,使其发涨,再用隔水炖的方法使其熔解。或者先用少许凉水浸泡,待其发涨变软再注入热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在胶液尚温时(约17℃左右)便可往画布上涂刮,刮胶时画布要平放,先倒上胶液,用一把大刮刀将胶液刮到画布上。在整张画布都刮到胶液后,趁其未干透时将线头和小结除去或压平。
第二步:涂红底色。用**氧化铅(一氧化铅)煮过的核桃油研磨赭红色粉(氧化铁红)至适当的稠厚度,在涂过胶的画布上,用刮刀将颜料刮上去,凉干后再用浮石打磨一遍,使画布表面平滑均匀。
第三步:涂灰色底。用一份核桃油加一份亚麻油,研磨铅白粉和炭黑色粉。用硬毛刷把研成的淡灰色薄涂于画布上。黑白色粉比例随意。灰底涂得要尽量薄,那样画布底子不易裂。不能只涂刷一次,以免红色底浮现出来,也不能盖住麻布的布纹。可先用刮刀刮一层灰底色,干透后再用硬猪鬃毛笔涂第二层,然后用獾毛笔将笔痕抹掉。可稍添些土红颜料而成为淡灰红色。
半油性底子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半油性底子又称半吸收性底子,这种底子通常是用乳剂涂料刷制,故又称乳剂底子或坦培拉底子。有用动物胶、乳胶、干酪素胶或蛋黄为乳化剂的多种做法。
(1)使用动物胶的传统做法:用7∶100胶和水混合溶液刷一层胶底,干燥后用一份大白粉或石膏粉,加上等量的锌白,再加上等量的胶水溶液充分搅拌,然后加入熟亚麻仁油,其加入量是大白粉量的1/2至1/3。这样调成的底涂料流动且又粘稠,在涂过胶的画布上涂刷一至三遍即可使用。
(2)使用乳胶的做法:用刮刀将现成的乳胶均匀地刮到绷紧的画布上,如果是兑水的乳液要多刷几遍。待干后用砂纸轻轻打磨,再用丙烯颜料(多用白色)加松节油和少量调色油涂于画布。或者在乳胶底层上用白油画色、立德粉、乳胶混合而成的底涂料涂或刮于画布上。
(3)干酪素胶底子:
①干酪素胶液的调制:干酪素50克+温水125毫升+15克碳酸铵。注意:先用温水搅拌干酪素,同时用极少量的水溶解碳酸铵,并把溶解的碳酸铵倒入搅拌中的干酪素液中。待干酪素充分溶解之后再加入125毫升温水搅拌成浆糊状,然后,加入3克氯化钠(防腐),同样先用水溶解,再倒入胶液里搅匀。
②取合成干酪素胶液1份+水1~3份刷第一层胶底。
③待第一层干后,再刷涂料剂即成。
涂料剂的配制:1份大白粉+1份钛白或锌白粉+1份水+1份干酪素胶液,再取熟亚麻仁油半份滴入数滴氨水后震荡成乳状,然后使二者搅拌混合在一起即可使用。
(4)鸡蛋底子:在胶液中打入蛋黄或全蛋,然后慢慢滴入一些亚麻仁油,用搅拌法或震荡法形成“水包油”的粘稠乳液。白粉与水预先调成浆状,再与含油乳液搅合一起(可加一些蜂蜜),在涂过稀胶的画底上涂二至三层即可。胶液从前多用精制的骨胶或鳔胶,今天可以用乳胶、纤维素胶和107胶等。
目前国内美术商店出售的油画布,其性质多属于半吸油性画布。半吸油性画布的特性介于胶底与油质底子之间。
不要这样
1,油画颜料有灌装的,我以前用过的连峰牌子的就有。不过不好,很粘。最好用马利牌的锡管装的那种,好用,色相也准。
2,最好是把画布绷好在框上作画。
3,画前要做底,可以用立德粉加白乳胶在画布上做底子,先涂一遍,干了后用砂纸磨平再涂,一般要四五遍。干了后将画布对着阳光,看不到布上的孔了才行。
4,可以加松节油。
5,松节油是用来作画的,可以用它来洗笔。
6,用丙烯作画也可以,不过效果不好,没有d性。
丙烯不是油画颜料,不过加上松节油可以用来画油画,效果和油画差不多,干的比油画颜料快。
油画刀可以用来将你认为画面中不好的部分刮掉重画,也可以代替画笔画大的块面。
以上就是关于漆画的详细制作步骤全部的内容,包括:漆画的详细制作步骤、油画临摹基本方法、关于油画底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