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
1、控制测试的内容为内部控制,是定性评价;实质性程序的内容为账户金额,是定量评价。
2、控制测试的目的为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实质性程序的目的是评价账户金额正确性,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依据。
联系:
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的联系体现在:控制测试为实质性程序打基础,控制测试的结果为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提供依据;实质性程序是在控制测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质性程序的程度取决于控制测试的结果。
扩展资料:
控制测试的考虑因素: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某项控制的测试范围时通常考虑下列因素:
1、在整个拟信赖的期间,被审计单位执行控制的频率。控制执行的频率越高,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2、在所审计期间,注册会计师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不同。在该时间长度内发生的控制活动次数也不同。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拟信赖控制的时间长度确定控制测试的范围。拟信赖期间越长,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3、为证实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所需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对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要求越高,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实质性程序的考虑因素:
1、控制环境和其他相关的控制。控制环境和其他相关的控制越薄弱,注册会计师越不宜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
2、实施审计程序所需信息在期中之后的可获得性。如果实施实质性程序所需信息在期中之后可能难以获取(如系统变动导致某类交易记录难以获取),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
3、实质性程序的目标。如果针对某项认定实施实质性程序的目标就包括获取该认定的期中审计证据(从而与期末比较),注册会计师应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控制测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质性程序
实质性程序包括实质性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
实质性分析程序是指先考虑科目的金额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间怎样联系,进而对科目的金额做出一个预测,把这个期望值和客户的账面数比较,通过发现和询问差异原因,来判断科目的金额是否存在错报。
细节测试主要是指通过检查全体、抽样、选取特定项目等方式来检查会计凭证,进而判断是否存在错误的会计处理。
由于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的目的、技术手段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各自有不同的适用领域。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选择实质性程序的类型。
细节测试适用于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的测试,尤其是对存在或发生、计价认定的测试;对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可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设计实质性分析程序时考虑的因素:
1、对特定认定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适当性。
2、对已记录的金额或比率作出预期时,所依据的内部或外部数据的可靠性。
3、作出预期的准确程度是否足以在计划的保证水平上识别重大错报。
观察、检查、函证、分析、重新计算、询问都可以用,即所有的实质性程序都可以用
观察、询问和检查自不必说,应该可以想到怎么用这三个程序。
函证的话,比如说分期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要核实入账价值是否准确必须要清楚相关的合同条款,通过函证来核实合同条款的真实性以及相关的细节性问题。总之一句话,你想知道的,需要从第三方获悉的,都可以用函证,实际用不用其实只不过就是审计成本的问题而已。
实质性分析程序,通过销售量对比,例如出现当年销售量较往年提高了,但相关的相器设备反而比上年少了,这就是通过分析程序发现的一种反常现象。
重新计算,比如说用来看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的金额计算是否准确
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程序的主要内容包括:
1、取得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复核加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数核对是否相符。
2、查明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条件、方法,注意是否符合企业准则,前后期是否一致。
以上就是关于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有何联系和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有何联系和区别、实质性程序的类型包括、固定资产审计实质性程序主要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