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这个算法的确有点迷惑人。
首先,你要明确51内核的SP是自下向上的增长方式。还有,它的压栈是先加指针,再将数据放入SP指向单元,出栈是先将SP指向单元数据d出,再将SP指针减1。
30个的数据对应的地址是20H~~3DH,使用SP指针读取数据的命令只有POP指令,它只能从3DH向前“读取”数据,这就是这个方法的迷惑之处。
所以指针要先指向3DH,这样就可以依次向前读取30个单元的值了。
能力有限,肯能讲解的不够清楚,希望对你有帮助。
1、51单片机C语言实现循环8个流水灯左移三次,后右移三次。
例程:
#include<reg51h> //51单片机头文件#include <intrinsh> //包含有左右循环移位子函数的库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宏定义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宏定义
sbit beep=P2^3;
void delay(uint z) //延时函数,z的取值为这个函数的延时ms数,如delay(200);大约延时200ms
{ //delay(500);大约延时500ms
u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void main() //主函数
{
uchar a,i,j;
while(1) //大循环
{
a=0xfe; //赋初值
for(j=0;j<3;j++) for(i=0;i<8;i++) //左移三次
{
P1=a; //点亮小灯
beep=0; //开启蜂鸣器
delay(50); //延时50毫秒
beep=1; //关闭蜂鸣器
delay(50); //再延时50毫秒
a=_crol_(a,1); //将a变量循环左移一位
}
a=0x7f;
for(j=0;j<3;j++) for(i=0;i<8;i++) //右移三次
{
P1=a; //点亮小灯
beep=0; //开启蜂鸣器
delay(50); //延时50毫秒
beep=1; //关闭蜂鸣器
delay(50); //再延时50毫秒
a=_cror_(a,1); //将a变量循环右移一位
}
}
}
2、51单片机是对所有兼容Intel 803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的统称。该系列单片机的始祖是Intel的8031单片机,后来随着Flash rom技术的发展,8031单片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应用最广泛的8位单片机之一,其代表型号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系统之中。很多公司都有51系列的兼容机型推出,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占有大量市场。51单片机是基础入门的一个单片机,还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主程序:
void main (void)
{
bit flag=0;
uchar pluse;//脉冲个数
TMOD=0X50;
TH1=(65536-100)/256;
TL1=(65536-100)%256;
ET1=1;
EA=1;
TR1=1;
while(1)
{display(pluse);}
}
中断程序:
void timer1(void) interrupt 3
{
if(flag==0)//计数满了
{
P1^7=1;
TMOD=0X10;//转成内部定时
TH1=(65536-10000)/256;
TL1=(65536-10000)%256;
flag=1;
}
else //定时时间到
{
P1^7=0;
TMOD=0X50;//转成外部计数
TH1=(65536-100)/256;
TL1=(65536-100)%256;
pluse++;
flag=0;
}
}
#include<reg51h>包含了所有接口和地址的名称,不只是特殊功能寄存器,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是宏定义,这样定义以后,在接下来的程序当中就能用uint 代替unsigned int了,void DelayMS(uint x)//是一个子函数,当调用时,就直接执行大括号里面的语句,while(x--)//是循环语句,当X--=0时,就不满足条件,跳出循环。它整个的功能就是一个延时,等待单片机处理完其它任务,这样写程序符合程序的规范化和可读性的要求,
void是说明返回值是空的,即没有返回值,可以不写,LED=~LED;//是取反,每次执行这条语句就会使其值取反,若上次是0,则执行后其值变为1,
DelayMS(100);就是调用了上面的子函数,代表延时100MS
以上就是关于单片机汇编程序全部的内容,包括:单片机汇编程序、很简的51单片机C语言流水灯程序、单片机程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