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几句吧,linux下的设备都是文件,流程也无非是open, read/write, close等
当然,串口你得设置各种属性才行对不对,比如在win下的超级终端就设置了波特率啊,停止位啊,奇偶校验啊什么的,这些属性都通过
int tcgetattr(int fd, struct termios termios_p);
int tcsetattr(int fd, int optional_actions, const struct termios termios_p);函数来设置。
完整代码吗自己去google,一把一把的,其实最重要的是设置好属性,剩下的就是read,write的问题咯。
希望对你有用
对了,了解终端函数的详情请在linux命令行终端获取: man termios
如果 Linux 在读取串口数据时一直返回最后一个数据包,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数据没有被清空:在每次读取完数据之后,需要把读取到的数据清空,否则下次读取时就会读到上次未清空的数据。可以使用`memset`函数把缓冲区清空。
2 缓冲区溢出:当读取速度比串口接收速率快时,会造成数据的积累,导致缓冲区溢出。可以考虑增加读取间隔时间,或者增加缓冲区大小来解决该问题。
3 波特率设置错误:如果波特率设置不正确,会导致传输数据出错。可以在代码中检查波特率是否与硬件匹配。
4 串口状态错误:如果串口状态不正确,也会导致数据读取失败。可以使用`tcgetattr`函数获取当前的串口属性,然后再设置正确的属性。
需要进一步调试和分析才能确定具体原因。建议使用调试器或打印调试信息来进行排查。
在Linux中经常碰到“控制台”、“终端”、“console”、“tty”、“terminal”等术语,也经常使用到这些设备文件:ldevconsole、/dev/ttySACO、/dev/tty0等。要理解这些术语,需要从以前的计算机说起。
最初的计算机价格昂贵,一台计算机通常连接上多套键盘和显示器供多人使用。在以前专门有这种可以连上一台电脑的设备,它只有显示器和键盘,外加简单的处理电路,本身不具有处理计算机信息的能力。用户通过它连接到计算机上(通常是通过串口),然后登录系统,并对计算机进行 *** 作。这样一台只有输入、显示部件(比如键盘和显示器)并能够连接到计算机的设备就叫做终端。tty 是Teletype 的缩写,Teletype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终端设备,很像电传打字机。在Linux中,就用tty来表示“终端”,比如内核文件tty_ioc、tty _ioctlc等都是与“终端”相关的驱动程序;设备文件/dev/ttySACO、/dev/tty0等也表示某类终端设备。“console”的意思即为“控制台”,顾名思义,控制台就是用户与系统进行交互的设备,这和终端的作用相似。实际上,控制台与终端相比,也只是多了一项功能:它可以显示系统信息,比如内核消息、后台服务消息。从硬件上看,控制台与终端都是具备输入、显示功能的设备,没有区别。“控制台”、“终端”、“控制终端”这些名词经常混着用,表示的是同一个意思。
控制台与终端的区别体现在软件上,Linux内核从很早以前发展而来,代码中仍保留了“控制台”、“终端”的概念。启动Linux内核前传入的命令行参数“console=…”就是用来指定“控制台”的。控制台在tty 驱动初始化之前就可以使用了,它最开始的时候被用来显示内核消息(比如 printk 函数输出的消息)。
应该是没有这样的办法的。
linux系统基本上不会禁止root的权限,即使你想办法禁止了,也有办法打开,除非那不是真正的root。
你应该换一个思路来解决你的问题。比如除了你的程序,没有其他程序运行在这台电脑上,没有其他用户有权访问这台电脑,不就解决了吗?
以上就是关于Linux下的串口通信C语言代码和 Windows下的代码一样吗全部的内容,包括:Linux下的串口通信C语言代码和 Windows下的代码一样吗、linux读串口一直返回最后一包数据、linux 串口驱动程序术语介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