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预应力筋回缩量怎么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筋回缩量怎么计算,第1张

预应力筋回缩值在设计阶段按照规范取即可,根据不同的锚具形式,有不同的预应力筋回缩值,对于夹片式锚具,这个回缩值最大,约6~8mm。

回缩值在施工阶段是测量出来的,一般做法是张拉前测量预应力筋外露长度,张拉后在测量一次预应力筋外露长度,两个长度相减得到实际伸长值,用这个伸长值和张拉过程中得到的油缸伸长值相减即可得到预应力筋回缩量。

先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埋管制孔→浇混凝土→抽管→养护穿筋张拉→锚固→灌浆(防止钢筋生锈)。

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d性回d,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这种做法使钢筋与混凝土结为整体。

扩展资料:

预应力用的热处理钢筋、钢丝、钢绞线的品种、规格、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反复试报告。冷拉Ⅰ、Ⅱ、Ⅲ级钢筋还应有冷拉后的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受拉会有裂缝,虽然不影响安全,但是感观不好。采用先给钢筋施加拉力,然后浇筑混凝土,待强度达到要求松开钢筋,使钢筋回缩,与正常使用荷载的拉力抵消(先张法)后张法则是浇筑混凝土预留孔洞,成型后加受拉力的钢筋,然后用器械锚固在构件两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应力钢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应力后张法

注意事项:1、在工程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学习有关先张梁的技术及安全规定。在每次张拉前要安排专人进行钢绞线、千斤顶、张拉台座、横梁等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进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3、张拉 *** 作前,周围应设置的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照应现场安全。台座两端两外侧钢绞线45度夹角辐射的扇形危险区。张拉和锚固 *** 作人员必须站在侧面安全处,严禁围观和闲杂人员进入张拉 *** 作区,以防钢绞线崩断夹具滑脱伤人。

4、张拉 *** 作人员不宜频繁更换,应保持相对稳定和训练 *** 作。

5、临时用电要求一律用“三相五线”制配线,每个临时配电板(箱)必须全部安装灵敏漏电保护器。6、各种电动机机械必须有接地装置。定期检查,确保无故障后方能开动使用。遇停电或下班休息时,必须拉闸加锁。电机机械严格按“一机一闸制” 接线。7、现场施工期间,必须将施工设备电源、照明电源、办公用电源以及电灯电源分别设置电盘作出标识。拆接电源时,由专职电工负责,其他人员不准任意拆接。8、 遇暴风雨、雷袭、浓雾和 6 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施工作业。施工方法1、钢绞线下料长度钢绞线下料前应根据台座设备的具体情况下料,下料长度在计算时考虑构件台座长度、锚夹具长度和外露长度等。下料时首先将钢绞线拉直,然后用钢尺量测进行下料。下料在平直的场地进行,在用砂轮机切割,切割点两侧各5cm处用铁线绑扎紧,避免钢绞线切断后散头,钢绞线采用人工入模,穿束的顺序由里向外。每根钢绞线两端要做出记号、编号,穿束后时应根据图纸标识安装塑料管进行预应力失效处理。2、张拉程序张拉程序为0 → 初应力 → σcon(持荷2min锚固)其中σcon为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值,包括预应力损失。3、理论伸长量计算张拉时,应测量实际伸长值并与理论伸长值进行校核。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式中:Pp—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钢绞线长度(cm)Ap—预应力钢绞线断面面积(mm2)Ep—预应力钢绞线d性模量(N/mm2)。假设张拉台共设两种型号:645米和525米。张拉台钢绞线张拉有效长度=张拉台长度+两个钢梁宽度+减压沙箱长度+两端锚具长度645米张拉台钢绞线有效长度L=645+13+05+01=664m理论伸长值ΔL=1395×664×1000÷(195×105)=475mm525米张拉台钢绞线有效长度L=525+13+0034+01=5424m理论伸长值ΔL=1395×5424×1000÷(195×105)=388mm4、预应力束张拉施工采用一端固定,单向张拉:张拉顺序由中间向两侧对称进行,加载分三阶段进行。张拉 *** 作人员应有三人,一人用钢尺量测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一人记录、一人 *** 作油泵。整体张拉:在整体张拉端以两个250T 千斤顶推动活动锚箱进行整体张拉,张拉时为保持活动锚箱平衡,采取两个千斤顶油路串通、同步顶进的方法进行。张拉至80%时,因千斤顶行程较小,达不到计算伸长值,需在活动锚箱与固定锚箱间用大块垫块保持行程,千斤顶回油,并在千斤顶下加两块垫块,再张拉至105%。张拉完毕后,用螺母锚定锚固,千斤顶回油,并松开连接套,即可将活动锚箱及千斤顶移动至另一个生产线进行张拉。先检查油路是否正常,检查安全设施,保证人员安全。各油泵司机严密配合,控制各自的油泵,张拉到105%σk时持荷5min退回,再张拉到100%σk。在钢绞线上划出标记,放松应力重新张拉。张拉完成后,重新校对用于张拉的张拉机具、设备。对台座、压柱进行观查、测量。加钢塞支撑,千斤顶卸荷,将不同厚度的钢塞插入承重箱与端横梁之间,并用薄钢塞塞严,使锚具均匀受力,随后千斤顶卸荷。 在钢绞线张拉完毕后,把失效管封闭好,防止砼浇筑时,砼浆倒灌进失效管内,影响失效效果。在张拉完的48小时之内必须完成砼浇筑。(1)锚具安装:先安装被动张拉端锚具,拉直同组的每根钢绞线,再安装主动张拉端锚具,然后将两端的锚销扣紧。安装时,应专人 *** 作,严格检查锚具,锚具型号应符合要求。 (2)安装千斤顶;千斤顶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和校核,每台千斤顶均应有油泵校核曲线。将千斤顶放入承重箱内,安装就位,千斤顶安装位置应确保千斤顶的作用线与工字钢抗压柱的形心一致。 (3)初张拉:检查安放好的千斤顶的配套器具各个部件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标准。启动油泵进行初张拉,对千斤顶的张拉缸进行注油张拉,初张拉控制应力为10%σk。张拉前应在钢绞线上划标记作为原始记录点。张拉达到控制应力后,顶销锚固,卸荷。张拉过程中,每组钢绞线应对称张拉,保证台座受力均衡,施划标记线要准确清晰。调整张拉的步骤及技术要求与初张时的要求一致,只是调整张拉应力为40%σk,另外,要对比张拉后的钢绞线引伸值与理论计算值,两者之差不应超过5%,满足以上要求后,可进行整体张拉工作。 (4)混凝土试件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即可放张。放张时油泵的加载必须缓慢,各油泵油标读数应差别不大,千斤顶卸荷时间不小于l0min。 (5)切割钢绞线:钢绞线切口要靠近构件,相距1—2cm为宜,应采用砂轮锯进行切割,严禁使用电焊切割。如用氧气—乙炔火焰切割,切割时火焰不得烧烤构件表面,切割处的外露钢绞线必须涂刷防锈漆,并用与构件同标号的混凝土进行封堵。

先张法施工工艺

台座是先张法施加预应力的主要设备之一,它承受预应力筋在构件制作时的全部张拉力。 张拉台座必须在受力后不倾覆、不移动、不变形。张拉台座类型:按构造形式分为框架式、槽式

和墩式;按受力形式分轴心压柱式、偏心压柱式和无压柱式;按使用分可拆装配式和固定式;按

材料分钢筋混凝土式、钢筋混凝土和型钢组合式及钢管混凝土式等。

墩式和槽式张拉台座的形式与构造见图13-111。台座的长度和宽度根据施工现场的实 际情况和生产板梁的数量决定,长度一般为50m~120m。台座主要由底板、承力架(支承架)、 梁、定位板和固端装置几部分组成,见图13-111。 :

1.地板

有整体式混凝土台面或装配式台面两种,作为预制构件的底模。其宽度由制作预应力构 件的宽度决定。 ’

2.承力架或支承架

台座的主要受力结构,是台座的支承架。它要求承受全部张拉力,在制造时,要保证承力

架变形小、经济、安全、便于 *** 作等。其形式很多,如框架式、墩式、槽式等。

3.横梁

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传给承力架的横向构件,常用型钢或钢筋混凝土制作。其断面尺寸 由横梁的跨径,张拉力的大小决定,并且应保证刚度和稳定的要求。

4.定位板

用来固定预应力筋的位置,一般是用钢板制成,连接在横梁上,它必须保证承受张拉力后,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孔的位置按照粱体预应力筋的位置设置,孔径比力筋大2mm~ 4mm,以便于穿筋。

5.固定端装置

用于固定力筋位置并在梁预制完成后放松力筋,它设在非张拉端,仅用于一端张拉的先张

台座。

现将较多采用的几种张拉台座简述如下。

(一)框架式台座

此类台座由纵梁(压柱)、横梁、横系梁组成框架,承受张拉力。一般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在

现场整体浇筑。其中横梁也可采用装配式型钢组合梁,现场只浇筑混凝土纵梁和系梁。底板 应选择在硬地基上,若有局部软土需进行地基处理,压实整平地基后铺设砾石(碎石)层,浇筑

混凝土底板。底板标高要严格控制,要求底板平整、光滑,可直接作底模板。

图13-112是框架台座的实例。该台座主要材料:混凝土422m3,普通钢筋59.2t,预应力

钢筋0.9t,型钢4.6t。设4条作业线,每条作业线张拉吨位391t,通常有三条作业线同时作.

业,张拉吨位达到1 173t。

(二)墩式台座

一般分重力式和桩式两类,见图13—111。横梁直接和墩或桩基连成整体共同承受张拉 力。台座底板的制作和要求与框架式台座相同。

墩式台座构造简单,造价偏低,缺点是稳定性较差,变形较大。重力式台座须具有足够强

度和刚度,抗倾覆系数不应小于15,抗滑系数不应小于13。当预制板梁的数量较少,张拉吨

位较小时选用墩式台座。

(三)拼装式钢管混凝土台座

具有施工迅速、方便、重复使用、节省造价的特点,铁路桥梁常采用。

它以钢管混凝土做为压柱,压柱每节长4.5m,节间用法兰盘连接。每节质量2.4to压柱

的两端采用型钢主柱和型钢框架装片石压重的平衡体,与压柱连接组成台座承力架。主柱和 平衡体都可以拆卸。主柱质量8t,是最重的构件。台座构造见图13—113。

台座长度满足每次预制两片16m梁的需要。台座承载力为8MN,采用YC-60千斤顶单 束张拉,楔块放松工艺。一个台座的主要周转部件质量见表13-104。一个台座一次性消耗材

料数量见表13—105。(一)模板制作要求

先张法预应力板梁施工,模板的制作除满足一般要求外,还有如下要求:

①将先张台座的混凝土底板作为预制构件的底模,要求地基不产生非均匀沉陷,底板制作

必须平整光滑、排水畅通,预应力筋放松,梁体中段拱起,两端压力增大,梁位端部的底模应满

足强度要求和重复使用的要求。

②端模预应力筋孔的位置要准确,安装后与定位板上对应的力筋孔要求均在一条中心线 上。由于施工中实际上存在偏差,力筋张拉时筋位有移动,制作时端模力筋孔径可按力筋直径

扩大2mm一4mm,力筋孔水平向还可作成椭圆形。

③先张法制作预应力板梁,预应力钢筋放松后板梁压缩量为1%o左右,为保证梁体外形尺

寸,侧模制作要增长1%0。

(二)预应力筋制作要求

①预应力筋下料长度按计算长度、工作长度和原材料试验数据确定,采用钢绞线和粗钢 筋,在台座张扭端和锚固端尽量用拉杆和连接器代替预应力筋,减少预应力筋工作长度;长度

为6m及小于6m先张构件的钢丝成组张拉时,下料长度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2mm。②先张拉预应力的粗钢筋,在冷拉或张拉时,通过连接器和锚具进行,可采用墩头钢筋和 开孔的垫板,代替锚具或夹具,节省钢材。

③先张法墩头锚的钢丝墩头强度不应低于钢丝标准抗拉强度的90%。

④穿钢绞线。将下好料的钢绞线运到台座的一端,后张梁的钢绞线是用拉束的方法穿孔, 而先张法梁钢绞线是向前推方法穿束。

钢绞线穿过端模及塑料套管后在其前端安引导工具,以利于钢绞线沿直线前进。引导工 具就是一个钢管,前头做成圆锥形状。穿束前各孔眼应统一编号,对号入座,防止穿错孔眼。

当预应力筋为粗钢筋时,则该粗钢筋可在绑钢筋架的同时放入梁体。

三、预应力筋张拉程序与 *** 作

(一)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先张法梁的预应力筋是在底模整理后;在台座上进行张拉已加工好的预应力筋。对于长 线台座,双应力筋或者预应力筋与拉杆、拉索的连接,必须先用连接器串连后才能张拉。先张

法通常采用一端张拉,另一端在张拉前要设置好固定装置或安放好预应力筋的放松装置。但 也有采用两端张拉的方法。

张拉前,应先安装定位板,检查定位板的力筋孔位置和孔径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

将定位板固定在横梁上。在检查预应力筋数量、位置、张拉设备和锚具后,方可进行张拉。先

张法的张拉布置见图13-114。

(二)张拉工艺

先张法施加预应力工艺是在预制构件时,先在台座上张拉力筋,然后支模浇筑混凝土使构

件成型的施工方法。

先张法张拉预应力筋,分单根张拉和多根张拉;单向张拉和双向张拉。单根张拉设备比较

简单,吨位要求小,但张拉速度慢,张拉的顺序应不致使台座承受过大的偏心力。多根张拉一

般需有两个大吨位千斤顶,张拉速度快。数根预应力筋张拉时,必须使它们的初始长度一致, 张拉后每根力筋的应力均匀。因此可在预应力筋的一端选用螺丝杆锚具和横梁、千斤顶组成 张拉端,另一端选用墩粗夹具为固定端,这样可以利用螺丝端杆的螺帽调整各根力筋的初始长

度。如果力筋直径较小,在保证每根力筋下料长度精确的情况下,可两端采用镦粗夹具。将多’

根张拉固定端的镦粗夹具改为夹片锚具(如OBM锚),用小型穿心式张拉千斤顶先单根施加 部分拉力,同时使每根预应力筋均匀受力,然后在另一端多根张拉到位,就是双向张拉,见图

13—114。双向张拉速度快,预应力筋拉力均匀。此外多根张拉必须使两个千斤顶与预应力筋对称布置,两个千斤顶油路串通,同步顶进。

1.张拉程序

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的程序依钢筋的类型而异。可参照下列规定进行:

(1)粗钢筋0-+初应力一1.05%fk—t"=q~1"5min·0.90k--~ak(锚固);

(2)钢丝、钢绞线 0一初应力一1.05ak—~5min’0.9ak—fk(锚固);

对于夹片式等具有自锚性能的锚具 0一初应力一1.030k(锚固);当使用低松弛力筋时,

其张拉程序可为:0一初应力一ok(持荷2min锚固)。

上式中Jk为张拉时控制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在内)。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需

要超张拉时,可比设计要求增加5%,但不得超过本章第二节表13-100最大张拉应力的规定。

张拉力筋时,为保证施工安全,应在超张拉放松至0.9Crk时安装模板、普通钢筋及预埋件等。

2,断丝、断筋 .

张拉时预应力筋的断丝、断筋数量,不得超过本章第二节表13-103(一)的规定。

(三)一般 *** 作

1.调整预应力筋长度

采用螺丝杆锚具,拧动端头螺帽,调整预应力筋长度,使每根预应力筋受力均匀。

2.初始张拉 ‘

一般施加10%的张拉应力,将预应力筋拉直,锚固端和连接器处拉紧,在预应力筋上选定

适当的位置刻画标记,作为测量延伸量的基点。

3.正式张拉

①一端固定,一端单根张拉。张拉顺序由中间向两侧对称进行,如横梁、承力架受力安全

也可从一侧进行。单根预应力筋张拉吨位不可一次拉至超张拉应力。

②一端固定,一端多根张拉。千斤顶必须同步顶进,保持横梁平行移动,预应力筋均匀受

力。分级加载拉至超张拉应力。

③一端单根张拉,一端多根张拉。先张拉单根预应力筋,由延伸量和油表压力读数双控制

施加30%~40%的张拉力,同时使预应力筋受力均匀,先顶锚锚固一端,再张拉多根预应力筋

至超张拉应力。

4.持荷

按预应力筋的类型选定持荷时间2min~5min,使预应力筋完成部分徐舒,完成量约为全

部量的20%~25%,以减少钢丝锚固后的应力损失。

5.锚固 。

补足或放松预应力筋的拉力至控制应力。测量、记录预应力筋的延伸量,并核对实测值与

理论计算值,其误差应在±6%范围内,如不符合规定,则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张拉满足要求

后,锚固预应力筋,千斤顶回油至零。

四、预应力混凝土配料与浇筑

(一)预应力混凝土配料

预应力混凝土配料除符合普通混凝i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如下要求。

1.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应选择级配优良的配合比,在构件截面尺寸和配筋允许下,尽

量采用大粒径骨料、强度高的骨料;含砂率不超过0.4;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00kg/m3,最大不超过550kg/m3;水灰比不超过0.45;一般可采用低塑性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3cm,以减少因

徐变和收缩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在拌和料中可掺人适量的减水剂(塑化剂),以达到易于浇筑、早强、节约水泥的目的,其

掺人量可由试验确定,也可参考经验值。拌和料不得掺人氯化钙、氯化钠等氯盐及引气剂,亦

不宜掺用引气型减水剂。从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引进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总含量(折合氯盐 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0,1%,当大于0.1%、小于0.2%时,宜采取防锈措施;对

于干燥环

境中的小型构件,氯离子含量可提高一倍。值得注意:由于混凝土掺加减水剂后效果显著,目

前用于建造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高强度混凝土几乎鲜有不掺加减水剂的。但对它的使用不能 掉以轻心,使用不当将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3.水、水泥、减水剂用量应准确到士1%;骨料用量准确到±2%;

4.预应力混凝土所用的一切材料,必须全面检查,各项指标均应合格。

预应力混凝土选配材料总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强度,减轻自重,主要途径是采用多孔的轻质

骨料。国外用于主体承重结构的C30~C60预应力轻质混凝土的重度为16kN/m3~20kN/m3,

以轻质混凝土(可较普通混凝土轻20%一30%)修桥可大量减小恒载内力,减少圬工,节省 造价。

改善预应力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展研制改性混凝土。目前研制的 主要有下列两种。

1:纤维混凝土

在混凝土中掺人钢纤维、抗碱玻璃纤维或合成纤维,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 度、断裂韧性,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d性模量的提高亦有作用。

,2.聚合物混凝土

它研制的配料是有机聚合物与无机材料复合的新型材料,如浸渍混凝土,它不仅将强度可

提高200%一400%,还可以增进混凝土的耐久性和耐腐蚀性。

目前在桥梁工程上也有配制试用新材料混凝土的,采用改性混凝土达到超高强度,优越性

大,经济效益显著。

(二)预应力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除按 *** 作规程检查外,对先张构件还应检查台座受力、夹具、预应力筋数量、

位置及张拉吨位是否符合要求等。

混凝土浇筑除按正常 *** 作规程办理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尽量采用侧模振捣工艺;

②先张构件使用振捣棒振捣时应避免触及力筋,防止发生受振滑移和断筋伤人事故,并不

得触及冲气胶管; ’

③浇筑混凝时防止冲气胶管上浮和偏位,随时检查定位箍筋和压块固定情况;

④先张构件用蒸汽养护,开始时恒温温度应按设计规定执行,不得任意提高,以免造成不

可补救的预应力损失。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时,可适当提高温度,但不得超过6012。

五、预应力筋放松

当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放松强度之后,可在台座上放松受拉预应力筋(称为“放张”),对

预制梁施加预应力。当设计无规定时,一般应在大于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时进行。

预应力筋放松的速度不宜太快,以砂箱放松为宜,如采用千斤顶重新张拉法放松,所施加

的应力值不得超过原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对钢丝可采用逐根切割、切断、锯断或剪断的方法放松,切断位

置宜在两台座之间的中部。当采用单根放松时,应分阶段,对称相互交错地进行,每根预应力筋

严禁一次放完,以免最后放松的预应力筋自行崩断。,现将几种常见的放松方法介绍如下。

1.砂箱放松法

放松的装置在预应力筋张拉前放置在非张拉端。张拉前将砂箱(图13—115)活塞全部拉 出,箱内装满干砂,让其顶着横梁。张拉时箱内砂被压实,承受横粱反力。放松预应力筋时,打

开出砂口,让砂慢慢流出,活塞缩回,逐渐放松预应力筋。

2.千斤顶放松法

如图13-116所示,在台座固定端的承力架与横梁之间张拉前就安放两个千斤顶,待混凝

土达到规定放松强度后,即可让两千斤顶同步回程,使拉紧的力筋慢慢回缩,将力筋放松。

3.张拉放松法

(1)在张拉端利用连接器、拉杆、双螺帽放松预应力筋,如图13-117所示。施加应力不应

超过原张拉时的控制应力,之后将固定在横梁定位板前的双螺帽慢慢旋动,同一组放松的预应

力筋螺帽旋动的距离应相等,然后再将千斤顶回油。张拉,放松螺帽,回油,反复进行,慢慢放

松预应力筋。

(2)在台座固定端设置螺杆和张拉架,张拉架顶紧横梁让预应力筋锚固在张拉架上,如图

13-118所示,放松时,再略微拉紧力筋,让其伸长一些,然后拧松螺帽,再将千斤顶回油,力筋

就慢慢回缩,张拉力即被释放。 4.滑楔放松法

张拉前将三块钢制U形滑楔放在台座横梁与螺帽之间,如图13-119所

示在中间滑楔上设置螺杆、螺丝顶住预应力筋。张拉完后,旋松螺丝,因反

力作用,而使中间滑楔向上滑动,将预应力筋慢慢放松。

5.氧割法

简单地直接用氧炔焰沿构件端部将锚固在台座上的预应力筋切断,这

种放松预应力筋的方法对预应力冲击很大,易产生裂缝和造成大批预应力

损失。氧割 *** 作人员只准沿横向站立,严禁站在预应力筋上进行 *** 作。

6.手工法

即采用各种手工机具将预应力筋沿构件端部锯断或剪断,此法费工 图13-119滑楔 费时。

预应力筋全部放松后,可用“乙炔一氧气”烧割或用电弧切割外露钢筋,切割时要防止浇伤

端部混凝土,切割后的外露端头,应用砂浆封闭或涂刷防蚀材料,防止生锈。

长线台座上预应力筋的切割顺序,宜由放张端开始,逐次切向另一端。

伸长量计算过程: A: 1/2束长钢绞线实际伸长值△L=PpL/APEPPP—预应力进的平均张拉力;L1—预应力筋的长度(mm);L2、3—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140)EP—预应力筋的d性模量(N/mm2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计算式:PP =P[1-e-(kx+μθ)]/ kx+μθPP1—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T1)PP2、3—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T2、3)p—预应力筋张拉端张拉力(N);x1—张拉端至墩中心线的孔道长度(m); x2、3—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1—从长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θ2、3—从长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025)施工方案: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方案11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现场预应力混凝土后张预应力液压张

拉施工(不包括构件和块体制作)。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预应力筋:预应力用的热处理钢筋、钢丝、钢绞线的品种、规格、直

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反复试报告。冷拉Ⅰ、Ⅱ、

Ⅲ级钢筋还应有冷拉后的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212 预应力筋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形式,应符合设计及应用技术规程

的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入施工现场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的规定进行验收和组装件的静载试验。

213 灌浆用的水泥不得低于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按设计要求选用,应

有出厂合格证书和复试报告单。

214 主要机具有:液压拉伸机、电动高压油泵、灌浆机具、试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施加预应力的拉伸机已经过校验并有记录。试车检查张拉机具与设备

是否正常、可靠,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修理好后才能使用。灌浆机具准备就绪。

222 混凝土构件(或块体)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

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构件(或块体)的几个尺寸、外观质量、预留孔道及埋

件应经检查验收合格,要拼装的块体已拼装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223 锚夹具、连接器应准备齐全,并经过检查验收。

224 预应力筋或预应力钢丝束已制作完毕。

225 灌浆用的水泥浆(或砂浆)的配合比以及封端混凝土的配合比已经试

验确定。

226 张拉场地应平整、通畅,张拉的两端有安全防护措施。

227 已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吨位与相应的压力表指针读

数、钢筋计算伸长值写在牌上,并挂在明显位置处,以便 *** 作时观察掌握

31 工艺流程:

检查构件 (或块体)

预应力筋制作 → 穿预应力筋

锚具检验 → 安装具及张拉设备 张拉设备预检

张 拉

孔道灌浆 → 制作水泥浆试块

起 吊 ← 压水泥浆试块

32 检查构件(或块体):尤其要认真检查预应力筋的孔道。其孔道必须保

证尺寸与位置正确,平顺畅通,无局部弯曲;孔道端部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轴

线,孔道接头处不得漏浆,灌浆孔和排气孔应符合设计要求的位置。孔道不符合要

求时,要清理或作好处理。

33 穿预应力筋。

331 穿筋前,应检查钢筋(或束)的规格、总长是否符合要求。

332 穿筋时,带有瑞杆螺丝的预应力筋,应将丝扣保护好,以免损坏。钢

筋束或钢丝束应将钢筋或钢丝顺序编号,并套上穿束器。先把钢筋或穿束器的引线

由一端穿入孔道,在另一端穿出,然后逐渐将钢筋或钢丝束拉出到另一端。

333 钢筋穿好后将束号在构件上注明,以便核对。

34 安装锚具及张拉设备:安装锚具及张拉设备时,对直线预应力筋,应使

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在张拉过程中相互重合;对曲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

力的作用线与孔道末端中心点的切线相互重合。

35 张拉:

351 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应按设计规定进行,若设计无规定时,可采取

下列程序之一:

3511 0→105%骳on持荷2min→骳on。

3512 0→103%骳on

骳on为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352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采取

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

采用分批张拉时,应计算分批张拉的预应力损失值,分别加到先张拉预应力筋

的张拉控制应力值内,或采用同一张拉值逐根复位补足。

353 单根预应力粗钢筋(采用拉伸机张拉螺丝端杆锚固)张拉时,应先少

许加力,将垫板位置按设计规定找准,然后按规定张拉程序张拉。张拉完毕,用板

子拧紧螺母,将钢筋锚固,测出钢筋实际伸长值,并作好张拉记录。

354 预应力钢丝束采用双作用千斤顶张拉锥形锚楦锚固时,应按下列要求

*** 作:

3541 预拉:将钢丝拉出一小段长度后,检查每根钢丝是否达到长度一致,

如有不一致时,应退下楔块进行调整,然后再用力打紧楔块。

3542 张拉及顶压:预拉调整以后方可按规定张拉程序张拉。张拉完毕,

测出钢丝伸长值,苦与规定符合,就可进行顶压锚塞。顶压锚塞时必须关闭大缸油

路,给小缸进油,使小缸活塞猛顶锚塞。

3543 校核:将千斤顶装入未张拉的一端进行张拉,张拉到控制应力后,

猛顶锚塞。当两端都张拉顶压完毕后,应测量钢丝滑入锚楦中的内缩量是否符合要

求,如果大于规定数值,必须再张拉,补回损失。

3544 钢丝断丝和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构件同一截面钢丝总数的3%,且

一束钢丝只允许一根。如超过上述规定,必须重新张拉,这时应把钢丝拉到原来的

张拉吨位,拉松锚塞,用一根钢钎插入垫板槽口内,卡住锚塞,然后大缸回油,锚

塞被拉出,取出整个锚楦。分别检查锚环是否被抽成凹槽,锚塞的细齿是否被抽平,

若有这类情况,要调换锚具,重新张拉,如果锚环、锚塞仍然完好无损,则只要在

顶压时加大压力顶紧锚塞。

36 填写施加预应力记录。

37 孔道灌浆:

371 灌浆孔道应压水清洗干净,并检查灌浆孔、出气孔是否与预应力筋孔

道连通,否则,应事先处理。

372 预应力筋张拉完后应尽早进行孔道灌浆,以减少预应为损失。

373 灌浆压力一般为04~06MPa。

374 灌浆顺序应先下后上,避免上层孔道漏浆把下层孔道堵住,待排气孔

冒出浓浆后,即堵死排气孔,再压浆至06MPa,保持l~2min后,即可堵塞灌浆孔。

375 制作试块并注意养护。

38 浇筑封端混凝土或端部防护处理,并注意混凝土养护;

41 保证项目:

411 预应力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412 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和冷拉记录。

413 预应力筋所用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

范及专门规定。

检查数量: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六章第6212条的规定抽

取试件。

检验方法:检查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出厂合格证、硬度、静载锚固性能及外

观尺寸检查报告。

414 混凝土强度及块体立缝混凝土(砂浆)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

工规范和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混凝土(砂浆)试块的试验报告。

415 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必须符合混凝土施工规范第639条

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加预应力记录。

416 孔道水泥浆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全面观察检查和检查水泥浆试块的试验报告。

42 基本项目:

421 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设计规定值偏差的百分率应不超过±5%。

检查数量:按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不同类型件数各抽查10%,但均不少于3种。

检验方法:检查施加预应力记录。

422 预应力筋(钢丝、钢绞线或钢筋)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结构同

一截面预应力总根数的3%,且一束钢丝不超过一根。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全面观察和检查施加预应力记录。

^51 构件起吊时不得发生扭曲和损坏。

52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垫块要上下一致。

61 预应力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611 抽芯成形孔道时的预应力张拉:对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24m的直线

预应力筋,应在两端张拉;对长度不大于24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612 预埋波纹管孔道时的预应力张拉:对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30m的直

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对长度不大于30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根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分别设置在结构的两端。

当两端同时张拉一根预应力筋时,宜先在一端锚固,再在另一端补足张拉力后

进行锚固。

62 平卧重叠浇筑的构件,宜先上后下逐层进行张拉。为了减少上下层之间

因摩阻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逐层加大张拉力。但底层张拉力不宜比顶层张拉力大

5%(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或9%(冷拉Ⅱ、Ⅲ、Ⅳ级钢筋),且最大张拉应

力:冷拉Ⅱ、Ⅲ、Ⅳ级钢不得超过屈服强度的90%,钢丝、钢绞线不得超过屈服强

度的75%,热处理钢筋不得超过标准强度的70%。张拉后的实际预应力值的偏差不得

超过规定值的5%。

63 预应力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

如需长期外露,应采取措施防止锈蚀。

64 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快灌浆。用连接器连接的多跨连续预应力筋

的孔道灌浆,应张拉完一跨随即灌筑一跨,不应在各跨全部张拉完毕后一次连续灌

浆。

65 孔道灌浆应采用标号不低于4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配置的水泥浆;对

孔隙大的孔道,可采用砂浆灌浆。水泥浆及砂浆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均不应

低于20N/mm2。

66 灌浆水泥浆水灰比为04~045,搅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最大不得

超过3%,水泥浆中可掺入对预应力筋无腐蚀作用的外加剂。一般可掺入005%~01

%的铝粉或025%的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

67 当用冷拉粗钢筋作预应力筋时,必须先焊上端杆螺丝,然后再进行冷拉,

使各对焊接头进行一次冷拉考验。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混凝土构件、块体张拉强度试件试压报告单。

72 预应力筋的出厂质量证明或试验报告单。

73 预应力筋的冷拉记录。

74 冷拉预应力筋的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75 冷拉预应力筋焊接接头试验报告。

76 预应力筋锚具和连接器的合格证及检验记录。

77 预应力张拉设备校验记录。

78 预应力张拉记录。

79 预应力孔道灌浆试块强度试压报告单及水泥出厂合格证。

710 混凝土构件、块体标准试块强度试压报告。

711 设计要求的其它有关资料。

以上就是关于后张法预应力筋回缩量怎么计算全部的内容,包括:后张法预应力筋回缩量怎么计算、先张法预应力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先张法预应力施工标准 [先张法施工工艺]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4899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