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LED 驱动 116扫描

什么是LED 驱动 116扫描,第1张

是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的简称,是一种硬盘的传输接口,它有另一个名称叫做ATA(AT Attachment),这两个名词都有厂商在用,指的是相同的东西。IDE的规格后来有所进步,而推出了EIDE(Enhanced IDE)的规格名称,而这个规格同时又被称为Fast ATA。所不同的是Fast ATA是专指硬盘接口,而EIDE还制定了连接光盘等非硬盘产品的标准。而这个连接非硬盘类的IDE标准,又称为ATAPI接口。而之后再推出更快的接口,名称都只剩下ATA的字样,像是Ultra ATA、ATA/66、ATA/100等。

主板IDE接口

早期的IDE接口有两种传输模式,一个是PIO(Programming I/O)模式,另一个是DMA(Direct Memory Access)。虽然DMA模式系统资源占用少,但需要额外的驱动程序或设置,因此被接受的程度比较低。后来在对速度要求愈来愈高的情况下,DMA模式由于执行效率较好, *** 作系统开始直接支持,而且厂商更推出了愈来愈快的DMA模式传输速度标准。而从英特尔的430TX芯片组开始,就提供了对Ultra DMA 33的支持,提供了最大33MB/sec的的数据传输率,以后又很快发展到了ATA 66,ATA 100以及迈拓提出的ATA 133标准,分别提供66MB/sec,100MB/sec以及133MB/sec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值得注意的是,迈拓提出的ATA 133标准并没能获得业界的广泛支持,硬盘厂商中只有迈拓自己才采用ATA 133标准,而日立(IBM),希捷和西部数据则都采用ATA 100标准,芯片组厂商中也只有VIA,SIS,ALi以及nViidia对次标准提供支持,芯片组厂商中英特尔则只支持ATA 100标准。

各种IDE标准都能很好的向下兼容,例如ATA 133兼容ATA 66/100和Ultra DMA33,而ATA 100也兼容Ultra DMA 33/66。

要特别注意的是,对ATA 66以及以上的IDE接口传输标准而言,必须使用专门的80芯IDE排线,其与普通的40芯IDE排线相比,增加了40条地线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以上这些都是传统的并行ATA传输方式,现在又出现了串行ATA(Serial ATA,简称SATA),其最大数据传输率更进一步提高到了150MB/sec,将来还会提高到300MB/sec,而且其接口非常小巧,排线也很细,有利于机箱内部空气流动从而加强散热效果,也使机箱内部显得不太凌乱。与并行ATA相比,SATA还有一大优点就是支持热插拔。

主板SATA接口

在选购主板时,其实并无必要太在意IDE接口传输标准有多快,其实在ATA 100,ATA 133以及SATA 150下硬盘性能都差不多,因为受限于硬盘的机械结构和数据存取方式,硬盘的性能瓶颈是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而非外部接口标准,目前主流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离ATA 100的100MB/sec都还差得很远。所以要按照自己的具体需求选购。

LED静态和扫描方式是什么意思呢?LED显示屏的扫描方式有静态和动态、动态分为:1/2扫、1/4扫、1/8扫、1/16扫

从驱动IC的输出脚到像素点之间实行“点对点”的控制叫做静态驱动,从驱动IC输出脚到像素点之间实行“点对列”的控制叫做扫描驱动,他需要行控制电路:从驱动板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静态驱动不需要行控制电路,成本教高、但显示效果好、稳定性好、亮度损失教小等;扫描驱动它需要行控制电路,但成本低,显示效果较差,亮度损失教大等。

静态:静态显示屏亮度高,适用于户外。它的控制方式就是单独给单象素的一种颜色个体(一般为一个LED灯)供电。这样每个象素点都有足够的驱动电流,亮度也就相应比较高。

1/2扫描: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1/2扫描显示屏亮度低于静态,适用于

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以下资料:

led显示屏扫描方式有那些?

不同扫描方式有什么优缺点?

>

扫描方式:指恒流驱动IC,一个输出引脚控制的LED数量。如:控制1个为1扫及静态;控制2个为1/2扫,控制3个为1/3扫;同理平移1/4扫。

我们为了方便,经常叫2S(二扫),3S,4S。

市场上常用为静态、2S、4S、8S、16S等等

控制电流方面:同样大小电流分给不同数量LED消耗,产生的亮度就不一样。即扫描约少,亮度越高。

效果方面也是一样,扫描越少,显示效果越好。

价格方面,扫描越多,价格越便宜。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LED 驱动 1/16扫描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LED 驱动 1/16扫描、LED显示屏静态扫描和动态扫描有什么区别、led显示屏从右往左移动显示的扫描方式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5034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