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和ISAR有什么区别

SAR和ISAR有什么区别,第1张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由Carl

Wiley在1951年发明的。SAR利用一个小天线沿着长线阵的轨迹等速移动并辐射相参信号,

把在不同位置接收的回波进行相干处理,

从而获得较高分辨率的图像。接收信号的适当的相干组合允许构造比物理天线长度长得多的虚拟孔径(因此得名“合成孔径”)。换句话说,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机载或星载侧视雷达系统,它使用平台的飞行路径以电子方式刺激大天线或光圈,这有助于产生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

ISAR,是指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其成像可以获得反映目标大小、形状、结构及姿态等细节信息的二维及三维高分辨雷达图像,是解决目标识别问题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虽然ISAR和合成孔径雷达一样是利用雷达和目标间的相对运动成像的,但是,SAR在运动平台上对固定目标和场景进行成像,其自身运动规律是可知或基本可知的,而ISAR一般针对对非合作目标进行成像,其自身运动的不确定给运动补偿带来了困难。

两者之间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差异,如有需要,可以在文献中自行查阅,希望能帮上你。

计算机通讯行业

Triple Modular Redundancy 三重模件冗余

TMR 在英文邮件中经常用作tomorrow的缩写,就像asap=as soon as possible。

TMR是英文Total Mixed Rations (全混合日粮) 的简称,所谓全混合日粮(TMR)是一种将粗料、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它添加剂充分混合,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奶牛需要的饲养技术。TMR饲养技术在配套技术措施和性能优良的TMR机械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奶牛每采食一口日粮都是精粗比例稳定、营养浓度一致的全价日粮。目前这种成熟的奶牛饲喂技术在以色列、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已经普遍使用,我国现正在逐渐推广使用。

与传统饲喂方式相比TMR具有以下优点:

可提高奶牛产奶量

多所大学研究表明:饲喂TMR的奶牛每公斤日粮干物质能多产5%~8%的奶;即使奶产量达到每年9吨,仍然能有69%~10%奶产量的增长。

增加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

TMR 技术将粗饲料切短后再与精料混合,这样物料在物理空间上产生了互补作用,从而增加了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在性能优良的TMR机械充分混合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排除奶牛对某一特殊饲料的选择性(挑食),因此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最低成本的饲料配方。同时TMR是按日粮中规定的比例完全混合的,减少了偶然发生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的缺乏或中毒现象。

提高牛奶质量

粗饲料、精料和其他饲料被均匀地混合后,被奶牛统一采食,减少了瘤胃 pH值波动,从而保持瘤胃pH值稳定,为瘤胃微生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蛋白质的合成率。饲料营养的转化率(消化、吸收)提高了,奶牛采食次数增加,奶牛消化紊乱减少和乳脂含量显著增加。

降低奶牛疾病发生率

瘤胃健康是奶牛健康的保证,使用TMR后能预防营养代谢紊乱,减少真胃移位、酮血症、产褥热、酸中毒等营养代谢病的发生。

提高扔牛繁殖率

泌乳高峰期的奶牛采食高能量浓度的TMR日粮,可以在保证不降低乳脂率的情况下,维持奶牛健康体况,有利于提高奶牛受胎率及繁殖率。

节省饲料成本

TMR日粮使奶牛不能挑食,营养素能够被奶牛有效利用,与传统饲喂模式相比饲料利用率可增加4%(Brian p, 1994);TMR日粮的充分调制还能够掩盖饲料中适口性较差但价格低廉的工业副产品或添加剂的不良影响,为此每年可以节约饲料成本数万元。

大大节约劳力时间

采用TMR后,饲养工不需要将精料、粗料和其他饲料分道发放,只要将料送到即可;采用TMR后管理轻松,降低管理成本。

TMR饲养技术关键点

管理技术措施是有效使用TMR的关键之一,良好的管理能够使奶牛场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干物质采食量预测

根据有关公式计算出理论值,结合奶牛不同胎次、泌乳阶段、体况、乳脂和乳蛋白以及气候等推算出奶牛的实际采食量。

奶牛合理分群

对于大型奶牛场,泌乳牛群根据泌乳阶段分为早、中、后期牛群,干奶早期、干奶后期牛群。对处在泌乳早期的奶牛,不管产量高低,都应该以提高干物质采食量为主。对于泌乳中期的奶牛中产奶量相对较高或很瘦的奶牛应该归入早期牛。

对于小型奶牛场,可以根据产奶量分为高产、低产和干奶牛群。一般泌乳早期和产量高的牛群分为高产牛群,中后期牛分为低产牛群。

奶牛饲料配方制作

根据牧场实际情况,考虑泌乳阶段、产量、胎次、体况、饲料资源特点等因素合理制作配方。考虑各牛群的大小,每个牛群可以有各自的TMR,或者制作基础 TMR+精料(草料)的方式满足不同牛群的需要。此外,在TMR饲养技术中能否对全部日粮进行彻底混合是非常关键的,因此牧场必须具备能够进行彻底混合的饲料搅拌设备。

在电力行业中,关口电能计量系统也称(TMR)

电网关口电能计量系统(TMR:Tele Meter Reading System,以下简称电能计量系统)是指进行电能量数据自动采集、远程传输和存储、预处理及统计分析,为电力市场的运营考核、电费结算和经济补偿计算提供支持与服务的信息系统。电能计量系统主要由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和电能量采集系统两部分组成。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包括有功及无功电能表、多费率电能表或多功能电能表、计量用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及计量二次回路;电能量采集系统包括厂站侧远方终端、通信传输网络和调度端主站系统以及实现其功能的全部应用软件。

目标运动分辨(Target Motion Resolution,TMR)

主要考虑的目标特性为目标的运动特征,理论物理学指出,刚体的运动可以分解为随质心的平移运动和绕质心的转动。目标运动分辨就是分离出散射点的各种运动,最重要的就是重心的平移运动和相对质心的运动。通过分离平移运动,可以得到精确的轨迹数据,包括距离、速度、加速度,对于 ISAR成像,轨迹运动补偿是关键,因此首先要分离出平移运动。分离平移运动可以利用距离信息,即利用测量雷达的测距数据和相位数据;相对质心的运动分辨则主要靠相位信息,相

位信息中包括平移运动和相对质心运动引起的相位变化,因此首先要补偿掉平移运动,然后再分辨相对质心的运动

在雷达卫星1号基础上,加拿大在2001年发射的雷达卫星2号雷达将具有全极化测量能力;欧空局也将在1999年11月发射的Envisat-1卫星上装载ASAR,有同极化和交叉极化两种极化模式;2002年将发射的LightSAR 将为L波段多极化及具有干涉测量、扫描模式的实用化成像雷达。同年计划发射的日本ALOS/PALSAR亦为多极化、多工作模式雷达系统。我国也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发射自行研制的L波段雷达卫星。由此可见, 国际上星载雷达正在向新的方向发展,它们将为数字地球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源。SAR技术的空间应用,使其成为20世纪末最受欢迎的侦察仪器之一,对它的应用和发展还刚刚开始。SAR卫星在未来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ALOS是日本的对地观测卫星,日本地球观测卫星计划主要包括2个系列:大气和海洋观测系列以及陆地观测系列。先进对地观测卫星ALOS是JERS-1与ADEOS的后继星,采用了先进的陆地观测技术,能够获取全球高分辨率陆地观测数据,主要应用目标为测绘、区域环境观测、灾害监测、资源调查等领域。ALOS卫星载有三个传感器:全色遥感立体测绘仪(PRISM),主要用于数字高程测绘;先进可见光与近红外辐射计-2(AVNIR-2),用于精确陆地观测;相控阵型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PALSAR),用于全天时全天候陆地观测。ALOS卫星采用了高速大容量数据处理技术与卫星精确定位和姿态控制技术,下为ALOS卫星的基本参数。

发射时间:20060124

运载火箭:H-IIA

卫星质量:约4000KG

产生电量:7000W

设计寿命:3-5年

轨道:太阳同步,高度69165KM,倾角9816°

重复周期:46天

重访时间:2天

数据速率:240MBPS(通过中继星)120MBPS(直接下传) RADARSAT-2是一颗搭载C波段传感器的高分辨率商用雷达卫星,由加拿大太空署与MDA公司合作,于2007年12月14日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基地发射升空。卫星设计寿命7年而预计使用寿命可达12年,目前已投入运营。

RADARSAT-2具有3米高分辨率成像能力,多种极化方式使用户选择更为灵活,根据指令进行左右视切换获取图像缩短了卫星的重访周期,增加了立体数据的获取能力。另外,卫星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功能和高精度姿态测量及控制能力。 TerraSAR-X是固态有源相控阵的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分辨率可高达1米。TerraSAR-X重访周期为11天,然而由于具有电子光束控制机制,对地面任一点的重复观测可达到45天,90%的地点可在2天内重访。

3种成像方式:

高分辨率聚束式(SpotLight):1米分辨率,覆盖范围5 x 10公里,具有可变的距离向分辨率和景幅大小,几何分辨率高、入射角可选、多种极化方式。

条带式(StripMap):3米分辨率,覆盖范围30 x 50公里,是SAR影像的基本拍摄模式,景幅框约30km,,长50 km,以入射角固定的波束沿飞行方向推扫成像,主要特点是几何分辨率高、覆盖范围较大、入射角可选,能生成双极化和全极化数据。其数据产品加上精密轨道数据,也可以用于重复轨道干涉测量,并获得观测目标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

扫描式(ScanSAR):16米分辨率,覆盖范围100 x 150公里,天线在成像时沿距离向扫描,使观测范围加宽,同时也将降低方位向分辨率,可应用与大面积文理分析。天线高度随着入射角的不同转换扫描宽度,设计的ScanSAR成像模式扫描宽度为100 km,相当于4个连续的stripmap扫描宽度,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中等几何分辨率、覆盖率高、能够平行获取多于4个扫描条带的影像,入射角可选,可获取单极化。

基础影像数据

· SSC(Single Look Slant Range Complex) 单视斜距影像

· MGD(Multi Look Ground Range Detected) 多视地距影像

· GEC(Geocoded Ellipsoid Corrected)

· EEC(Enhanced Ellipsoid Corrected)

地理纠正数据:

· ORISAR 正射纠正影像

· RANSAR 辐射纠正影像

· MCSAR 镶嵌影像

· OISAR 定向影像

· DMSAR 升降轨融合影像 高分辨率雷达卫星COSMO-SkyMed是意大利航天局和意大利国防部共同研发的COSMO-SkyMed高分辨率雷达卫星星座的第二颗卫星,该卫星星座共有四颗卫星,整个卫星星座的发射任务于2008年底前完成。2007年6月8日,美国“德尔它”-2火箭成功发射意大利COSMO-SkyMed 1卫星。该卫星由泰勒斯阿莱尼亚航天公司建造,是意大利国防部与航天局合作项目的首颗卫星。该项目被称作COSMO-SkyMed星座,由4颗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组成。

卫星特点

作为全球第一颗分辨率高达1米的雷达卫星星座,COSMO-SkyMed系统将以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的能力、卫星星座特有的高重访周期、1米高分辨率

卫星用途

Cosmo-Skymed雷达卫星的分辨率为1米,扫描带宽为10公里,具有雷达干涉测量地形的能力。

技术参数

COSMO-SkyMed卫星的技术参数

轨道参数:

发射时间 2007年6月8日

轨道类型 近极地太阳同步

倾角 9786°

每天圈数 148125圈/天

轨道周期 16天

偏心率 000118

近地点 90°

半长轴 700352千米

卫星高度 6196mk

升交点时间 6:00 AM

卫星数目 4

轨道定相 90°

2010年6月21日,德国在拜科努尔发射场通过第聂伯火箭将一颗雷达卫星射入太空,这颗卫星将与2007年发射的TerraSAR编队飞行,执行绘制将是全球最精确的3D地图的任务。这对卫星将在全球范围内一起测量地表高度变化,其精确度低于2米。

建立这些数字高程模型,有无数的用途,可以帮助军用飞机超低飞行,可以给救济工作人员显示地震的哪里破坏最大。

“我们的目标是产生一个分辨率和质量目前都还没有达到的模型。”卫星图像处理公司Infoterra GmbH 的Vark Helfritz博士解释说。他告诉BBC说,“这将是一个真正无缝的全球产品,而不是将片段的数据拼凑在一起”。 虽然编队飞行扩展了单颗卫星的功能,提高了单颗卫星的性能,但编队飞行中卫星的密集分布,其覆盖依然是非连续的;如果要实现连续覆盖,则由编队飞行组成卫星星座,即编队飞行卫星星座。在传统的卫星星座中,组成星座的单元为单颗卫星;而在编队飞行卫星星座中,组成星座的单元为飞行编队。编队飞行可以实现立体成像功能,由飞行编队组成的卫星星座则可以实现对某个区域的连续立体成像。

SAR侦察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不受大气传播和气候影响、穿透力强等优点,并对某些地物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这些特点使它在军事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必将成为未来战场上的杀手锏。因此,各航天国家纷纷计划或正在发展自己的SAR侦察卫星。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21世纪是SAR卫星飞速发展的新世纪。

以上就是关于SAR和ISAR有什么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SAR和ISAR有什么区别、tmr是什么职业、SAR雷达的发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6747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