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活板中说明顺序

文言文活板中说明顺序,第1张

1 古文《活板》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主体部分在具体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时是综合运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和逻辑顺序说明的: 1、介绍活版的制作(用胶泥刻字——则字平如砥)是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说明的(展示投影片)、制字 制版 排版 (印刷) (拆版)布字 火炀 按平 2、介绍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胶泥刻字的好处等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功效:印数越多越好,极为神速;措施:常作二铁板,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一字数印,分类贮存 ●概括:作者在介绍活版印刷术时,紧扣一个“活”字,综合运用了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说明,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体现了制字、制版、排版、拆版各个环节都灵活高效的特点,科学而有条理。

●思想教育:学习了《活板》,使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也为毕升的创新精神所感动,现在,计算机技术正日益普极,印刷业有了更新的发展(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能随意设置字号、字体、文字的 彩……这些都是活版所做不到的),但还有更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创造,希望我们努力做21世纪的毕升、张衡、祖冲之……。

2 古文《活板》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说全了,每个方法用

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一“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钱唇”比喻刻字的硬度。 二“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突出了字印用平板按压后十分平整的特点。

三、“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的优点,印得越多越快。

四、“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胶泥字模的优越性。

5、“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字印树目是活的,突出了活板的“活”。

3 请分别写出《活板》和《核舟记》的说明顺序和说明对象的特征我们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情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譬如《活板》这一课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对事物加以介绍)譬如《核舟记》一文《活板》文章详细介绍了毕升发明的活版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核舟记》把核舟雕刻升华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同时核舟又增强了《核舟记》的艺术魅力《核舟记》是一篇内容简明、充实,艺术性相当高的文章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小小的核舟,说明了我国古代艺术家制作的工艺美术品达到了令人惊奇的艺术高度。

4 阅读《活板》一文的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胶泥活字的本质的语

1、说明胶泥活字的本质的语句是:__已后典籍皆为板本_2、说明活字印刷功效的语句是:_极为神速_3、活字印刷的主要特征是:_极为神速_,作者从刻字_、_印刷_、_排版、_拆板四个方面说明者一特征的4、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说明活字版的,具体从_刻字_、_印刷_、_排版、_拆板_这四个步骤加以说明的5、本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6、“字平如砥”中的“砥”的意思是磨刀石,”请写出三个含“砥”字的成语_砥砺前行___周到如砥____中流砥柱7、“五代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句中的“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这五部经典“典籍”是指书籍8、“板本”即雕版印刷;“皆”字说明雕版印刷普及;“始”字说明五代是发明雕版印刷的时间;“已”点明雕版印刷普及的时间能答多少答多少9、活字印刷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大发明是 造纸术、黑火药、指南针9、说明活板印刷的优越性的文字是: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10、遇到生僻字,采取的措施是: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11、说明活字的贮存方法的文字是: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12、不用木字的原因是: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13、文中活字印刷效率最高的语句是: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14、“庆历中”交代活版发明的时间;“布衣”点名发明人的身份,突出劳动人民的_____和_精神15、本文运用了多种的说明方法,请举例说出其中的三种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钱唇”比喻刻字的硬度2“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突出了字印用平板按压后十分平整的特点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的优点,印得越多越快4、“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胶泥字模的优越性5、“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字印树目是活的,突出了活板的“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久没碰过了,可能有很多是错的求给分。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分析课文第二段。

2处理课文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分析第2段第二层。

1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字的有关内容。

教师分析:“其法”既总括这一句,又总领这一层。因为“活字”是“活板”的关键环节。选“胶泥”为原料,因为它有粘性,可塑,易雕,可烧坚;“薄如钱唇”,用比喻写刻字深度的精巧。“每字为一印”点出与雕板不同的特点。从选材到雕刻、烧制、毕升一定经过多次实验,小小印模闪射着智慧、毅力和科学精神的光辉。现代铅合金印模、铅字就是在它的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传示铅字字模)

提问归纳:这一句介绍了制活字的原料、刻法、特点、成型四方面内容,真是言简意赅。

2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板的有关内容。

教师分析:“冒”、“就”、“炀”、“烧”,用词准确。两句写了制板工序,工具、原料、成法都写得具体详尽,层次清楚,文字简洁。

提问:这道制活板工序都包括哪些步骤

归纳:包括:设铁板、冒药物、置铁范、排字模、就火炀、平模面六个步骤。其中,“密布”、“稍熔”、“字平如砥”写出了具体技术要求。

3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二道工序:印刷的有关内容。

教师分析:用“神速”形容,前加一“板”字,表明活板印刷术的先进;形容适度,未超出说明文语言平实的总体要求。两板交替,更灵活快速。试想雕板印刷就无法“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瞬息”呼应“神速”,体现了活板印刷的先进。其特点一言以蔽之:“活”。

二、分析第2段第三层。

指名学生分别朗读或背诵这一层的四句话,要求同学具体分析各项工艺要求怎么体现“活”的特点的,并用短语归纳各句大意。

1第一句。多备常用字字模,以备重复使用,体现了“活”的特点。这一句讲的是:一字多印。

2第二句。雕板印后,大量堆积,除非再印,毫无用处。活字拆板后,可以再制新板,非常方便灵活,为避免因“活”而乱,分类贮藏,考虑周到,办法实用。这一句讲的是:按韵贮印。

3第三句。制板时,难免遇上生僻字,对此,毕升也想出了办法。又一个“瞬息”,说明有“奇”字也不会误工,的确十分灵活。这一句讲的是:奇字旋刻。

4第四句。补充说明不以木头制字模的原因,解释了胶泥字模的优越性,比较说明,扣住一个“活”字,并与本段开头相呼应。这一句讲的是;舍木取泥。

同学齐读第2段。

三、总结。

1提问:本文写了什么反映出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归结:本文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历史,也必将有更灿烂的未来。

2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归纳:(1)抓住事物特点加以说明。活板先进在“活”上。文章以雕板为比照,突出一个“活”字,既介绍了怎样“活”,又说明了为什么这样“活”。

(2)按工作程序的顺序说明。活板印刷是一种新工艺,按程序说明是合理的顺序。

(3)说明的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形容适度。为了说明清楚,用了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四、检查、解答上节课留的作业。

1同学回答,教师归纳。

2根据板书订正。

3同学回答后,教师归纳:

(1)印。“五代时始印五经”,孤立看这一句,解为“印刷”也可以了,但结合上下文,就觉得欠精确。上文“板印书籍……”,可推知这个“印”应是“板印”的`略写,译为“用雕板印刷”。它在句中是谓语,动词。“其印自落”,印模。在句中是主语,名词。“密布字印”,印模。在句中是宾语,名词。

(2)火。“火烧令坚”,“火”本来是名词,在这里表明烧的方法,解为“用火”。“再火令药熔”,使药熔化的方法是“用火烧”,“火”,动词。

(3)以。“不以木为之者”,“以”和后面的“木”,构成介词短语,用来修饰动词“为”,“以”,介词,用。“以备一板内重复者”,上文是“……每字有二十余印”,两句是目的关系,“以”是表示目的的连词,解为“来、用来”。

(4)就。“瞬息可就”,动词,用来陈述活板印刷,译为“完成”。“持就火炀之”,动词,支配的宾语是“火”,译为“靠近”。

(5)为。“唐人尚未盛为之”,“为”,动词,它的宾语“之”,代指“板印书籍”的方法,解为“使用、采用”。“满铁范为一板”,动词,它的宾语是“一板”,解为“算作、当作”。“右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前一个“为”,动词,宾语是“简易(简易之法)”,解为“算是、认为是”;后一个“为”,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极神速”也讲得通,“为”在这里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补充,“为”之在本文中用法很丰富,多为动词,具体解释,以与宾语搭配为标准。此外,“其印为予群众所得”,“为”,介词,被,也应注意。

总结:由这题可以看出辨别一词多义需:(1)顾及上下文意(2)分析本句成分(3)注意搭配对象。

布置作业

1在积累本上总结一词多义现象。

为、就、火、印、之、以、则

2完成练习四。

活板的考点(重点词)

一、了解作家及作品常识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他出身于封建官僚的家庭,幼时嗜好医学,33岁中进士。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47岁拜翰林学士,55岁时王安石变法失败,便退居江苏润州(今镇江市)附近,建梦溪园,在此总结了他的见闻和个人研究成果,写成《梦溪笔谈》一书,死时65岁。

《梦溪笔谈》是笔记文学体裁的综合性论著。全书包括《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它总结了古代,特别是宋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光辉成就,记录和赞扬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阐述了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见解,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

二、课文需掌握的生字词(注意红色字读音)。

毕升 薄如钱唇 松脂 蜡和纸灰 炀 熔 字平如砥 更互用之 燔土 用讫 予群从

三、掌握重点词的含义。

1、有布衣毕升 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蒙,盖。

3、则第二板已具 具:准备好。

4、旋刻之 旋:立即,马上。

5、用讫再火令药熔 讫:完。

6、殊不沾污 殊不:一点也不。

7、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群:众、诸。 从:次于最亲的亲属。

四、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

通假字

题目 数量 通假字 本字 例句

《活板》 3 板 版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已 以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止 只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一词多义

课题

多义字

词义 例句

《活板》 板 (1)用雕板(名词作状语)

(2)雕板(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印 (1)印刷(动词)

(2)字印,印章(名词) 若止印三二本

每字为一印

火 (1)火(名词)

(2)用火(名词作状语)

(3)用火烧(名词用作动词) 持就火炀之

火烧令坚

再火令药熔

可 (1)可以(能愿动词)

(2)大约(副词) 瞬息可就

高可二黍许

若 (1)如果(连词)

(2)像(动词) 若只印三二本

不若燔土

帖 (1)用标签标出(动词)tiē

(2)类(名词)tiě 则以纸帖之

每韵为一帖

就 (1)靠近(动词)

(2 ) 完成(动词) 持就火炀之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以 (1)用来(连词)

(2 ) 用(介词)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以木为之者

为 (1)做(动词)

(2)是(动词)

(3)被(介词)

(4)算是(动词) 唐人尚未盛为之

已以典籍,皆为板本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未为简易

六、课文重点内容解析

1、文章在介绍活板印刷之前,为什么先介绍刻板印刷?

文章先介绍刻板印刷的推广过程:唐代“未盛”,五代“始印”,五代后“皆为”。文章以此开篇是因为从刻板印刷到活板印刷,是印刷技术的一个飞跃的进步,先说刻板印刷才能见活板印刷的优点。

2、第二段中写“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为什么用一个“又”字?

第一段中说“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说的是雕板印刷,活板印刷是雕板印刷技术的基础上的重大改革,所以说“又为活板。”

3、 第二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活板?怎样介绍的?

从刻字印、制版、印刷及不用木质刻字的原因等方面介绍的。

刻字印:材料---“胶泥刻字”;字形---“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处理---“火烧令坚”

制 版:有四道工序:

一、“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二、“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

三、“持就活炀之”;

四、“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印刷方法:“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

不用木质刻字的原因:“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4、《活板》一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活板的发展情况,所以采取了按时间顺序来说明。课文从创造(即备字)、排版、印刷、拆版等事物本身的程序来安排说明顺序(即活板印刷工作程序),这是时间顺序的一种表现形式。

5、《活板》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印刷”,它的特点是“活”,这也是它的重要优点。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活”字展开说明的?

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

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

每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作法是活的

更互用之——用法是活的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法是活的

这样抓住事物特征来写,就从备字排版、印刷、印完处理诸方面表现了“活板”而不是“刻板”。

6、课文开头就说明字模所用的材料“用胶泥刻字”,为什么要最后才说明“不以木为之”的缘故?

不以木为之的原因是“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这里说到“药”,说到“用讫再火令药熔”,不了解活板印刷的全过程是弄不明白的,所以要放到最后再解释。

马说的考点(重点词)

一、词语解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àng)马。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只:只是。辱,受屈辱。之:的。奴隶人:马夫。

3、骈(pián)死于槽枥(cáo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jiù)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

4、不以千里称也:不把(它)称为千里马。以,把,用。称,称为。千里:千里马。

5、马之千里者:能日行千里的马。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6、一食(shí):吃一顿。或尽粟一石:有时要吃尽食料一石(dàn)。或,有时。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十斗为石。

7、食(sì):同“饲”,喂养。下文“而食”“食之”的“食”,也念sì。

8、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9、是:这样,指示代词。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面。见,同“现”,显现。

12、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不可得:都做不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3、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4、策之不以其道:驱使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策:竹制的马鞭子,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办法。道:方法。

15、尽其材:竭尽它的食材。指喂饱了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同“才”,才能

16、鸣:马叫,之:代千里马。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17、执策:拿着马鞭。执,握。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

18、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19、其真无马邪(yé):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难道,表反问语气。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0、其真不知马也。其:恐怕,大概;表推测语气。

21、常:通常,平常。

二、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养。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表露。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通“只”只是。

三、古今异义

是 古义:这样的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安 古义:怎么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 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 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或者

然后 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 例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食 古义:通“饲”喂养 例:食之不能尽其材。

今义:吃。

四、一词多义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的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执策而临之:马鞭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食之不能尽其材:它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它的

不以千里称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五、实词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辱——辱没

骈—一两马并驾

称——著称

一食——吃一顿

食马者——通“饲”,喂本文指埋没人才的人

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

见——显现出来,“见”通“现”

等——等同,一样

常——普通的

是——这种,作代词

策之——驱使

执策——打马的鞭子

道——方法

尽——竭尽

材——通“才”,才能

鸣——鸣叫

通——通晓

执——拿着

临——面对

知——识别,了解

六、虚词

而(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但是

故——因此

于——在

之——结构助词,的

以——凭借

虽——即使(故虽有名马);虽然(虽有千里之能)

或——有时

其——代“千里马”

安——怎么

(策)之——作代词,代千里马

以——按照

(鸣)之——助词,凑足音节,无意义

而(执策而临之)——表修饰

七、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受屈辱。例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八、特殊句式

1 反问句:其真无马邪?

2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3省略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

陋室铭的考点(重点词)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⑤,阅金经⑥。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⑨之劳形。南阳⑩诸葛庐,西蜀子云〔11〕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2〕

注释:

①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②惟:同介词“以”,起强调作用。德馨,意指品行高洁。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③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④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没有什么学问之人。

⑤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⑥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

⑦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此处泛指乐器。乱耳,使听力紊乱。

⑨案牍: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

⑩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1〕子云:汉代的扬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2〕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孔子想搬到九夷之地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

〔13〕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d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 在:在于,动词。 (2)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3) 灵:名词作动词,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4) 斯:指示代词,这。是: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 (5) 惟:只。 (6) 惟吾德馨:只有我的品德高尚(使陋室显得不简陋了)。德馨:品德高尚。馨,香气,古代常用 来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 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蔓延,长到。 (8) 入:这里是“映入”的意思。 (9) 鸿儒:即大儒,此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儒:旧指读书人。 (10)白丁:平民。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 (11)调(tiáo)素琴:调,d奏;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2)金经:古代用泥金书写而成的佛经,泛指佛经。 (13)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泛指音乐。 (14)之:副词,插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15)乱耳:使耳朵扰乱(使动用法) (16)案牍(dú):官府的公文。牍,①古代写字用的木简。②文件;书信。 (17)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18)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9)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20)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本文只用“何陋之有”,兼含着“君子之居”的意思。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 *** 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1)苔痕上阶绿,说明来拜访刘禹锡的人少。草色入帘青,庭草不除,反映了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心态,渲染了恬静的气氛。

蔓:生枝蔓。

亵(xiè)玩:玩弄

宜:当;当然

谓:认为

bǎn yìn shū jí , tánɡ rén shànɡ wèi shènɡ wéi zhī 。 wǔ dài shí shǐ yìn wǔ jīnɡ , yǐ hòu diǎn jí jiē wéi bǎn běn 。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qìnɡ lì zhōnɡ yǒu bù yī bì shēnɡ , yòu wéi huó bǎn 。 qí fǎ : yònɡ jiāo ní kè zì , báo rú qián chún , měi zì wéi yí yìn , huǒ shāo lìnɡ jiān 。 xiān shè yì tié bǎn , qí shànɡ yǐ sōnɡ zhī 、 là hé zhǐ huī zhī lèi mào zhī 。 yù yìn , zé yǐ yì tiě fàn zhì tié bǎn shànɡ , nǎi mì bù zì yìn , mǎn tiě fàn wéi yì bǎn , chí jiù huǒ yánɡ zhī , yào shāo rónɡ , zé yǐ yì pínɡ bǎn àn qí miàn , zé zì pínɡ rú dǐ 。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ruò zhǐ yìn sān èr běn , wèi wéi jiǎn yì ; ruò yìn shù shí bǎi qiān běn , zé jí wéi shén sù 。 chánɡ zuò èr tié bǎn , yì bǎn yìn shuā , — bǎn yǐ zì bù zì , cǐ yìn zhě cái bì , zé dì èr bǎn yǐ jù , ɡènɡ hù yònɡ zhī , shùn xī kě jiù 。 měi — zì jiē yǒu shù yìn , rú “ zhī ” “ yě ” děnɡ zì , měi zì yǒu èr shí yú yìn , yǐ bèi yì bǎn nèi yǒu chónɡ fù zhě 。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bú yònɡ , zé yǐ zhǐ tiē zhī , měi yùn wéi yì tiē , mù ɡé zhù zhī 。 yǒu qí zì sù wú bèi zhě , xuán kè zhī , yǐ cǎo huǒ shāo , shùn xī kě chénɡ 。 bù yǐ mù wéi zhī zhě , wén lǐ yǒu shū mì , zhān shuǐ zé ɡāo xià bù pínɡ , jiān yǔ yào xiānɡ zhān , bù ké qǔ ; bú ruò fán tǔ , yònɡ qì zài huǒ lìnɡ yào rónɡ , yǐ shǒu fú zhī , qí yìn zì luò , shū bù zhān wū 。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shēnɡ sǐ , qí yìn wéi yǔ qún cónɡ suǒ dé , zhì jīn bǎo cánɡ 。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译文

活版  选自《梦溪笔谈》       作者:宋朝沈括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五代的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经典文献都是版印的本子了。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印模,(印模上的字)薄得像铜钱边缘,每个字刻一个印,(刻好以后)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的东西盖上。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微融化,就用一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三两本,还不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不用木头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又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松脂,蜡等物)粘在一起,(卸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融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藏着。

2、赏析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程序说明文。课文主体部分是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来说明的。文章紧扣活板“活”的特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来说明的。先说刻制字模,接着说排版、制板,再说印刷,最后说拆板以及活字的贮藏。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

3、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佑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zòng

群从(zòng):堂兄弟及侄子辈。

全句为“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译文:毕升(毕升)死后,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得到,到现在依然被珍藏着。

该句出自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卷一八。选活板又叫活字印刷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宋仁宗庆历元年至八年间,即公元1041-1048年间,一位名叫毕升的普通劳动者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

文章写活字版印刷术,紧扣“活”这一特征进行说明。在说明时又主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并且通过与雕版的比较,体现活板的优越性。

扩展资料

从基本含义

cóng

1、依顺:顺从。盲从。从善如流。

2、采取,按照:从优。

3、跟随:愿从其后。

4、跟随的人:侍从。仆从。

5、参与:从业。从政。投笔从戎。

6、由,自:从古至今。从我做起。

7、次要的:主从。从犯。

8、冠“从”称,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父。

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为龙图阁大学士从二品)。

注:古音中官品的“从”念zòng。

cōng

姓。从姓。

zòng

1、古同“纵”,竖,直。

2、古同“纵”,放任。

3、古同“纵”,南北方向,也指合纵的盟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活板

活板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译文:

用刻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它。五代时才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升,又创造了活板。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来烧使它坚硬。

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板,拿着它靠近火烤它;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样。

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别快。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板正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上字模,这一块板印刷刚刚印完,那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做的标签分类标出它们,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们。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很快可以制成。

不拿木头制作活字模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平,加上同药物互相粘连,不能取下来;不如用胶泥烧制字模,使用完毕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用手擦试它,那些字模就自行脱落,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们得到了,到现在还珍藏着。

鉴赏:

本文抓住特点、说明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写活字版印刷术,紧扣“活”这一特征进行说明。在说明时又主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并且通过与雕版的比较,体现活板的优越性。例如写制版是按制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的顺序说明的。

写印刷:常用二板,一板印刷,一板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写拆版虽是附带说明,但胶泥制印的优越性,也在与木头刻字的比较中充分体现了活版的“活”。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中“以”的意思:把。整句的意思: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该句出自北宋官员、科学家沈括创作的一篇散文《活板》,这篇文章是关于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的最早记录,详细记载了活板制作与印刷的过程,通过沈括的介绍,活板的面貌在读者面前得以清晰地展现。

《活板》原文

活板

北宋·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活板》翻译

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广泛使用。从五代时冯道雕版印《五经》开始,以后的典籍,就都采用刻版印刷了。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升又创造了活版印刷。他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像铜钱的边缘那样厚薄,每一个字做成一个印,用火烧使它坚硬。先准备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要印的时候就把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将字密密地排上。排满一铁框为一板,拿着放在火上烘烤,待松脂、蜡等逐渐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上面,这样铁板上的字印就像磨刀石一般平整了。

如果只印两三本的话,还不算简便,如果印数十、成百上千本,就极为神速了。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板在印刷,一块板进行排字,这块板刚刚印完,第二块板已经排好。两块板交互使用,瞬息之间就可以完成。

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例如“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是为了准备一块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的时候,就用纸贴好标签,每一个韵的字作为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字印储存起来。遇到平时未曾准备的生僻字,就马上刻制,用草火烧,转眼间就能用了。不用木材制作字印,是因为木材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同时木材和药料相粘,难以取下来。不如烧泥制印,用完以后再用火烤使药熔化,用手拂拭,字印就自然落下来,完全不沾药料。

毕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子侄们得到了,至今珍藏着。

《活板》注释

1、活板: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题目是后人加的。活板,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板,同“版”。

2、板印:指雕版印刷。

3、盛为之:大规模地做。之,指“版印书籍”。

4、冯瀛王:即冯道(882—954),字可道,瀛洲景城(今河北沧县西)人,历仕后唐至后周。死后被周世宗追封为瀛王,是中国古代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首倡者。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冯道和李愚向朝廷建议刻印五经发卖。

5、已:已,同“以”。

6、板本:版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

7、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1041—1048)。

8、布衣:平民。

9、毕升(—约1051):蕲州蕲水直河乡(今属湖北英山)人,北宋工匠、发明家,首创活字印刷术。

10、钱唇:铜钱的边缘。

11、令:使。坚:硬。

12、和(huò):混合。

13、冒:覆盖。

14、铁范:铁制的框子。

15、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靠近火烘烤。就,靠近,接近。炀,烘烤。

16、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的混合物。

17、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18、字平如砥(dǐ):(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

19、未为简易:不能算是简便。

20、自:另自,另外。

21、布字:排印。

22、具:准备(好了)。

23、更(gēng)互:交替,轮流。

24、就:完成。

25、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把字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贴,一作“帖”。

26、奇字:生僻字。

27、旋:立刻。

28、不以木为之者: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以:用。为:做,制作。之:活字模。者:的原因。

29、文理:纹理、质地。

30、不可取:拿不下来。

31、燔(fán):烧。

32、讫(qì):完毕。

33、殊不:一点也不。殊,根本。自落:自然落下来。

34、群从(cóng):古代称侄子为“从子”,这里指子侄辈。从,指比自己小的或晚的子侄辈。

35、宝藏(cáng):珍藏。

36:则:就。

《活板》赏析

《活板》是一篇介绍活字印刷术的科普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就是活板。《活板》中的“活”是活字印刷的主要优点,是活字印刷的特征。作者沈括正是抓住了这个“活”字来进行说明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说明:

其一,以《活板》命题,以“活”字总领全文。抓住了“活”就抓住了核心,抓住了纲。

其二,紧紧扣住“活”字安排说明顺序。文章开头由雕板谈及毕异发明了活板,接着就介绍“其法”,这个“法”就是活字印刷的过程和方法,是按照程序顺序(亦称时间顺序)进行介绍的。其工作程序是:刻字—排版—印刷—拆版取字。在介绍活字印刷的方法和过程中,没有出现一个“活”字,而字里行间,却无不在说明一个“活”字。

“每字为一印”,字印独立,不像雕版那样所有的字都死死地雕在一块板,可见使用灵活;“有奇字素无备者,旋(用胶泥)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足见制字取材容易,简便灵活;字数少则“每字为一印”,多则“二十余印”,无则“旋刻之”,可谓机动灵活;“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可谓快速灵活;拆版时,“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何等轻省灵活……一个“活”字,贯穿了活版印刷的全过程。

其三,使用对比说明方法,突出一个“活”字。文章一开头提及雕版印刷,意在将雕版的死板同活版印刷的灵活作鲜明的对比,使这种对比方法贯穿在全文的说明之中,突出活版印刷的优越性,这是颇具匠心的。在介绍活版印刷的工作程序里,虽然没有提到雕版,但在介绍活版印刷优点之中,无不暗示出雕版印刷的缺陷——死板以致少、慢、差、费。

《活板》一文正是抓住了“活”字,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板》创作背景

《活板》创作于北宋年间,当时经济发达,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迅速,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与活版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基本上同时代,且亲眼见过由自己的侄辈珍藏的活字,其记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活板》作者介绍

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仁宗嘉祐进士。熙宁五年(1072)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出使辽国,次年任翰林学士。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元丰五年(1082),以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撰《梦溪笔谈》。著述传世的尚有《长兴集》等。

参考文献:

1、(北宋)沈括著;景菲编译;支旭仲主编.梦溪笔谈[M].西安:三秦出版社

2、周啸天主编.古文鉴赏[M]:四川辞书出版社

3、徐中玉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精品普及读本 唐宋散文[M]:广东人民出版社

以上就是关于文言文活板中说明顺序全部的内容,包括:文言文活板中说明顺序、八年级语文上册《活板》教案第二课时、活板的考点(重点词),马说的考点(重点词),陋室铭的考点(重点词) 速回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7622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