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认为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底层漏洞出的问题例如(arp\udp\tcp syn)都会造成的,
一些传统的360卫士、arp防火墙,杀毒软件我都试过了也都不行。
最后我是通过免疫网络彻底的解决了网络底层问题,这东西网上有很多,但好像只有一个叫巡路的在做,而且还有免费的。建议楼主自己找找。
常见DDoS攻击方法如下:
1、SYN Flood攻击
是当前网络上最为常见的DDOS攻击,它利用了TCP协议实现上的一个缺陷。通过向网络服务所在端口发送大量的伪造源地址的攻击报文,就可能造成目标服务器中的半开连接队列被占满,从而阻止其他合法用户进行访问。
2、UDP Flood攻击
属于日渐猖獗的流量型DDOS攻击,原理也很简单。常见的情况是利用大量UDP小包冲击DNS服务器或者Radius认证服务器、流媒体视频服务器。由于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服务,在UDPFlood攻击中,攻击者可发送大量伪造源IP地址的小UDP包。
3、ICMP Flood攻击
属于流量型的攻击方式,是利用大的流量给服务器带来较大的负载,影响服务器的正常服务。由于目前很多防火墙直接过滤ICMP报文。因此ICMPFlood出现的频度较低。
攻击对象:
主要是针对存在ASP、JSP、PHP、CGI等脚本程序,特征是和服务器建立正常的TCP连接,并不断的向脚本程序提交查询、列表等大量耗费数据库资源的调用。
它可以绕过普通的防火墙防护,通过Proxy代理实施攻击,缺点是攻击静态页面的网站效果不佳,会暴露攻击者的lP地址。
如果连接带宽足够大而服务器又不是很大,可以发送请求,来消耗服务器的缓冲区消耗服务器的带宽。这种攻击就是人多力量大,配合上SYN一起实施DOS,威力巨大。
要检测DDoS攻击程序的存在,可以有2种方法:
1、通常,我们可以使用文件系统扫描工具来确定在服务器文件系统上是否存在已知的DDoS攻击程序。
同病毒软件一样,每当有新的DDoS发明出来,当前的DDoS工具就将过时,或者它对现存的DDoS进行修改而避开检查。所以,要选择最近更新的扫描工具才能检测到最新的DDoS攻击程序。
FBI提供了一个工具叫做"find_ddos",用于检测一些已知的拒绝服务工具,包括trinoo进程、trinoo主人、加强的tfn进程、tfn客户程序、tfn2k客户程序和tfn-rush客户程序。
请注意,FBI的这个工具并不能保证捕获所有的DDoS工具。如果侵入者安装了一个根文件包,那么find_ddos程序就有可能无法处理它。
2、还可使用手工方法对起源于本地网络中的DDoS活动进行双重检查。
在Web服务器与Internet或者上游ISP连接之间的防火墙上建立一个滤波器,以寻找spoofed (哄骗)信息包,也就是那些不是从你自己的网络上生成的信息包。这就是所谓的出口过滤。如果在你的网络上正在生成spoofed信息包,那么这很可能是一个DDoS程序生成的。
楼主可以先了解下原理
来源:小风教程网
参考:网页链接
DDos 攻击自打出现以后,就成为最难防御的攻击方式。仅仅在过去的一年里,DDoS 的数次爆发就让人大开眼界:
2016年4月,黑客组织对暴雪娱乐发动了 DDoS 攻击,魔兽世界、守望先锋多款游戏出现宕机的情况。 2016年5月,黑客组织针对全球银行机构发动 DDoS 攻击,导致约旦、韩国、摩纳哥等国的央行系统陷入瘫痪。 2016年9月,法国主机商 OVH 受到 DDoS 攻击,峰值达到1Tbps 2016年10月,DynDNS 受到 DDoS 攻击,北美众多网站无法访问,受影响的网站均排前列。
在你不经意之间,DDoS 可能已经在互联网上横行无忌了。
在谈攻防史之前,我们先来看看 DDoS 的攻击原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什么是 DDos 攻击?
DDoS 攻击是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的缩写,核心是拒绝服务攻击,通过使目标电脑的网络或系统资源耗尽,使服务暂时中断或停止,导致其正常用户无法访问。而攻击的形式,又分为带宽消耗型和资源消耗型。带宽消耗型通过 UDP 洪水攻击、ICMP 洪水攻击以及其他攻击类型;资源消耗型包含 CC攻击、SYN 洪水攻击、僵尸网络攻击等。不同的攻击类型,我们的应对措施有所不同。不过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所使用的 DDoS 攻击普遍是带宽消耗型攻击,也就是说,黑客会针对你的服务器发送海量 UDP 包、SYN 包,让你的服务器的带宽被攻击流量占满,无法对外提供服务。举个例子:用户通过网络来访问你的服务器就如同客人过桥来找你,但是由于你的钱只够建立一个双向四车道的桥,但是攻击者派了 100 辆大卡车,堵在你的桥门口,导致没有正常客人能够过桥来找你。
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想要让你的客人能够继续访问,那就需要升级你的大桥,来让有空余的车道给你的客人来通过。但是,在中国的带宽由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提供接入,互联网带宽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攻击者使用肉鸡攻击,攻击的成本要低很多,所以我们无法去无限制的升级我们的带宽。
在互联网的初期,人们如何抵抗 DDoS 攻击?
DDoS 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在过去,黑洞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如何抵抗 DDoS 攻击呢? 在互联网初期,IDC 并没有提供防护的能力,也没有黑洞,所以攻击流量对服务器和交换机造成很大的压力,导致网内拥塞,回环,甚至是服务器无法正常工作,很多IDC往往采用拔网线之类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应对。后来,一些 IDC 在入口加入了清洗的程序,能够对攻击流量进行简单的过滤,这样就大大的减轻了服务器和内网交换机的压力。但是机房的承载能力也是有上限的,如果攻击总量超出了机房的承载能力,那么会导致整个机房的入口被堵死,结果就是机房的所有服务器都因为网络堵塞而无法对外提供服务。
后来,黑洞出现了,但是那时候的黑洞也是在机房的入口配置,只是减轻了服务器的压力,如果攻击的总量超出了机房的承载能力,最终还是因入口被堵塞而导致整个机房的服务器无法对外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宣告了攻击者的得手,没有必要再尽心攻击,但是如果攻击者并没有因为目标无法访问而停手,那么机房入口仍有拥塞的风险。
后来,黑洞进一步升级,在机房黑洞之上采用了运营商联动黑洞。在遇到大流量攻击时,DDoS防御系统调用运营商黑洞,在运营商侧丢弃流量,可以大大缓解DDoS攻击对机房带宽的压力。
云计算平台也广泛采用了此类黑洞技术隔离被攻击用户,保证机房和未受攻击用户不受DDoS攻击影响。 不仅如此,云计算平台的优势在于提供了灵活可扩展的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整合这些资源,用户可以有效缓解DDoS带来的影响。
黑洞是如何抵挡 DDoS 攻击的
目前最常用的黑洞防御手段的流程图如上图所示。攻击时,黑客会从全球汇集攻击流量,攻击流量汇集进入运营商的骨干网络,再由骨干网络进入下一级运营商,通过运营商的线路进入云计算机房,直到抵达云主机。 而我们的防御策略刚好是逆向的,云服务商与运营商签订协议,运营商支持云服务厂商发布的黑洞路由,并将黑洞路由扩散到全网,就近丢弃指定IP的流量。当云服务商监测到被攻击,且超出了免费防御的限度后,为了防止攻击流量到达机房的阈值,云计算系统会向上级运营商发送特殊的路由,丢弃这个 IP 的流量,使得流量被就近丢弃在运营商的黑洞中。
为什么托管服务商不会替你无限制承担攻击?
一般来说,服务商会帮你承担少量的攻击,因为很多时候可能是探测流量等,并非真实的攻击,如果每次都丢入黑洞,用户体验极差。 DDoS攻击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大多数云计算平台已经尽力为客户免费防御了大多数的DDoS,也和客户共同承担DDoS的风险。当你受到了大规模 DDoS 攻击后,你不是唯一一个受害者,整个机房、集群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有的服务的稳定性都无法保障。 除此之外,在上面我们说到,目前 DDoS 都是带宽消耗型攻击,带宽消耗攻击型想要解决就需要提升带宽,但是,机房本身最大的成本便是带宽费用。而带宽是机房向电信、联通、移动等通信运营商购买的,运营商的计费是按照带宽进行计费的,而运营商在计费时,是不会将 DDoS 的攻击流量清洗掉的,而是也算入计费中,就导致机房需要承担高昂的费用。如果你不承担相应的费用,机房的无奈之下的选择自然便是将你的服务器丢入黑洞。
当你的主机被攻击后,服务商如何处理?
目前随着大家都在普遍的上云,我们在这里整理了市场上的几家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黑洞策略,来供你选择。
AWS
AWS 的 AWS Sheild 服务为用户提供了 DDoS 防御服务。该服务分为免费的标准版和收费的高级班,免费的标准版不承诺防护效果,存在屏蔽公网 IP 的可能。付费版只需要每月交 3000 美元,则可以享受防护服务。
Azure
Azure 为用户提供了免费的抗 DDoS 攻击的服务,但是不承诺防护的效果。如果攻击的强度过大,影响到了云平台本身,则存在屏蔽公网 IP 的可能。
阿里云
阿里云的云盾服务为用户提供 DDoS 攻击的防护能力,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会为用户免费抵御 DDoS 攻击,当攻击超出阈值后,阿里云就会对被攻击 IP 实行屏蔽 *** 作。 阿里云免费为用户提供最高 5Gbps 的恶意流量的攻击防护,你可以在各个产品(ECS、SLB、EIP等)的产品售卖页面看到相关的说明和条款。在其帮助文档也说明了相关的服务的限制。
腾讯云
腾讯云也为用户提供了免费的 DDoS 攻击防护服务,其免费提供的防御服务的标准如下:外网 IP 被攻击峰值超过 2Gbps 会执行 IP 封堵 *** 作(丢入黑洞),一般黑洞的时长为2小时,大流量攻击时,封堵的时长从24小时到72小时不等。
普通 IDC
普通的 IDC 大多不提供防御能力,如果受到攻击,会存在被拔网线的可能。
如何合理的借助云计算的能力来抵抗 DDoS 攻击
合理的借助云计算的能力,可以让我们尽可能的减少被攻击时的损失: 1,充分利用云平台的d性可扩展资源。设计可以横向扩展的系统架构,避免IP资源或者CPU资源耗尽,不仅可以有效缓解DDoS攻击的影响,而且可以提升系统可靠性。 2,缩小攻击半径。在设计系统时分离应用层和数据层,分离网络访问层和系统服务层,充分利用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云数据库、云存储、负载均衡、云网络等产品,可以有效缓解DDoS攻击的危害。 3,考虑选择合适的DDoS防护方案,主动抵御可能出现的DDoS攻击。 4,准备应对DDoS预案,第一时间响应并实施应对方案。
可以使用文件系统扫描工具来确定在服务器文件系统上是否存在已知的DDoS攻击程序。
同病毒软件一样,每当有新的DDoS发明出来,当前的DDoS工具就将过时,或者它对现存的DDoS进行修改而避开检查。所以,要选择最近更新的扫描工具才能检测到最新的DDoS攻击程序。
FBI提供了一个工具叫做"find_ddos",用于检测一些已知的拒绝服务工具,包括trinoo进程、trinoo主人、加强的tfn进程、tfn客户程序、tfn2k客户程序和tfn-rush客户程序。
请注意,FBI的这个工具并不能保证捕获所有的DDoS工具。如果侵入者安装了一个根文件包,那么find_ddos程序就有可能无法处理它。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指借助于客户/服务器技术,将多个计算机联合起来作为攻击平台,对一个或多个目标发动DoS攻击,从而成倍地提高拒绝服务攻击的威力。通常,攻击者使用一个偷窃帐号将DDoS主控程序安装在一个计算机上,在一个设定的时间主控程序将与大量代理程序通讯,代理程序已经被安装在Internet上的许多计算机上。代理程序收到指令时就发动攻击。利用客户/服务器技术,主控程序能在几秒钟内激活成百上千次代理程序的运行。
DDOS攻击也挺难的,你要弄肉鸡,现在杀毒那么叼。
常见的DDoS攻击方法有:
1、SYN/ACK Flood攻击
这种攻击方法是经典最有效的DDOS攻击方法,可通杀各种系统的网络服务,主要是通过向受害主机发送大量伪造源IP和源端口的SYN或ACK包,导致主机的缓存资源被耗尽或忙于发送回应包而造成拒绝服务,由于源都是伪造的故追踪起来比较困难,缺点是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高带宽的僵尸主机支持。少量的这种攻击会导致主机服务器无法访问,但却可以Ping的通,在服务器上用Netstat -na命令会观察到存在大量的SYN_RECEIVED状态,大量的这种攻击会导致Ping失败、TCP/IP栈失效,并会出现系统凝固现象,即不响应键盘和鼠标。普通防火墙大多无法抵御此种攻击。
2、TCP全连接攻击
这种攻击是为了绕过常规防火墙的检查而设计的,一般情况下,常规防火墙大多具备过滤TearDrop、Land等DOS攻击的能力,但对于正常的TCP连接是放过的,殊不知很多网络服务程序(如:IIS、Apache等Web服务器)能接受的TCP连接数是有限的,一旦有大量的TCP连接,即便是正常的,也会导致网站访问非常缓慢甚至无法访问,TCP全连接攻击就是通过许多僵尸主机不断地与受害服务器建立大量的TCP连接,直到服务器的内存等资源被耗尽而被拖跨,从而造成拒绝服务,这种攻击的特点是可绕过一般防火墙的防护而达到攻击目的,缺点是需要找很多僵尸主机,并且由于僵尸主机的IP是暴露的,因此此种DDOS攻击方式容易被追踪。
3、刷Script脚本攻击
这种攻击主要是针对存在ASP、JSP、PHP、CGI等脚本程序,并调用MSSQLServer、MySQLServer、Oracle等数据库的网站系统而设计的,特征是和服务器建立正常的TCP连接,并不断的向脚本程序提交查询、列表等大量耗费数据库资源的调用,典型的以小博大的攻击方法。一般来说,提交一个GET或POST指令对客户端的耗费和带宽的占用是几乎可以忽略的,而服务器为处理此请求却可能要从上万条记录中去查出某个记录,这种处理过程对资源的耗费是很大的,常见的数据库服务器很少能支持数百个查询指令同时执行,而这对于客户端来说却是轻而易举的,因此攻击者只需通过Proxy代理向主机服务器大量递交查询指令,只需数分钟就会把服务器资源消耗掉而导致拒绝服务,常见的现象就是网站慢如蜗牛、ASP程序失效、PHP连接数据库失败、数据库主程序占用CPU偏高。这种攻击的特点是可以完全绕过普通的防火墙防护,轻松找一些Proxy代理就可实施攻击,缺点是对付只有静态页面的网站效果会大打折扣,并且有些Proxy会暴露DDOS攻击者的IP地址。
以上就是关于用C++编一个可以攻击内网的DDOS攻击程序全部的内容,包括:用C++编一个可以攻击内网的DDOS攻击程序、ddos三种攻击方式、如何检测ddos攻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