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已有的 Web 页面的「Web」小程序和使用微信小程序框架开发的「原生」小程序相比,有哪些区别呢

嵌入已有的 Web 页面的「Web」小程序和使用微信小程序框架开发的「原生」小程序相比,有哪些区别呢,第1张

在这之前,如果有人问我,在微信中做一个产品,是用小程序还是 Web 页面 (严谨,既不是 HTML5 更不是 H5…) 的时候,我会这么说:

产品上,Web 上能做的,小程序中大部分都能做。小程序上能做的,Web 上不一定能做。

营销上,Web 能用到的入口,除了朋友圈以外,小程序都可以用。小程序能用到的若干入口,Web 不能使用。

关于后一点,朋友圈分享现在普遍会用海报来做,在这点上 Web 和小程序的能力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只能帮你保存到相册,再请用户手动发送到朋友圈。而小程序独有的发现 - 小程序、搜索框快捷方式等对用户回访特别重要的入口,Web 页面是不能使用的。

那么,昨天的发布意味着什么?简单地说,小程序的开发成本有了很大的下降。

微信小程序刚刚上线的时候,由于小程序使用类似 HTML、CSS 和 JavaScript 等 Web 语言的方式进行开发,让一些媒体误以为小程序就是 Web 开发,欢呼将「迎来 Web 开发的春天」。我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是 Web 开发工程师,Web 开发入门确实比较容易;可是尽管小程序使用了 Web 语言,那只是语法上的一致,整个开发模式完全不同,更接近于原生 App 的开发而不是 Web。打个比方,对在看这篇文章的大多数人来说,读中文要比读英文更容易,但假如你看不懂英文版的《量子力学导论》,翻译成中文版你也不一定能看懂。开发小程序,需要有专门的、独立于 Web 团队之外的团队,按小程序的规范重新设计、重新开发,不能将已有的产品直接迁移过来。

可以理解微信当初做这个决定,是希望开发者按照微信的要求,为微信的用户重新去思考、设计一套全新的用户体验,而不是将已有的 Web 页面搬进来。历史上,包括 Microsoft 的 Windows Phone 平台、Google 的 Chrome Packaged App 都冒过类似的险,而其实 Apple 也做过类似的决定——Steve Jobs 2010 年 4 月亲笔写过一篇文章,解释为何 iPhone 不支持 Flash (Thoughts on Flash),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Apple 不希望第三方开发者将已有的产品直接搬过来,而是希望开发者能直接在 iOS (当年还叫 iPhone OS) 进行开发,为 iPhone 的用户提供最好的体验。这些决定赌的是,新平台 (小程序或 iOS) 带来的商业上的好处,最终会让开发者们愿意付出这个成本。

那时候的 iPhone 还很弱小,但后来的历史证明 Steve Jobs 赌对了——Adobe 公司今年 7 月宣布,将在 2020 年最终停止 Flash 的更新和分发。

微信,则在昨天支持了开发者直接嵌入已有网页。

所以,如果你已经有一个网站,可以直接在小程序中套个壳,把网站中的 Web 页面摇身一变成一个小程序。至于这和直接分发 Web 页面有什么区别——

产品上,Web 上能做的,小程序中大部分都能做。小程序上能做的,Web 上不一定能做。

营销上,Web 能用到的入口,除了朋友圈以外,小程序都可以用。小程序能用到的若干入口,Web 不能使用。

细心的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上面这两条并没有任何变化… 对,在小程序的用法上其实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开发成本下降了。

那么,在今天之后,使用微信小程序框架开发的「原生」小程序,和嵌入已有的 Web 页面的「Web」小程序,在用户感受上会有什么区别呢?

「原生」小程序,整个小程序是提前下载的,不会有 Web 页面打开时的页面加载感。我们过去的可用性研究表明,这是用户对一个界面是「Web」还是「原生」的最主要判断标准。对于偏工具型的小程序,「原生」的感受应该会更好。

「原生」小程序对体验的控制更完整,自己要做的事情也更多。例如 Web 页面中用户可以选择页面上的文字复制,而在「原生」小程序界面中,这是需要单独添加的功能。

「原生」小程序提供了一些专属的控件和 APIs(接口),如展示群信息、发送推送等,这些只有使用小程序框架开发才能使用。

所以,如果需要和微信生态整合得更紧密,可以使用「原生」方式开发;如果追求快速迁移已有 Web 产品,嵌入 Web 页面更快。

1、小程序前期策划

在制作小程序之前我们要先知道小程序的功能,我们想要用小程序做什么?我们做小程序的目的是啥?首先要有一个大致的框架。

2、申请一个小程序账号

需要去微信公众平台上面申请一个小程序的账号,在微信官网首页上有注册账号的入口,进入之后选择小程序的模块。在注册小程序的模块中按照提示填好信息和资料,提交后等待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着手制作小程序了。

3、小程序服务器及域名

不管是小程序还是网站都需要用到服务器及域名,服务器这块需要提前考虑好(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服务器);域名这块(com、cn等);

4、小程序前端界面设计

根据小程序的框架,由美工设计出小程序的各个页面的图,小程序的设计要做到页面简洁干净,不要有太多的信息,在布局排版上要注意各个内容版块之间要有适当留白,间距合理,避免堆砌。

5、小程序前端后端开发

设计图做好之后,接下来就是前端、后端人员进行开发;小程序前端开发的语言可以用源生的,也可以html5或vue等前端框架。后端语言主流的有php、aspnet、jsp。其中php运用最为广泛,开发性价比也最高。

6、小程序审核上线

小程序前端后端设计好之后,接下来就是小城市调试测试,由测试人员进行各个功能板块的测试,找出问题,然后反馈给开发人员进行修改,再确认没有问题之后,然后提交到微信进行审核上线。上线之后交由客户进行检查,确认无误之后进行交接。

7、 小程序取名

大家可能会忽略这步,小程序取名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的名取得好,别人在搜索小程序的时候,就会出现你的小程序。比如你是做什么的,那么你的小程序和做的东西相关。这样获取客户就比较精准一些。

腾讯原生小程序框架 OMIX20现在支持的是在页面中去使用状态管理,但实际工作中很多情况下需要我们在appjs中就去使用状态管理,比如说在onLaunch中我们需要授权登录并且获取用户的信息,这些就会需要在获取后用状态管理及时存储,方便以后的使用。所以我们需要对其改装。

目前我使用的是240版本,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在utils中的createjs中最上面注释查看版本号。

打开createjs,找到create方法。

将if语句中的 Page(option)放入createPage中

这样就可以在appjs中使用了,引入createjs和store中的indexjs在appjs中直接写storedataxxx就好

以上就是关于嵌入已有的 Web 页面的「Web」小程序和使用微信小程序框架开发的「原生」小程序相比,有哪些区别呢全部的内容,包括:嵌入已有的 Web 页面的「Web」小程序和使用微信小程序框架开发的「原生」小程序相比,有哪些区别呢、怎么制作小程序、改装OMIX2.0小程序框架,使app.js能够使用状态管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8035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