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html和js小程序

修改html和js小程序,第1张

试试这个,有问题再问。

<head>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edit(param){

var tempid = paramidsubstring(2,5);

var tdObj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mpid);

tdObjinnerHTML += "成功";

return tdObjinnerHTML;

}

</script>

</head>

<body>

<table>

<tr><td id="td1">测试1</td><td><input id="b1td1" type="button" value="b1" onclick="alert(edit(this))"></td></tr>

<tr><td id="td2">测试2</td><td><input id="b2td2" type="button" value="b2" onclick="alert(edit(this))"></td></tr>

<tr><td id="td3">测试3</td><td><input id="b3td3" type="button" value="b3" onclick="alert(edit(this))"></td></tr>

<tr><td id="td4">测试4</td><td><input id="b4td4" type="button" value="b4" onclick="alert(edit(this))"></td></tr>

</table>

</body>

一、运行环境的不同。

传统的HTML5的运行环境是浏览器,包括webview,而微信小程序的运行环境并非完整的浏览器,大家注意,我这里写的是“非完整的浏览器”,有以下几个原因

小程序的开发过程中会用到HTML5相关的技术(并非全部)

小程序最后的发布上线需要微信审核,微信在不更新自身软件的情况下可以将小程序更新到自身软件内,这就联想到了ReactNative框架,并且已经有开发者在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工具源码中发现使用了React和NodeWebkit库

官方文档中着重强调了脚本内是无法使用浏览器中常用的window对象和document对象(基于这一点,像zepto/jquery这种 *** 作dom的库就被完全抛弃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小程序的运行环境很有可能是微信开发团队基于浏览器内核完全重构的一个内置解析器,针对小程序专门做了优化,配合自己定义的开发语言标准,提升了小程序的性能。

不过由于微信给开发者提供了开发工具,而开发工具中也内置了编程、调试、开发环境、发布于一身,我们也不用再探讨它的最终运行环境了,只要按照官方文档进行开发就可以了。并且从微信团队给开发者提供开发工具这一举动,让我联想到了苹果给开发者提供的X-CODE开发工具,可以想象微信的“野心”可见一斑

二、开发成本的不同。

这里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我们面对一个HTML5web开发需求时,我们需要考虑什么呢?抛去开发工具(vscode、sublimtext、Atom等)不谈,大到前端框架(Angular、react、vue、backbone等)、模块管理工具(Webpack、Browserify等)、任务管理工具(Grunt、Gulp等),小到UI库选择、接口调用工具(ajax、FetchApi等)、浏览器兼容性等都要我们一一考略,再不济用jqery插件写H5,也要在开发过程中去寻找合适的jquery插件来配合项目。尽管这些工具可定制化非常高,并且提高了开发者的开发效率,但我相信项目开发的配置工作已经消耗了不少精力,尽管大部分开发者都有自己的配置模板,但长久以来对于项目中使用的各种外部库的版本迭代、版本升级所产生的成本应该也不低。

而当我们面对一个微信小程序的开发需求时,我们需要考虑什么呢?微信团队提供了开发者工具,并且规范了开发标准,前端常见的HTML、CSS变成了微信自定义的WXML、WXSS,WXML中尽管全部是自定义标签,但官方文档中都有明确的使用介绍,相信上手应该是非常容易的;WXSS、JSON和JS文件中的写法稍有限制,但整体相差不多。在统一了这些标准之后,作为一个开发者,你会发现,自己只要专注写程序就可以了:

当需要调用后端接口时,调用发起请求API

当需要上传下载时,调用上传下载API

当需要数据缓存时,调用本地存储API

引入地图、使用罗盘、调用支付、调用扫码等等功能都可以直接使用

UI库方面,框架自然带有自家weui库加成

并且在使用这些API时,你不用再去顾虑浏览器兼容性,不用担心生产环境中出现不可预料的奇妙BUG,可见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成本确实相比以往的web开发低很多。

三、获取系统级权限的不同。

微信小程序相对于HTML5web应用能获得更多的系统权限,比如网络通信状态、数据缓存能力等,这些系统级权限都可以和微信小程序无缝衔接,也就是官方宣称的拥有NativeApp的流畅性能,而这一点恰巧是HTML5web应用经常被诟病的地方,这也是HTML5的大多应用场景被定位在业务逻辑简单、功能单一的原因。

四、应用在生产环境的运行流畅度。

这条无论对于用户还是开发者来说,都是最直观的感受。长久以来,当HTML5应用面对复杂的业务逻辑或者丰富的页面交互时,它的体验总是不尽人意,需要不断的对项目优化来提升用户体验。但是由于微信小程序运行环境独立,尽管同样用htmlcssjs去开发,但配合微信的解析器最终渲染出来的是原生组件的效果,自然体验上将会更进一步。

</span></span></p>";

[self flattenHTML:str];

}

- (NSString )flattenHTML:(NSString )html {

NSScanner theScanner;

NSString text = nil;

theScanner = [NSScanner scannerWithString:html];

while ([theScanner isAtEnd] == NO) {

// find start of tag

[theScanner scanUpToString:@"<" intoString:NULL] ;

// find end of tag

[theScanner scanUpToString:@">" intoString:&text] ;

// replace the found tag with a space

//(you can filter multi-spaces out later if you wish)

html = [html stringByReplacingOccurrencesOfString: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 text]

withString:@""];

} // while //

NSLog(@"-----===%@",html);

return html;

}

我们可以这么将小程序的页面路径放在公众号的菜单栏中,具体步骤如下:

1登录公众号后台,点击小程序-小程序管理,看下是否已经关联了想要获取页面路径的小程序,如未关联,点击添加按钮,选择关联小程序,进行关联。

2点击左侧的管理-素材管理-新建图文素材。

3在微信文章编辑页面中,点击小程序按钮。

4在d出的窗口中,选择对应的小程序,这里我选择的是示范案例“建程序”,然后点击下一步。

5在d出的窗口中,点击获取更多页面路径,然后右侧d出的窗口中,输入管理员的微信号(切记一定是微信号,微信绑定的QQ和手机号都不行),然后点击开启,开启成功后,会有d出提示成功的标识。

6这时候拿出手机,用刚刚输入的微信号进行访问小程序,这里我用的是“king2222222222222222”的微信,访问示范案例“建程序”,然后进入想要获取的页面中,点击顶部的···,然后选择复制本页面路径。

7复制成功后,将路径发送到电脑上,此时我获取到的页面路径是pages/market/pages/card/myCard/myCardhtml。重点来了,获取到的小程序路径中,一定要去掉html,不仅限于结尾,可能中间也会有html,记住一定要去掉就OK啦。

8此时,我们将正确的页面路径填写在公众号的菜单栏处,就好了。

作为前端工程师,从前端的视角,为大家分析下微信小程序和HTML5与之间的主要区别第一条是运行环境的不同。传统的HTML5的运行环境是浏览器,包括webview,而微信小程序的运行环境并非完整的浏览器,大家注意,我这里写的是“非完整的浏览器”

小程序的技术,是基于HTML和CSS以及JS的HTML5包含HTML、CSS、JavaScript技术小程序当中,结构的书写方式、CSS的样式处理以及JS的一些处理是和HTML5完全相同的,但是在数据交互方式上有自己的规则,还需要学习相应的规则(特定语法),才能够做。

以上就是关于修改html和js小程序全部的内容,包括:修改html和js小程序、HTML5和微信小程序的异同、小程序开发怎么过滤掉json中的html标签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8043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