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编码器故障及维修(1)编码器本身故障:是指编码器本身元器件出现故障,导致其不能产生和输出正确的波形。这种情况下需更换编码器或维修其内部器件。(2)编码器连接电缆故障:这种故障出现的几率最高,维修中经常遇到,应是优先考虑的因素。通常为编码器电缆断路、短路或接触不良,这时需更换电缆或接头。还应特别注意是否是由于电缆固定不紧,造成松动引起开焊或断路,这时需卡紧电缆。(3)编码器+5V电源下降:是指+5V电源过低,通常不能低于475V,造成过低的原因是供电电源故障或电源传送电缆阻值偏大而引起损耗,这时需检修电源或更换电缆。(4)绝对式编码器电池电压下降:这种故障通常有含义明确的报警,这时需更换电池,如果参考点位置记忆丢失,还须执行重回参考点 *** 作。(5)编码器电缆屏蔽线未接或脱落:这会引入干扰信号,使波形不稳定,影响通信的准确性,进口泵必须保证屏蔽线可靠的焊接及接地。(6)编码器安装松动:这种故障会影响位置控制精度,造成停止和移动中位置偏差量超差,甚至刚一开机即产生伺服系统过载报警(7)光栅污染:这会使信号输出幅度下降,必须用脱脂棉沾无水酒精轻轻擦除油污。
是这样子的,PLC本身就有高速脉冲输出功能,是专门控制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的,具体怎么控制怎么编程怎么接线详见PLC使用手册和伺服说明书,然后PLC还有高速计数器功能,是专门读取类似编码器脉冲的,具体怎么编程怎么接线详见PLC使用手册和编码器说明书。
要读取伺服电机型号,需要先了解编码器的类型和接口。编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旋转角度和速度的设备,通常与伺服电机一起使用。编码器有很多种类型,包括绝对编码器和增量编码器等。不同类型的编码器有不同的接口和读取方式。
一般来说,读取伺服电机型号的方法是通过编码器的接口连接到相应的控制器或计算机上,然后使用相应的软件或命令读取编码器的数据。具体的读取方法和软件命令可能因编码器型号和控制器型号而异,因此需要参考相应的设备说明书或咨询设备厂商的技术支持人员。
在读取编码器数据时,需要注意编码器的分辨率和信号类型等参数,以确保正确读取到伺服电机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同时,还需要注意编码器的安装位置和校准,以确保读取到的数据准确可靠。
伺服电机报警代码故障分析一报警代码21故障原因:编码器与驱动器之间的通讯中断,并激活了通讯中断检测功能。应对措施:按照接线图,正确连接编码器线路。纠正错误接线二报警代码23故障原因:主要是噪声引起了一个错误数据,数据不能够发送到驱动器,即使编码器电缆已连接,但通讯的数据有问题。应对措施:确保编码器电源电压是DC5V+-5%(475-525v)尤其是电缆很长时必须特别注意。如果是电机电缆与编码器电缆捆绑在一起,请分隔开来布线。三报警代码24故障原因:位置偏差脉冲计数器之值大于参数PR70(位置偏差过大水平)的设定值。1电机没有按照指令脉冲正确的运转。2PR70值设得太小。应对措施:按照指令脉冲正确的运转,监测转矩监视器,确保输出转矩不饱和,调整增益。将PR5E和PR5F设为zui大,按照接线图,正确连接编码器线路、2)增大PR70数值。四报警代码25故障原因:由外部反馈监置检测出的负载位置与编码器检测出的电机位置不吻合,超过了参数PR7B(混合控制偏差过大水平)的设定值。五报警代码26故障原因:电机的转速超过了参数PR73(过速水平)设定值避免指令速度过高。检查指令脉冲频率和分倍频比率。对于不恰当的增益引起的过冲。应对措施:请正确的调整增益。按照接线图,正确连接编码器线路六故障代码27故障原因:参数PR48-PR4B(电子齿轮的第一,第二分子,分母)设置不正确。检查PR48-PR4B参数值。设置正确的分倍频比率,应对措施:保证经过电子齿轮后的指令脉冲频率最大不超过2MPPS。以及输入到偏差计数器里的脉冲不超过500KPPS七报警代码28故障原因:外部反馈装置的数据出现通讯异常。主要是因为噪声导致的数据出错。不管连接线路是否正确,都有可能有此报警。确保外部反馈装置的电源电压DC5V+_5%(475-525V)尤其是在采用一个较长的反馈装置时。如果电机电缆与外部反馈装置的连接线捆绑在一起,请分隔开来布线。应对措施:参照接线图,将屏蔽线接到FG上八报警代码29故障原因:位置偏差计数器的数值超出了2z7(13417729)确保电机按照指令脉冲正确运转。监测转矩监视器,确保输出转矩不饱和。调整增益。将PR5E和PR5F设到最大。应对措施:按照接线图,正确连接编码器线路。九报警代码35故障原因:外部反馈装置与驱动器之间的通讯中断,并激活中断检测功能。应对措施:定期检查外部反馈装置的接线,纠正接线错误。
伺服电机与步进电机的区别:
一、控制精度不同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36°、18°,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072 °、036°。也有一些高性能的步进电机步距角更小。
如四通公司生产的一种用于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的步进电机,其步距角为009°;德国百格拉公司(BERGER LAHR)生产的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其步距角可通过拨码开关设置为18°、09°、072°、036°、018°、009°、0072°、0036°,兼容了两相和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步距角。
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由电机轴后端的旋转编码器保证。
二、低频特性不同
步进电机在低速时易出现低频振动现象。振动频率与负载情况和驱动器性能有关,一般认为振动频率为电机空载起跳频率的一半。这种由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低频振动现象对于机器的正常运转非常不利。当步进电机工作在低速时,一般应采用阻尼技术来克服低频振动现象,比如在电机上加阻尼器,或驱动器上采用细分技术等。
交流伺服电机运转非常平稳,即使在低速时也不会出现振动现象。交流伺服系统具有共振抑制功能,可涵盖机械的刚性不足,并且系统内部具有频率解析机能(FFT),可检测出机械的共振点,便于系统调整。
三、矩频特性不同
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随转速升高而下降,且在较高转速时会急剧下降,所以其最高工作转速一般在300~600RPM。交流伺服电机为恒力矩输出,即在其额定转速(一般为2000RPM或3000RPM)以内,都能输出额定转矩,在额定转速以上为恒功率输出。
四、过载能力不同步进电机一般不具有过载能力。交流伺服电机具有较强的过载能力。以松下交流伺服系统为例,它具有速度过载和转矩过载能力。其最大转矩为额定转矩的三倍,可用于克服惯性负载在启动瞬间的惯性力矩。
步进电机因为没有这种过载能力,在选型时为了克服这种惯性力矩,往往需要选取较大转矩的电机,而机器在正常工作期间又不需要那么大的转矩,便出现了力矩浪费的现象。
五、运行性能不同
步进电机的控制为开环控制,启动频率过高或负载过大易出现丢步或堵转的现象,停止时转速过高易出现过冲的现象,所以为保证其控制精度,应处理好升、降速问题。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为闭环控制。
驱动器可直接对电机编码器反馈信号进行采样,内部构成位置环和速度环,一般不会出现步进电机的丢步或过冲的现象,控制性能更为可靠。
六、速度响应性能不同
步进电机从静止加速到工作转速(一般为每分钟几百转)需要200~400毫秒。交流伺服系统的加速性能较好,以松下MSMA 400W交流伺服电机为例,从静止加速到其额定转速3000RPM仅需几毫秒,可用于要求快速启停的控制场合。
综上所述,交流伺服系统在许多性能方面都优于步进电机。但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也经常用步进电机来做执行电动机。所以,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控制要求、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选用适当的控制电机。
扩展资料:
1,伺服电机优点:
(1)无电刷和换向器,因此工作可靠,对维护和保养要求低。
(2)定子绕组散热比较方便。
(3)惯量小,易于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4)适应于高速大力矩工作状态。
(5)同功率下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
2,步进电机的优点:
(1)电机旋转的角度正比于脉冲数。
(2)电机停转的时候具有最大的转矩(当绕组激磁时)。
(3)由于每步的精度在 3%-5%,而且不会将一步的误差积累到下一步因而有较好的位置精度和运
动的重复性。
(4)优秀的起停和反转响应。
(5)由于没有电刷,可靠性较高,因此电机的寿命仅仅取决于轴承的寿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伺服电机
驱动器主要有控制回路电源、主控制回路电源、伺服输出电源、控制器输入CN1、编码器接口CN2、连接起CN3。控制回路电源是单相AC电源,输入电源可单相、三相,但是必须是220v,就是说三相输入时,咱们的三相电源必须经过变压器变压才能接,对于功率较小的驱动器,可单相直接驱动,单相接法必须接R、S端子。伺服电机输出U、V、W切记千万不能与主电路电源连接,有可能烧毁驱动器。CN1端口主要用于上位机控制器的连接,提供输入、输出、编码器ABZ三相输出、各种监控信号的模拟量输出。
AB伺服电机的编码器怎么更换:
伺服编码器大都是复合型编码器,输出数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组与驱动的负载位置有关,所以更换了编码器后负载装置就必需复位(系统位置归绝对零点)。另一组与伺服电机的磁极位置有关,第一次调试系统时驱动器会读取这组数据并根据这组数据算出电机电极的实际位置记录在驱动器中,才能驱动伺服电机,换了编码器磁极位置不一样了,电机就不能驱动,需从新学磁极位置,前面那位所说的不停转动编码器外壳直到电机转起来就是这个过程。只是这种方法不精确,容易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
以上就是关于伺服电机编码器故障及维修全部的内容,包括:伺服电机编码器故障及维修、伺服电机编码器如何与PLC连接、如何通过编码器读取到伺服电机型号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