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有的思维是改变不了的,因为有的思维是固定不变的(比如说学习的技术,工作,生活的思维)。有的思维是改变得了的,心态和心情、情绪的思维可以改变。随着人生中的事情,心态和心情、情绪的都会发生变化。现在的人普遍觉得人生不如意,思维中只有苦、累、担心、迷茫等等坏的事情,长期有不健康的心态,不愉快的心情,负面情绪有点多,这样容易得心理疾病。必须要把他的思维改变过来,要思维开心、快乐、愉快、幸福等等好的事情,这样才能心理健康,开心快乐的生活。
精时力学习日志
本训练营:法律思维弯道超车营
今日主题:法律思维2:程序思维
学习日期:2021年3月30日
1、[收获]我学+我思+正反栗子+我行:
----------温故篇
我学 Della小伙伴有把法律中的合同思维与现实遇到的比如“读小程序条款要点我同意才行”这样现实情况联系起来。并反思很多时候只是没有出问题,所以没有发现法律的用武之地,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意识不强。
我思虽然Della小伙伴不是学法律的,才开始接触法律思维就能够与实际联系起来,觉察到周围以前被忽视的法律行为,太棒了!这同时提醒了我,我虽然有在学习“知识”,但没有好好地去用,说明吸收率并不高,这么多生活中能链接的方方面面,应该好好去想和去体验。就其原因,一方面是对学的法律知识不熟不,一方面是发散性思维和联想能力不够好,没有主动链接各类知识。谢谢Della小伙伴~~
我学正能量的会会小伙伴写到“权利:出现在法律中,是利益的利,展示法律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权力:是力量的力,政府权力等。”
我思感谢正能量的会会小伙伴日志中对“权利”和“权力”进行了概念区分,以前了学习过经济法,好像老师有讲解过,现在都还回去了。很多以前学的知识,时间一久,没有使用就都遗忘了,得继续加油学呀!
----------新知篇
核心:法律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把法律中的程序思维应用到日常的各个方面,让程序思维变成自然而然的表达形式,实现高效率人生。
WHY:程序化流程化能够理清思维和逻辑,让事件更好的完成。
WHAT:程序流程是具体怎么做的一个过程,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崔律例举了在拆书中的应用、在活动组织中的应用、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在生活中工作中的应用,通过程序思维的运用,更好地表现具体的内容。
HOW:抓住事件的核心要点,往前推往后推,制定环节流程。然后按步骤进行,高效地完成整个事件。
我思
在工作中,对跨期长的工作项目,流程时点的划分很难准确,非常纠结。也许该抛弃“一次全部做好”的心态,先定下大框架,然后定好近期的目标,对该目标进行流程细化,在实际的完成情况中完善后面的程序。
在生活中,工作之外的时间往往没有规划好,没有制定流程,是觉得流程化会让生活的时间变得死板。但是现在发现,之前这样想的结果是生活并没有精彩灵活到哪里去,还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反增焦虑。我应该去试试,把这部分自己的时间也流程化。因为只是步骤流程化了,并不是每个定下来的时间段内,要做的具体内容固定和死板,内容是可以灵活有趣。
崔律讲程序思维在拆书中的应用时,讲了一个拆书片段的例子,例子大概是说,用意志力去控制不去想不去做是非常非常难的,是非常消耗自控力的一件事。我想到了,改变旧习惯的方法是养成新的习惯。
正反例子
正:由于常规性事务多,每个月都在重复进行,有对整个过程做梳理,流程化。后面就参照流程去做,既快速又不会漏掉步骤,很全面高效。
反:生活中,比如下班时间周末时间,对自己的安排很随意,往往就浪费了时间。
我行 把下班时间分为三大块:晚餐、日志、运动。如果效率都高,就有了娱乐时间,作为奖励。
2、[问答]自问自答:
问:为什么工作中会去思考,建立一些模板和流程,以便更好地有效的工作,而生活中却没有呢?
答:对于生活时间的不重视,只想着休闲放松。一边焦虑能力与成长,一边又不仔细去观察觉察自己的状态,寻找原因具体行动去改变
3、[其他]任何想对崔律说的话:
无
请问,你是,A先想举手才举手,还是B先举手才想举手?
如题。我想百分之百的人会选A。那我们再深入一下,A:你是先有做一个动作的想法,还是B:先做一个动作,才有这个想法?我想大家还是选A。再深入一步,A:是你的想法导致你的行动,还是B:行动导致你的想法?还选A,对吧?继续深入,A:想法在先,还是B:行动在先?还选A。那么我再深入问大家最后一个问题,回答这最后一个问题时,大家千万小心。A:精神可以控制物质,就像想法主导行为,还是B:精神不能控制物质,手自己动的,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并没让它动?回答这最后一个问题时,为什么叫大家一定小心呢?我指的“大家”是相信精神不会对物质产生直接作用的人 ,因为你们的回答将可能打破你一贯的想法,而使你一时不知何所依从,不知所措。
由这个问题我想引出另一个几千年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系所争论的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的问题。
众所周知,唯物主义者认为精神对物质没有直接的作用。而当我们探讨“是先有举手的想法才有举手的动作还是正好相反”这个问题时,我们将发现:一定是想法——精神,控制着身体——物质。这是毫无疑问的。也许你可以说,指挥身体做某个动作固然是想法,但这个想法也是因为有其他的物质原因导致的。比如说,你肚子饿(因为身上的能量不够了,这是物质原因),所以才决定伸手拿食物。所以你可以说,是物质原因导致物质的运动(身体能量少导致伸手拿食物)。这样,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物质。好,没错,但现在我们并不想追究第一原因,而只是从这个先有想法才有动作这个基本事实当中,得出相应的结论:不管前面有多少原因,但总归你的想法控制你的身体,也就是说,你的精神对于你的物质(身体)有直接的作用。也许你可以说,精神是一种脑电波,是这种东西控制了身体,而脑电波又是一种物质,所以,还是物质控制物质。好,那么,其实这还和本文的题目是同一个性质的问题,是先有想法才有脑电波还是先有脑电波才有想法?也许你没法说出这里面的时间的先后问题。我们不管谁在先谁在后,也不管是不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要考虑一个问题:谁占据主动性?是想法主导脑电波还是脑电波主导想法?我想这个问题你问一下你自己,应该很清楚:是想法主导脑电波,也即想法占据主动性。那么,根据以上的推论,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主导 主导
精神————>脑电波————>身体
也许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在“精神”与“脑电波”间还会发现其它的中间物,但不管怎样,这种中介物要么属于物质,要么属于精神。那么从精神到物质,不管有多少中间层,总有个精神与物质的分界线,而精神的作用可以从这条线越过,到达物质。当然,也有可能有一种东西的存在,它既是精神,又是物质。它的精神的一面从精神那边得到指令,然后它的物质的一面又将这个指令向物质发送。不管存不存在这样的两者俱是的东西,但精神总是能对物质造成直接作用的。这个精神作用物质的机制到底是怎样的呢?至今科学界未发现。如果这个机制能被发现且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的话,那么人类的生活可能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常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也许可以改成“想到就同时做到”,也就是真的“心想事成”了。这将是人类在本世纪的最伟大的发现——不,应该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发现。那时,也许一切皆会实现。比如,你要将一座山移到其他地方,只要想一下就可以了。精神是否有这个力量,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也许发现精神作用物质的机制后,就能实现这样的事了。你现在在北京,想到美国纽约去,一想,你的身体马上出现在美国了;你现在没房子住,一想,眼前马上就出现一栋豪华别墅……这些在神话与科幻小说当中才有的事,随着人类发现精神作用物质的机制后,可能都将一一实现,不再是“神话”,不再是科学“幻想”了。
让我们回到本文的题目,是先想举手才举手,还是先举手才想举手?这是个简单的问题,希望这个问题让我们有不简单的答案,让大家有机会重新审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都处在各种焦虑之下,比如死亡焦虑、患有某种疾病的焦虑、分离焦虑、考试焦虑、性焦虑等等,这是一种会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情绪,焦虑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实,焦虑就象流沙,你越挣扎,下陷得越快,这是一个隐喻。当明白学会接纳,不再去强烈地抗拒焦虑时,就能够坦然接受,不再焦虑。
1,识别想法和感受
想法和感受常常是导致甚至于加重焦虑的来源。那么,识别这些产生焦虑的内在来源是实现自我掌控的第一步,注意是在这种不确定下获得自我掌控,而不是掌控焦虑。知道此时自己身上发生着什么本身就有帮助的,因为所有想要停止或回避这种想法和感受的努力往往都收效甚微,它们总是会不断地出现。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思维和感受,只是去识别和观察,不是控制它,反驳它。你过去有过什么样的经验使你对自己的想法坚信不移。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想法并知道这些想法来自于你过去的经历,就会削弱它对你的影响。
2,接纳而不是回避
如果你可以持续地去观察你的想法时,你会发现它的规律:无论这些想法和感受出现时多么让人痛苦,多么可怕,但它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它必定会被一些新的内容所取代。因此,无论这些想法让你感到如何地痛苦,你都要努力让自己迎接它。同时,接纳也要注意不是强迫自己接受我们的痛苦,而是更多地接纳自己的态度,这些想法和感受是自己的一部分,但它们不等同于自己,面对痛苦本身会带来更大的痛苦,所以接纳要首先培养对自己的慈悲,从对自己的全然地接纳开始。
3,针对不同焦虑使用不同的方法
如果你有明显的身体症状,你可以进行正念、冥想的练习,帮助自己学习觉察和面对焦虑时的反应,这些方法也可以帮自己去找到那些引发焦虑的想法。培养专注力,慈悲心,和接纳的态度。如果你很难安静地坐下来,那么一些运动的方式会有效地减缓你的焦虑,运动的同时进行呼吸的专注力练习,保持对身体状态的觉知。也可以选择去做事情,焦虑常常推动我们去做一些事情来缓解它,但保持觉察是重要的,这让我们知道自己是在应对而不是回避。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样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全部的内容,包括:怎么样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法律思维2:程序思维、人的大脑从思维到行动需要经过什么程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