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官修史书的程序与利弊

唐宋官修史书的程序与利弊,第1张

官修史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传统,统治者为了垄断修史大权,往往通过设立史馆来掌控对历史的解释。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史书编纂一般有两条途径,一为官修,一为私撰。而官修史书则主要通过设馆修史来完成。

唐宋官修史书的程序:

唐宋官修史书程序相仿,宋承唐制,逐渐形成了以史馆为基础,起居院、两时政记房、玉牒所、日历所为常设分支机构和各种修书局为编撰机构的修史体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修史程序,建立了严密的收集、报送史料、档案的制度;皇帝干预修史趋于制度化。统治者对修史的重视,促进了士大夫阶层对历史,尤其对当代史的研究兴趣;官修史书大量流入民间,为私家著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条件。

有其积极作用:

一是可以集中人力、财力和丰富的史料,为修史提供优越的条件,二是官修史能集众家之长,三是有助于纠正前朝史籍中的隐讳不实之词等。历代统治者重视史馆修史,一是通过修史借鉴前朝经验,二是证明新王朝的合法地位,三是笼络士人、点缀升平,四是垄断修史、控制褒贬大权。

弊端:

巨细无遗地征集资料、垄断正史与国史的修撰、规范统一的编纂体裁、完善的官家修史体制,是因为统治者和史官都有着异乎寻常的政治热情,试图通过修史来完善天朝大国的形象、提高传统的地位、强化史学政治化。完成了许多私人史家不可能完成的宏大修史任务,但同时也因循守旧、扼杀才智,既是中国史学的骄傲,又是中国史学的悲哀。一切唯上的修史规矩使官修史书流弊重重,集天下之人才,将一个原本丰富多彩的史学天地拖入一种思想、一种笔法、一种模式的沼泽之中,用一种思维规范统领众多史官,是史馆修史的最大流弊。

唐朝官修史书制度确立的时间(识记):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

宋朝利用档案编史发展的标志(识记):一是宋代编纂档案文件机构的增多,二是利用档案编纂史书的范围更加广泛。

简单叙述了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两汉1、①两汉政治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汉朝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②汉初,丞相权力很大。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分别以第一代功臣中功居前列的萧何、曹参为相,丞相作为皇帝的高级助手,实际上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③汉武帝幼年即位,丞相把握行政大权。汉武帝主持政务之后,有意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传统。他频繁更换丞相。在位54年,先后用相12人,其中有多人被免职或处死,使相权受到打击。④汉武帝任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内)朝”决策机构。尚书令权力日益重要。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⑤东汉光武帝正式设立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下分六曹办事,连九卿职权也被剥夺了。中央虽然设有三公(司徒、司马、司空),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2、七国之乱 汉初统治者认为秦朝因不实行分封制“孤立而亡”。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大封同姓诸侯王,以巩固皇权,确保刘氏天下。后来,王国势力膨胀,危及到中央集权的巩固。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引起“七国之乱”。这是一场地方对中央的叛乱。汉景帝最终以武力平定了七国之乱,并下令废除诸侯王的政治权力。 3、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建立中朝: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九卿有事上报中朝,丞相无权过问。中朝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中朝”“外朝”格局的形成,有效地加强了皇权。 (2)地方体制:主要是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和监察,强干弱枝。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中央的直接辖区(郡县)日益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各置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刺史制的建立,加强了对地方郡国的监察管理。 4、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专权问题;直接原因是皇帝大多幼小昏弱,太后临朝,重用外戚,形成外戚专权局面;及皇帝成年,又往往利用身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夺权有功的宦官受到重用,又形成宦官专权。如此往复。根本原因是皇帝专制制度,无论外戚和宦官都是假借皇帝权威实行专权。与中外朝机构的关系:外戚、宦官把持中朝机构,外朝无权,中外朝制约的机制失衡,出现权力倾斜。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台,继而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台职权的扩张,又引起皇帝疑忌。三国时,魏文帝另设中书省执掌机要,审理奏章,发布诏令,而将尚书台变成纯粹的执行机构。西晋又设门下省,作为皇帝的侍从和顾问机构。到了南北朝,皇帝制定和颁布的重要政令,都要征求门下省的意见,门下省又成为参与决策的机构。隋唐①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②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命令),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在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三省工作程序:中书-----门下----尚书③评价: 三省的最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三省六部制确立和完善。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宋元①宋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行政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这两个机构合称“二府”。为制约宰相,后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这样就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宋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 a“守内虚外,内外相制”;精锐禁军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地方军队人员装备较差,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 b“分化事权,强干弱枝”;枢密院、“三衙”调兵权与统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分割宰相的权力,强化皇权;所有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与通判相互牵制,削弱了藩镇的行政权力;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削弱地方军事权力;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转运使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安定。②元朝:综合蒙汉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率六部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关。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元朝的政治制度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新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景帝至武帝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②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州作为监察区,设级别不高的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逐渐增添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成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转变为州、郡、县三级。③隋初,隋文帝因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废除郡,形成州县两级。唐朝地方行政制度同隋。唐太宗又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朝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来越多,权力增大,形成藩镇割据局面。④北宋派文臣作地方官,以防武人割据局面重现。宋代地方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⑤元朝的行省制:①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陕西、甘肃、辽阳、河南江北、四川、云南、湖广、江浙、江西、岭北):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河北,山东,山西),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作用: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元朝在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⑥清朝: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省、道、府、县四级。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①从汉到元,政治制度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②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③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④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⑤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则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一切受制于中央。这样,这一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基本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朝代帝王 主 要 内 容特 点 影 响建立秦朝秦始皇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C郡县乡里;D严刑峻法;皇权至上官员任命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发展两汉汉武帝设“中朝”; 各置刺史;颁布“推恩令”;削弱相权;削弱封国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隋唐隋文帝唐太宗三省六部制;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负责起草诏令)、门下(负责封驳审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削弱了相权, 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宋太祖元世祖宋:收精兵(“兵”)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制钱谷(“钱”) 设转运使,设三司;削实权(“权”)设通判、文臣、二府;元:中央中书省、地方行省制;削弱宰相和地方的权力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造成了三冗、两积贫。顶峰明清时期明太祖 明成祖 雍正明: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设内阁;清:内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并存设军机处。君主专制推向顶峰封建制度日趋腐朽;阻碍社会进步。

白酒酿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主要由以下七个步骤构成:原料处理、淀粉糖化、制曲、酒精发酵、蒸馏取酒、老熟陈酿、勾兑调味等工序。

1、原料处理:中国白酒广泛使用酒曲酿酒,其原料处理的基本工艺和程序是精碾或粉碎、润料(浸米)、蒸煮(蒸饭)、摊凉(淋水冷却)、翻料、入缸或入窖发酵等。

2、制曲:酒曲多以含淀粉的谷类(包括大麦、小麦、麸皮)、豆类、薯类和含葡萄糖的果类为原料和培养基,经粉碎加水成块或饼状,在一定温度下培育而成。酒曲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培养基成分,如霉菌、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霉菌中有曲霉菌、根霉菌、毛霉菌等有益的菌种。曲是提供酿酒用各种酶的载体,是酒质的影响非常大,故有曲是酒之母之说。

3、淀粉糖化:糖质原料只需使用含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剂便可进行发酵;而含淀粉质的谷物原料等,由于酵母本身不含糖化酶,而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组成,所以采用淀粉质的谷物酿酒时,还需将淀粉糊化,使之变为糊精、低聚糖和可发酵性糖。糖化剂中不仅含有能分解淀粉的酶类,而且含有一些能分解原料中脂肪、蛋白质、果胶等的其他酶类。曲和麦芽是酿酒常用的糖化剂;曲是由谷类、麸皮等培养霉菌、乳酸菌等组成的制品。一些不是利用人工分离选育的微生物而自然培养的大曲和小曲等,往往具有糖化剂和发酵剂的双重功能。

4、酒精发酵:酒精发酵是酿酒的主要阶段,糖质原料经酵母或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可直接转变为酒精。酒精发酵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化过程,需要一系列酶的参加。酒精是发酵过程的主要产物。除酒精之外,被酵母菌等微生物合成的其他物质及糖质原料中的固有成分,如芳香化合物、有机酸、单宁、维生素、矿物质、盐、酯类等,往往决定了酒的品质和风格。

5、蒸馏取酒:所谓蒸馏取酒就是通过加热,利用沸点的差异使酒精从原有的酒液中浓缩分离,冷却后获得高酒精含量酒品的工艺。在正常的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3℃,将酒液加热至两种温度之间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含酒精的蒸汽,将这种蒸汽收入管道并进行冷凝,就会与原来的酒液分开,从而形成高酒精含量的酒品。在蒸馏的过程中,原汁酒液中的酒精被蒸馏出来予以收集,并控制酒精的浓度。原汁酒中的味素也将一起被蒸馏,从而使蒸馏的酒品中带有独特的芳香和口味。

6、老熟和陈酿:白酒是具有生命力的,糖化、发酵、蒸馏等一系列工艺的完成,并不能说明酿酒全过程就已终结,新酿制成的酒品并没有完全完成体现酒品风格的物质转化,其酒质一般粗劣淡寡,酒体欠缺丰满,所以新酒必须经过特定环境的窖藏。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后,醇香和美的酒质才最终形成并得以深化。通常将这一新酿制成的酒品窖藏贮存的过程称为老熟和陈酿。

7、勾兑调味:勾兑调味工艺,是将不同种类、不同年份和产地的原酒液按照一定的比例,参照成品酒的酒质标准进行混合、调整和校对的工艺。勾兑调校能不断获得均衡协调、质量稳定、风格传统地道的酒品。

以上就是关于唐宋官修史书的程序与利弊全部的内容,包括:唐宋官修史书的程序与利弊、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制作白酒的工艺流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8756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