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怎样使用技巧

印象笔记怎样使用技巧,第1张

印象笔记的技巧分为:信息录入、笔记编辑、搜索整理。

1、信息录入

使用快捷键新建笔记:新建笔记command+N、、新建快速笔记command+control+N、粘贴到印象笔记:command+control+V

使用SIRI新建笔记:在印象笔记创建一条名字叫做(笔记标题)的备忘录、在印象笔记新建一条备忘录、在印象笔记的(笔记标题)笔记里添加(新内容)、添加(待办事项)到印象笔记、新建一条印象笔记。

2、笔记编辑

笔记格式的原则:稳定简单可依赖,不要使用超过 1 种字体;不要使用超过 2 种字号;不要使用超过 2 种颜色;不要使用高亮作为标准格式。

大多数笔记,级别不应该超过 2 级,否则会显得过于复杂,反而影响阅读体验。

3、搜索整理

搜索能力的高低决定信息调取效率,理论上讲,信息的整理和加工时间不应该多于信息的搜索和使用时间,谨防陷入为了整理而整理的深渊。

葛文德大夫对清单,进行了这样的划分:简单问题的「执行清单」,确保明确步骤避免遗漏;复杂问题的「核查清单」,确保重要环节不被遗漏;极端复杂问题的「沟通清单」,确保问题和隐患能被及时发现。

我们有没有过遇到这样的情况呢?

电脑里的文件越放越乱,乱到似乎只能通过查找关键词,都不一定能把它找到。

手机里的照片,上千张,只要内存够,不断往里塞,前一段时间拍的证件照,想用,只能搜搜的往回翻,翻了半天,白翻,郁闷坏了。

打破这些的关键是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标题命名系统。那么下面欢喜老师的课程内容,也许会对你有用。

反正我自己受益匪浅,磨拳嚯嚯,准备好好的把自己的文件命名统一规范好,至少让印象笔记这个我的第二大脑,随时可以调取我需要的信息。

任何资料的整理都是将「人时地事+序列号+版本号」排列组合。

标题: 前缀:序列号.名称 | 备注

文档: 时_事_人_版本号

照片: 时间_地点_人名_序列号

上个图先感受下,希望自己的印象笔记也能如此。

以下是课程具体内容:

如何针对标题、文档、和照片建立一套视觉规范。

这种规范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人时地事+序列号+版本号。

人:人物

时:时间

地:地点

事:事件/故事/类别(阅读、写作、设计、演讲等)

序列号:编码排序(英文、数字)

版本号:迭代次数(v1.0 v2.0……)

任何资料的整理都是将「人时地事+序列号+版本号」排列组合。

我们尝试一下此规范应用到标题、文档和照片的管理中。

首先,对于标题,命名格式是「前缀:序列号.名称 | 备注」, 然后灵活执行这个标准,视觉统一性就建立起来了。

举个例子:

01a.《软资产-从知识资本到智力资本》| 3组重启

这是创作营知识库,欢喜老师按照这个标准的一个命名优化。

01a(序列号).《软资产-从知识资本到智力资本》(是名称,也就是事儿, 事的名称)| (树杠后面备注,谁写的,3组重启。)就是:序列号.事 | 人物 这三个要素的组合。

基本上所有标题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优化的。

你可能会问,这里怎么没有前缀呢?

因为这些都是卡片,所以如果加前缀,就是,卡片:01a.《软资产-从知识资本到智力资本》| 3组重启。

为什么这里不加前缀呢?

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卡片创作营,所以就把前缀去掉了,灵活应用。

但是其它的一般都会加前缀,比如课件、清单,书单,文章,这是不同的类别,作为前缀,方便排序。

第二,对于文档的管理, 也要有一个统一的格式。

比如:20201101(时间)_知识管理课程详情页(事件名称)_安妮(设计师名字)_V1.0(版本号) 。

也是按照「 时_事_人_版本号 」组合搭配,这个文档如果存储在电脑里,需要再电脑里建立一个「设计」文件夹,将所有的设计资料存储在设计文件夹里面。

如果你放到印象笔记里面,就可以和标题搭配使用,把设计分类作为前缀。比如:「设计:01.知识管理课程详情页」,打开标题就可以找到具体文档。

其它类型文档也是如此,先把文档的格式统一起来,然后再进行分类,管理起来就很方便

第三,对于照片管理, 我们也可以按照一个格式来优化。

时间_地点_人名_序列号

比如,一张照片,我们可以用:20200609(时间)_深圳世界之窗(地点)_欢喜(人名)_001(序列号),照片的命名就像小时候写难忘的一件事儿,老师一直强调, 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

不论你有几千张照片,每一张照片按照这三点来优化,找起来就很方便。

一些常用的照片,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分类,比如证件照(身份z、结婚证、驾驶证、毕业证等),形象照(用来更好展示自己的照片,有时间都可以拍一套)

不常用的照片,建立一个年份文件夹,把照片按照年份放进去。在一个周末悠闲的午后,窗外淅淅沥沥下了点小雨,一片枯黄的落叶随风而落,这时候最适合翻看这些照片。

所以这节课你只需要记住两点:

资料命名:人时地事+序列号+版本号

命名格式:「前缀:序号.名称 | 备注」

按照这两点来整理资料,你的资料将会焕然一新,井井有条。

关于数量

从数量上来说2000、3000条笔记还算不上大量,如果这个数量再乘以10,才能算得上。

管理大量笔记的核心是把收集的文章转化成自己整理、输出后的文章,按下面的方法积累到2000、3000条主动输出的笔记,一定能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并能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

举个两个例子:

1、我的个人Blog:战隼的学习探索 ,这个Blog能有40、50万的RSS订阅量,并能在几个相关类别的Blog里排到前三,目前这个Blog的文章在900多篇,里面大致分为三类:

200本左右相关书籍的核心内容和笔记

一部分个人思考心得和行动实践

精选出来一部分网络文章

而这900多篇的文章,花了六、七年时间积累出来,基本在Blog关注几个方面研究的比较深入并有上千小时的实践和思考,最终可以靠学到的东西来从事相关工作。而这些文章大都是总结、思考和实践出来。

但做为读者把这900多篇文章阅读一遍,帮助有限,而实践之后,自己写出1000篇文章这才能看到效果。

2、知乎问答

我在知乎上到目前为止一共回答了600个多个问题,花了二、三年时间,而这600个问题如果再精减一下可能一半都到不了。

仔细想过,当我能在知乎上认认真真的回答1000个问题之后,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改变。

-----------------------------------------------------------------------------------------------------------------------------------------

管理大量笔记主要是靠习惯,特别是定期整理的习惯。实际上当你定期整理之后,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树和思维导图,真正有用的内容并不是太多。

方向:

对知识应该有重点,并不是所有看到的好东西都需要收集,不是你关注的方向,可以舍弃。如果真是特别有用的东西,可以缩短一下记录下来,加个合适的Tag。绝大数的情况是当你开始关心这个方面时,你会发现能找到更多更好的资料。

不是保存好的内容,要保存对你有用的内容。

通用建议:

分类:刚开始时不需要分的太细,只需要分大类。当笔记多到一定程度后,再根据情况进行细分。

笔记本:印象笔记现在最多支持250个笔记本,可以按标题进行排序,我通常用数字把最常用的几个或当前的项目排在前面。

标签:印象笔记的标签可以支持多级,直接拖拽就行。

标题:印象笔记的标题很重要,在标题上加入一些具体处理方式,比如行动、计划、创意、点子、资料之类的关键字,搜索时效果会更好。另外新建笔记时可以按地点或按日历上的事件来创建,印象笔记会能根据事件名称来创造标题。

搜索:印象笔记可以保持搜索条件,最好把一些经常用的搜索条件都保存起来。

当天整理(每天5-10分钟):

收集:通过各种方式快速收集自动存放在默认笔记里,不需要马上分类。

精减:一篇文章没必要一字不差的保存,只需要保留有用的部分或自己整理总结的内容,最好把出处、作者加上,以备将来查询。

排版:别在意排版:不用浪费太多时间在排版上,有用的是内容。

提醒:笔记可以按内容或要求加上定期提醒,到时间后进一步处理,防止自己忘记。

定期整理(以周或月为单位):

合并:把几个内容相差不多的笔记,重新整理后合并成一条笔记。

输出:定期把某一标签中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重新写篇文章,这样会减少大量的笔记数量。

链接:所有相关的记录最好能统一在同个笔记中。可以模仿wikipedia 把印象笔记变成资料库,多用“记事链接”功能。

删除:定期删除、封存已经完成的或不需要的笔记

适度:控制一下别花太多时间在整理上,笔记以实用为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114917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6
下一篇 2023-05-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