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的经济

潼关县的经济,第1张

潼关县工业生产历史较久。北宋崇宁三年(1104)前即有黄金采炼,遗址尚存。明、清代,以就地取材的手工业生产有银炉、锡器、铜器、衡器、马掌、铁匠炉、酱菜、编篓、竹器、砖瓦窑、车轴铺、木匠铺、烧坊(造酒)、油坊、糖坊、粉坊、豆腐坊、染坊、皮坊、水磨坊、磨坊、蒸笼制造、刻字等行业。民国二十年(1931)陇海铁路通车后,手工业增加有炉院(铸造)、油漆铺、印染、印刷、缝纫、铁皮加工、钟表和自行车修理等累计30多个行业,239户573人。

十七年(1928),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将山东德州兵工厂迁至潼关,后由杨虎城第十七路军接管,二十三年(1934)迁至华阴。二十四年(1935)程祝三(安徽人)等投资1万元,在县城西关开设潼关棉花机器打包厂,每年代客轧花1万包左右,运往津、沪各地。二十七年(1938),因受日本侵略军炮火威胁,迁往外地。自此潼关人民颠沛流离,市面萧条,手工业行业也日渐衰退,有的迁往外地,有的停产,散居农村开业的五六十户,不到百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三十六年(1947),耿建中、徐海萍(河北省人)等,募集股金5000余元,在象山脚下租用民房开设鑫华火柴厂,半机械生产,日生产火柴30余箱,行销邻县。后因国民党驻军抢用木材构筑工事,迫使火柴厂关闭。到1949年,潼关县仅有手工业146户211人,工业总产值154.4万多元。

建国后,县政府积极领导发展工业生产,到1952年,手工业发展到27个行业,422户598人。私营惠丰永、同丰、福昌铁工厂,相继开业。全部工业总产值200.20万多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8.9%。1956年对私营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原组建的生产合作社、组,升、并、转为工厂生产,由国家投资建成县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为245.7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2.73%,较1952年增长22.7%。1965年后,因“文革”动乱,工业生产发展缓慢,到197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为820.33万元,其中:县属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540.96万元,66.占74%;集体所有制工业总产值279.37万元,占33.26%(县属121.15万元;城镇街道120.19万元;社办工业38.03万元)。1978年工业企业发展到67个,总产值1516.60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在“开放、搞活”方针指导下,工业生产进入持续稳步发展的新阶段。到1989年,形成冶金、机械、建材、化工、食品、纺织、缝纫、印刷、造纸、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金属制品工业体系。潼关县共有99家工业企业。其中:中央企业2家,县属企业13家,集体所有制县属企业19家,城镇街道企业8家,乡镇企业57家。年末职工总人数6245人,占潼关县总人口的5.1%。全部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10102.92万元(包括村及村以下),占工农业总产值74.6%。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2万元。

2012年潼关县工业实现增加值17.042亿元,比2011年增长21%。其中辖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7.81亿元,实现增加值16.3亿元,分别较2011年增长21.4%、22.0%。工业主要产品产量:黄金14.395吨(460640两)比2011年增长27.1%。其中:成品金9.431吨(301792两)比2011年增长7.91%。含量金4.964吨(158848两)比2011年增长91.7%。 明初,大量移民定居后,农业生产始有发展。《潼关县志·田赋》记述:四方移民迁徙而来者,“每夫授田百亩,令其开荒种地纳粮.…”。“关地硗薄,遥远不堪”,生产水平低下。永乐二十二年(1424),守军受谕解除戎装,各务农业。到民国初,共屯田33.2万余亩。其中:除坐落于灵宝、临潼、华州、渭南、大荔、朝邑、郃阳、澄城县诸屯耕地外,潼关县实有耕地13.45万亩。种植小麦、谷类、豆类,间有种植蔬菜,“白菜较他邑为佳”,棉花种植甚少。民“不善商贾,地产又无他奇,谷贵则无食,谷贱则农病,此潼关所谓瘠土之民也”。在封建土地所有制条件下,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生产力受到束缚,粮食亩产一直徘徊在40公斤左右。直到民国三十六年(1947),潼关县有耕地18.9万多亩,每人平均3.8亩,而占人口4.56%的地主、富农每人平均10.8亩,多至14亩,全年粮食亩产42.6公斤。

建国后,经过土改,农民分得土地后,组织互助合作、农业社,实行集体生产,按照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贯彻男女同工同酬,多劳多得,解放生产力。同时国家扶持农民兴修水利,建设基本农田,推行耕作、运输、加工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指导农民实行科学种田,改革耕作制度,施用化学肥料,推广良种,开展植物保护,发展畜牧业,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

1958年始,由于思想上 *** 之过急,推行农业生产“大跃进”,组织“人民公社”,出现浮夸风和调用劳力、物资不计酬的“共产风”,阻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1961年,农业生产遭受几个百日大旱,粮食亩产六七十公斤,每人每月平均口粮不足10公斤,群众生活困难。县政府组织群众生产自救,互借互济,国家调拨供应等,农民得以安全渡过荒年。1962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后,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左”的思想指导下,1966年开始为期10年的“文革”,又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开始,经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在纠正极左路线造成的失误的同时,改革农业经济体制,全面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粮食生产为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农业富余劳力投入工、商、运输、建筑、服务业等行业,疏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农民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后,多产多留,多余部分上市交易,活跃城乡经济,农民得到实惠,生产积极性得到发挥。到1988年,粮食产量稳步增长。10年间,粮食播种面积20万亩左右,总产量2000万公斤以上的3年,3000万公斤以上构4年,4000万公斤以上的3年,1987、1988年连续两年在4000万公斤以上,最高的1987年,播种面积23万多亩,总产量4152万多公斤,亩产180多公斤。粮食亩产长期徘徊在七八十公斤的局面开始得到改变,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1989年,播种23.20万亩,在秋季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总产获4122.60万公斤。

2012年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代字营现代农业园区列入省级示范园区,神泉现代农业园区列入市级示范园区,安乐生态农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特色养殖初具规模,潼关县土鸡存栏11万只,县上拿出60万元对18个规模养殖场及合作社进行了奖补。代字营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全部完工。生态绿化成绩突出,仅秋冬季就完成投资5300万元,实施人工造林3.2万亩,栽植各类苗木280万株。完成了东马等5座水库的除险加固,解决了1.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6.18万亩,较2011年下降2%,粮食总产量46482吨,增长7.83%。其中,夏粮面积11.13万亩,下降1.43%,产量27165吨,增长9.59%;秋粮面积8.8万亩,增长0.44%,产量19317吨,增长5.45%。

潼关县蔬菜面积15562亩,产量31085吨,产量较2011年增长93.24%;设施蔬菜面积2449亩,占蔬菜总面积的16%。水果面积13575亩,产量11914吨,产量较2011年增长0.34%。

2012年内大牲畜出栏1240头,较2011年增长32.9%。猪、羊、家禽出栏分别达到80865头、4214只、1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7.64%、6.39%、15.06%。年末大牲畜存栏3664头,较2011年下降7.96%,猪、羊、家禽存栏依次为71728头、6200只、13.82万只,分别增长6.76%、8.79%、15.55%。肉、蛋6130吨、578吨,分别增长17.55%、5.28%。水产品产量380吨,增长2.7%。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93346千瓦,增长16.18%,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76849千瓦,增长18.82%,汽油发动机动力1319千瓦,增长292.56%,电动机动力15178千瓦。

2012年潼关县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3.2万亩,林木育苗2830亩,栽植各类苗木280万株,道路绿化222公里,绿化文化广场21个,全年争取中省林业重点工程项目3个。林木绿化率达到60%,森林覆盖率达到45.6%,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581万元,其中安全饮水工程完成投资681万元,新打机井2眼,新建水塔4座,蓄水池12座,铺设管网70.97千米,解决了12014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水土流失治理完成投资269.7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7km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投资365万元,新打机井2眼,改造提高5眼,新修改造农田2100亩、新增恢复灌溉面积840亩,完成灌溉农田15万亩次。

潼关,是向西前往长安的必经之路,也是守护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因此,潼关的战略位置对于长安来说,十分重要。

唐玄宗 天宝 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 安禄山在范阳以 “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 杨国忠为借口”正式起兵反唐。

短短一个月间,安禄山所率领叛军就以破竹之势席卷大江南北,并轻而易举拿下了唐朝东都洛阳,兵锋直指潼关。

如果潼关一旦被攻克,通向长安的门户便会大开,叛军便可轻而易举地进入长安。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承平日久的唐玄宗终于慌了神了。

在叛军的一步步逼迫下,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精明无比的帝王早已丧失了原有的判断力。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他一再听信谗言,在最紧要关头临阵斩将,自毁长城,最终将一个繁荣富庶的大唐王朝带入了深渊,亲手终结了他所创造的“开元盛世”。

首先,他听从宦官边令诚蛊惑,在不加调查的情况下,将守护潼关的两位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斩首。

高仙芝和封常清死后,唐玄宗准备让哥舒翰顶替高仙芝的兵马副元帅之职,领兵八万,进驻潼关,担负起守护长安安危的职责。

接到玄宗的命令,哥舒翰深知此去没有好下场。连高仙芝和封常清这样的人都败给了安禄山,自己带着这些仓促招募来的士兵,没有经过训练,又哪里会是来势汹汹安禄山及其大军的对手。

因此,哥舒翰便以病重为由极力推辞。

但是,自高仙芝和封常清死后,大唐帝国已经没有再拿得出手的将领了。因此,在玄宗看来,守护潼关的责任非哥舒翰莫属。

于是,玄宗拒绝了哥舒翰的请求。

没办法,哥舒翰只好硬着头皮,带着玄宗为他东拼西凑搞来的二十万乌合之众,垂头丧气地进入了潼关。

有些事还没开始,结果便早已注定。正如哥舒翰开始时所担心的那样,潼关将成了继高仙芝和封常清之后,他也绕不过去的鬼门关。

哥舒翰接手潼关后,一心修筑防御工事,严防死守,从不出战。在他看来,潼关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尽管他带着二十万乌合之众,可凭借着潼关的天险以及坚固的防御工事,安禄山想要打进来也并非易事。

事实上,哥舒翰的做法是对的。

面对前方固若金汤的潼关,安禄山命其麾下将领崔乾祐攻打了数次,每次都遭到了哥舒翰的顽强抵抗。期间,他甚至派出了次子安庆绪亲自前去督战,但还是徒劳无功。

面对这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崔乾祐只能干瞪眼,安禄山的大军与哥舒翰形成了对峙相持之势,数月不能前进一步。

而此时的局势也对安禄山并不友好,就在他受阻于潼关之际。郭子仪和李光弼所率领的大军一路节节胜利,横扫河北,收复了诸多被叛军攻占的失地。

看到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他的老巢范阳。此时的安禄山已经萌生退意,决定放弃洛阳,回师范阳。

但就在安禄山准备撤退之际,潼关却传来了一个令所有唐军将士,包括唐玄宗在内的所有人都大为震惊的一个消息——潼关居然被叛军攻克了。

这令唐玄宗没有想到,也令安禄山没有想到。

就在他安禄山心灰意冷准备撤退之时,潼关却被攻克了。这个消息让安禄山连日来的郁闷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比以往更为强烈的自信。

那么,潼关这座天险是如何被叛军攻克的呢?导致这件事的罪魁祸首就是唐玄宗与杨国忠。

众所周知,安禄山之所以造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杨国忠仗着玄宗的宠信,一步步逼迫所致。因此,当安史之乱爆发后,朝野上下很多人可谓是对杨国忠恨之入骨,纷纷欲杀之而后快。

当时哥舒翰手下有一名叫王思礼的部下,和很多人一样,他也十分痛恨杨国忠这个奸臣。于是,他数次劝谏哥舒翰上表朝廷,请求朝廷诛杀杨国忠以谢天下。

对于王思礼的建议,顾全大局的哥舒翰并没有这么做,他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刻看到唐朝内部先乱。

然而,出乎哥舒翰意料的是,他这一边以处处以大局为重,但杨国忠那边,却在处心积虑地对付自己。

自从玄宗把二十万大军交到哥舒翰的手中之后,他杨国忠就没有睡过一天好觉。杨国忠始终觉得,手握重兵的哥舒翰会加入到朝野讨伐自己的队伍中去。那时候,哥舒翰会不会反戈一击,拿着他杨国忠的人头去收买人心呢?

想到这儿,杨国忠立马给玄宗上奏说道:“现在潼关大军虽然兵力强盛,但万一失利,京师可就危险了。臣请求从皇宫中挑选三千卫士,以防不测。“

对于杨国忠的建议,玄宗当即照准。

随后,杨国忠又招募了一万人,令其亲信杜乾运率领,进驻灞上,以防备叛军为名,时刻监视哥舒翰的一举一动。

对于杨国忠的这种背后捅刀子的行为,哥舒翰并没有坐以待毙。他先是上奏玄宗,将杜乾运率领的这支军队划归潼关统一指挥。得到了玄宗的批准后,哥舒翰过了几天又借故把杜乾运召到潼关,然后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杜乾运给杀了。

消息传到长安,杨国忠大为震惊!他觉得哥舒翰既然敢这么做,那也一定做好了取他杨国忠项上人头的准备。

于是,杨国忠决定先下手为强。

他准备怂恿玄宗下诏,命哥舒翰出关与叛军决战。一旦哥舒翰率领大军出城,到时候不用他杨国忠动手,哥舒翰必定凶多吉少。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这话一点也不假。在接下来的短短几天里,因为杨国忠的一己私利,大唐王朝的将命运急转而下。

在杜乾运被杀后的第二天,杨国忠捏造了一份假情报,假装是潼关送来的情报上报给了玄宗。

这份假情报上说驻守在陕郡的崔乾祐所率领的兵力不超过四千人,而且都是老弱病残,我军应当抓住战机大举反攻。玄宗看到这份情报,大为惊喜,根本没有多加思考,就派遣使者到潼关宣诏,催促哥舒翰出关进攻。

接到玄宗的诏书后,哥舒翰懵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当下的局势而言,玄宗会做出如此糊涂的决策,潼关外叛军虎视眈眈,玄宗这不明摆着让他的二十万大军去送死吗!

于是,他连夜写了一道奏疏,让使者回禀玄宗。在奏疏中,哥舒翰十分清楚明白地给玄宗说了出关进攻的种种不利,并在奏疏中劝玄宗应当静观其变,等各路大军集结后再决战也不迟。

与此同时,李光弼和郭子仪也给玄宗上奏说:“我军正准备直捣安禄山老巢范阳,只要哥舒翰大军在潼关拖住叛军,敌人必然从内部崩溃。

这两份奏疏,不谋而合地提出了同一个战略目标,那就是坚守潼关。

但利令智昏的玄宗并没有听从哥舒翰以及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建议,他急需一场胜利来洗刷安禄山带给他的耻辱。

于是,为了尽快让哥舒翰出关与叛军决战,玄宗在两三天的时间里接连派出几十拨使者前去潼关催促哥舒翰决战。

军令如山,圣命难违。数次接到玄宗命令的哥舒翰只好硬着头皮率领大军出关。

而在前方等待他的,将是一座鬼门关。

天宝十五年六月初四,哥舒翰怀着满腔的无奈与悲怆率领十八万唐军踏出了潼关。

大军出潼关后走了三天,到达了灵宝西原。此处名为西原,但地形却是一条狭窄的隘道。这样的地形,对十八万唐军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如果叛军在这个地方打伏击,那么哥舒翰率领的这十八万唐军将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

对于崔乾祐来说,上天给了他如此一个全歼唐军的机会,他又怎么会放过。

看到哥舒翰率领大军出关,他早早地便在这儿布好了口袋,就等着唐军往里面钻了。

事实上,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将领,哥舒翰也察觉到了前方的危险。

于是,为了保险起见,他将大军分成了三波。第一波以王思礼率五万人为前锋,先行开路;第二波令庞忠率十万人随后跟上;他则最后率三万人渡过黄河,在北岸为南岸的唐军主力擂鼓助威。

从这样的布局来看,哥舒翰已经十分小心谨慎了,为唐军留下了一系列后手。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场战争,从哥舒翰率领大军踏出潼关的那一刻起,失败的结局便已然注定,再好的布局也难以奏效。

当王思礼率领五万士兵进入隘道的时候,他遭到了叛军的诱敌深入之计。当他率领大军追上去的时候,居高临下的叛军在崔乾祐的指挥下,无数的巨石檑木对着隘道内的唐军砸了下来。身处在如此狭窄的隘道,唐军的人数优势无法发挥出来,只能成了待宰的羔羊。

不一会儿,王思礼率领的五万唐军便损失殆尽。

更令人绝望的是,崔乾祐在对付唐军前锋的同时并没有闲着,而是派出一支骑兵,从崤山南麓绕到了唐军身后,对庞忠率领的十万大军发起了进攻。

刚开始时,唐军还能抵御一阵。但当他们得知前方的五万大军全军覆没时,顿时士气尽丧,早已没有了恋战之心,随即不战而溃。

而站在南岸的哥舒翰率领的三万大军,看到前方的十五万大军死的死,跑得跑,也没有了再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一哄而散。

留下哥舒翰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原地。

从出关到决战,哥舒翰所率领的大军在短短一天之内烟消云散。

而这一切的源头,就因为杨国忠为了一己私利所制造的一份假情报。

潼关失守后,安禄山叛军轻而易举地攻入了长安,而唐玄宗也将被迫离开这座繁华的帝都,踏上了逃亡的生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116571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5-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