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edhat linux enterprise 6.0中为实现台机器互通ip应该怎么配置

在redhat linux enterprise 6.0中为实现台机器互通ip应该怎么配置,第1张

IPv6协议在各 *** 作系统下的安装与配置

我在这里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在Redhat Linux 9 *** 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 *** 作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作系统和Free BSD Unix *** 作系统中安装和配置IPv6协议。

一、Linux *** 作系统

以RedHat9.0为例,系统默认的内核版本为2.4.20-8,已经自带了IPv6这个模块,配置过程如下:

以root用户登录(以下举例中的命令对大小写敏感)

1.加载ipv6模块

运行命令insmod ipv6或者modprobe ipv6,然后用命令lsmod可以查看系统已加载的模块列表,如果看到ipv6,则表示模块已经加载成功。用命令rmmod ipv6可以删除ipv6模块。也可以让系统在网络启动的时候自动加载ipv6模块,方法是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文件,加入新的一行NETWORKING_IPV6=YES。

2.配置ipv6地址

默认情况下,一旦加载了ipv6模块,系统会自动给网卡配置好ipv6的本地链路地址(link local address),这里地址的特点是以[fe80::]开头。如果机器所接入的网络中,有支持ipv6的路由器,并且该路由器配置的是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那么系统还会自动给网卡配置一个全球地址(Global Address)。本地链路地址是本地链路中唯一的,全球地址是全球IPv6网络中唯一的。

也可以手动给网卡配置地址,比如当网卡是以太网卡时,用以下命令即可为网卡配置一个全球地址为2001:250:3000:1::1:1,网络前缀(Network Prefix)为112的ipv6地址:

ifconfig eth0 add 2001:250:3000:1::1:1/112

3.测试网络连通性

网络连通性测试的前题是有另外一台ipv6的网络节点,可以是普通的支持ipv6的pc,也可以是支持ipv6的路由器。它们之间要么在链路层直接相通,要么经过其他的支持ipv6的网络节点在链路层间接相通。假设另外一台机器的网络节点的全球地址为为2001:250:3000:1::1:2,那么用以下命令:

ping6 2001:250:3000:1::1:2/112

应该可以看到类似如下的结果:

PING 2001:250:3000:1::1:2(2001:250:3000:2::1:1) 56 data bytes

64 bytes from 2001:250:3000:1::1:2: icmp_seq=1 ttl=64 time=0.082 ms

64 bytes from 2001:250:3000:1::1:2: icmp_seq=2 ttl=64 time=0.058 ms

这就表明这两个节点之间的ipv6网络连通性正常。

4.配置静态路由表

route -A inet6(可以查看ipv6的静态路由表);

route -A inet6 add default gw 2001:250:3000:2:2c0:95ff:fee0:473f(在系统的静态路由表里面加上一条静态路由记录)

5.支持的服务

WEB服务

服务器Apache 2.0.40

启动方法:/etc/init.d/httpd start

客户端lynx 2.8.5

运行方法:lynx [ipv6 -address]:port/

LDAP服务

我采用开源项目openldap提供的服务器和客户端,版本号是2.0.25,其网站为[url][/url],该软件能够支持IPv6。

服务端启动方法:/etc/init.d/ldap start

客户端访问方法:ldapsearch -x -h [ipv6-addr] -D "cn=Manager"

二、Windows 2000 Server *** 作系统

1.准备工作

在微软的网址上([url][/url]),有安装协议的简单说明,现将原文摘录如下:

1.Save the file tpipv6-001205.exe from the download page to a local folder (for example, C:\IPv6TP).

2.From the local folder (C:\IPv6TP), run Tpipv6-001205.exe and extract the files to the same location.

3.From the local folder (C:\IPv6TP), run Setup.exe -x and extract the files to a subfolder of the current folder (for example, C:\IPv6TP\files).

4.From the folder containing the extracted files (C:\IPv6TP\files), open the file Hotfix.inf in a text editor.

5.In the [Version] section of the Hotfix.inf file, change the line NTServicePackVersion=256 to NTServicePackVersion=1024, and then save changes.

6.From the folder containing the extracted files (C:\IPv6TP\files), run Hotfix.exe.

7.Restart the computer when prompted.

8.After the computer is restarted, continue installing the Microsoft IPv6 Technology Preview for Windows 2000 starting at step 3 of the "Installing the IPv6 Technology Preview for Windows 2000" section of either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Microsoft IPv6 Technology Preview for Windows 2000 or the Readme.htm file in the folder containing Setup.exe (C:\IPv6TP).

2.安装配置

完成了准备工作之后,还需要给以太网卡添加IPv6协议族,这里也摘录部分原文。

1.From the Windows 2000 desktop, click Start, point to Settings, and then click Network and Dial-up Connections. As an alternative, you can right-click My Network Places, and then click Properties.

2.Right-click the Ethernet-based connection to which you want to add the IPv6 protocol, and then click Properties. Typically, this connection is named Local Area Connection.

3.Click Install.

4.In the Select Network Component Type dialog box, click Protocol, and then click Add.

5.In the Select Network Protocol dialog box, click Microsoft IPv6 Protocol and then click OK.

6.Click Close to close the Local Area Connection Properties dialog box.

3.测试网络连通性

测试的前题条件与之前在Linux环境下的配置类似。

Windows NT系列的 *** 作系统中,一个网卡可以对应于多个接口(interface),一个interface对应一个ipv6地址,Windows 2000 Server也是如此。因此,当一个网卡通常具有多个ipv6地址的时候(至少有本地链路地址,通常还有站点地址,全球地址,ipv4向ipv6过渡阶段的过渡型地址),Windows 2000 Server就用多个interface来对应之,一般情况下一个网卡有4个interface。而其中之一对应的是全球地址,在手动给网卡配置全球地址的时候也要注意对应该接口,该接口的特点是其描述包含“本地连接”或“Local Area Connection”的关键字。

假如“本地连接”对应的接口序号是2,那么切换到命令提示符下,用如下命令手动加入ipv6地址:

ipv6 adu 2/2001:250:3000:1::1:1,2表示该 *** 作对应于interface 2。

假设路由器地址是2001:250:3000:1:2c0:95ff:fee0:473f,用如下命令手动加入静态路由表:

ipv6 rtu ::/0 2/2001:250:3000:1:2c0:95ff:fee0:473f,这里后面的地址表示路由器的IPv6地址,::/0相当于Redhat Linux 9中静态路由表的default gw。

运行命令:ping6 2001:250:3000:1:2c0:95ff:fee0:473f,如果能够收到回应,则表示本机与ipv6路由器之间的ipv6网络是互通的。

三、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作系统

安装协议方面简单了许多,只需要进入命令模式,然后运行ipv6 install即可。其他 *** 作与Windows 2000 Server类似。

四、FreeBSD Unix

安装协议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修改/etc/rc.conf文件,新添加一行即可:

ipv6_enable="YES"

配置地址也可以在该文件中完成,如新增加一行:

ipv6_ifconfig_fxp0="2001:250:3000:1::1:1 prefixlen 64"

就给网卡fxp0进行了一个网络前缀为64,全球地址为2001:250:3000:1::1:1的配置。

其它网络连通性测试的 *** 作与以上所述的原理一样。

先看看普通网卡IP地址的配置,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文件内容为:

DEVICE=eth0 #物理设备名

HWADDR=00:0C:29:01:98:27 #MAC地址

BOOTPROTO=static #静态分配

IPADDR=192.168.1.103 #这就是你设置的静态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1.1 #网关地址

ONBOOT=yes #引导或启动网卡服务时是否激活设备

RHEL6下bond的双网卡绑定服务

*** 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如下:

1、注意事项:

首先确认要绑定的是哪2个网口,避免绑定时绑错网口。

2、说明:

这里以绑定eth0和eth1的2个网口为例。

配置文件都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下。

*** 作步骤

绑定前需要彻底关闭NetworlManger服务,否则会和bond网卡冲突

12 chkconfig NetworlMangeroff #停止开机启动该服务

service NetworlManger stop #停止网卡管理服务,其中网卡配置文件中NM_CONTROLLED=yes //设备eth0是否可以由Network Manager图形管理工具托管,可以直接删除本行。

1、编辑新的ifcfg-bond0文件

cd/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cp–rfifcfg-eth0ifcfg-bond0##复制ifcfg-eth0到ifcfg-bond0

ls##查看文件,即可看到有ifcfg-bond0文件

增加或修改如下内容:

# vi ifcfg-bond0

DEVICE=bond0

IPADDR=192.168.1.155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254 ##此IP信息为客户要求信息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USERCTL=no

BONDING_OPTS=”mode=0 miimon=100 primary=eth0” ##设置eth0为主通信网口,具体以现场情况为准

保存退出

2、分别编辑ifcfg-eth0和ifcfg-eth1文件

# vi ifcfg-eth0

DEVICE=eth0

HWADDR=AB:CD:EF:12:34:56 注意eth0的MAC地址要保留。不要删除或屏蔽

USERCTL=no

ONBOOT=yes

MASTER=bond0

SLAVE=yes

BOOTPROTO=none

#vi ifcfg-eth1

HWADDR=AB:CD:EF:12:34:57 注意eth1 的MAC地址要保留。不要删除或屏蔽

DEVICE=eth1

USERCTL=no

ONBOOT=yes

MASTER=bond0

SLAVE=yes

BOOTPROTO=none

注意:其他未要求设置网口,需将网卡配置文件中的IPADDRNETMASKNETWORKBROADCASTGATEWAY全部屏蔽或去掉,MAC地址必须保留。以免硬盘网卡绑定,造成网卡顺序漂移。

不过不用担心,在linux系统中有个记录eth设备网卡名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表

3、修改/etc/modprobe.d/dist.conf文件,添加以下内容: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0 ##具体以施工现场要求为准

说明:

miimon是用来进行链路监测的。比如:miimon=100,那么系统每100ms监测一次链路连接状态,如果有一条线路不通就转入另一条线路;

mode的值表示工作模式,他共有0,1,2,3四种模式,常用的为0,1两种。需根据交换机可提供的工作模式选择。

mode=0表示loadbalancing(round-robin)为负载均衡方式,两块网卡都工作。

mode=1表示fault-tolerance(active-backup)提供冗余功能,工作方式是主备的工作方式,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只有一块网卡工作,另一块做备份。

※注意:

a、bonding只能提供链路监测,即从主机到交换机的链路是否接通。如果只是交换机对外的链路down掉了,而交换机本身并没有故障,那么bonding会认为链路没有问题而继续使用。

b、设置的模式要与交换机设置的模式一致。

4、重启系统

系统启动时,会自动加载bond模块和激活冗余网卡设置。可使用以下命令进行判断:

#ifconfig

即可看到bond0的信息,bond0会自动获取eth0的MAC地址。

若确认bond0网卡已经激活,可通过插拔网线或ifdownethX *** 作进行切换测试。在切换过程中,网络连接正常即可。

比较细心的人就会发现,bond0、eth0、eth1这组的三个网卡的MAC地址是一样的。

对于虚拟机我没用过,但是对于双网卡,你的Ip不能配在同一网段,建议你将eth1配置为172.16.X.X段,这样才不会出现eth1的地址IP到eth0上;否则有没有感觉MAC地址也是错的呀,呵呵,这是有原因的,具体不是一句话说得清的。

不过重启网卡起不来,那没有遇到过。你先按我的方法改下,看能不能解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117230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8
下一篇 2023-05-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