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启动,重启,重新加载,以及前缀路径设置

nginx启动,重启,重新加载,以及前缀路径设置,第1张

命令行里对nginx *** 作都需要运行nginx安装目录下的 sbin/nginx,默认会放在 /usr/local/openresty/nginx/sbin 目录下,如果不是openresty里装的nginx,应该就是没有openresty这一层目录的位置

这个路径比较长,所以一般会把它配在环境变量里

之后就可以在任意目录下直接使用nginx命令了,但是这种方法在关闭窗口后就没有用了。

修改环境变量有多种方法,这里贴个别的博客的 链接 ,写的比较详细

我这里使用了修改/etc/profile的方法,修改后,重启,对所有用户都生效

但是一般来说,我们肯定是需要启动我们自己编写的nginx.conf,所以需要在启动的时候指定nginx.conf的位置

这样写的话必须写绝对路径,写相对路径会被拼接到/usr/local/。。。的nginx默认路径后面去,肯定就找不到nginx.conf了,就报错了。同时在nginx.conf文件中的一些东西也必须写绝对路径,例如我写个content_by_lua_file,后面的路径也不能是相对路径

这是因为没有指定前缀路径,就会使用默认的前缀路径,导致所有相对路径都出现问题,通过 -p指定路径,这样就可以愉快地写相对路径啦

修改了文件后,需要让nginx加载这些修改了的信息,可以通过重启nginx的方式,但是nginx也可以不重启,直接重新加载这些内容

当然也可以查找nginx的进程号,再用kill 指令向它发送消息,实现让它停止,重启,重加载等等。

1. 最简反向代理配置

在http节点下,使用upstream配置服务地址,使用server的location配置代理映射。

upstream my_server {

server 10.0.0.2:8080

keepalive 2000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10.0.0.1

client_max_body_size 1024M

location /my/ {

proxy_pass http://my_server/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server_port

}

}

通过该配置,访问nginx地址http://10.0.0.1:80/my的请求会被转发到my_server服务地址http://10.0.0.2:8080/。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按照如下配置:

upstream my_server {

server 10.0.0.2:8080

keepalive 2000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10.0.0.1

client_max_body_size 1024M

location /my/ {

proxy_pass http://my_server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server_port

}

}

那么,访问nginx地址http://10.0.0.1:80/my的请求会被转发到my_server服务地址http://10.0.0.2:8080/my。这是因为proxy_pass参数中如果不包含url的路径,则会将location的pattern识别的路径作为绝对路径。

2. 重定向报文代理

即便配置了nginx代理,当服务返回重定向报文时(http code为301或302),会将重定向的目标url地址放入http response报文的header的location字段内。用户浏览器收到重定向报文时,会解析出该字段并作跳转。此时新的请求报文将直接发送给服务地址,而非nginx地址。为了能让nginx拦截此类请求,必须修改重定向报文的location信息。

location /my/ {

proxy_pass http://my_server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server_port

proxy_redirect / /my/

}

使用proxy_redirect可以修改重定向报文的location字段,例子中会将所有的根路径下的url代理到nginx的/my/路径下返回给用户。比如服务返回的重定向报文的location原始值为/login,那么经过nginx代理后,用户收到的报文的location字段为/my/login。此时,浏览器将会跳转到nginx的/my/login地址进行访问。

需要注意的是,服务返回的重定向报文的location字段有时会填写绝对路径(包含服务的ip/域名和端口),有时候会填写相对路径,此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甄别。

location /my/ {

proxy_pass http://my_server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server_port

proxy_redirect http://my_server/ http://$host:$server_port/my/

}

上述配置便是将my_server服务的根路径下的所有路径代理到nginx地址的/my/路径下。当nginx配置只有一个server时,http://$host:$server_port前缀可以省略。

3. 报文数据替换

使用nginx代理最牛(dan)逼(sui)的情况就是http响应报文内写死了服务地址或web绝对路径。写死服务地址的情况比较少见,但也偶尔存在。最棘手的是写死了web绝对路径,尤其是绝对路径都没有公共前缀。举个例子来说:

一般的web页面会包含如下类似路径:

/public:用于静态页面资源,如js脚本/public/js,样式表/public/css,图片/public/img等。

/static:和/public类似。

/api:用于后台服务API接口。

/login:用于登录验证。

其他。

对于这样的服务,可能的代理配置如下:

location /my/ {

proxy_pass http://my_server/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server_port

proxy_redirect / /my/

}

location /login/ {

proxy_pass http://my_server/public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server_port

}

location /public/ {

proxy_pass http://my_server/public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server_port

}

location /api/ {

proxy_pass http://my_server/api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server_port

}

由于web页面或静态资源内写死了类似的绝对路径,那么对于用户来说,通过页面内的链接进行跳转时,都会请求到nginx服务对应的路径上。一旦存在另一个服务也包含类似的路径,也需要nginx进行代理,那么矛盾就出现了:访问nginx的同一个路径下的请求究竟转发给哪一个服务?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用户收到报文前,将报文的数据中包含的绝对路径都添加统一的前缀,如/my/public,/my/api,/my/login,这样nginx代理配置则可以简化为:

location /my/ {

proxy_pass http://my_server/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server_port

proxy_redirect / /my/

}

location /other/ {

proxy_pass http://other_server/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server_port

proxy_redirect / /other/

}

nginx的ngx_http_sub_module模块提供了类似的报文数据替换功能,该模块默认不会安装,需要在编译nginx时添加--with-http_sub_module参数,或者直接下载nginx的rpm包。

使用sub_filter对数据包进行替换的语法如下:

location /my/ {

proxy_pass http://my_server/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server_port

sub_filter 'href="/' 'href="/my/'

sub_filter 'src="/' 'src="/my/'

sub_filter_types text/html

sub_filter_once off

}

上述配置会将/my/下的所有响应报文内容的href="/替换为href="/my,以及src="/替换为src="/my,即为所有的绝对路径添加公共前缀。

注意,如果需要配置多个sub_filter,必须保证nginx是1.9.4版本之上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119551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9
下一篇 2023-05-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