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网页自适应的时候分别要设计哪几种解析度

做网页自适应的时候分别要设计哪几种解析度,第1张

网页自适应的时候分别要设计哪几种解析度

1024768 1280720 1366768 1440960 这几个是最常见的解析度,做网页的时候要考虑

响应式网页设计和自适应的区别

通俗的说,自适应网页设计也是响应式网页设计,响应式网页设计也是自适应网页设计。但是真正的细分起来,自适应只是响应式的一个子集,指网页中整体大图的自适应或者banner的自适应。

响应式设计可以一个网站相容多个不同终端

响应式网页设计优势:流体网格的网站适合响应式网页设计。

1、灵活性强,可以适应不同解析度的装置

2、方便快捷的解决多装置显示适应问题

自适应网页设计优势:固定断点的网站适合自适应网页设计。

1、实施起来代价更低,测试更容易

2、自适应布局可以让设计更加可控,因为其只需要考虑几种状态就可以了

虽然响应式/自适应网页设计会带来相容各种装置工作量大、程式码累赘、载入时间长的缺点,但它们能“一次设计,普遍适用”,可以根据萤幕解析度自适应以及自动缩放、自动调整布局,这些不只是技术的实现,更多的是对于设计的全新思维模式。

关于网页自适应的问题

一般都是采用JS来判断浏览器和解析度然后呼叫不同CSS。这样就不会出现问题。所以CSS 的相容性还是要写的很全的。

怎么样做自适应的页面,高度宽度岁解析度的改变而变化

第一种方法:做一个网页解决问题(长了点)

如果只是因为浏览者改变了浏览器的设定,或者因为浏览器不相容,使自己精心制作的网页变得"面目全非",那多令人沮丧!下面我们以网页爱好者的常用工具Dreamweaver(以下简称DW)为例,列出几个网页制作初学者较常见的网页布局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希望对初学者们有所帮助。

一、消除任意缩放浏览器视窗对网页的影响

一番辛苦做出来的网页,在全屏状态下浏览一切正常。但在改变浏览视窗大小之后,网页就变得"不堪入目"了,这是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

问题的根源还得从网页的布局说起,在DW中,网页内容的定位一般是通过表格来实现的,解决表格的问题也就成功了大半。

大家应该注意到,在DW中表格属性面板的高宽设定选择上提供了两种不同型别:百分比和画素值。百分比的使用将会产生前面说到的那个毛病。这里所说的百分比是指表格的高或宽设定为上层标记所占区域高或宽的百分比,如在一个表格单元的宽度是600,在它里面嵌入了另外一个表格,表格宽度占表格单元的50%,则这个表格的宽度为300,依此类推,如果在一个表格不是嵌于另一个表格单元中,则其百分比是相对于当时视窗的宽度的。IE浏览器中,随便改动主页视窗的大小时,表格的内容也随之错位、变形,就是因为表格的百分比也要随着视窗的大小而改变成相应的百分比宽度。

自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将表格宽度设定成固定宽度(也就是画素值)。另外如果外层表格已做好固定宽度设定,内层表格也可以适当使用百分比设定。清楚这个原则以后,如果出现类似的问题大家也知道怎么解决。

二、让网页居中

说到了视窗大小就会顺着路子想到解析度的问题,在800×600解析度下制作的网页在1024×768解析度的机器上开启,整个网页就会跑到左边;1024×768解析度的网页在800×600解析度的机器上有时也会变得"不堪入目"。两种解析度各做一个吧?做起来费时,看起来也费劲。怎么办呢?

现在大多数网民都还在用800600的解析度,所以我们一般可以以此解析度为主,要想让网页在1024768时居中,只要在网页原始码的<body>后紧加一句<center>,</body>前加一句</center>就OK了。不过有几个问题这是要注意一下,第一个就是上面说到的百分比的问题,表格、单元格的宽度单位最好要使用画素单位,而不要用百分比。例如width=770。如果你的表格宽度设的是百分比,那么使用大于800×600的画素时,网页就会拉宽,这样网页可能会变形。在<body>中加入leftmargin=0,即<body leftmargin=0>这种情况下,800×600支援的表格宽度为780画素时不会出现滚动条。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能用DW中的层来定位。

如何去设计一个自适应的网页设计或5

如今移动网际网路随着3G的普及,越来越火爆,更多需求跟随而来!APP应用市场和APP应用数量成倍成倍的增长!从而给移动网际网路带来新的挑战!

移动装置正超过桌面装置,成为访问网际网路的最常见终端。于是,网页设计师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如何才能在不同大小的装置上呈现同样的网页看

手机的萤幕比较小,宽度通常在600画素以下;PC的萤幕宽度,一般都在1000画素以上(目前主流宽度是1366×768),有的还达到了2000画素。同样的内容,要在大小迥异的萤幕上,都呈现出满意的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网站的解决方法,是为不同的装置提供不同的网页,比如专门提供一个mobile版本,或者iPhone / iPad版本。这样做固然保证了效果,但是比较麻烦,同时要维护好几个版本,而且如果一个网站有多个portal(入口),会大大增加架构设计的复杂度。

于是,很早就有人设想,能不能地一次设计,普遍适用地,让同一张网页自动适应不同大小的萤幕,根据萤幕宽度,自动调整布局(layout)看

一、了解什么是地自适应网页设计地

自从2010年,Ethan Marcotte提出了 逗自适应网页设计地(Responsive Web Design)这个名词,指可以自动识别萤幕宽度、并做出相应调整的网页设计。

他制作了一个 范例,里面是《福尔摩斯历险记》六个主人公的头像。如果萤幕宽度大于1300画素,则6张并排在一行。

如果萤幕宽度在600画素到1300画素之间,则6张分成两行。

如果萤幕宽度在400画素到600画素之间,则导航栏移到网页头部。

如果萤幕宽度在400画素以下,则6张分成三行。

mediaqueries上面有更多这样的例子。

这里还有一个 测试小工具,可以在一张网页上,同时显示不同解析度萤幕的测试效果,我推荐安装。

二、需要允许网页宽度自动调整

逗自适应网页设计地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看其实并不难。

首先,在网页程式码的头部,加入一行 viewport元标签。

viewport是网页预设的宽度和高度,上面这行程式码的意思是,网页宽度预设等于萤幕宽度(width=device-width),原始缩放比例(initial-scale=1)为10,即网页初始大小占萤幕面积的100%。

所有主流浏览器都支援这个设定,包括IE9。对于那些老式浏览器(主要是IE6、7、8),需要使用 css3-mediaqueriesjs。

三、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能使用绝对宽度

由于网页会根据萤幕宽度调整布局,所以不能使用绝对宽度的布局,也不能使用具有绝对宽度的元素。这一条非常重要。

具体说,CSS程式码不能指定画素宽度:

width:xxx px;

只能指定百分比宽度:

width: xx%;

或者

width:auto;

四、相对大小的字型

字型也不能使用绝对大小(px),而只能使用相对大小(em)。

body {

font: normal 100%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

上面的程式码指定,字型大小是页面预设大小的100%,即16画素。

h1 {

font-size: 15em;

}

然后,h1的大小是预设大小的15倍,即24画素(24/16=15)。

all {

font-size: 0875em;

}

all元素的大小是预设大小的0875倍,即14画素(14/16=0875)。

五、流动布局(fluid grid)或瀑布流

逗流动布局地的含义是,各个区块的位置都是浮动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main {

float: right;

width: 70%;

}

leftBar {

float: left;

width: 25%;

}

float的好处是,如果宽度太小,放不下两个元素,后面的元素会自动滚动到前面元素的下方,不会在水平方向overflow(溢位),避免了水平滚动条的出现。

另外,绝对定位(position: absolute)的使用,也要非常小心。

六、选择性载入CSS

逗自适应网页设计地的核心,就是CSS3引入的 Media Query模组。

它的意思就是,自动探测萤幕宽度,然后载入相应的CSS档案。

上面的程式码意思是,如果萤幕宽度小于400画素(max-device-width: 400px),就载入tinyScreencss档案。

如果萤幕宽度在400画素到600画素之间,则载入 allScreencss档案。

除了用标签载入CSS档案,还可以在现有CSS档案中载入。

@import url(逗tinyScreencss地) screen and (max-device-width: 400px);

七、CSS的@media规则

同一个CSS档案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萤幕解析度,选择应用不同的CSS规则。

@media screen and (max-device-width: 400px) {

column {

float: none;

width:auto;

}

#sidebar {

display:none;

}

}

上面的程式码意思是,如果萤幕宽度小于400画素,则column块取消浮动(float:none)、宽度自动调节(width:auto),sidebar块不显示(display:none)。

八、的自适应(fluid image)

除了布局和文字,地自适应网页设计地还必须实现的 自动缩放。

这只要一行CSS程式码:

img { max-width: 100%;}

这行程式码对于大多数嵌入网页的视讯也有效,所以可以写成:

img, object { max-width: 100%;}

老版本的IE不支援max-width,所以只好写成:

img { width: 100%; }

此外,windows平台缩放时,可能出现影象失真现象。这时,可以尝试使用IE的 专有命令:

img { -ms-interpolation-mode: bicubic; }

或者,Ethan Marcotte的 imgSizerjs。

addLoadEvent(function() {

var img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x_x(逗content地)getElementsByTagName_r(逗img地);

imgSizercollate(imgs);

});

不过,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根据不同大小的萤幕,载入不同解析度的。有 很多方法可以做到这一条,伺服器端和客户端都可以实现。

只要遵循这8条设计准则,我相信你们可以很快的设计出自适应的网页出来

试用装一些自适应的框架来做自适应的网页是最简单的,如bootstrap等框架

如何去设计一个自适应的网页设计或HTMl5

一、自适应网页设计

自从2010年,Ethan Marcotte提出了 “自适应网页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这个名词,指可以自动识别萤幕宽度、并做出相应调整的网页设计。

他制作了一个 范例,里面是《福尔摩斯历险记》六个主人公的头像。如果萤幕宽度大于1300画素,则6张并排在一行。

如果萤幕宽度在600画素到1300画素之间,则6张分成两行。

如果萤幕宽度在400画素到600画素之间,则导航栏移到网页头部。

如果萤幕宽度在400画素以下,则6张分成三行。

mediaqueries上面有更多这样的例子。

这里还有一个 测试小工具,可以在一张网页上,同时显示不同解析度萤幕的测试效果,我推荐安装。

二、需要允许网页宽度自动调整

“自适应网页设计”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其实并不难。

首先,在网页程式码的头部,加入一行 viewport元标签。

viewport是网页预设的宽度和高度,上面这行程式码的意思是,网页宽度预设等于萤幕宽度(width=device-width),原始缩放比例(initial-scale=1)为10,即网页初始大小占萤幕面积的100%。

所有主流浏览器都支援这个设定,包括IE9。对于那些老式浏览器(主要是IE6、7、8),需要使用 css3-mediaqueriesjs。

三、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能使用绝对宽度

由于网页会根据萤幕宽度调整布局,所以不能使用绝对宽度的布局,也不能使用具有绝对宽度的元素。这一条非常重要。

具体说,CSS程式码不能指定画素宽度:

width:xxx px;

只能指定百分比宽度:

width: xx%;

或者

width:auto;

四、相对大小的字型

字型也不能使用绝对大小(px),而只能使用相对大小(em)。

body {

font: normal 100%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

上面的程式码指定,字型大小是页面预设大小的100%,即16画素。

h1 {

font-size: 15em;

}

然后,h1的大小是预设大小的15倍,即24画素(24/16=15)。

all {

font-size: 0875em;

}

all元素的大小是预设大小的0875倍,即14画素(14/16=0875)。

五、流动布局(fluid grid)或瀑布流

“流动布局”的含义是,各个区块的位置都是浮动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main {

float: right;

width: 70%;

}

leftBar {

float: left;

width: 25%;

}

float的好处是,如果宽度太小,放不下两个元素,后面的元素会自动滚动到前面元素的下方,不会在水平方向overflow(溢位),避免了水平滚动条的出现。

另外,绝对定位(position: absolute)的使用,也要非常小心。

六、选择性载入CSS

“自适应网页设计”的核心,就是CSS3引入的 Media Query模组。

它的意思就是,自动探测萤幕宽度,然后载入相应的CSS档案。

上面的程式码意思是,如果萤幕宽度小于400画素(max-device-width: 400px),就载入tinyScreencss档案。

如果萤幕宽度在400画素到600画素之间,则载入 allScreencss档案。

除了用标签载入CSS档案,还可以在现有CSS档案中载入。

@import url(“tinyScreencss”) screen and (max-device-width: 400px);

七、CSS的@media规则

同一个CSS档案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萤幕解析度,选择应用不同的CSS规则。

@media screen and (max-device-width: 400px) {

column {

float: none;

width:auto;

}

#sidebar {

display:none;

}

}

上面的程式码意思是,如果萤幕宽度小于400画素,则column块取消浮动(float:none)、宽度自动调节(width:auto),sidebar块不显示(display:none)。

八、的自适应(fluid image)

除了布局和文字,”自适应网页设计”还必须实现的 自动缩放。

这只要一行CSS程式码:

img { max-width: 100%;}

这行程式码对于大多数嵌入网页的视讯也有效,所以可以写成:

img, object { max-width: 100%;}

老版本的IE不支援max-width,所以只好写成:

img { width: 100%; }

此外,windows平台缩放时,可能出现影象失真现象。这时,可以尝试使用IE的 专有命令:

img { -ms-interpolation-mode: bicubic; }

或者,Ethan Marcotte的 imgSizerjs。

addLoadEvent(function() {

var img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imgSizercollate(imgs);

});

不过,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根据不同大小的萤幕,载入不同解析度的。有 很多方法可以做到这一条,伺服器端和客户端都可以实现。

只要遵循这8条设计准则,我相信你们可以很快的设计出自适应的网页出来。

个人建议你可以去下载自助建站系统来做,不用去设计那么麻烦,如pageadmin系统或discuz系统都非常不错,简单易懂。

先给你写一套代码,之后再来解释哈。

css部分:

aa {

    display: flex; //使用flex布局,可以轻易获得水平布局

    align-items: center; //垂直方向居中

    justify-content: center; //水平方向居中

    height: 200px;

    border: 1px solid #000;

}

aa1, aa2, aa3 {

    flex: 1;

    padding: 2px;

    height: 100px;

}

aa1 div, aa2 div, aa3 div {

    width: 80%;

    height: 100px;

}

aa1 div {

    background-color: red

}

aa2 div {

    background-color: green

}

aa3 div {

    background-color: blue

}

html部分:

  <div class="aa">  //flex的容器外框

    <div class="aa1"><div style="width: 100%">内容1</div></div>

    <div class="aa2"><div style="width: 100%">内容2</div></div>

    <div class="aa3"><div style="width: 100%">内容3</div></div>

  </div>

效果如图:

垂直和水平居中都是相对于外框来说的,即本例的aa来说的。flex=1即为在水平方向是等分布局的。在你给的安例中,直接循环aa就可以。如果对flex不懂,可以去学习一下,推荐扩展链接:网页链接

  首先你要在html页面头部加上下面的代码,其次你要把页面中的宽度修改为百分比,不能不用固定尺寸,一些小的模块可以用固定尺寸。再就是css中要应用到媒体查询,也就是@media,不懂可以百度。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如今移动互联网随着3G的普及,越来越火爆,更多需求跟随而来!APP应用市场和APP应用数量成倍成倍的增长!从而给移动互联网带来新的挑战!

移动设备正超过桌面设备,成为访问互联网的最常见终端。于是,网页设计师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如何才能在不同大小的设备上呈现同样的网页?

手机的屏幕比较小,宽度通常在600像素以下;PC的屏幕宽度,一般都在1000像素以上(目前主流宽度是1366×768),有的还达到了2000像素。同样的内容,要在大小迥异的屏幕上,都呈现出满意的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网站的解决方法,是为不同的设备提供不同的网页,比如专门提供一个mobile版本,或者iPhone / iPad版本。这样做固然保证了效果,但是比较麻烦,同时要维护好几个版本,而且如果一个网站有多个portal(入口),会大大增加架构设计的复杂度。

于是,很早就有人设想,能不能”一次设计,普遍适用”,让同一张网页自动适应不同大小的屏幕,根据屏幕宽度,自动调整布局(layout)?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121792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