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图书馆有中国古代文献吗

剑桥图书馆有中国古代文献吗,第1张

剑桥图书馆有中国古代文献

5月底,记者采访了剑桥大学图书馆中文系负责人查尔斯·艾尔默(Charles Aylmer),了解到该图书馆将于本月公开展示其珍藏的中国古籍。

留学360指出,剑桥大学图书馆中文系无论从藏书范围还是质量来说,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中文图书馆之一。早在1632年,就被收入中国第一部图书集。此后,剑桥大学图书馆收藏中国文献超过360年。

作为中文研究者,艾朝石对整个图书馆中文系的所有书目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他可以谈谈英国研究机构目前在侃侃的中国研究进展。但言语之外,他总是兴奋而自豪地提到,即将展出的中国古籍将包含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珍贵资料和甲骨文文献,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中国文献”。

其实让人觉得珍贵的,除了这些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书,还有来之不易的,巧合的过程。

比如让人唏嘘的太平天国史料,就是1897年在剑桥大学上任的第二位中国教授H.A。翟立思对收藏感兴趣。当时翟立斯作为英国使节被派往中国,1850年到1864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他亲身经历,利用工作之便,特意搜集了相当数量的记录当时历史的文献。当时这种文学在不久的将来被清政府彻底摧毁,在国内已无余地。如今,时光流逝,只有剑桥图书馆中文系精心摆放的这些孤本,依然记录着那些年的动荡与喧嚣,供后人追忆。

作为博物馆的中文系,800多件中国甲骨文保存完好,出自英国前外交官、汉学家L.C。霍普金斯捐赠的。作为一个连中国都不再有这种甲骨文资料的独特地方,剑桥图书馆的中文系将再次成为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毕竟,也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有幸近距离地观察和研究这些中国古籍。这些史料的获得,按照艾朝石的说法,完全依靠图书馆多年积累的捐赠收入,因为在1949年之前,中国政府颁布了专门的法律,禁止这类文献出国。

众所周知,尽管这些古籍资料稀有珍贵,但艾朝石坚持认为剑桥图书馆中文系看重的不是它们的珍贵,而是它们承载的东西。这些材料将是未来指导中国文化和学术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和可行性的唯一证据。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难得的资源内容,中文系还通过各种渠道扩大了人们获取这些资料的渠道,供这一领域的学者使用。如果学者需要装订研究文献,那么可以允许他们接触和分析馆藏的原始古文。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资料逐渐走上了另一条与时俱进的道路:大部分已经公开或正在数字化过程中。

艾朝石的谈话或多或少让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抱有积极的期待。然而现实是,虽然一下子很多英国大学相继开设了中文系,但除了剑桥、牛津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很少有中文系能真正为人们提供一个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这是一个需要担心的问题吗?“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与过去十年相比,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习从未有过如此迫切和强烈的需求”,艾朝石说,所以这种现象也意味着,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学习汉语,阅读相关文言文资料的人数也会增加。

这一观点与另一位英国著名汉学家亚瑟·威利不谋而合。“要想全面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古典文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亚瑟·威利曾经说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也会给现代汉语的学习带来更深层次的帮助,比如中国典籍中出现的成语、文言文等。

虽然生活在英国,但艾朝石也非常关注当今中国学习传统文化的情况。“我们知道,现在中国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当地的中国传统文化补习班,虽然这些课后补习班价格不菲”。艾朝石觉得他理解这些中国家长的心态,因为这是一个让中国孩子阅读大量中国经典著作的机会,比如《论语》。

艾朝石和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家长一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会消失。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剑桥大学短期内不会改变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视。艾朝石透露,目前为了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研究,图书馆中文系还新设了一个带学位的专业,主要研究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

据艾朝石介绍,建馆600多年、藏书800多万册的剑桥大学图书馆,有35万种中文图书。中国部收藏的文献包括商代、宋元明和清代的各种刻书、手稿、绘画、拓片等文物,其中不乏珍品。

1632年,白金汉公爵向图书馆赠送了一批图书,其中包括为图书馆收集了第一本中文书籍的《丹溪心法》明版零册,之后又接收了一些零散的中文书籍。首批中文图书由韦德爵士捐赠,共4304册。魏在中国生活了40年,其中10年担任英国驻北京公使,退休后又被聘为剑桥大学首任汉学教授。他不仅收藏了许多工具书,还收藏了大量有关清廷礼仪、政治、法律、外交等方面的资料,其中不乏善本和孤本,如清初的《史明录》、清代的《郑阳满文插图》、明代出版的《异族图册》以及非常罕见的太平天国出版物等。自那以后,又增加了1300多卷,其中一些原本属于巴克斯爵士。以上书籍均由韦氏的继承者翟立思教授编目,成为剑桥大学图书馆韦德图书馆汉文满文文献目录及其续编,先后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剑桥大学中文系第二任教授。翟立思是Witoma-翟立思拼音的创始人之一。威托玛-翟立斯拼音,源于古罗马语言系统,一直作为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使用到20世纪,直到现代拼音出现。

翟立思曾毫不吝惜地称赞道,“在我看来,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中文系具备了一个完美中国图书馆的所有特征。很多书是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有些书根本不会交易。这些书由图书馆中文部前主任韦德爵士收集并精心保管,他在中国度过了40年,最后被带回剑桥”。对此,翟立思感慨道,“这是让人敬佩的伟大行为。”特别是他知道这些书都是中国的优秀作品,甚至有些书在当时是少量发行的。"这些书可以说涵盖了中国文学研究中最有价值的领域."

剑桥图书馆真正增加中国作品的收藏是从二战结束开始的。当时相当多的中国书籍是作为礼物从中国赠送的。其中有原本属于罗润亭爵士、阿拉巴德先生、穆阿德教授、哈兰教授的书籍。馆藏有《美国国会图书馆拍摄北平图书馆珍本》全套3000种,大英图书馆、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分别收藏有敦煌汉文文献的全套缩微胶卷。1952年,张进先生给博物馆留下了800多块甲骨文,这是迄今为止博物馆中最古老的文物。这套藏书包含一套大型书籍《古今图书御览》,共5000册。它最初是清德宗皇帝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送给伦敦中国协会的礼物,存放在博物馆里。

1949年,哈兰教授专程来到中国,用英国政府的专项资金购买了1万多册中文图书。后来,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收到了中国寄来的大量礼物,由他保管,然后送到图书馆,充实自己的藏书。

在中国的书籍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学和艺术的书籍数量最多,最有特色,也最优秀。最近,人们更加重视收集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和政治的信息。目前,图书馆约有1000种中文期刊。

剑桥大学图书馆不断收到来自各方的慷慨馈赠或遗赠。例如,1986年,中国政府向该图书馆捐赠了4468本书。例如,1988年,台湾省故宫博物院向该馆赠送了一套《静音李藻唐斯Ku全书集锦》,共500册。

事实上,剑桥图书馆中文系真正成为“中国资料宝库”是在2009年。时任中国前总理温家宝捐赠了20多万册中文电子书,使剑桥大学中文图书馆成为除中国以外收藏中文电子书最多的外国图书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20403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21
下一篇 2022-07-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