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基础教育特点

新加坡基础教育特点,第1张

新加坡基础教育特点

新加坡被誉为现代东方文明的典范,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不仅经济成就令人钦佩,基础教育建设也举世瞩目。

在2015年公布的“全球最大基础教育排名”中,新加坡位列全球第一,而我们一直以为全球教育领先的英国和美国排在第20位。新加坡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2016年12月6日,官网,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最新的PISA报告。新加坡学生以数学564分,阅读535分,理科556分获得第一名!

根据已公布的经合组织,该排名主要基于76个国家15岁学生在阅读、算术和科普技能方面的测试成绩,主要显示了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这些排名再次向世界展示了新加坡在教育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新加坡连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这得益于新加坡政府和公民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

作为世界上教育水平最高、教育体系最完善的国家之一,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各具特色,与时俱进,兼容并蓄,在基础教育中融入了多元化的文化元素。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优秀品格塑造,因材施教,严格把关,让每一个学生在扎实全面的基础素养中发展个人潜能。

01.分流教育始于小学。

在2004年之前,新加坡的学生必须在小学四年级通过分班考试进行单独教育。2008年改革后,以学生的母语、数学和科学水平为主要选修课。

到小学六年级结束,你必须通过小学毕业考试才能进入更高的学校,并根据你的成绩被分配到不同的学校班级。毕业后不想继续升职的学者可以直接进入就业市场。

由此可见,新加坡的学生从小学五年级或六年级就要面对分班和升学考试的各种挑战。而且每个阶段的课程也像一个“金字塔”。

这是由于新加坡地理位置狭小,人力资源有限。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新加坡就一直秉承精英教育的理念,对人力资源进行最有效的培养、发挥和应用,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意愿接受最合适、最有效的课程。

02.选修课,因材施教。

在小学阶段,新加坡90%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母语、数学和科学水平选修适合自己的课程。到了中学三年级,学生至少要选修一门其他课程,以适应未来学习文科、理科、商科或工艺。

对学生的教育允许课程要求的差异,并给出不同的考试要求和成绩评价方法。

此外,将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实施辅导计划。针对辅导项目,新加坡推出了长期义务心理咨询师培训,甚至有些学校会和家长沟通,成立家长工作会议。让父母在家更正确地辅导孩子。

3.根据国情实施多样化的语言教育。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民族构成复杂。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采取双语教育的语言教育政策。英语是通用的强制性语言,具有官方语言的实际地位。所有民族的学生都被要求学习他们的母语,作为保留他们传统文化的媒介。

在双语教育政策下,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也相应调整,根据学生的国籍和自身能力配置不同的课程和适应性教材。

4.重视儒家伦理教育。

在世界各国都将西方科技文化及其相应的普世价值观作为教育核心理念的背景下,新加坡教育特别重视儒家伦理教育,并将其贯穿于基础教育阶段。

▲1989年为新加坡中学四年级出版的教材《儒家伦理》。

新加坡率先将儒家伦理编入教科书,正式在学校开设儒家伦理课程。虽然后来停课了,但公民道德教育仍然吸收了儒家伦理的大量精华,主张把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诚、耻”作为新加坡人的具体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标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21692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23
下一篇 2022-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