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详谈

美国名校详谈,第1张

美国名校详谈

北京市海淀区因密集集聚北大、清华等顶尖高校,以及101中学、人大附中等超级中学,成为全国教育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同样,美国东部,尤其是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因为教育资源密集,成为美国的“海淀区”。从高官子弟不得不离开的哈佛,到博考上哥大,再到哥大女生在和王力宏“团购”,各种名校传闻不断,让这些名校更受关注。

波士顿:万在中关村。

波士顿,沿查尔斯河两岸,哈佛和麻省理工隔河相望,由几座小桥小桥相连。宋氏姐妹就读的韦尔斯利等七所著名女子大学,被称为七姐妹,散落其中,成为男生垂涎的对象。此外,塔夫茨大学、波士顿大学、波士顿学院和东北大学都在附近。如果你知道波士顿的一个街角上有两所音乐学院,伯克利和新英格兰,你可以想象这个城市是名副其实的“海淀区”和中关村。

波士顿经常被拿来和两个学校比较,一个是哈佛,一个是麻省理工。另一对是波士顿大学和波士顿学院。

先说哈佛和麻省理工。哈佛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它又白又漂亮。据说哈佛学生的平均身高高于其他大学。是麻省理工,多苦的理工男。哈佛和麻省理工的区别有点像北大和清华,但麻省只有科学精英,没有技术官僚,这和清华很不一样。哈佛尼曼奖学金项目获得者杨潇和波斯顿学院博士夏新都在不同场合提到过哈佛学生的自信,是那种不折不扣的自信和聪明。最好的师生,最雄厚的资金,最古老的历史,造就了哈佛典型的精英特质。这所大学是在第一批英国移民来到这里仅仅十年后建立的。可想而知它的理想色彩有多深刻。我们去过哈佛最大的威德纳图书馆,由泰坦尼克号遇难学生的母亲捐赠。这种财富和慷慨的确是哈佛作为顶尖私立大学难得的优势。有意思的是,在图书馆里,我们并没有像之前一阵风说的那样看到满座开夜车,也没有所谓的20条劝诫。

因为是周末,学生都在外面,夜里一两点到处都是灯。在餐厅吃饭的时候,甚至遇到一大群美国学生在唱卡拉ok,一种像提词器一样有字幕但没有画面的卡拉ok。大四学生吴亦凡说:期末图书馆人确实很多,有时候找不到座位,但平时没那么多人;而忙到凌晨四点,只能说明我们的生物钟在期末出现了问题,颠倒了。也就是说,如果你平时学习很好,期末就不需要熬夜了。

说实话,能玩能学是美国顶尖大学学生的风格。精力充沛大概是录取学生的首要标准。学校越有声望,聚会越疯狂。聚会的内容其实就是喝酒,谈异性,怎么玩。没有那么多内容美国人可能不喜欢,但如果大家都去,你不去就过时了。反社会化在美国学校是件大事。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是美国最著名的文理学院,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乡下,比波士顿更寒冷,人口也更稀少。那里的学生说:如果我们不喝酒,不运动,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度过每年漫长的六个月冬季。

杨潇说,当王石来哈佛学习时,他住的公寓就在他住的街道上。我们看到的街上全是普通的公寓楼,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房子,住的大多是学校的师生。王石,一个大老板,住在这里,所以他可以伸展和弯曲。博·古阿古阿当年住的两居室在另一个区域,月租3000美元左右,在房价很高的波士顿和剑桥都算不上很棒的住所。

相比哈佛的超级自信,麻省理工就平淡多了。夏新说,他非常喜欢马萨诸塞州的低调和简单。他曾经参观过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实验室。它的装修之简单令人惊讶,完全看不出它主人的辉煌成就。相比哈佛这样的贵族学校,麻省理工学院更加亲民,是科学家俱乐部。有很多哈佛的学生是靠父母兄弟的校友关系进入学校的。这是美国大学招生的潜规则,因为有遗产的都是家里捐钱的。麻省理工学院规定每年至少要给第一代学生预留25%的名额,以保证这个学校的活力和学术优势。这25%给了许多缺乏联系的聪明人希望。

波士顿的另一对判官波士顿大学(BU)和波士顿学院(BC)也很有趣。BC是一所由爱尔兰天主教徒建立的大学。它有着古老的历史,在美国一直排名很高。BU墙内开花墙外香,国外杂志排名超过BC。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太好了,地处闹市,风景太美,又靠近查尔斯河。它以其豪华的宿舍、桑拿、游泳池、沙滩排球和其他娱乐设施而闻名。是一所所谓的“很酷”的大学,学费很贵,所以吸引了很多富二代。据说住在高层公寓的同学经常因为错过美景迟到而错过电梯。

纽约:在麻烦中保持安静。

说到BU,很容易想到另一所很酷的大学——纽约大学。的确,纽约有两所大学,引人注目。一个是纽约大学,一个是哥伦比亚大学。

先说纽约大学。位于华尔街的写字楼里,根本没有校区。上学就像上班。在嘈杂的曼哈顿,学生和上班族在等电梯,楼下就有星巴克。穿衣风格很时尚。又是一个很酷的学校。纽约整体排名全美一般,但金融、传媒等专业很不错。特别是有一个斯特恩商学院,名气很大,几乎可以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相提并论。美国本科商学院不多,普通商学院的生源质量也不如其他专业。斯特恩是为数不多的优秀本科商学院之一,占据了华尔街的所有优势。纽约大学虽然不算太受欢迎,但也经不起中国人对读书的热爱,富二代很多。这些人大多进不了斯特恩,但他们选择了纽约大学。据夏新说,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喜欢纽约的城市氛围。

中国的富二代大多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长大,适应不了康奈尔、布朗这样高水平但很偏远的学校。选择纽约大学很自然,在华尔街找实习机会也相对容易。这些学生租住在纽约繁华地段,有的甚至住在公园大道和第五大道附近,生活奢华。“说实话,纽约太吵了,当不了学者。”夏说:从上海来到纽约大学的布伦达,一年只交5万多美元的房租,一个月就要3000美元。她住在山东的一套一居室公寓里,每月花大约1000美元和朋友一起吃饭。“纽约有太多好餐馆了。我打算花四年大学时间,把它们都吃掉,然后写本书。”她家在江苏有工厂。这点钱不算什么,写书也是很大的成就。当然她更大的消费是在纽约以外的woodburyoutlets买名牌。

纽约大学是一所非常赚钱的学校。上海的分校今年开了,准备在阿布扎比开一个比美国总部还酷的分校。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哈佛和耶鲁都没开过分校,也没打算开。

当然,哥伦比亚大学在纽约市中心更有名。传说哥大是中国官二代最喜欢的学校。例如,今年新招收的法学博士新生包括著名的博古阿古阿。夏新解释说,哥大之所以是官二代,是因为纽约是大城市,吸引了中国权贵的子女。虽然学校位于黑人区,但不妨碍它是一所人人向往的常青藤,就像耶鲁位于纽黑文一样。

有意思的是,哥大虽然位于纽约,但却是新闻、历史、法律等艺术类的名校,文艺气息浓厚。典型的哥大学生是智慧的知识分子,充满激情地为世界的冤屈而战,为公平正义而战。今年感恩节的晚上,我在上西区哥伦比亚大学的女生Con-nie家过了一夜。她中学毕业于北京景山学校,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二年级结束后,她回到北京,在《艺术圈》杂志等地实习,在gapyear待了一年,现在回到哥伦比亚大学继续三年级。她的爱好包括摄影、烹饪等。我们六个人的感恩节晚餐是她一个人做的。她是人人网留学生圈的名人,现在室友是作曲系的学生。

当谈到王力宏和这样的八卦话题时,留学生们都不太感兴趣。原因之一是能考上这些常春藤名校的都不是闲人,不用羡慕和评论别人。

既然身在纽约,就不能不提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因为离纽约近,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知识分子,但普林斯顿始终是一个擅长理工科,尤其是数学的学校。这是美国第二严格的学校,仅次于麻省理工学院。换句话说,美国最难考的两所学校还是理科男占主导地位。我们经过爱因斯坦的房子,房子的名字刻在地上,但字迹模糊不清。路人都习惯了,也就没在那停留。这所房子现在由他的孙子居住。看过电影《美丽心灵》的人都知道博弈论创始人纳什的故事。他的家在火车站附近,他和他的妻子仍然住在那里。

我还在寒风中找到了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的墓地。如果说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的校园在偌大的纽约市看起来很惨,那么普林斯顿拥有全美最美的校园。学校规模相对较小,但面积巨大,充满宁静的田园气息。这里有一个神奇的宿舍,曾经住过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普林斯顿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二战时期大批犹太科学家的到来,比如爱因斯坦。从外面看,是一个桃花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29592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0
下一篇 2022-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