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评隔离宠物狗被扑杀(未确定是否染疫就无害化处置)

央视网评隔离宠物狗被扑杀(未确定是否染疫就无害化处置),第1张

央视网评隔离宠物狗被扑杀(未确定是否染疫就无害化处置)

最近发生在江西上饶市信州区的一件事,让人见识了一些基层干部的粗暴和冷血。

11月8日2时起,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铁三社区金凤花园划定为中风险地区,实行封闭管理措施。

11月12日,金凤花园一位住户发帖说,自己在集中隔离期间,防疫人员撬门进入她家,留在家中的宠物狗被身穿防护服的人员用棍棒击打头部,后用塑料袋装着东西离开房间,宠物狗“不知生死”。

这位住户称,事件持续发酵后,有同住金凤花园的小区住户表示“自家宠物也有同等遭遇”。

11月13日23时许,信州区融媒体中心官微@信州发布 以通报形式回应网民反映的“家中宠物狗疑被扑杀”事件称,现场工作人员在未与主人进行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在辖区民警的见证下,将其家中的宠物狗进行了“无害化处置”。目前街道办已将相关人员调离相应岗位,并责令向当事人诚恳道歉,已取得该网民谅解。同时,该群众对疫情期间防控措施表示理解。

这个连公章都没有的通报,发布的时间是23:37,选择这个时间通报,其用意不言而喻。

通报间接承认,防疫人员确实私自撬门(原话是:未与主人进行充分沟通)闯入人家,活活打死(原话是:无害化处置)了宠物狗。通报中特意提到,“在辖区民警的见证下”,这意思是说,有警察在场,私自闯入民宅就不犯法?

这里起码涉及两项罪名:非法侵入住宅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这么严重的违法行为,受到什么样的处理呢?调离岗位、诚恳道歉。违法成本这么低,让人如何不害怕?套用一句话,如果道歉有用,要警察干嘛?

该网民谅解并理解,背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事主说,如果不删帖,就要失去工作,这是不是真的,大家自己判断。

这样一份通篇充斥着冰冷制式化解释的通报,既是对动物生命的漠视,也是对人的不尊重。难怪通报一出,几乎全网怒怼。

对很多人来说,宠物是家庭的一份子,就像家人一样。趁当事人被隔离在外,私闯民宅把人家的健康宠物狗活活打死。事后舆情起来了,既不反思,也不道歉,相反,大玩文字游戏,涉嫌恶意捂嘴并强行让人谅解和理解。这事横看竖看,都不应该发生在2021年的中国。

网友们恐惧愤怒,是因为想到了自己。疫情反复无常,说不准哪一天厄运就降临自己头上,到那时,是不是自己也不再是一个拥有正常权利的人了?因为家门可能会被撬开,宠物可能会被扑杀。

对这种胡乱施政甚至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如果不大加鞭挞,如果有样学样,终有一天会祸及己身。

如果今天可以随意扑杀一条无辜的宠物狗,那么明天就可以对一个疑似感染的人进行“无害化处置”。我们今天为扑杀一条宠物狗而鸣不平,其实也是为了我们明天不被粗暴对待而抗争。

疫情快两年了,但是一些地方对于集中隔离群众、规范化处置宠物等方面,至今依然没有标准。越落后的小城市,越推崇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如果舆情爆发,就“诚恳道歉”,舆情消失后,依然故我。信州这种做法,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正因如此,才越发显现出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人性化防疫的可贵。

前不久,北京市昌平区宏福苑小区等地出现疫情,对于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家中宠物无人照料问题,该区将在征得业主同意后,进行上门收集、检测,然后转运至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寄养。

今年初,北京市大兴区天宫院街道融汇社区出现疫情。根据疾控部门建议,1月25日起,凡是家中饲养宠物的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大兴区统一安排携带宠物到专门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观察。

1月21日,上海市黄浦区昭通路居民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政府决定将所有居民转至酒店集中隔离。居民们隔离时,可以携带宠物一同前往。

今年6月,高风险的广州荔湾区白鹤洞街鹤园小区,门外临时搭建了两间板房,成为留守小区宠物们的栖身之处,宠物医院派专业人员入驻。小区居民可自愿选择宠物转移寄养、上门喂养等有偿服务。

以上这些做法,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不存在小城市资源不足人手不够的问题。只要不懒政,只要真正站在老百姓立场想问题,就一点不是个事。

信州某些领导想不到吗?可能也不至于。但是为什么能把事情做到如此人神共愤?说白了,还是权力习惯性的任性,或者说是对普通百姓的不尊重,是唯上不唯下的新体现。有网友反问得好,如果是领导家的狗呢,还会撬门扑杀吗?

无数事实一再证明,疫情的处置方式,就是当地施政水平、营商环境和文明水准的综合体现。一些地方借防疫之名,行乱来之实,打着“都是为你好”的大旗,让你有苦说不出。这样的庸官酷吏,把地方形象和政府公信力破坏得一塌糊涂。这样的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应予以问责,相关责任人员应予以追责,绝不能搞罚酒三杯那一套。

在兵荒马乱的疫情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到疾控中心的电话,成为确诊者或密接者。我们希望政府的抗疫措施更高效更科学,希望防疫手段更合理更人性化,当然更希望所有的防疫措施都是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唯有如此,每个担惊受怕的人,才有可能被温柔以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29938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