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按时间顺序)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按时间顺序),第1张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按时间顺序)

中国传统节日有那些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等。

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们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什么

你可以看日历,有中秋节等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1)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孟浩然(唐)《除夜有怀》(2)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方干(唐)《除夜》春节,农历的岁首,俗称“过年”,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宋)《元日》(2)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唐)——孟浩然《田家元日》农历正月十五,也叫“灯节”“灯夕”“上元节”。习俗: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1)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宋)《生查子·元夕》(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宋)《青玉案·元夕》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习俗: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唐)《寒食》(2)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唐)《寒食野望吟》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由节气演变为节日的只有清明。习俗:禁火寒食、扫墓踏青、插柳带花、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拔河、打马球等。(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唐)《清明》(2)“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菊荀(宋)《清明》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习俗: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斗百草、驱五毒,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 佩香囊。(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宋)《浣溪沙·端午》(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唐)《端午日赐衣》习俗:燃灯、观潮、赏花(主要是赏桂花)、设宴等。(1)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宋)《中秋月》(2)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唐)《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农历九月九日,又有“老人节”之称。习俗: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观赏菊花等。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有哪些??

己丑年(2009)传统节日一览表

正月初一 1月26日 春节、鸡日

正月初二 1月27日 狗日

正月初三 1月28日 羊日、天庆节、小年朝

正月初四 1月29日 猪日

正月初五 1月30日 牛日、破五

正月初六 1月31日 马日

正月初七 2月1日 人日

正月初八 2月2日 谷日、顺星日

正月初九 2月3日 天日、#立春#

正月初十 2月4日 地日

正月十五 2月9日 元宵节、上元节

正月十六 2月10日 坐跑车、头牙

正月廿 2月14日 天穿节、补天节、小填仓

正月廿四 2月18日 #雨水#

正月廿五 2月19日 填仓节(大填仓)

正月廿六 2月20日 观音开库

正月卅 2月24日 正月晦

二月初一 2月25日 中和节

二月初二 2月26日 春龙节(龙抬头)

二月初九 3月5日 #惊蛰#

二月十二 3月8日 花朝节

二月十五 3月11日 扑蝶会

二月十九 3月15日 观音诞

二月廿四 3月20日 #春分#

三月初三 3月29日 上巳节

三月初七 4月2日 #寒食节#

三月初九 4月4日 #清明#

三月廿五 4月20日 #谷雨#

四月初八 5月2日 浴佛节(佛诞节)、龙华会、牛节

四月十一 5月5日 #立夏#

四月十八 5月12日 碧霞元君节

四月廿七 5月21日 #小满#

五月初五 5月28日 端午节

五月十三 6月5日 #芒种#、雨节、关公磨刀日

五月廿 6月12日 分龙节

五月廿九 6月21日 #夏至、朝节#

闰五月初五 7月7日 #小暑#

六月初二 7月23日 #大暑#

六月初六 7月27日 天贶节、晒虫节(虫王节)

六月十七 8月7日 #立秋#

六月十九 8月9日 观音会

六月廿四 8月14日 观莲节

七月初一 8月20日 开息门

七月初四 8月23日 #处暑#

七月初七 8月26日 七夕(乞巧节)

七月十四 9月2日 秋日拔禊

七月十五 9月3日 中元节、盂兰盆节

七月十九 9月7日 #白露#

七月三十 9月18日 地藏节、 关鬼门

八月初一 9月19日 天灸日(天医节)

八月初五 9月23日 #秋分#

八月十五 10月3日 中秋节

八月廿 10月8日 #寒露#

九月初六 10月23日 #霜降#

九月初九 10月26日 重阳节

九月十九 11月5日 观音会

九月廿一 11月7日 #立冬#

十月初一 11月17日 寒衣节、冥阴节

十月初六 11月22日 #小雪#

十月十五 12月1日 下元节

十月廿一 12月7日 #大雪#

十一月初七 12月22日 #冬至#

十一月廿一 1月5日 #小寒#

腊月初六 1月20日 #大寒#

蜡月初七 1月21日 驱傩日

腊月初八 1月22日 腊八节

腊月十六 1月30日 尾牙

腊月廿一 2月4日 #立春#

腊月廿三 2月6日 祭灶日(灶王节)、小年

腊月廿四 2月7日 扫房日

腊月廿五 2月8日 接玉皇、赶乱岁

腊月卅 2月13日 除夕

1、“#……#”标注的是基于太阳历算法的节令

2、各地各朝的风俗略有不同,以上仅为参考

3、如果农历和西历换算有问题的话,请指出,谢谢

4、因为节日众多所以各个节日的具体风俗便不详列了(可以参看此文)

配详细图表……

中国传统节日:

农历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吃饺子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吃汤圆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吃粽子

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中国情人节) 该干嘛干嘛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家庭团圆日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也团圆吧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八粥啊。

农历腊月二十四传统扫房日 已经被人们遗忘了。

阳历节日:

1月1日元旦(New Year's Day)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8日国际妇女节

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5月4日中国青年节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6月6日全国爱眼日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10月28日中国男性健康日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消防宣传日

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

1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Easter Monday)(有可能是3月22-4月25日间的任一天)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Mother's Day)

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Father's Day)

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国国防教育日元旦 春节 中和 清明 端午 中秋 七夕 重阳 元宵 立夏 火把 地藏 除夕 腊八 冬至 祭灶 阔时 中元 小年vjdghsadjvdjvgfjhfjfdfvhjfskhfdfhkl;mfhl;gjhkjdfjgbkdfg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争插新桃换旧符

《月下独酌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ffuihyu7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

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4—6日之间)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等春节,元宵节,瑞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有,元旦、春节、元宵、青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这些几乎全中国的老百姓都知道,也都会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1916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3
下一篇 2022-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