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节是哪个族的节日

关门节是哪个族的节日,第1张

关门节是哪个族的节日 傣族的‘关门节’是什么由来?

恰好认识云南上座部佛教的一位诏等傣大师父。

大师父是瑞丽地区赫赫有名的高僧,也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网上随便都可以查到他的资历。

正中间戴耳麦者就是诏等傣大师。

我们都亲切地叫他“大师父”。

之前每一年关门节,大师父都会举行一些特殊的佛教仪式,例如为姐东崃(瑞丽的一个村落)大佛涂金、换袈裟。

今年的关门节,大师父打算为姐东崃大佛塔涂金。

所以这里也就顺便讲一下“关门节”的来由,以及其在佛教中的典籍记载吧。

随着夏天的到来,傣族地区的“入夏安居”就快开始了。

在傣语中,“入夏”称作“豪洼”,又叫“关门节”。

顾名思义,就是僧侣们开始足不出寺,在寺院范围内精进修行。

其实,“入夏安居”并非南传佛教的专利——在汉传、藏传佛教中,都有僧人在夏季安居的传统。

这个传统,源自古印度时代,佛陀亲自的嘱咐与规定。

弘一法师在《论安居》一文中,有着详细的记述:“释迦佛住在舍卫城的时候,当时尚未制定比丘必须安居的戒律,比丘弟子们,一年到头,都在人间游行,尤其到了四月十六日之后,印度的雨季开始,路上处处都有虫蚁,比丘外出,不免踩杀;同时,比丘们在雨中游行,所带的衣物,也常常淋得既湿且重,携带吃力,行走疲劳。

…… “这事被佛陀知道之后,便为比丘结戒,每年入夏,必须安居。

“当佛陀规定了安居的原则之后,安居中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的解决,比如住的问题、吃的问题、依止的问题、外出的问题、意外危险的问题,还有不肯安居及不能安居的问题等等,于是,佛陀又一一为之规定和释示。

“安居的起因,是在护生,安居的功用,则在修道。

以九十天的时间,一心办道,任修一种法门,只要精进以赴,当必有所成就,所以安居的功德很大。

“所以比丘于七月十五日安居圆满之期,施主应该大施供养,所得的功德,也是最大,因为三月之中的修持,必有很多比丘证得圣果了。

”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均为佛陀教法在不同地区的传承和弘扬。

各地只是根据当地情况,入夏和解夏的时间有所不同,其余在目的上和方式上,差别并不大。

在信奉南传佛教的云南傣族地区,每年是将傣历九月十五到十二月十五日(农历六月十五到九月十五),作为“入夏安居”的日子。

这三个月,恰好是傣族地区的雨季,又是农闲时分。

那段时间,上座部的僧侣们会回到自己的寺院,闭门不出,持戒修行。

而信仰佛教的傣族百姓们,因为田里没什么农活,也会来到寺院帮忙干活,为自己积累功德。

因此,当地的寺院和僧团会利用这段时间,为大家讲经说法,尤其是为了照顾普遍文化不高的信众们,用故事、诗歌等朗朗上口的形式,让老百姓们听闻佛法、生起虔诚的信仰。

一转眼,三个月就过去了。

夏季的炎热已经转为秋季的凉爽,僧人们解夏的日子也就到来了。

这一天,叫做“开门节”,学名“出夏”,与“入夏”和“关门节”相呼应。

那一天,寺院和民间都将举办盛大的仪式:信众们手持鲜花、水果、谷米、钱币等种种供养,前往寺院朝觐供养;而村落里也将举办各种盛大的文娱活动,来庆贺这一日子。

节日来源子古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类似中原佛教的“结夏”。

从关门节这天开始至“开门节”结束的3个月时间,为小乘佛教的安居斋戒期。

这段时间,僧侣去佛寺净居修学,接收供养,禁止外出巡游;傣族多信佛教,民间信徒也常去佛寺静坐参佛,听佛爷讲经传法,每隔一周用食物、鲜花、腊条、银市或纸币敬佛一次。

从关门节开始,傣家人关上爱情和婚姻之门,全力投人生产劳动,准备用辛勤的汗水去争取全年主要农作物的丰收。

傣语叫“进洼”,意为佛祖入寺。

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9月15日(农历6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3个月。

相传,每年傣历9月,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3个月才能重返人间。

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

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

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3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

故人们称之为“关门节”。

关门节开始后,也就进入农事繁忙季节,为了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劳动,人们定下许多戒规:禁止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和嫁娶活动;和尚不得随便外出;进奘拜佛的人不能远离家庭或到别家去过夜;任何人不得进佛屋,上佛台,拿佛的东西等。

直到3个月后,即开门节时,人们才又恢复关门节前的一切正常活动。

宗教节日关门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傣历九月十五日(在农历六月中)。

节日来源子古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类似中原佛教的“结夏”。

关门节和开门节,是信仰下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的宗教节日。

傣族的关门节和开门节等典型、更有代表性和更具浓郁的宗教色彩。

节日时间每年傣历9月15日的这一天,布朗族全寨赕佛,到缅寺听经、滴水。

年满40岁以上男女中老年人要住缅寺,全寨停止生产一天;晚上,青年击鼓跳舞。

三天后,将缅寺大门关门三个月,僧侣日夜诵经,禁出寺院。

关门节,傣语称“毫瓦萨”,意为进入传授佛法的时期,定于傣历九月十五日(农历六月中旬)。

历时三个月的传授佛法结束的那一天(即傣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便是开门节。

开门节傣语称“奥瓦萨”,意为走出传授佛法时期。

传授佛法开始之日是一个节日,很有意思。

一般认为,关门节和开门节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三个月的关门被视为信众的安居戒斋期。

民俗习惯关门节那天,傣家村寨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一大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蒸彩色糯米饭和制作糕点,赕佛或馈赠亲友,备办酒席会餐。

在关门节的三个月期间,民众到佛寺里听高僧讲经是一项主要活动。

高僧讲授的内容少不了成佛者的故事,并以此来教化众生立志成佛。

从关门节至开门节的三个月期间,傣家人不举行婚礼,不建盖新房,不出远门,要集中精力搞生产,定期到佛寺拜佛、赕佛,虔诚信佛的长者,自觉戒斋,穿白衣服,包白布头巾,有的还到寺内住宿,每隔七天举行一次拜佛活动,届时,信众们带上食物、蜡条供祭佛祖,聆听寺内高僧颂经,讲解教规、戒律、佛经故事。

还要举行一次称为“赕坦”(献经书)的重大活动。

三个月的关门节日期届满,即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便举行开门节庆祝活动。

信众们像参加关门节庆祝活动一样,带上纸花、蜡条、花树、食物、钱币来到佛寺,举行隆重的赕佛和颂经活动。

也像关门节一样吃施舍饭、僧众聚餐,和关门节一样的热闹与欢乐。

夜里,在佛寺内燃放火花、放高升、点孔明灯、跳舞、并舞灯环游各村寨,庆祝安居斋戒期结束,表示已从关门期进入开门期。

这个夜晚之后,傣家村寨又恢复往日的多情浪漫的生活,僧侣们即可以走出佛门,信众可以出远门,傣家可以盖新房,小伙子们可以串姑娘,恋人可以举行婚礼。

节日目的傣族的关门节在七月中旬,这时正是农忙季节。

举行关门节就是禁止人们外出,禁止青年谈情说爱,以便集中精力搞好生产。

在这期间,信奉佛教的也要进行宗教活动——赕佛。

关门节持续了三个月,开门节也就来到了(十月中旬)。

这时,农忙已经过去,人们可以外出,青年人也可以谈恋爱了,可以成婚了。

开门节以后,傣族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多起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2059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3
下一篇 2022-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