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是哪个市的

林州是哪个市的,第1张

林州是哪个市的 去林州最佳的旅游线路是什么?

我是林州人,对于家乡的最佳旅游线路我还是了解的,就是要游览林州最有代表性的特色景点,五A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景区。

外地人来林州多数肯定走高速。

你驾车可到林长(林州到长治)高速红旗渠站下车,首先就近参观分水苑红旗渠纪念馆,了解红旗渠总干分三支的概况及当年修建时历史经过。

然后再向北前往青年洞景区,参观红旗渠上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隧洞青年洞,这里是全国有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完红旗渠,可以驾车向南前往石板岩太行大峡谷。

顺便游览免费的太行平湖(南谷洞水库),一睹美丽的太行山水风光。

到达石板岩后,可以先到美丽的风情小镇,看看具有特色的石板房的建筑与太行山水!然后前往太行大峡谷景区旅游参观,包括桃花谷与王相岩两个景区。

参观完桃花谷与王相岩两个主要景区,你如果时间充足还可前往高家台画家村,猪叫石景区,太行大峡谷漂流,及邻近仅二里远的平顺井底挂壁,使你的林州旅游更加充实完美,然后从石板岩经太行隧道返程上高速,圆满结束林州旅游行程!

林州最体旅游线路分亨如下林州风景区是现已形成以红旗渠和太行大峡谷为龙头、以黄华神苑、天平山、洪谷山、龙凤山、万泉湖、五龙林州风景区洞为侧冀格局的景区。

红旗渠的红色旅游与太行大峡谷绿色生态旅游“红”“绿”交辉,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旗渠、林虑山景区,以其“雄、奇、险、绝”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红旗渠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区。

林虑山乃“北雄风光最胜处”,群峰秀拔,峭壁险峻,林木葱郁,飞瀑流泉、景观奇物,为世所称,内有天然公园“王相岩”,有高达346米的亚洲第一高瀑,以及三九严寒桃花怒绽、三伏酷暑寒水结冰、千古之谜猪叫石等神奇的自然景观。

被国际航联誉为“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虑山国际滑翔革基地,吸引着中外滑翔健儿竞相来此大展雄姿。

太行大峡谷太行大峡谷风景区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石板岩乡,南北长100华里,东西宽2华里,海拔800-1736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境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峰、峦、台、壁、峡、瀑、嶂、泉、姿态万千,是“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号称“太行大峡谷”。

这里群山拱翠,流泉碧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雄壮的太行山孕育的炎黄子孙,特别淳朴厚道,真诚善良。

民宅建筑,就地取材。

石街、石院、石墙、石柱、石梯、石楼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古色古香,令人寻味。

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其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为80%。

其中原始植被约占60%,退耕还林,人工造林约占30%,森林茂密,自然生态良好,植被完美,旅游资源丰富。

是天然氧吧。

境内有三九严寒桃花开的桃花谷,三伏酷暑水结冰的太极冰山,千古之谜猪叫石三大奇观。

有太行之魂王相岩,潭深谷幽仙霞谷,晋普龙洞小洞天,原始森林太极山,亦真亦幻仙台山,鬼斧神工鲁班门,华夏-绝桃花瀑,太行平湖南谷洞(刘秀湖)八大景观。

国家重点风景区评审委员会专家朱畅中高度评价太行大峡谷景区是“步随景移,百里画廊,人间仙境。

”此外,还有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国际滑翔基地鲁班门南教场。

旧志曰:“青崖如点黛,赤壁若朝霞,树翳文禽,潭泓绿水,景物奇秀,为世所称”。

阳春,风和日丽,万木峥嵘,鸟语花香;盛夏,青山绿水,林树青葱,叶茂荫深;金秋,红叶似火,菽谷飘香,山果累累,惹人陶醉;隆冬,群山披素,白雪皑皑,垂冰百丈。

太行大峡谷东距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72km,境内旅游专线水泥公路直达景点,标准化台阶登山道绕遍景区,星级宾馆遍布景点,手机电话通讯方便,是休疗养生、滑翔攀岩、避暑度假、绘画写生、寻古探幽、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人工天河红旗渠“人工天河--红旗渠”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史无前例的一大杰作;是新中国林州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在此工程中,林州人民体现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美德和感人精神,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和赞扬,也受到了世人的称赞而广为传颂。

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的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现名林州)红旗渠”。

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1996年6月1日到红旗渠视察时,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把红旗渠精神称之为“中华魂”,“民族魂”。

红旗渠于1996年被定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黄华神苑黄华神苑,即黄华山或黄华谷,位于林虑山主峰中段东侧。

据清乾隆十七年( 1752 年)《林县志》载:“野老云,每岁晚秋黄花(多为野菊花,花与华音谐)满谷,故名。

”林虑山 众多的人文景观 这里环境优美,寺庙林立,佛塔耸峙,史为佛门道教圣地。

历代来黄华观光的政治家有赵肃候、赵武灵王、楼缓、曹丕、刘劭、高欢、高洋、韩琦等;知名文人学者有郦道元、荆浩、许有壬、王庭筠、元好问、张商英、潘耒、谢臻、马卿、王铎等,都被黄华山自然景色所陶醉,引起强烈的创作欲望,留下诗文和书画。

天平山天平山位于林州市西8公里,太行山系林州段林虑山主峰东侧。

因其“峰势峻极,上平于天”而得名,素有“北雄风光最胜处”之美誉。

是集自然景观与历史名胜古迹为一体的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

天平山自三国时即有游历及开发记载,宋代三朝宰相韩琦曾赞曰“林虑天平山者,天下绝胜之境也,雄伟秀拔,虽江南诸山素有名者,皆所不及”。

天平山景区是林虑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区之一。

天平山最高峰海拔1700米,景区内飞瀑流泉,奇洞怪石,自然景观壮丽。

千年古驿道,千年古寺天平寺,荆轲出生地,人文景观更是丰富。

天平山有六大峰、五小峰,诸峰回环连接成整体连通之巨嶂,高昂险峻,直刺苍穹。

区内清溪蜿蜒,水声潺潺。

三步一瀑,五一步潭,青山、密林、繁花交相辉映,妙趣天成。

主要景观有天平寺、古驿道、磊瀑沟、小西天、天平山牌坊等。

天平寺为东魏僧稠禅师所建,六峰环抱,被称为莲花佛国。

天平山古驿道是历史上通往山西的主要通道——晋豫雄关十八盘(又名雹珠路),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战略要冲。

二千五百年前,晋将赵胜击溃齐兵于此,其后石勒、高欢、高洋、赵匡胤、李自成都曾在这里屯兵。

天平山神秘莫测,是历代仙释之徒,圣人雅士游赏栖息,帝王叛臣屯兵留察之地。

唐吕洞穴曾隐居于此,修炼成仙,墨灶寺、黑龙潭、吕谷,遗迹犹存。

高僧稠禅师在此修建天平寺,六峰环抱,被称为莲花佛国。

历代名公臣卿如柳开、韩琦、张商英、许有壬、潘耒等慕胜而游,都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由他们命名的慧泉,环翠亭、昆间溪、柳公溪、长老岩、羽衣轩、玩川台、窦公庵等诸景点更赋于天平山深厚的文化内涵。

洪谷山洪谷山是南太行林虑山中一座名山,位于林州市区西南13公里处。

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旅游资源丰厚。

洪谷山洪谷山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山环水绕,群峰壁立,绿茵如盖。

中间一道深谷,长年溪流不断。

谷底有三级瀑布,山水断跌而下,犹如一卷长纱。

春季满山黄华,流金溢彩;秋季霜打枫叶,一片火红。

洪谷山历史悠久,古迹璀璨。

北齐文宣帝高洋建洪谷寺,先后有众多僧人云游挂锡;北齐全灯寺石窟建在万丈悬崖之上,白云缭绕,神秘莫测;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及弟子关全在此买田数亩,躬耕自食,沐浴山光,成为山水画开宗巨匠:明代知县谢思聪在此开渠引水,创建林州最早水利工程——谢公渠。

今尚存北魏摩岩石塔、千佛洞石窟、金灯寺石窟;唐代砖塔;明代谢公渠;清代谢公祠及各朝代碑刻等重要文物,其中有省级文物五处,市级文物二处,是游人休阅旅游的好去处。

洪谷山群峰回环连接,深涧幽谷高深莫测,沟尽壁连之处,飞瀑连跌三层崖崭,气势磅礴。

五代著名画家荆浩在此隐居,沐浴山光,躬耕而食,自号洪谷子,绘出了以洪谷景色为素材的《桃园》、《太行洪谷图》等传世之作,与其弟子关仝创立了墨笔勾皴法北方全景山水画派,为唐宋山水画之冠。

洪谷山文化底蕴深厚,有唐代砖塔、北宋千佛洞石窟和金灯寺石窟,大缘禅师摩崖石塔,三尊真容像 支提龛铭碑等文物古迹。

龙凤山林州龙凤山风景由龙头山、凤鸣山、龙凤园及烈士陵园四部分构成。

山头翠柏盖顶,浓妆绿裹,古迹及其遗址点缀其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龙凤山是龙头山和凤鸣山的合称,位于林州市城东南,紧靠城区。

1992年之前,这里还是个荒凉的所在,主要建筑只有师范、烈士陵园和一个养殖场。

改革开放,百业俱兴,1992年,林县县委,县政府把建设龙凤山景区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责成副县长申富生主抓此项工程,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龙凤山景区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龙头山的传说远古朝代林县原是一片大海,龙头山原是海中一条龙,由于地壳变化,林县由海变成了陆地,干旱缺水,这条龙也因喝不到水,精疲力竟地卧在那里,朦胧中沉睡了亿年。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林虑来了个开明县令谢思聪,是河北滋阳县人,倡导兴修水利,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在县城南关修了一个很大蓄水池,起名叫阜民池,人们也称谢公池。

先后还开凿了洪山渠,反山泉水注入安沁,开凿了桃园渠,把水注入阜民池,清水悠悠,波光粼粼,水质甘甜,永不枯竭,百姓们为之欢呼。

龙头山这条多年没水喝的龙,一旦有了水,想把头伸到阜民池中去喝水。

据说,只要这条龙喝了池中水,林县五谷丰登,人寿年丰,还会出一斗芝麻那么多的官呢!那时候,一个外国传教士发现了这个秘密,他的嫉妒之心由然而生:你们东方文化发展起来,我们西方文化还怎么愚弄中国人。

想出用建塔的方法将这条龙压住,不能再动。

可是他不是此地人,无法直接去建塔,于是,他在龙头山古寺里,召见了当时的县令,帮弄悬虚,讲起了风水,反话正说,欺骗县令,说什么:城西太行山是一只虎,此山低矮却叫龙头山,龙虎相斗必有一失,这条小龙肯定斗不过大虎,风水地脉决定了谁来此当县令,日子都不好过。

县令向他讨教平衡地利之法,洋人说:在此山上建塔,压住龙头不动,免去龙虎相斗就能万世安康。

县令一听此法简单,连连点头应是。

从此,龙头山上建起了一座塔,龙未能喝上池中宝水,林县原来能出一斗芝麻官的风脉破坏了,变成出了一斗芝麻匠,每年数万建筑工匠走出太行山,到京城和全国各地去搞建筑,由本能成为官宦之乡变成了建筑之乡。

万泉湖万泉湖景区位于林州市南部重镇一一临淇境内,在林州市南30公里处。

豫北三大涌泉群之一的石门涌泉在此汇流成湖。

是林州主要风景名胜区之一,这里有豫北最大的涌泉群--石 门涌泉。

大小泉眼百余个,汇流成长4000余米,宽100余米,深20余米的湖面,故称万泉湖。

万泉湖清泉涓流,碧波浩渺,山势秀丽,绿树成荫,亭台楼榭 错落有致,游览小道贯穿其间。

这里有石门古寺,神龟探水、碧波 亭、慕景椿、凌波栈道等许多景点。

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 是人们休闲、垂钓、游泳、划船等活动的水上娱乐场所,也是豫北 有名的旅游观光胜地。

景区景观有石门古寺、沉金岛池、洞泉神水、探水神龟、慕景之椿和天仙桥等。

周围又有雷音寺、关帝庙、红泉河、络丝潭、阳台寺等名胜古迹。

其中雷音慕鼓、阳台晨钟、淇河晚照、石门涌泉、龙泉沟胜景闻名遐迩。

景区湖水碧波,宜游宜钓,山道迂回,通畅便捷,游人常年不断,现已成为林州市旅游开发建设的一颗璀璨明珠。

五龙洞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林州市五龙镇境内,地处安阳林州,鹤壁淇县和新乡卫辉三县(市)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

这里地处太行山淇山脉东端,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2525公顷,分“五龙洞、四道沟、鸡冠山和驴驮沟四大景区。

景区风山势宏厚苍劲,危岩壁立,怪石嶙峋;山坡植被茂密,树木葱郁,林海茫茫;溶洞幽穴星罗棋布,山泉溪流通遍布山涧……五龙洞地处清风山半腰绝壁之处,洞口顶部“五龙洞”三个白色大字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所题。

五龙洞为天然石灰岩区型溶洞,其大厅面积1100平方米,可容纳2000余人,五龙洞最宽处60米,最高处44米,目前能开进深度为200余米。

经地质学家考察,确认为早在两亿年前就已形成,其古老的老龄,具大的规模,独特的自然景观在北方太行山区极为罕见,被誉为太行山第一大溶洞。

天生桥跨度27.3米,高11.8米,其跨度之大、桥身之高在长江以北位居第一,比湖南武陵源仙人桥还要奇妙。

1992年,北京大学环境系教授,全国风景规划专家陈传康到此考察,称这里是典型的石灰岩地质风光,是一个难得的天然森林公园,并当场题词:天桥清风流碧水,龙洞绿树映山色。

1995年,五龙洞森林公园被国家林业部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森林资源评价委员会、中国旅游学院科学研究所王兴斌教授兴奋地把这里归纳为“山秀、洞古、石奇、林幽”,并满怀信心地题写寄语:“五龙藏千年,腾飞在今朝”。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不仅自然风光独特壮观,同时人文景观也相当丰富,自唐朝以来,这里就是邻近几县百姓祈雨的主要场所,历代僧人道姑也多在此出家,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宗教圣地。

同时,这里还是商纣王与周武王决战的古站场,至今留有纣王战败避难的皇姑庵,天下林姓的根——林坚出世洞就位于八卦洞景区北边的山崖上。

洞天福地,曲径通幽,松涛密林,凉亭清风,森林景观与山水风光相辉映,人文景观与民间传说相交融。

畅游五龙洞将会给你一种心情舒畅,飘然世外之感。

位于平顺县东南45千米的羊老岩谷恋铺村境内一绝壁悬崖下。

洞外人工松林波涛万顷,林涛阵阵。

洞口有石砌平台,雕工精细的台阶。

廊柱、山门遗址,当年曾是香火兴隆,游人络绎不绝的地方。

洞有大小四个洞口,又称四岩五龙无底洞。

一进洞口是一座三开间的殿堂,殿堂上有五位龙王的塑像端坐其间。

四周宽阔,长50米,深30米,高10米,这是第一洞,在第一洞的左、右还有几个洞口已被石块堵塞,相传有人进去没能出来,洞里地形复杂,步履困难。

第二洞洞口,耸立着两根钟乳石门柱,游龙盘绕。

从中间乱石丛中爬下去便进了第二洞。

两壁山石,黑森似龙嘴,龙牙突起,像是在考验你。

三、四、五洞内钟乳石涂满四壁,石柱林立,为五位龙王的栖身之所,水晶莹莹,碧波荡漾,似水晶龙宫。

第五洞还可听见潺潺流水,别有洞天。

五龙洞周围景观丰富,使人留连忘返。

东有高楼岩(也称黄巢岩),q杆闯、奶奶庙岭,相传黄巢曾在此练兵。

西有七子沟、黄崖沟,为唐太宗第七子李恽在此逃难。

南有牛脑山,北有黄龙洞、瞌睡脑,据传刘秀在这里躲避过王莽的追杀。

马武寨、申河寨,白果山为明朝农民陈卿起义据险造反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2203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3
下一篇 2022-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