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属于哪个方向

江苏徐州属于哪个方向,第1张

江苏徐州属于哪个方向 徐州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徐州这地方,如果不看南北分界线,很多人都会认为它是南方,因为它属于江苏省所辖范围,在部队里,很多北方人都把徐州兵当南方人,常说,你们南方怎么怎么样。

实际上,徐州所在位置,是在中国南北分界线的北侧,也就是在淮河以北,属于黄淮地区,严格地说,徐州属于北方地区。

其实,除了江苏,还有三个省既有北方,也有南方,这三个省是安徽、河南和陕西,安徽就如江苏,有淮北和淮南,淮北地区为北方,淮南地区为南方,河南的信阳地区在淮河以南为南方。

陕西呢!由于秦岭主峰太白山为南北分界线,陕西省所辖的汉中、安康属于南方地区。

但是,当人们单独把江苏、安徽、陕西这三个省拿出来说,人们都会说江苏是南方、安徽是南方,而陕西是西北。

事实上,如果不依照地理分界线来分,站在东北人的角度,凡山海关以南都是南方,站在河北人、山东人的角度,过了黄河都是南方。

站在广东广西人的角度,广东广西以北全是北方。

可是,南北方之分却不是一个简单的方位之分,而是根据气候和动植物分部等特点划分的。

比如,在南方普遍生长的竹子,在北方并不普遍,南方的橘子种到北方就会变得非常酸,便有南橘北枳的成语。

因此,你问徐州是南方还是北方,要看你是严格的按地理分界线划分呢,还是按徐州所在的省份,以及你作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的角度来看?如果按地理分界线严格划分,徐州属于北方。

如果按徐州所在的省份划分,徐州属于南方省份的江苏省,如果你站在北方人的角度看徐州,徐州就在你的南方,如果你站在南方看徐州,徐州就在你的北方,这样一看,徐州便处在南北交界处,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最后补充一点,徐州话徐州方言属中原官话(北方方言)的徐蚌片,北起山东济宁、枣庄,南到安徽的蚌埠、淮南、阜阳,西到河南的商丘,东到连云港的东海,西南到江苏的宿迁,人口近一亿,在中原官话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果按语言划片,徐州属于中原地区,也可以说徐州是中国的中部。

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平时根本不会考虑自己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直到上大学那会儿,彻底混乱了。

网友“子贻ZiYi-蓝家小透明”表示:“上大学那会儿,南京呀苏锡常呀南通呀的同学都觉得徐州是百分之百北方,可是后来到了北京,别人都认为徐州是南方。

”最后她坦诚表示,我是北方人,因为身上根本没有半点南方人的影子。

而新华网不少网友则认为徐州属于南方城市。

南北划分:以秦岭-淮河为界 还是以长江为界?记者了解到,关于南方与北方的划分标准似乎也不太统一。

其中主要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以秦岭-淮河为界,淮河以南为南方,淮河以北为北方。

在此基础上还有更为具体的说法,以江苏淮安为界,淮安以北属于北方,淮安以南属于南方。

不过另一种划分方法则不同,主要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属于南方,长江以北是北南北划分一下子冒出两种划分方式,彻底让人混乱了。

尤其是江苏,如果按照第一种划分,80%城市都在北方,而按照第二种划分方式,80%城市又在南方了。

而徐州无论按照哪种划分都稳居北方,可是为啥真正北方城市的人,如北京、东北等都认为徐州是南方城市呢?不妨听听专家们关于这个问题的见解。

气象专家:以秦岭—淮河为界提到南北划分,自然地理气象方面的专家有发言权。

为此记者采访了我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赵杰。

赵高工表示,在气象和地理学中,主要是以秦岭-淮河划分方法为主,一般没有以长江划分作为区分南北方的标准。

在此基础上,徐州就地理位置和天气特点较多具有北方城市特点。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强烈赞同,并表示按照长江划分很不科学。

网友“啊箬YITOU_经济独立养成中”表示:地理课上永远都是以秦岭-淮河为界,不要影响考生。

民俗专家:文化上以长江为界而第二种以长江为界划分南北的方法似乎也非空穴来风,有网友提出,南方还是北方,得看生活习惯、传统习俗、方言文化等方面才对。

徐州民俗专家李世明先生表示,在文化上还是以长江为界划分南北。

李老师介绍,徐州自古以来号称五省通衢,在南北交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俗语有云:“南蛮子,北侉子,中间是个连渣滓。

”李老师指出,所谓南蛮子是指长江以南地区,北侉子则是指山东以北地区,而连渣滓便是像徐州这种南北交汇.不过单从风俗习惯、语言、农业生产等方面来说,徐州还是属于北方城市。

关于网友提出的不少北京人甚至东北人都认为徐州是南方城市,李世明老师解释称,虽然以长江为界划分南北,而徐州又处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应该是北方城市,但是对于真正北方城市来说,徐州地理位置还是偏南。

一般来说,北京以北的人都认为徐州属于南方城市,对于他们来说,主要以山海关来划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2298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4
下一篇 2022-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