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金属密度

哪个金属密度,第1张

哪个金属密度 什么金属密度最大密度最大的金属是什么?金属密度是多少?

常见金属密度:纯铂的密度是21.46g/cm^3钨,密度19.35g/cm^3金,密度19.32g/cm^3汞(水银),密度13.60g/cm^3银,密度10.50g/cm^3铜,密度8.9g/cm^3铁,密度7.9g/cm^3(平均密度)金属块的密度=质量(m)/体积(m^3)=kg/m^3扩展资料一般来说,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联系温度T、压力F和密度ρ(或体积)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

气体的体积随它受到的压力和所处的温度而有显著的变化。

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式中R为气体常数,等于287.14米2(秒2*开)。

如果它的温度不变,则密度同压力成正比;如果它的压力不变,则密度同温度成反比。

对一般气体,如果密度不大,温度离液化点又较远,则其体积随压力的变化接近理想气体;对于髙密度的气体,还应适当修正上述状态方程。

金属密度大小比较?密度最大的金属是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哪种元素密度最高?虽然锇通常被认为是密度最高的元素,但答案并不总是正确的。

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

它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也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它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来预测。

事实证明,以下两个元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被认为是密度最高的元素:自然锇或者铱。

锇和铱都是非常致密的金属,每种金属的重量大约是铅的两倍。

在室温和正常大气压力下,锇的计算密度为22.61克/cm³,铱的计算密度为22.65克/cm³。

然而,锇的实验测量值(使用x射线结晶学)是22.59克/cm³ ,铱的含量仅为22.56克/cm³。

通常,锇是密度最大的元素。

然而,元素的密度取决于许多因素。

这些包括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形式)、压力和温度,所以密度没有单一的值。

例如,地球上的氢气密度很低,但太阳中同样的氢元素密度超过地球上的锇或铱。

如果锇和铱的密度都是在普通条件下测量的,锇会获得冠军。

然而,稍微不同的条件可能会导致铱夺冠。

在室温和2.98 GPa以上的压力下,铱比锇密度大,密度为22.75克/cm³。

假设锇的密度最高,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原子序数较高的元素密度不高。

毕竟,每个原子都更重。

但是,密度是每一单位体积质量。

锇和铱的原子半径非常小,所以质量被压缩成很小的体积。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电子轨道在n=5和n=6轨道上收缩,因为其中的电子没有很好地屏蔽正电荷原子核的吸引力。

此外,锇的高原子数也发挥了相对论效应。

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的速度之快,以至于它们的质量增大,s轨道半径减小。

简而言之,锇和铱比铅和其他原子序数更高的元素密度更大,因为这些金属结合了大原子序数和小原子序数。

玄武岩是密度最高的岩石类型。

平均值约为3克/cm³,甚至离金属密度差距较远,但仍然很重。

根据其组成,闪长岩也可能被认为是玄武岩的竞争者。

地球上密度最大的液体是液态元素汞,其密度为13.5克/cm³。

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金属的密度都比较高,那么密度最大的金属是哪种呢?它就是铂族金属中的锇了。

锇的元素符号为Os,原子序数76,首次发现于1804年,其密度为22.59克/立方厘米,而1立方厘米的水只有1克,所以这种金属的密度可以说是水的20多倍,1立方厘米的铁约有7.8克,只有锇的1/3左右,1立方厘米的黄金约有19.3克,黄金是重金属里边的代表,但仍然没有锇的密度高。

锇看上去是灰蓝色金属,组成结构为六方密集晶格,质硬而脆,用锤子可将其轻松砸成粉末,锇粉呈蓝黑色,有易燃属性,所以锇金属粉末可自燃。

固态的锇熔点为3045℃,沸点在5300℃以上,但变成蒸气的锇有剧毒,会强烈地刺激人眼部的粘膜,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失明。

地球地壳中约有万分之一的锇,自然界中的锇存在于锇铱矿中。

提炼时可将含锇的固体焙烧,这时会挥发出四氧化锇,利用醇碱溶液过滤就可吸收并得到锇酸盐,再用氢气还原就能制成金属锇。

提炼出来的金属锇有着很多的应用,工业生产中可以将其作为催化剂,也可以用来制造超高硬度的合金。

比如它同铑、钌、铱或铂的合金,就很坚硬耐磨,在铂里掺进一点锇,就可做成硬度大且十分锋利的锇铂合金手术刀,是如今重要的医疗器械。

而利用锇与一定量的铱可制成锇铱合金,常用作电唱机、自来水笔尖以及钟表和仪器中的轴承等。

比如某些高级钢笔的笔尖上有颗银白色的小圆点,那就是锇铱合金,相对于其他金属,其使用年限很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2375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4
下一篇 2022-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