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是在哪个朝代灭亡的

吐蕃是在哪个朝代灭亡的,第1张

吐蕃是在哪个朝代灭亡的 吐蕃政权什么时间灭亡的?灭亡后就开启了政教合一了吗?吐蕃被哪个朝代灭亡的

吐蕃王朝存在的时间大概是在公元6世纪末至公元9世纪末。

公元6世纪末,雅隆部落到了第30代赞普达日年西的时候,势力急剧增长,并把眼光投向了雅鲁藏布江以北的广大地区,筹划统一整个西藏高原。

正待起兵举事之际,达日年西却因重病去世。

吐蕃王朝灭亡的原因分析是什么造就吐蕃王朝的覆灭?

古代中原农耕文明最大的威胁一般而言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然而在唐代在帝国的西部却崛起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事实上这股势力曾在号称当时全世界最强的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之间异军突起,成为足以与两大帝国分庭抗礼的强劲对手——这个对手就是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朝。

这个王朝最鼎盛时期成为和东面的大唐以及西面的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法兰克王国并立的亚欧大陆一股强大的地缘势力。

事实上吐蕃是青藏高原上第一个统一政权,其实也是唯一的一个。

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就向青海和湟地区的吐谷浑汗国扩张,为此还曾与唐朝爆发过冲突:松州之战唐军沉重打击了吐蕃,松赞干布随即与唐朝和亲,接受唐朝册封,吐蕃借此从唐朝引入先进科技、工艺及历法,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与此同时吐蕃开始控制周边的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小国并曾联合泥婆罗援助大唐使节王玄策攻破天竺。

松赞干布死后论东赞、论钦陵父子成为吐蕃的实际执政者并开始和唐朝直接对抗:公元670年论钦陵率军攻灭附属于唐朝的吐谷浑并在接下来的大非川之战中击败了唐朝名将薛仁贵,从此吐蕃尽占整个青藏高原。

此后为了夺取河西走廊、陇右、西域,控制丝绸之路,吐蕃军多次主动和唐军交战:青海湖之战论钦陵大败十八万唐军;素罗汗山之战论钦陵又大败武周军十余万人,乘胜夺取凉州。

西域的安西四镇也曾一度被吐蕃夺取。

正当论钦陵在和唐朝的战争中一再取胜之时吐蕃内部爆发了一场权力斗争:论东赞、论钦陵父子长期把控吐蕃国政,这令吐蕃王族及亲王族的大臣十分不满。

698年吐蕃赞普杜松芒波杰与大臣论岩合谋托以狩猎之名前往论钦陵的驻地阿秦地区(吐蕃人对吐谷浑故地的称呼),捕杀其党羽两千余人。

论钦陵欲发兵抗命,但部将却忠于赞普,因此兵溃自杀身亡。

此后吐蕃王族从权臣手中收回了权力。

704年杜松芒波杰在征讨六诏期间病死于军中,其子尺带珠丹继位。

由于年幼,政权由祖母没庐氏赤马类执掌。

尺带珠丹即位之初吐蕃没有强有力的统治者,且内无谋臣,外无良将,因此政局动荡不安。

属国起兵反抗,居心叵测的大臣们也纷纷叛乱。

从705年开始,大臣岱仁巴农囊扎、开桂多囊叛乱于那拉山,西南的属国尼婆罗、悉立也发生了叛乱。

摄政的没庐氏先后发兵征讨叛乱,于709年平定了悉立。

又先后处罚了一些大臣,基本巩固了政权。

尺带珠丹继松赞干布之后再度迎娶大唐公主:707年唐朝以雍王李守礼女金城公主,双方在大昭寺会盟。

同时吐蕃通过用大量钱财贿赂唐朝官员杨矩,得到了青海东南部的九曲之地。

714年吐蕃遣使赴长安,请求唐朝派使臣前来会盟,并要求以河源一带为边界。

唐玄宗派遣左散骑常侍解琬前去会盟。

但吐蕃对会盟的结果十分不满,派大论乞力徐、大将坌达延率兵十万,进攻唐朝,唐将王晙选勇士七百,衣胡服夜袭之,吐蕃军惊惧混乱,自相杀伤,死者万计,薛讷率唐军夹击,斩首一万七千,获马羊超过二十万,追击吐蕃军,战于长城堡,又败之,吐蕃军相枕藉而死,洮水为之不流。

唐军前后杀获数万人,拆毁吐蕃建立的城堡和桥梁。

之后吐蕃向唐请和,并要求用与唐朝平等的礼节,玄宗不许。

此战后唐蕃关系恶化。

吐蕃遣使通好于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突厥、突骑施等国,多次骚扰唐朝的西部边境,皆被唐朝击败。

715年吐蕃联合黑衣大食攻打西域的费尔干纳盆地地区,介入拔汗那国的王位继承斗争,但为唐朝所败。

同年吐蕃与阿拉伯共立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拔汗那,拔汗那王兵败,奔安西求救。

孝嵩率军出龟兹西数千里,下数百城,长驱而进。

是月,攻阿了达于连城。

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斩千余级,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

孝嵩传檄诸国,威振西域。

716年吐蕃进攻松州。

松州都督孙仁献袭击吐蕃于城下,大破之。

吐蕃再次请和。

717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大破吐蕃于九曲。

此后同年又于与突骑施、黑衣大食入侵安西四镇,战于塔里木盆地西北,但战败。

718年戊辰吐蕃奉表请和,乞舅甥亲署誓文;彼此宰相皆著名于其上。

719年唐蕃双方会盟,停止了战争。

在对外扩张的同时尺带珠丹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红册木牍制,将各地的户籍、税收、兵籍等的管理收归朝廷管理,并设立红册木牍典籍备案(744年起改用黄色藏纸记载)。

同时对没用的官吏大幅度裁员,削减支出;打击强权大臣并多次巡视各地。

他还下诏对贫困地区的税收进行减免,以缓和阶级矛盾。

他消弭多次内乱,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吐蕃社会井然有序,充满勃勃生机。

尺带珠丹在位时期奠定了日后吐蕃强盛的根基。

安史之乱后吐蕃获得了新的扩张良机:趁唐朝西域、陇右军团东调平叛之机吐蕃陆续占领陇右、河西。

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政权趁唐衰弱之际尽取陇右道。

是年冬吐蕃攻占了唐朝的京城长安,半个月后才撤离。

此后十余年吐蕃又夺去河西之凉、甘等州。

赤松德赞在位时期听说摩揭陀国有如来佛祖的真身舍利,遂派大军远征天竺,欲奉舍利回吐蕃供奉。

恒河北岸的各个小国得知蕃军强盛,纷纷投降,成为属国。

蕃军兵不血刃便占领了恒河北岸地区,随后渡过恒河攻入中天竺的摩揭陀国。

摩揭陀人纷纷逃窜,蕃军从佛塔中取出舍利,送往吐蕃供奉;同时又掠夺了大量佛像、佛经,俘虏了不少高僧。

凯旋回朝之前在恒河边竖立大铁柱以标明地界,并遣士兵看守。

公元763年吐蕃趁唐朝忙于安史之乱而无暇西顾的良机一度攻陷李唐王朝的都城长安,另立了亲吐蕃的傀儡皇帝。

从781年开始吐蕃趁机大举进攻唐朝辖下的西域。

唐朝为了牵制吐蕃,用离间计策反吐蕃属国南诏,久怀不满的南诏王异牟寻趁机投靠唐朝,攻击吐蕃。

同时用和亲政策拉拢回鹘(即之前的回纥),并通好于大食(阿拉伯帝国),形成对吐蕃的包围网。

但吐蕃利用自己在西域的各个属国抗击阿拉伯帝国,并于790年策反回鹘属下的葛逻禄各部,又派遣恩兰·达扎路恭大破支援西域唐军的回鹘主力,回鹘走向衰落。

在792年吐蕃完全占领了西域地区,将唐朝与回鹘的势力彻底驱逐。

同时吐蕃还将势力扩张到云南地区的南诏国境内,这一时期吐蕃同时对抗东面的大唐帝国和西面的阿拉伯帝国,成功占据了整个西域。

然而在吐蕃的扩张过程中其实就已潜伏下了日后衰败的种子——在吐蕃国内问题和外部环境的综合作用下最终导致了这支雪域雄鹰的折翅:吐蕃内部的问题首先在于吐蕃从来就不是一个像唐王朝那样的大一统帝国,而是以松赞干布的悉勃野部为核心通过压服其他高原部族而形成的联盟体系——在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的过程中并不是单纯使用武力征服的手段,而是在各部族之间合纵连横分化瓦解,松赞干布对归附自己的部族往往选择吐蕃王室子弟与之结成政治联姻的策略,这样一来原来的各部族首领就成为了吐蕃王朝的外戚贵族。

在松赞干布这样的雄主面前这些外戚贵族自然不敢造次,然而并不是每一代吐蕃君主都这么强势的,渐渐地在吐蕃内部就形成了王权和外戚贵族势力之间的博弈。

在王权和贵族博弈的同时吐蕃宗教界也正在进行一场大博弈——我们知道今天的西藏地区信奉的是藏传佛教,然而在吐蕃王朝崛起之初这里的原生宗教是苯教,吐蕃王朝时代恰恰正是佛教广为传播并逐渐取代苯教在这一地区的地位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徒和苯教徒之间是曾爆发过激烈冲突的。

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佛教徒和苯教徒之间的矛盾之外,在当时残酷的奴隶制度下备受压迫的奴隶对统治这个国家的上层贵族的忍耐也越发走向尽头。

当吐蕃内部问题重重危机四伏之际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实际也处于极其不利的状态:尽管吐蕃足够强大,但长年累月的战争不断消耗着吐蕃的国力——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青藏高原的高寒自然环境在那个年代的经济发展潜力本来就较为滞后,而战争则使吐蕃国内的农牧业生产进一步受到摧残。

更糟的是在长期的战争中吐蕃实际上已成功实现四面树敌的格局:在西域吐蕃同大唐和阿拉伯帝国争雄,同时西域本土部族也并非真心归附吐蕃;在昔日的北庭都护府辖地吐蕃和回鹘展开了争夺;在南部吐蕃曾侵入过天竺的恒河流域;在东南吐蕃极力想要控制南诏政权,导致南诏在公元794年选择归附唐朝对抗吐蕃。

可以说吐蕃的东、南、西、北皆为敌国,可谓是真真正正的四战之地。

唐德宗时代的名臣李泌制定了联合回鹘、南诏、天竺、大食等国共同削弱吐蕃的计策,最终吐蕃在周边各国的共同打击削弱下日渐衰落,与此同时国内也爆发了大规模的奴隶起义,最终统一的吐蕃王朝崩溃,青藏高原重新回到了各部群雄逐鹿的状态。

吐蕃王朝,一个统治青藏高原长达二百多年的王朝,自7世纪正式建国到9世纪四分五裂而灭亡,期间,8世纪末9世纪初,吐蕃王朝达到鼎盛时期,一度攻下大唐不少疆域,然进入9世纪之后,却迅速衰落,进而灭亡,其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般认为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为囊日论赞(松赞干布的父亲),自他成为赞普开始,南征北战,征服了很多部落,形成了日后吐蕃王朝的雏形,在他被暗杀后,松赞干布成为赞普,迅速平定内乱,然后迁都逻些(拉萨),建红山宫(后来的布达拉宫的一部分),在这里,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制定文字,修订律法,吐蕃做为一个王朝正式走上历史舞台,松赞干布与大唐交好,娶文成公主,促进了吐蕃与大唐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为吐蕃带来了文化和经济等的繁荣。

之后到了八世纪,吐蕃和大唐的关系紧张,更在安史之乱中,吐蕃趁大唐无暇顾及,占领陇右和河西的大部分大唐土地,疆域最大的时候,东面与大唐以陇山为界,北到宁夏贺兰山,南面以南诏为属国,还一度推进到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恒河北岸。

然盛极必衰,朗达玛去世后,所有的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各地起义不断,派系斗争不断,最终使得吐蕃四分五裂,然后灭亡。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吐蕃王朝的覆灭?四姑娘以为原因如下:连年征战战争是相当耗财力的,而在吐蕃历史上,曾发动过数不清的战争,虽然疆域一度很威武霸气,但实际上国内财力却消耗过大,经济完全跟不上战争,长此以往,国力越来越弱,就是一副强撑起的空架子。

而且赋税的重压也会让百姓苦不堪言,默默忍受到一定程度,其爆发的威力是很大的。

尊崇佛教松赞干布继位后,对佛教很看中,青藏高原给佛教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不管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个人爱好,吐蕃最高统治者对佛教的宣传出了大力,松赞干布、赤德松赞、赤祖德赞是“三大法王”,都为佛教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赤祖德赞时期一度实现了政教合一,然而佛教却不被大部分旧贵族所接受。

佛法盛行,用于建造佛寺的财政负担加重,而赤祖德赞又实行七户养僧制(七户人家供养一个僧人),大量的人成为佛教徒,使得百姓的赋税进一步加重,加深了矛盾,而且,佛教和原生苯教之间还存在着斗争,这都使得吐蕃王朝内部矛盾重重。

灭佛。

朗达玛被反佛势力推上最高位,然后开始灭佛,针对佛教的佛、法、僧三宝来摧毁佛教,致使青藏高原的佛教遭到沉重的打击。

这遭到了僧人们的记恨,所以朗达玛做了四五年的赞普,就被一个名叫拉隆多吉的僧人杀死了。

朗达玛一死,所有的矛盾全部爆发,最后导致吐蕃王朝覆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2684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5
下一篇 2022-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