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哪个文化圈

德国在哪个文化圈,第1张

德国在哪个文化圈 德国的文化意大利,伊朗,西班牙,美国,德国属于什么文化圈?世界上有哪几个文化圈?

西方希腊众神文化(及基督教,天主教,罗马教)---西方文化---法国、希腊、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西方国家。

两河流域文化(伊斯兰教)-------------中东文化--巴勒斯坦、伊拉克、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等中东国家。

东方文化(佛教、道教)--------东方文化----中国、印度、日本、泰国、越南等部分东亚国家。

古埃及文化---------非州文化-------埃及、苏丹、刚果等非洲国家。

美洲文化(印加文化、等)----南美洲的部分国家(基本消亡了)

俄国为何始终没被纳入欧洲文化圈?中国《农历》是德国人编著的吗?

农历是中国古代的创造发明,24节气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汉初就有了。

不过呢,现行农历有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重大贡献,他和几位传教士一起合作,替中国全面引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天文学,使中国天文学从传统的“天圆地方”的盖天、浑天观念,大跃进到了地心说时代(稍后又引入了日心说)。

具体到农历本身,除了提供西方天文学理论、数学计算方法,有个很有趣的方面,就是汤若望对“24节气”定义的修改,或者说,实现了中国农历对节气的准确计算。

24节气,特别是二分二至,是有其天文现象作为标志的,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太阳位于黄赤交点。

夏至太阳位于黄道最北点,我们这里太阳中午高度看起来最高,日影最短。

冬至太阳位于最南点,中午太阳看起来最低。

24节气是把一个回归年(地球绕太阳一周,或者说太阳在黄道上一周)的时间分成24份,这就是为什么在12个月里每个月有两个节气的原因。

可是,究竟怎么划定和计算这24个节气,是大有讲究的。

在中国古代,盖天说或浑天说,都认为我们的大地是平的,静止不动的,因此要去看太阳在天上的运行。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里,历法工作做得很棒,可是因为缺少好的几何学,没有能够掌握准确计算太阳月亮位置的方法(能计算,但不够准确)。

比如,我们古代天文数学里把一周分为365.25度,这样一来,我们熟悉的360度之下15、30、45、60、90、180度这些特殊角度在中国古代得用非常复杂的数字来表示,仿佛没啥特殊意义了。

可是几何学很重要啊,这让中国古代学者们很挠头,有些问题始终找不到解决方案。

所以,今天我们说的,太阳在黄道上每过15度为一个节气,这就是汤若望引入西方天文学之后修改使之准确定义的。

此前的定义是按照回归年的时间平均。

但地球绕太阳的椭圆轨道,意味着太阳运动速度有快有慢,如果按照时间平均计算,那么除了古代对冬至计算相当准确之外,对于其他节气的计算都是有问题的,这是没法消除的一个系统误差。

所以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为首的传教士天文学家团队,帮助中国解决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用西方天文学(从托勒密到开普勒)为我们提供了计算农历节气、太阳月亮位置等天文元素的准确方法,使我们的24节气回到了它最初的意义上。

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天文历法,是在一位德国传教士手里完成了最终的完善,有清一代,使用的《时宪历》就是应用西方天文学方法计算出来的,而清初几代钦天监的监正,也就是皇家天文台的台长,是由几位欧洲传教士先后担任的。

而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学到了很多科学和数学。

谢谢这位德国人。

对了,汤若望还在关键时刻,推荐了小玄子,让他当了皇帝,康熙皇帝。

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但农历并不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按照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今年是农历开元4715戊戌狗年(公历2018.02.16~2019.02.04),我国传统历法比西方历法早2697年,用西元年份+2697即是我国传统历法的年份。

古代典籍和甲骨文中均对农历多有记载,大量历史典籍记载农历始于黄帝时代。

农历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产生于商代。

1912年我国开始采用西元历法和我国传统历法农历并用,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历法纪年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拥有重要意义,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国传统历法的地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人支持,民国时期同盟会创办的《民报》就采用的农历黄帝纪年,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也采用农历纪年,各省政府也跟着使用,孙文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发布了《改历改元通电》规定: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农历开元4609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两历并用,而农历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影响深远,2015年全国两会有人大代表提案,关于再一次提高我国传统历法农历的地位引起社会热议。

我国各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均以农历计算,至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和民族大多仍遵循农历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七夕节等。

农历,又称夏历、汉历、华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

主要历法规则经历多个朝代逐渐完善形成,其形式一直延续至今。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

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

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由计算决定。

农历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年分成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业等事。

所以,农历既有阴历又有阳历的成分。

置闰规则为使用冬至作为计算的起点,从甲年冬至所在历月到乙年冬至所在历月(不含)之间,如果只有十二个朔望月,则设为平年,不置闰。

如果出现十三个朔望月时,则从甲年冬至所在历月之后起算,将第一个不含中气的历月,设立为闰月,称作闰某月。

旧历、老历、阴历也是指农历。

但旧历、老历只是相对新历(即公历)而言,并非正当称谓。

而阴历事实上只按月亮的月相变化来安排的历法,如伊斯兰历。

它与农历含有阳历性质的事实不符,应该弃用。

中国现存最早的历书是《夏小正》,以后历法不断发展,到汉武帝时制定的太初历,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历法规则,之后又经历过多次修改,只是优化计算精度,而规则相对保持稳定。

现行农历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计算,属于官方历书《中国天文年历》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最早源自何时暂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

从上古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超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殷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皇极历、唐大衍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有所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和隋朝的皇极历等。

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已经有日、月、旬和时的时间单位,具备了阴阳历的技术;观察到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和“正闰余”,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现多轨制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

汉武帝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议造《汉历》,汉武帝元封七年历成。

是年五月改年号为太初(即为太初元年),并颁布实施这套《汉历》,后人以此称呼此历为《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之前历法的366天。

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用不着“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至此,阴阳五行基本上退出了历法。

之后中国历朝历代所颁布的历法,均与汉历(太初历)大同小异。

由此知当下使用的这套历法规则基本沿袭汉代的汉历(太初历),而与汉代以前的夏历等是有较大差异的。

《晋书·历志》中有一段文字,可以很好的概括农历的起源:“炎帝分八节而始农功,轩辕纪三纲而阐书契,乃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创律吕,大挠造甲子,隶首作算数。

容成综斯六术,考定气象,建五行,察发敛,起消息,正闰余,述而著之,谓之《调历》。

是故历法之作由来尚矣。

”所谓轩辕黄帝时期创制的《调历》便已经属于阴阳合历了。

从出土的甲骨文和中国典籍的记载来看,现时阴阳合历的规则不会晚于殷商时期。

殷商时期的历法已经相当成熟,所以夏朝虽然没有出土实物但我国典籍正史的记载是可信并值得参考的。

从上古六历到至今,中国历史多次修订历法,提升计算的精准度。

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殷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皇极历、唐大衍历等。

中华民国成立,采用西历,纪年采用西历或民国纪年并用,并欲废除中国传统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时,继续使用西历,以公元纪年;但保留中国传统历——农历的使用,并于公元2017年颁布了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坊间偶有疑问说这年没有“大年三十”,那年又有“大年三十”,这是为何?另有人言其“大尽”与“小尽”之不同所致。

其实农历每年的大小月都是不同的,农历规定每月初一日必定是天文学上准确的日月合朔之日。

所以计算农历的大小月又称作定朔。

农历的每月初一日称作朔日,每月的最后一天则称作晦日(这里的晦指无月而晦暗无光之意,无关吉凶)所以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称作大晦日、年除日(除日晚上就称作除夕)准确来说除夕是农历每年十二月晦日,日期每年都是固定一致的。

这样说来,有人或许会问了,除夕有时是农历十二月廿九日有时是十二月三十日,怎么能说是固定的?明明不固定的!其实道理是这样的,不管除夕是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日还是三十日,那天都是农历十二月晦日,所以真的是固定的。

至于说“大年三十”只是民间的一种俗称,而不是正式的称呼。

因为农历大月是三十天,所以用那个俗称可以毫无歧义的表明是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因为如果当年农历十二月是大月,则除夕正是十二月三十日。

但是当农历某年十二月正好是小月时,则十二月廿九日就是除夕日。

俗称中依旧可作“大年三十”这都是没有什么大碍的。

但是呼吁使用除夕、除日、岁除这类称呼,因为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误区。

至于如果说某年农历十二月恰为小月,而将十二月廿九日称作“大年三十”反推将农历十二月廿八日称作“大年二十九”这种做法和称呼严格来说是并不恰当的,应该予以纠正和避免。

因为农历是一种很完善实用的历法,使用农历时就是使用农历的日期为准的。

所以如果某年农历十二月恰逢小月,十二月廿八日可以称作“腊月廿八”下一天仍旧是“腊月廿九”并且是除夕之日。

这样的用法才是正确使用农历的方法。

如果可以注意一下这些微小的细节也会比较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明白了不,这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不是国外的东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3054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5
下一篇 2022-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