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华为什么要写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星华为什么要写十六年前的回忆,第1张

李星华为什么要写十六年前的回忆 《十六年前的回忆》回忆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大家好我是@朔漠风尘。

让我们借《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共同来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一、文章简介《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回忆录。

文章以女儿的视角,向我们还原了李大钊同志在危难时刻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光辉形象。

作者李星华通过回忆表达了对父亲李大钊为理想献身的理解和敬佩,表达了对反动派的仇恨,以及对父亲敬仰与怀念。

二、历史背景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了李大钊,李星华和妹妹及母亲一起被捕

李大钊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时年38岁。

三、主要内容(回忆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是采用倒叙的手法,按时间顺序分别回忆了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

1.被捕前李大钊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捕,形势恶劣,但李大钊依然坚持留在北京主持革命工作。

2.被捕时反动派到李大钊家搜捕,面对凶狠的敌人,李大钊临危不惧,处变不惊。

3.被审时李大钊虽然在狱中遭受了酷刑,依然镇定、沉着,在与敌人周旋的同时还表现出对家人的关爱、保护。

4.被害后当全家人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反映了李大钊遇难给家人带来的沉重打击,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李大钊深切的怀念。

整篇文章,以“忆”为统领,首尾呼应,结构紧凑,层次清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感谢邀请!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回忆录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李星华,她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马克思主义的最先传播者之一、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李大钊先生的女儿。

这篇文章写于1943年。

当时她回到革命圣地延安,写下了此文,以表达对父亲的敬爱和思念。

李大钊女儿 李星华第一、这篇文章回忆了父亲被捕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时间是1927年4月6日上午,地点是李大钊在北京的家里(当时他是北大教授)。

在他被捕前,军阀和反革命都准备对共产党人要下杀手了,他早已知道会有被捕的一天,但是他没有把个人安危放在心上,只是提前把一些文件销毁,及至工友闫振三被捕时,有好多朋友都劝他赶紧离开北平躲避一下,但他以大无畏的革命意志继续为党工作。

这才有了被捕的事情发生。

(李大钊的工友闫振三,被捕后只字不吐,后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第二、回忆了父亲在生死之际镇定从容、坚贞不屈表现。

在听到军警冲进来时:父亲安慰女儿:“没有什么,不要怕。

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q,就向外走。

在被军警搜身夺去了手q之时,“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这些细节,都让年少的女儿记忆犹新!也从侧面衬托了李大钊的光辉形象!第三、回忆了父女们在法庭上相见时的一幕——事实上,这是他们父女之间的最后一面!只见“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这说明李大钊同志已经受了严刑拷打了,但是他的革命意志丝毫未改。

第四、作者也回忆了父亲那天在法庭上的神态: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第五、作者也回忆了父亲在法庭上对孩子的保护,机智地和女儿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在审讯时保护了尚未被敌人察觉的儿子。

这是一个细节,但是作为父女之间最后一次互动,所以也写了下来,让那最后一面显得尤为珍贵!第六、作者回忆了父亲牺牲的日子,特别强调了1942年4月28日。

以及她们听到父亲被难消息的那一瞬间的真实感受。

以上就是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所回忆的主要内容。

希望对您的阅读有所帮助!原创文字,抄袭必究,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3076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5
下一篇 2022-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