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考不及格原因600字

为什么会考不及格原因600字,第1张

为什么会考不及格原因600字 七年级学生数学作业会做考试就不及格,是怎么回事?

最近考试结束后关于孩子成绩的讨论层出不穷,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感觉孩子平时学的还可以,每次询问孩子上课的情况,都说能听得懂,作业也都还完成的不错,可为什么一到考试的时候总是不出成绩呢?平时的作业与考试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平时的作业孩子可以借助的帮助很多,同学、教辅、电子设备、课堂笔记等等,都能该孩子的解题带来一定的思路和帮助,然而到了考试的时候,就真的得靠学生自身了,独立完成试卷,平时在学习中存在的任何细小的问题都有可能在考试中被放大,最终导致成绩不理想。

平时的作业比较具有针对性,就跟当堂学习的内容相关,学生也是比较熟悉的,照猫画虎也能将作业完成,而到了考试的时候,一张试卷会包含多个章节的内容和考点,综合性要强,需要学生自己去分析题目寻找考点,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到位,很有可能在考试的时候读不懂题目,找不到考点、方法和思路,那也就很难将题目顺利解答了。

发现很多学生到了初中考数学的时候发现时间比较紧张,不够用了,有的同学连试卷都没有做完,这也是平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累所致。

在平时做作业的时候养成了拖拉的习惯,长期以来养成了做题慢的习惯,到了考试的时候会很吃亏的,做题的时候越做越慌,影响了正常的发挥。

这一切都根源于平时的学习中存在着问题,似懂而非,似是而非,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很多初中同学学生和考试的真实写照。

问题一直存在只不过在平时没有凸显而已,虽然按时完成了作业,但很多的问题却被掩盖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那考试的时候问题集中体现和爆发就导致了成绩不理想。

初一的数学虽然没有多少难题,但对很多的同学来说也还是很有挑战性的,经常给学生说,初一数学要说是不错,满分120分的试卷不能低于115分,否则就说明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如果连90分都达不到,那说明问题还是比较大的。

初一数学就是一个细心,做题的细节很关键。

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主要问题体现在做题的细节处理的不好,说不会把,也有些思路,说会吧,可总是出错,符号写错,数字抄错,格式抄错,看错条件等等,都是因为一些小错误导致在不经意间很多的分数就白白流失。

在分析试卷中寻找问题前两天一个学生家长给我发发了一份试卷找我帮忙分析一下,看看问题都有哪些。

这位学生平时学的额还算可以,可是这次考试就是给考砸了,满分120分的试卷这次期中考试只考了65分,还没达到及格线。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学生的试卷,看看都存在着哪些问题?先看第一面:如果没有成绩这一栏,第一面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吧,虽然是基础题但都全对,并且也没有修改的痕迹,说明学生的基础还算是不错的。

再来看看第二面:从第二面开始,问题就逐渐体现出来了,选择题做的还是不错的,就错了最后一题,对非负数和正数的理解和判断出错,这个题目在整个选择题中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区分度,这个题目的出错也就说明了这位学生的基础一般,在知识点的理解上存在一些问题,思维不够严谨和缜密。

填空题做的很糟糕填空题一共四个,对了2个,错了2个,按照这个比例,基本上跟最终的成绩差不多,满分120分的试卷,仅仅得分65分,也就是一半多一点。

第13题的错误是很多初一学生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去括号时出现问题,当括号外面是减号是去掉括号之后没有变号导致出错,这就体现出了基本功不扎实,存在似懂非懂的知识点和知识漏洞。

第14题的错误更更可笑,做题思路也对,方法也对,但就是把符号给抄错了,也可能是对新运算的含义没有理解。

这个问题在之后还有多次,看来这位同学做题的习惯不是很好,注意力不是很集中,也缺少检查习惯,这样的错误必须要尽量避免。

第16题的错误跟第14题差不多,第14题是把符号抄错了,第16题直接把符号抄丢了,白白丢了2分,包括排大小都是对的,这错误让人有些头大。

从第二面来看,学生做题的细节把握能力比较差,做题的专注度不够,容易走神,很难保持比较长时间的专注力。

选择题答的还不错也许存在一定的运气的成份在里面,算出一个差不多的答案,然后去排除即可,算出的答案题目中没有也能方便找错,有很多的提示,可是到了填空题和解答题就没有那么多的便利了,只能靠自己去解答了,对与错只能靠自己去判断。

再来看看第三面:第三面做的也还能算可以,一共三题,对了两题。

第18题的错误有些费解。

首先第一问没有去括号,如果严格按照答案的话,这一问还是不能得分的;第二问求值,既然有了第一问为什么不直接代入计算,还要自己再按照框图中的步骤去计算,结果还因为括号问题导致运算顺序错误,导致最终的错误。

看来题目还是没有理解透彻,对运算顺序和括号问题还没有掌握好。

第18题的错误应该也是可以避免的,可就是给犯了,19题的运算量不比18题小,可19题对了,18题错了,就是因为18题是一道新题型没理解透彻吗?只能这样理解了。

再来看看第四面:第四面基本上基本上全错了,不光是第四面,第五面,第六面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看来这位学生做题做到后面是“能量”不够了,越做越慌乱了。

第20题做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也都没问题,可是就是因为D位置上小正方体个数判断错误就导致了所有的错误,真的是一步错,步步错,看来学生在三视图这一块还是存在问题,需要不断巩固。

第21题的所有错误也都是因为一步所致,平时做惯了c与d互为倒数这样的题,考试的时候遇到c的相反数与d互为相反数的时候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了,看到这个错误的时候我就在想,学生是否压根都没有看清是c的相反数,而不是c。

这个题目体现的问题主要是审题方面的问题,读题不认真仔细,审题不清导致的问题。

第22题这道题,从学生的答题来看,是真的不会,这个题目是整式加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大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经过分析突破口就在小长方形C的长和宽的表示,学生在做题中是没注意到这组关系的,导致出错。

体现出分析和理解能力方面的欠缺。

还有一点错误很可笑,竟然把长度单位m也给当成边长字母去算了,可笑的错误。

再看看第五面第23题一共三问,前两问都没问题,第三问给错了,这个错误比较离谱,看来半天才理解,原来是把标准量200给当成100来算了,怎么能这样,第一问都算对了,到了后面怎么让标准量给变了,理解不了的错误。

第24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根据学生的答题发现,其实把数字规律都找准了,并且也表示对了,但就是把负号给丢了,不知道学生是没有注意到负号,还是不会来表示负号。

第一问在表示第6个数的时候负号是存在的,第二题没了负号,那么既然第1题都注意了负号,第三题的数也该有负号,结果受第二题的影响把符号弄没了,结果就错了。

好可笑的错误。

再来看最后一面:第25题是一道数轴动点问题,算是本套试卷中比较有难度的题目了,按照这位学生在之前答题中体现出的能力和水平,答不出也就不强求了。

但分析学生的答卷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边去把最简单的第一问去做了,还想尝试去攻克第二三问,第一问明显是最简单的,根据点M的位置及点N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点N的位置,再根据距离之和来确定但P的位置即可。

第二问需要结合点的运动反向及距离的大小来计算移动之后的点的位置,左减右加,这个知识点相信大部分老师都是有所讲述了,这位学生没有掌握。

第二问没做对,第三问也就不对了,这个题目的难度其实不大,跟平时常见的有理数的应用差不多,就是一道披着动点的外壳来处理蚂蚁在数轴上爬行的问题,第二问计算多次运动之后的位置,有理数加减运算,第三问计算运动的总流程,绝对值相加。

关键在于理解,题意理解不了,自然也就不能正确处理了。

试卷整体分析及建议从整个试卷分析来看,这位学生的基础不算差,差的是做题的习惯和细节的处理,读题、审题的习惯和能力亟待提升,分析理解能力比较欠缺,应变能力比较欠缺。

如果这些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按照学生的情况来看,这套满分120分的试卷再多拿30分没有什么问题,突破100分达到105分也不是没有可能。

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之后的学习中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还是要去夯实基础,针对试卷中体现出的知识漏洞和薄弱环节必须要去加强训练,比如去括号问题等;要在做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尽量避免将数字和符号抄错、抄漏、看错的现象;在读题和审题的过程中需要边读题边标注,将一些重点条件和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做好标注以便引起注意;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分析和理解能力的训练和提升,这方面能力是初中数学学习必备,也是很多学生都欠缺的,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在不断的练习和思考中得到提升。

建议学生一个星期做一份套卷,严格按照考试的要求和标准来完成并批改,在做套卷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做题的速度和专注度,答题的专注度很重要,这位学生明显就是做题的状态不能保持,必须要在不断的练习中去提升。

建议做好错题积累,分析每一个错题产生的原因及在后期的学习中规避这类错误的方法,多去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取得提升和突破。

数学作业会做,考试不及格,这种现象很普遍。

所学知识不够巩固 没有达到系统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3114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