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小鱼为什么哭了

作文小鱼为什么哭了,第1张

作文小鱼为什么哭了 作家萧红的文章《同命运的小鱼》,如何评价?

谢谢邀请!这篇散文表现出萧红柔软的心、敏锐的观察力与细腻的笔触。

同时,从这篇散文可以看出萧红先锋到今天的观念。

全篇就是一个又一个,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令人心悸的细节,一个又一个,一个又一个生命死去的过程。

没有感同身受的心是写不出的。

鲁迅那样心硬,写到阿Q和孔乙己、祥林嫂悲惨畸形的死,脸上似乎还有些冷笑容,萧红是绝对办不到的,鲁迅是仇恨,萧红是哀怨,因此,写死亡,她和鲁迅不是一路。

生命是平等的,包括鱼和人——这是萧红的生命观,她是感同身受的悲悯。

作为“理所当然”的人类菜肴的鱼,作为绝大多数人大快朵颐的材料却没有多少人想到它们也有着生死之痛的鱼,它们生命的悲惨,是信仰宗教的人和萧红这样的女性作者才能察觉与感悟的吧?强者不知弱者痛,犹如饱汉不知饿汉饥。

生命平等,放到今天,这观念也是先锋前卫的。

没有多少女性作者敢于萧红那样去写那些残酷的镜头的,萧红是在做坚强的代言人。

还有,那些鱼,不仅是鱼,也是一种象征。

谁的生命应该做谁的鱼?有评论说,萧红具有“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她的小说是“诗化小说”。

萧红只活了31岁。

萧红虽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虽然“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虽然文学总是垂青于悲惨的作者,作家却往往不能糊口。

她怀孕,和仅订婚的丈夫住在旅馆,由于欠钱太多,准丈夫丢下她跑了。

萧军将她救出,逃走,但依然住另一个旅馆,由于只能靠萧军做家庭教师的微博收入和借债勉强生存,所以生下孩子就送给别人,那孩子不久夭折。

她总是被男人辜负,包括萧军。

最后的日子,患重病,又受到医院冷遇,又被医生施以错误手术……,去世时哀叹:“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活得真像一条由生活摆布的悲惨的鱼啊!据说,作家不管写什么,都是在写他们自己。

萧红是中国现代女作家当中写得最好的一个,其次是张爱玲。

她的这篇散文大概写于1936年,文中的郎华其实就是和他一起生活的萧军。

虽然萧军瞧不起她,就算到了80年代,萧军说起萧红的创作仍然是不屑的,但是从文学成就来说,毫无疑问她在萧军之上,在30年代鲁迅对萧红作品的高瞻评价让萧军很没面子,但历史证明了鲁迅的眼光及判断,同时也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史的地位,及至当代有民国洛神之称。

可见其作品的生命力。

但我个人认为萧红的这篇散文不是她写的最好的,就是放在民国也不算写得好。

她的这篇散文和她其他作品一样,这次则是通过鱼的死来抒写生存境遇、生命形态、哀叹社会带来的人的悲剧。

有人说这篇散文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的风格,其实也不是她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她所有的散文或者小说都有这个特点。

我倒认为她对这几条鱼的观察细致显啰嗦了,另外在结尾部分我感觉到收得太快,有点不够自然,先前用那么多的笔墨去写这条可怜的鱼,最后扔进垃圾桶却没有表露一丝不舍。

我觉得萧红的文学成就在于她的小说,同时代无人能及,最强的是,她开创了散文式小说的写法,最典型的代表作是《呼兰河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3116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