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为什么着重再现

文章为什么着重再现,第1张

文章为什么着重再现 鲁迅先生的文章你觉得怎么样?

【杂文的价值】单论文学价值,鲁迅先生的文章,散文第一,小说第二(有些小说可作散文来读),杂文只能排第三。

其杂文写作,以1927年为界,此前大多可读,此后无甚看头。

以前说过,《而已集》(1927年作品,1928年出版)之后的杂文,至少三分之二,于世无益,除了向后人证明,鲁迅所生存的世道何其逼仄,所陷入的仇恨何其激烈,所选择的生活何其虚妄。

可悲的是,鲁迅生命最后十年(1927-1936年)的写作,恰恰以杂文为主,这实在是一种对生命的荒废,与对肉身与精神的自残。

对此,以他的敏锐,早有预感。

1925年12月31日,他编定《华盖集》,感慨道:“现在是一年的尽头的深夜,深得这夜将尽了,我的生命,至少是一部分的生命,已经耗费在写这些无聊的东西中,而我所获得的,乃是我自己的灵魂的荒凉和粗糙。

但是我并不惧惮这些,也不想遮盖这些,而且实在有些爱他们了,因为这是我转辗而生活于风沙中的瘢痕。

凡有自己也觉得在风沙中转辗而生活着的,会知道这意思。

”这仿佛有些“从俗浮沉,与时俯仰”的意思,对鲁迅而言,当写作的意义,从“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下降到对时代或历史的见证,即便不能说退步,却也呈现了一种深沉的无奈。

【关于长篇】有人责难鲁迅未能写出长篇小说,从而质疑其大师地位。

这显然是皮相之谈。

当年鲁迅连诺贝尔文学奖都不曾放在眼里,大师头衔,更如浮云。

不过他与长篇小说无缘,的确是一个值得考究的问题。

他这一生,曾两次起意写长篇,一是1920年代初,计划写一部以杨贵妃为主题的长篇,二是1930年代初,计划写一部以红军为主题的长篇,不幸俱告夭折。

这背后最关键的原因,如鲁迅自语:“创作既因为我缺少伟大的才能,至今没有做过一部长篇……”(《鲁迅译著书目》,1932年4月29日)这里的才能,窃以为一指架构或格局,二指叙事,三指体力,这三点,鲁迅皆有所欠缺,他的架构与叙事能力,只能支撑其写作中篇或短篇,至于体力,则属下乘。

文字功夫】蔡元培曾夸鲁迅的文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多则影响文字的精炼,不可少一字,少则影响文字的清晰。

这正符合我对文字的审美,一是精准,二是精简。

当然精简过了头,容易流于晦涩,这是鲁迅文章不如知堂的一点。

对此他亦有自知之明,在致许广平信中,他曾评点钱玄同的文风,称玄同之文,汪洋恣肆,使读者览之了然,最适宜表白意见。

徐梵澄曾谈到鲁迅文字功夫的渊源,认为受益于“治古学或汉学的传统”。

治古学,如编目录、作校刊、加案语、为注解等,皆须简单明白,有其体例,不可多言,文言如此,白话亦然,这等文字,如d丸脱手,下笔即成。

此外,鲁迅早年有一段抄写古碑的岑寂生涯,我以为这也锻造了他的文风。

若参照以书法,鲁迅的文字,正可比魏碑。

【稳准狠】鲁迅的文字,深得“稳、准、狠”三字真诀,试举两例:“革命文学家风起云涌的所在,其实是并没有革命的。

”(《革命文学》,刊于1927年10月21日)“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

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

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

”(《谈所谓“大内档案”》,1927年12月24日)

总体上看,“文章”的意义要大于文学。

鲁迅是汉语书写艺术的现代代表。

鲁迅是不愿乐于与他接近者为黑暗的影所威胁所裹挟的,这是他不愿见到却无力去阻挡的;但他或许也想到,这对乐于与他接近者是有益的:你自己的力量只有依靠你自己在你自己身上去完成它搏击的使命。

所谓启蒙,最本质的意义也就是如此。

但鲁迅最清醒的一点就是,骨子里根本不相信它的成功。

在《求乞者》 里,鲁迅狠狠地说:“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 疑心,憎恶。

” 可接下来又说:“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在《过客》里,老翁一再地说:“你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没有好处。

”而过客也这样说:“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象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咒诅 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咒诅。

”鲁迅在此后不久给许广平的信中说:“同我有关的活着,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这意思也在《过客》中说过。

”所以他的犹疑和自我憎恶便由此可以理解。

但不禁要问,鲁迅为何如此地害怕得到这些感激呢?这是不是和他急需复仇有关系, 是不是又和他的自我憎恶有关系?鲁迅的害怕感激也许就是害怕自我的牺牲(其实就是复仇、启蒙的另一种解释)受到这些感激的阻碍,而得不到彻底, 被爱我者的眼泪、被要保存我的人的爱所阻碍。

“在寻求中,我就怕我未熟的果 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

所以竟至于“得到了谁的布施”反而要“祝愿她的灭亡”,继而自己就该得到“咒诅”。

这是一种多么难以想象的矛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3150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