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震后会下雨500字

为什么地震后会下雨500字,第1张

为什么地震后会下雨500字 为什么地震后会下雨?

“北京时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

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58人受伤、14万余人受灾,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

”——新华社。

向地震死难者致以沉痛哀悼。

本文将采用黑白配图。

地震发生后很容易下雨,这似乎是一个固定模式了。

有人说,这是老天在为死伤者垂泪。

其实,“老天”可没那么多愁善感,真可怜苍生,别降下灾难不就得了?地震,就是地壳板块间长久累积的应力在瞬间释放造成的。

在我们看来,脚下的大地坚实无比,但对于半径六千三百多公里的地球而言,十几公里厚的地壳薄如蝉翼,脆弱不堪。

地震发生时,地层表现出的特性与岩石和泥土相去甚远,它会如一大块劣质果冻一样震颤、摇摆、碎裂。

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与一颗氢d相当,这些能量中会有很大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

地震时,地层中的物质互相剧烈摩擦,会让震区地层的温度升高一些,加热地表的空气,形成稳定而持续的上升气流。

地层中含有很多水。

这些水在地层挤压、升温的过程中被加热蒸发,形成水气,沿着地震造成的万千裂隙到达地表,被上升气流带上高空。

地面上,地震造成的滑坡、山崩等次生灾害扬起大量的烟尘。

这些烟尘与水气一道升入高空,为在高空遇冷凝结的水气提供了凝结核。

这时,降雨的要素齐备,“地震雨”降下来了。

它或许能帮助控制废墟火灾,但在山区,它可能诱发山洪、滑坡等灾害,给救援增加麻烦。

最后,愿死者安息,愿生者坚强。

加油四川!

回顾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大地震,确实有“震后容易下雨”的现象存在。

如1966年邢台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4年昭通大地震、2017年九寨沟地震,这些大地震之后都出现了降雨的情况。

电影《唐山大地震》雨中剧照。

对此,有的解释是这样的:首先,地震中房屋倒塌、山体滑坡等会产生大量的尘埃,从而让空气中的凝结核增多;其次,地震是一种能量的释放,这种能量会将地面的暖湿空气推升,促进水汽的冷凝;第三,地震导致地表热量增加,促进了地表水分的蒸发,从而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看似很有道理的解释,但实际上还是有不少漏洞的。

首先,历史上很多较大的地震,震后都没有出现降雨的情况,如:1973年四川炉霍7.6级地震后------震后7天无降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震后7天基本无降水(微量小雨);2010年,玉树7.1级地震------震后6天无降雨。

降雨本来就是一个偶然性的时间,唐山地震时正处于雨季;昭通、汶川、九寨沟本身就是降雨频繁的地区。

地震虽然释放的能量巨大,但是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秒钟,想靠一个地震就能改变一个地区的气候,这是不太可能的。

降水需要凝结核、水汽饱和、空气冷凝,这是降水的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

目前也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地震的能量释放会对整个地区的大气情况造成扰动。

震前震后天气现象往往会被过度诠释。

人类自古就有观天象定福祸的传统,大灾之后,各种天气现象往往会被人放大解释,这是一种先验的认知,就像一个人如果被认定为坏蛋,那他做的所有的事就都变味了一样。

科学可以很有趣,欢迎关注本姑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3160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