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啄木鸟给树捉虫

为什么啄木鸟给树捉虫,第1张

为什么啄木鸟给树捉虫 啄木鸟和树为什么再也没有一只啄木鸟愿意去帮这棵树捉虫了啄木鸟靠什么捉虫

嘴巴不完全对,看完这个: 啄木鸟的舌细长而富d性,其舌根是一条d性结缔组织,它从下腭穿出,向上绕过后脑壳,在脑顶前部进入右鼻孔固定,只留左鼻孔呼吸,这种“d篝刀式装置”可使舌能伸出喙外达12厘米长,加上舌尖生有短钩,舌面具粘液,所以舌能探入洞内钩捕5目7科30余种树干害虫。

1979年加利福利亚的美国科学家May等人训练了一只啄木鸟,并用2000每秒帧的高速摄像机摄像记录。

其结果是,啄木鸟头部最大速度达到7m/s, 击中树木后在短短0.5毫秒时间减速至零,其向前运动的时间是每次8-25毫秒。

减速时承受的加速度达到1500g,也就是说,在这短短0.5毫秒中承受1500倍重力加速度。

啄木鸟是怎样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能保证头部不受损伤呢? 原来,啄木鸟的头骨十分坚固,其大脑周围有一层绵状骨骼,内含液体,对外力能起缓冲和消震作用,它的脑壳周围还长满了具有减震作用的肌肉,能把喙尖和头部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使其在啄木时头部严格地进行直线运动。

假如啄木鸟在啄木时头稍微一歪,这个旋转动作加上啄木的冲击力,就会把它的脑子震坏。

正因为啄木鸟的喙尖和头部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尽管它每天啄木不止,多达102万次,也能常年承受得起强大的震动力。

啄木鸟捉虫,从10棵开始,到18棵结束,今天它为多少棵树捉虫?你是如何看待啄木鸟这一种鸟的,真的是树木的医生吗?

这两张图是不是刷新你对啄木鸟的认知?啄木鸟一直以来都被人称为“森林医生”,因为它们能够准确地找到树木上幼虫所在的位置,然后用自己尖长的喙,将这些树木害虫“揪出来”,吃掉。

但是,上面这两张图中的啄木鸟对树木的破坏程度已经足够让树木死亡了。

难道,啄木鸟“疯了”吗?它们为什么要如此的摧残树木?它们的“益鸟”身份还能保住吗?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在上面的图片和动图中是哪一种啄木鸟。

啄木鸟是啄木鸟科下所有鸟类的统称,目前已知的啄木鸟已经超过了220种,该科成员的共同特征就是有一个长直且坚硬的喙,也正是这个特征让啄木鸟拥有了极强的捉虫本领。

在上面的图片中,我们看到的啄木鸟貌似是同一种种类,因为它们的头顶都有着红色的羽毛,身上的羽毛也大都以黑色为主。

但其实第一张图和第二张图中的啄木鸟并不是同一种。

第二张图和上面动图中的啄木鸟是北美黑啄木鸟,它的特征是头顶鲜红色的羽毛,颈部有明显的白色条纹,整个的躯干则以黑色的羽毛为主。

北美黑啄木鸟是北美地区独有的一种啄木鸟,属于啄木鸟科黑啄木鸟属,与大多数的啄木鸟不同的是,北美黑啄木鸟是一种主要以蚁类为食的啄木鸟,当然它也会捕食树干中的昆虫。

北美黑啄木鸟为什么如此疯狂的破坏树木呢?其实,这是我们误解北美黑啄木鸟了,从上面的动图和图片中,我们能够发现它啄的树木其实都已经枯萎了,而它之所以会如此的对待枯树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筑巢,北美黑啄木鸟是一种喜欢栖息在枯木树洞里的鸟类,到了繁殖的季节,它们会穿梭于树林之中寻找已经枯死的树木,然后用尖长的喙啄出一个大小合适的洞,用来繁殖。

第二是捕食。

在一些枯死的树木中,是昆虫幼虫和蚂蚁聚集的场所,像开始的第二张图,北美黑啄木鸟之所以会选择从树基开始“凿”,就是因为这里面已经腐朽聚集了许多的蚁类。

因此,北美黑啄木鸟并不是像网上传言的那样破坏健康的树木,而是选择已经枯萎的树木筑巢或者觅食。

第一张图,有密集恐惧症的小伙伴应该会被吓一跳,那么这只是什么啄木鸟呢?它究竟在干嘛呢?图一的啄木鸟是一只橡树啄木鸟。

虽然它与黑啄木鸟有些相似,但是仔细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橡树啄木鸟的颈部并没有白色的条纹,而是在脖子处有圆形的白色羽毛,其次橡树啄木鸟的腹部羽毛并不是黑色,而是灰白色。

橡树啄木鸟也是北美独有的一种鸟类,不同的是它在中北美洲都有分布,而不是仅限于北美。

从习性上看,橡树啄木鸟与其他的啄木鸟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们喜欢群居的生活,而且从食性上看,橡树啄木鸟并不太喜欢昆虫,而是像松鼠一样喜欢吃橡实。

在图一中,我们看到“千疮百孔”的树干中其实就藏着一粒粒的橡实,这是一群橡树啄木鸟给自己囤的粮。

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会问:“囤粮”就可以破坏树木了吗?当然不是,如果你仔细观察橡树啄木鸟储存粮食的树干,你就会发现,这些树干大都光秃秃的,树皮都基本掉光了。

没错,它与北美黑啄木鸟一样,都会选择已经枯死的树木作为囤粮的地点,而不是选择一棵健康的树。

毕竟一棵健康的树啄起来要比已经枯萎的树要费劲多了。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啄木鸟不得“脑震荡”的“奥秘”。

啄木鸟在找到虫子所在的位置时,通常会以极快的速度连续啄击树木上百次。

根据一项关于啄木鸟的科学研究表明,啄木鸟在喙接触树木时,速度最快可达20千米每小时,如此快的速度啄击坚硬的树木,啄木鸟的头还一点事都没有,要得益于啄木鸟特殊的头部结构。

首先,啄木鸟的头骨密度较低,其中空隙的部分全部由空气填满,这才啄击时,会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其次,啄木鸟头骨中有一层棉状的外脑膜,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第三,啄木鸟的外脑膜与大脑之间还有一个空隙,空隙中充满了液体,也能起到缓震的作用;第四,啄木鸟的喙两侧与两块肌肉连接,这两块肌肉给予的力量和支撑性能够让啄木鸟的喙和头部始终处于一条直线上(不然喙一歪,头会直接撞到上面,而且喙如果不保持笔直的话,大脑也容易发生移位)。

正是有了这四层的防护,啄木鸟才能在高速啄击下保证自己的大脑受最小的影响。

总结一下哈在整个啄木鸟科下,有超过95%的成员是以各种昆虫的幼虫为食的,因此,它们是当之无愧的“森林医生”,剩下的那些像北美黑啄木鸟以及橡实啄木鸟食物的选择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并没有破坏树木,而是以枯木为居或者为“仓”。

所以,从整体上说,啄木鸟都是益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3196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