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二为什么要去安西

元二为什么要去安西,第1张

元二为什么要去安西 《渭城曲》中,王维送元二去干什么?

唐代诗人王维著名的诗作《渭城曲》,另有一名为《送元二使安西》。

那么,王维饯别送行元二要去什么地方呢?实际上,从诗名上己经说明的很清楚了,送行去安西。

但安西是哪里?元二又是谁?送去安西干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寒柏陇卧子尽力将这些问题回答说明一下。

作者简介王维(公元701—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

其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遂成为河东人。

(另:关于王维的生逝年代,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公元698年—759年。

此信息,仅供大家参考、查阅。

)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进士,历任大乐丞、殿中侍御史、给事中。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安禄山攻陷长安,王维被擒,后迫受伪职。

战乱平息后,其二弟在朝中多方活动,并奏请皇上请求用自己的官职换得大哥王维的平安。

唐肃宗看在其弟的面子上,同时也欣赏王维的才华,便将王维轻罪处理,降职为太子中允。

肃宗乾元二年官至尚书右丞,世人称作王右丞。

晚年居住在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王维不仅是诗人,也是画家。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还擅长音乐,诗和画都很有名,他的田园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北宋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山水诗也很有特色,与孟浩然等形成唐代的山水诗派,但其有些诗表现了消极情调,著有《王右丞集》。

《渭城曲》简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⑴ 别名《送元二使安西》:又作《赠别》、《阳关曲》、《阳关三叠》。

元二:姓元,排列老二,王维之友,生平不详。

使:出使的意思。

(又作“赴”)安西: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设置安西都护府,治所交河城,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⑵ 第一句:写送别的地点、时间与当时的天气。

渭城:原秦国都城咸阳,汉武帝时改名渭城。

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的雨。

浥轻尘:雨后尘土不扬的意思。

⑶ 第二句:写自己在杨柳遮映的客栈里为元二饯行。

客舍:指客栈、旅舍。

柳色新:柳树发芽,一片青色。

(又作“杨柳春”)⑷ 第三句:写自己劝元二再干一杯酒。

君:指元二。

⑸ 第四句:写作者告诉元二,西出阳关就没有旧友了。

阳关: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

故人:意指老朋友。

沈德潜曾说:“阳关在中国(这里指中原地带)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己无故人矣,况安西呼?”用此来劝酒,更显情真意挚。

唐代乐工曾将此诗编入乐曲中,并把最后一句反复重叠歌唱,故又名《阳关三叠》。

结语这是一首十分著名的诗,内容为春日饯别,情意绵绵。

此诗集中的表现了送别朋友时的深情厚谊,在后来很长一段时期,成为流行传唱的送别歌曲。

作者王维的老朋友即将到遥远偏僻、人生地疏的地方去,心中不免充满了依依惜别之情,但调子稍显低沉了些。

参考资料:《旧唐书·王维传》、《唐诗一百首》。

注: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注:如需转载,请事先告知,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以上,就是寒柏陇卧子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浅见薄识。

请关注@寒柏陇卧子 ,获取其他精彩内容。

本人专注于文化写作、读书心得、诗词对联、谜语谚语、文玩收藏、邮票知识及文史知识等方面。

原文王维的《渭城曲》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一首送别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初春微雨的早上,王维去给好朋友元二送行。

雨丝打湿了地面,柳枝刚刚萌出新芽。

景色清新,却要和朋友离别了。

多喝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相伴了。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铺垫,后两句抒发离情,情景交融,极富感染力。

全诗没有一个“别”字,举起酒杯的动作却道尽深深的惜别之情。

《渭城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后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

渭城:地名,古长安附近。

元二:诗人的朋友,姓元,排行第二,故称“元二”。

使:出使,去。

安西:地名,就是是唐朝安西都护府。

浥:沾湿。

柳色新:柳树刚刚发芽。

此处写柳,也有“折杨柳”之意。

“折杨柳”为词牌名,传说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来《德摩诃兜勒曲》, 乐师李延年根据此曲作了新声二十八解,魏晋时古辞失传。

晋太康末年,洛阳流传《折杨柳》歌,内容大都是讲士兵劳苦, 后来被用来表达惜别之辞。

尽:干杯。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

西汉设置关隘,因在玉门关之南,南为“阳”,因而名曰“阳关”。

阳关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背景《渭城曲》诗题又名《送元二使安西》,顾名思义,就是朋友元二要去安西。

元二奉朝廷之命去安西都护府上任,这是王维到渭城为他饯行而作的诗。

安西就是唐朝安西都护府,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位于龟兹城,即现在的新疆库车。

阳关以西是大漠黄沙,王维另有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就是这种空旷、荒凉的场景。

西出阳关后长途跋涉,异常艰辛。

安西都护府在西北边陲,苦寒之地,自然条件恶劣,物资匮乏。

王之涣诗“春风不度玉门关”,何况安西比玉门关还远。

“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仅是依依惜别,还有对朋友的担心、劝慰。

诗人王维是唐朝开元年间人,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后人又称“王右丞”。

我一直叹服我们的古诗词文字之美,意境之远,王维的诗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的诗清新淡远,自然脱俗,其山水诗的成就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几乎每首诗都蕴含着一幅画。

苏轼评价其诗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诗文意蕴悠长,有“诗佛”之称。

这更使他的诗添了闲适、恬淡、悠远、空灵之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辋川别业》)这些诗句都美不胜收。

《红楼梦》中有一个美好的事件,就是香菱学诗。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一回,香菱请林黛玉教她作诗。

香菱先说喜欢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觉得有趣。

林黛玉却不以为然。

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

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林黛玉不喜欢李商隐的诗,又认为陆游的诗浅近,却很推崇王维。

她让香菱以王维的诗打底子。

林黛玉认为一首好诗,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都可以不对。

如果意趣真,连词句都不用修饰了,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王维的诗作不仅符合林黛玉的要求,而且他超凡脱俗的风格更合她的脾性。

独坐幽篁里,d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的这首《竹里馆》,更适合在潇湘馆里吟诵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3198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