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欣赏李白

我为什么欣赏李白,第1张

我为什么欣赏李白 我最欣赏李白说说欣赏李白的原因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李白和苏东坡你更欣赏谁?为什么?

飞花《作娟悟语》,我都欣赏甚至崇拜。

就诗歌而言,两人不分伯仲,各有千秋,个有特色。

就从政而言苏东坡更胜一筹。

我喜欢李白的豪迈,大气, 狂放不羁,迷样自信,夸张手法,一气呵成的诗人气质和浪漫主义情怀。

也喜苏轼的豁达,敬业,执着,为官清廉,能力超群和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精神。

之所以他们的表现各异,一是性格所至,二是生活的朝代不同,三是经历不同,四是学历不同,仕途不同。

一,先说李白前文评过李白的《将进酒》,因为特别喜欢算这次已评论三次了。

尤喜其中的五句金句1,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3,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4,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5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是李白长安放还后所作。

因得罪高力士,又为贵妃所不喜,两人均进言玄宗,因而皇帝赐金放还。

诗人豪饮高歌,借朋友聚会之机,以酒浇愁,一吐为快。

抒发了心中诸多的人生感悟,也交织着失望与希望的复杂情感,体现了悲愤与抗争的豪放与宁折不弯的倔强个性。

全诗气势磅礴,朗朗上口的诗句如那黄河之水倾泻而下,喷薄而出,苦闷也在饮酒吟诗中得以释放迸发。

我们从诗中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难以鸣状的痛苦和无奈!隽永的文字,华丽的词藻在我心中永远向花一样绽放。

诗仙李白当之无愧,他的诗老幼妇孺皆会吟,传唱度高于苏东坡,符合大众的口味即阳春白雪又下里巴人。

二,再说苏东坡东坡二十岁随父携弟出川,进京应试,一举夺魁,告中进士。

只因欧阳修误认是自己学生曽巩之文章,误打误撞与第一失之交臂,屈居亚军,可见其才卓越超群。

其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在被贬黄州二年之后酒后散步至黄州赤壁,见景生情所作。

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作者通过对月夜江上美丽壮观景象的勾勒,对千古风流人物周喻的歌颂,崇敬,借古说今借景抒怀,感叹自己乌台诗案后,怀才不遇,功业未就,年令渐老的艰难处境;也有不甘平庸沉沦积极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豁达。

此诗朴素自然,把咏史,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给人摄魂荡魄的艺术享受!被誉为古今之绝唱。

还有《定风波》中的名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等苏东坡的词似乎比李白更胜一筹。

诗李白厉害,词东坡厉害,两人各有侧重。

东坡作官,才能着著,第一孤儿院,第一药房皆为他首创。

杭州清淤工程功德无量,为民请命不顾个人安危,是难得的清廉好官,这是李白所不及。

免读者疲劳,就写这吧!文/顾作娟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白天纵奇才,写出的诗歌放荡不羁,仙风道骨,浪漫逍遥,此诗只在天上有,世上哪得几回闻?被称诗仙,当之无愧。

他的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赏不可学。

苏轼是才子,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文,无一不精,无一不能,如果把李白评为诗歌冠军,韩愈为文章冠军,王羲之为书法冠军,吴道子为绘画冠军,辛弃疾为诗词冠军,他们这些都是单项冠军,而苏轼则是全能冠军。

一个诗仙,他的诗词气度,激荡了我们一千多年,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至今李白诗歌依然是最响亮的,有谁不喜爱呢?已成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正是我们中华史上有了李白这样的诗人,才让我们的中华文化更璀璨。

一个苏轼,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样的生活是潇洒,什么样的文笔称才子,什么样的态度叫旷达。

苏轼的文章旷达不羁,理透文华,有文起八代之衰的气势,也有暮夜月明游舟险地的考实精神;诗词更是让我们领略了他大江东去的豪放,明月几时有的缠绵,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然,竹杖芒鞋的旷达;书法已列北宋米黄苏蔡四大家,琴棋画也赫然有名。

我们至今都很感疑惑,苏轼是怎么做到的?全能啊,又各项成就冠群。

感谢苏轼吧,正是有了苏轼这样的才子,才让我们在生命的长河里,看到了指路航船,品赏了他留给我们的精金美玉,让我们终生受益匪浅。

至于更喜欢谁,这正如黑夜偶遇两颗耀眼珍宝奇珠,我们还有得选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3284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