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望秋月中秋月代表什么意境

玲珑望秋月中秋月代表什么意境,第1张

玲珑望秋月中秋月代表什么意境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作者和题目是????

题目是《玉阶怨》 作者是李白 全诗为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作者是?题目是?表达的情感是?《水调歌头》应该是在什么意境里面写出来的呢?

《水调歌头》创作时间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当时外放于密州。

外放的原因是苏轼与当政的王安石政见不同,自求外放。

我们知道,古人读书做官目的是修身齐家平天下。

其时苏轼正在外放,显然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

他就转而求亲情——与胞弟苏辙多多聚会。

而这一愿望也无法实现,作者写《水调歌头》这一年,与胞弟已经七年没有团聚,所以他在词前的小序中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从创作背景来看,作者有满怀的政治抱负不得实现,想与胞弟团聚一叙亲情也不得实现。

可想而知,即使生性旷达的苏轼他的心情也必定好不到哪里去。

《水调歌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的苏东坡写给同样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的弟弟苏辙的一首思念诗。

那是十世纪的一个中秋节的晚上,苏东坡在自家庭院内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又想起已七年未见的弟弟苏辙,随即兴起用月亮寄托自己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便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至于意境,大概就是中秋节苏东坡闲来无事,看着月亮想着弟弟,在月亮与弟弟之间找联系,再想着自己那坎坷的官途,三进三贬,敢问古今又有几个?想着自己住的地方突然之间与天上的广寒宫就有了一丝相似之处,又想到远方的弟弟此刻是否也和他一样在看着天上的月亮沐浴在月光下想着远方的亲人呢?诗里写着苏东坡举着酒杯仰天问着明知没人回答的问题,从什么时间开始有的月亮,而月亮上的宫殿又处在什么年代,我想乘着清风飞到天上,又害怕上边只有玉石砌城的楼阁,剩我一个人在那翩翩起舞挑逗身影,哪有在人间来的潇洒。

月亮已经西落到了朱红色的楼阁,映在低低的纸窗户上,照的自己没有了睡意,是不是月亮对人们有啥敌意呀?为啥偏偏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月圆呢?人有喜怒哀乐欢聚别离,月亮也有盈亏阴晴,这样的事情自古就难以周全,但愿世上的佳人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即使相隔千里之遥,也能一起享受这共同的月光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3550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7
下一篇 2022-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