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在哪个源

字体在哪个源,第1张

字体在哪个源 书法之源是什么?

书法之源是什么?这个问题,问的很有必要,学书法的人要明白,兴赏书法的人要了解。

不然的话,学习什么?兴赏什么?只能雾里看花,学不明白,看不清楚了。

再说了,水有源,树有根,人有德,才能行远,流长,延续。

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我的回答,非常希望能得到你的满意。

那么,什么是书法之源呢?“夫书肇于自然”,书法之源是自然。

自然的美,美的自然。

我们的祖先以象形的手法发掘了书法的源。

用刻符、甲骨文、金文等浚通水道,汲纳百川。

使其横流九洲,纵贯千载。

书法的源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在世界艺术之林闪现着无比璀璨夺目的光芒。

书法之源一直以彰显民族特色,特具时代风貌,展现艺术个性而为世人所神往。

书法的源,源于自然美。

蔡邕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

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

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入其形”,这个“形”就是“自然美”。

这个“形”,也是“流”,入“流”了,也就是入“道”了,入流入道了,也才能归“源”,也才能达其“源”。

书法法自然,以法法自然。

提笔挥毫有执笔法:虚掌实指,擫、压、勾、格、抵;线条组合成字有结构法:疏密穿插,顾盼呼应;字与字的组合有章法,提纲挈领,顺理成章;墨分五色有墨法……书法源于自然而又复归于自然,“自然为法”又有“心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书法按照自身的规律在开疆拓土,有破有立,法生新法,千年万代,渊远流长……。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必删)

“书法”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写字的技巧,书法是简称,应该称为:书字之法,书法的根源就是汉字

可以这么说,没有汉字依托的线条组合只能称为绘画,不能称作书法。

汉字,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从语言,演变成符号,最后形成汉字。

书法最初就是如何使汉字写得更漂亮,比如篆字中的鸟篆、虫篆。

随着毛笔的出现,写字的效率提高了,如何快速、连续、正确的书写就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首先是文字要通用,不能你写你的,我写我的,结果谁也不认识,所以秦始皇把文字统一成秦篆。

可是篆字并不适合毛笔书写,有一个叫程邈的徒隶,被关在监狱里,看到狱卒写篆字很麻烦,狱中无聊,于是开始改进篆字。

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创立出一种新的字体,这就是隶书的由来。

隶书方便毛笔书写,在书写隶书时,为了要调整笔锋,于是逐渐产生了很多写的技巧,比如正锋、铰锋、回锋等等。

为了写得快速而漂亮,有的人开始刻意的练习这种技巧,慢慢的写字变得十分有趣,久尔久之,练习的人越来越多,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后来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体系。

三国时期,隶书的巅峰低位逐渐下降,在钟繇等书法家的努力下,演变成了为楷书,从此楷书成为书法的一大主体直到现在。

书法促进了汉字的发展,汉字又给书法提供了载体和支撑。

书写是写字,书法却是写好字,这样就有一种审美在里面,从单纯的写字上升到了艺术。

这个时候,书法从简单的写字功能,演变成为抒发内心情感的形式。

书法家又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宇宙观,对美的理解融入到书法之中,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3748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7
下一篇 2022-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