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网细胞检查和胃镜哪个更准确

拉网细胞检查和胃镜哪个更准确,第1张

拉网细胞检查和胃镜哪个更准确 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诊断为急慢性胃炎,哪个诊断准确?

我是胃肠肝胆外科医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这两个结果并不冲突,可以理解为是同一个结果。

当然,两个结果的发报告形势不同,所以诊断上有差异。

胃镜的报告,是内镜肉眼下直视胃粘膜的改变,描述的是直观的病理改变,即我们医生说的“大体病理”,是外在表现,未深入到细胞层次。

正常胃粘膜镜下观看呈粉红色,萎缩性胃炎的镜下表现为: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

就好比绿草地与秃山(如图)。

白的地方,是因为胃粘膜萎缩,血管硬化引起;红的地方是有炎症的胃粘膜,血管充盈,这些是慢性表现。

而胃粘膜糜烂,却是急性炎症表现。

病理诊断报告,趋向于内在表现,深入到细胞层次,是从微观方面描述胃粘膜的改变。

因为其有唯一性,所以我们称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综合上述描述,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胃炎,糜烂是急性胃炎表现。

所以两者诊断皆没有错,只是发报告形势不同而已。

其实最严谨的诊断应该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急性糜烂性胃炎发作。

题者需要关心的不是诊断,而是疾病出现病情变化,是导致腹痛频繁发作的主要因素,建议到消化内科规范用药治疗。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若有相关问题,请关注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

论诊断的准确性来说,肯定是病理诊断的准确性高,因为胃镜诊断实际上是肉眼观察的诊断,它是通过纤维胃镜(软管状,带有摄像)伸入胃内进行观察。

而病理诊断是在胃镜的基础上,对观察到有病变的区域进行夹取组织,然后进行病理检查,最终制成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放大400倍来观察,可以看到具体的细胞及组织结构,而胃镜不能放大,只能观察到表面,不能看到里面的结构,但胃镜能观察到整个胃的情况,所以胃镜检查是初筛,病理检查才是确诊的。

在病理诊断中,胃炎的定义是各种病因所致的胃黏膜炎性病变。

临床发病迅速,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伴充血、糜烂等表现时称为急性胃炎,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时称为慢性胃炎。

当胃黏膜在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的同时见到中性粒细胞浸润时,称为慢性“活动性”胃炎或慢性胃炎伴活动。

慢性胃炎根据固有腺体有无减少,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类;按照病变部位分为胃窦胃炎、胃体胃炎和全胃炎。

对于最常见的慢性胃炎,需评估5种组织学变化(HP、慢性炎性病变、活动性、萎缩和肠上皮化生),每种组织学改变评估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4级。

该问题中提到的“病理诊断为急慢性胃炎”,我们病理报告中一般是写慢性活动性炎,两者的意义基本一致,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与病理诊断的报告内容与比较相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3943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7
下一篇 2022-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