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国候哪个大

国公国候哪个大,第1张

国公国候哪个大 汤和为什么不是明朝开国六公之一?

大明帝国的开国六公,指的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而汤和只得到了一个中山侯。

按理说,汤和是最初拉朱元璋入伙的人,也算是朱元璋的领路人了,立功也不少,为何没能得到一个公爵呢?1、 大家熟知的原因这在《明史》中有确切的记载,主要是因为汤和在平定福建时,随意释放了陈友定的余党,使八郡遭到骚扰,在归途中有被山贼袭击,给明军造成损失。

因此才没有封汤和为公爵。

这件事说实话不算是太大的过错,汤和是平定福建的首功之人,这点瑕疵还不能让朱元璋改变决定。

2、 更多是敲打读过《明史》的朋友都知道,汤和嗜酒,而且总是喝醉,朱元璋多次对其不满,直到汤和说了不该说的话:“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

——《明史》朱元璋素来猜忌,对镇守在外的诸将颇不放心,严加防范,汤和敢公开声扬其有反侧之心,后果可想而知。

后来汤和酒醒,惊愧交加,话已出口,只得加倍努力以弥补。

自己没有得到公爵,也是无话可说。

3、 功劳还是差点汤和功劳很大,但和那六位功臣相比,其实还是差点。

自古封爵的标准就是军功,我觉得这才是汤和没有封公爵的主要原因。

我们可以一一来看:韩国公李善长,这是朱元璋认为的首功之臣,其实就是效仿刘邦而已,汉高祖的首功之臣是萧何,同样是文官,都是为了战争提供后勤保障的人,责任及其重大。

封公无话可说;魏国公徐达,这是朱元璋手下头号主将,无论是扫灭南方诸侯还是北上伐元,徐达都是领军的统帅,可谓是武功第一人,封公名至实归;郑国公常茂,是世袭了其父常遇春的爵位。

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将,鄱阳湖之战,常遇春更是以一当百,救朱元璋于危急之中,其他大大小小的战争都有常遇春的身影,可谓战功赫赫,而且常遇春英年早逝,更令朱元璋怀念,所以无论是其实际功劳还是个人情感,常家必然占有一席之地;曹国公李文忠,这是六公中唯一的朱元璋亲戚。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朱元璋极其看重亲情,况且李文忠也是真争气,号称智勇双全,南征北战立功无数。

在常遇春死后,接替了常的职位,风头一时无两,封公可以接受;宋国公冯胜和卫国公邓愈可以一起说,因为两人不同于朱元璋的同乡或亲戚,他们是带着队伍投靠朱元璋的,也就是说这两人有点加盟的意思,翻看两人的军功履历,其功劳虽不如徐、常,但也比汤和要强一些,即使是分猪肉也得给这哥俩。

那么汤和的主要功劳是什么呢?其实汤和最大的功绩就是平定福建,这还被朱元璋抓住了小辫子。

汤和更多的时候是以副手的身份参与一些战斗的,在南方时,汤和先后守卫镇江和常州,与张士诚打交道更多。

在朱元璋眼里,消灭陈友谅和赶走蒙元才是最大的军功。

显然在这两项军功中,汤和的戏份并不太多。

当然,封侯也已经是很高的奖励了,刘伯温不过是个二等伯而已。

后来的汤和知耻而后勇,以平边功升封信国公,成为了真正的国公爷。

而汤和最牛的要数能从朱元璋的屠刀下生存先来,死后被追封东瓯王,谥号襄武,其后代一直享受爵位(后来是侯爵)到南明时期。

活得好,活得久,这才是最大的福分啊!

汤和,明太祖朱元璋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参加革命的时间甚至比老朱还早。

这样一位资格老、关系硬、功劳大的风云人物,为何没能名列大明开国六公爵之一呢?他比别人究竟差在了哪里?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在南京大封功臣,合计封公爵6人,侯爵28人,伯爵2人。

六位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和卫国公邓愈。

至于汤和,则被封为中山侯,在28位侯爵中排名第一。

六人之中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萧何”,徐达是开国第一武将,这两人的地位毋庸置疑。

常茂是常遇春的儿子,因他老爹去年不幸病逝,让他捡了个漏。

至于李文忠,则是朱元璋的亲外甥。

能够和汤和比较的,也就是冯胜和邓愈这两个人了。

鉴于六公爵之中邓愈排名垫底,我们直接拿他来和汤和比较一下,看看汤和的侯爵是不是低了,邓愈的公爵是不是高了。

从资历比较汤和是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人),按《明史》的说法“与太祖同里闬”,和朱元璋是一条巷子里光屁股长大的小伙伴。

史书上说他“幼有奇志,嬉戏尝习骑射,部勒群儿”,想来彼时的朱元璋也是屁颠屁颠跟在汤和身后的“群儿”之一。

邓愈原名邓友德,泗州虹县人(今安徽泗县人)。

根据朱元璋御制《朱氏世德碑》的碑文记载:老朱家原本是金陵句容人,后来徙居泗州盱眙县,最后才定居在濠州钟离乡。

这样算起来,邓愈和老朱算半个老乡,但是关系显然没有汤和那么近。

汤和、朱元璋与李善长剧照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定远人郭子兴在濠州起兵反元。

27岁的汤和立刻就加入了义军行列,而彼时的朱元璋还在龙兴寺内做他的大和尚。

依靠作战勇猛,汤和升任千户。

此时他想起了幼时的小伙伴朱元璋,派人送信让他还俗投军。

换句话说,没有汤和的邀请和引荐,朱元璋大和尚能不能在元末乱世中苟活还是个问题。

即使贸贸然投奔义军,能否成为郭子兴帐下亲兵也很难说。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朱元璋逐渐在义军中崭露头角,职位也爬到了汤和头上。

当时诸将普遍不服朱元璋,喜欢在他面前摆老资格,唯独汤和始终对这位童年的发小毕恭毕敬。

至于邓愈,则是到了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的时候才投奔朱元璋。

不过当时邓愈手下有上万人的部队,算是老朱军中一股重要力量。

当年六月,朱元璋率军渡过长江,攻打太平府,邓愈和汤和都名列其中。

乙卯朔,上率徐达、冯国用、邵荣、汤和、李善长、常遇春、邓愈、耿君用、毛广、廖永安,各引舟渡江。

—《明太祖实录卷三》小结:无论是与朱元璋本人的关系,加入义军的时间,汤和都在邓愈之上。

那么制约两人最后爵位的差异,是不是因为战功呢?从战功比较渡江战役,对于朱元璋本人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太平府之战,更是让老朱在江南站稳了脚跟。

此战的功臣,《太祖实录》点名为:徐达、邓愈和汤和。

方山寨民兵元帅陈野先以众数万来攻城,其锋甚锐。

上按兵城上,察其无他奇谋。

乃遣徐达、邓愈、汤和引兵出姑孰东迎战。

—《明太祖实录卷三》南京城墙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朱元璋率军攻下集庆,改其名为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自此之后,以金陵为核心,朱元璋集团开始慢慢向外扩张。

其中邓愈率军攻打广德路(治所为今安徽省广德县),汤和同徐达一起率军攻打镇江府。

当年七月,朱元璋出任龙凤政权江南行中书省兼总省事平章,并设置江南行枢密院。

此时汤和的地位明显高于邓愈,因为他是摄同佥枢密院事。

而邓愈只是元帅,排名还在华云龙、唐胜宗和陆仲亨之下。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三月,徐达率军攻克常州。

常州毗邻张士诚政权,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朱元璋命汤和为实授枢密院同佥,率军坐镇常州,这一守就是七年。

《明史》称赞汤和“防御严密,敌莫能窥”。

《实录》里面则多次记录汤和率军击溃来犯的张士诚所部。

丁亥,张士诚兵寇常州,守将汤和击败之。

擒卒千余人,获船四十余艘、马三千余疋。

—《明太祖实录卷七》而邓愈则在这几年时间里南征北战,期间最重要的功劳是协助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守住了洪都(江西省南昌市)。

洪都保卫战是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胜负关系的转折点,此战过后,朱元璋集团如旭日东升不可阻挡。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春正月,龙凤政权封朱元璋为吴王。

吴王自开中书省、大都督府、诸卫亲军指挥使司,几与皇帝无异。

当时汤和的官职是正二品中书左丞,邓愈则是从二品参知政事。

当年三月,汤和升任从一品平章政事,官职更是远在邓愈之上。

年底,汤和离开常州,率大军救援长兴,与耿炳文内外夹击,大败张士诚之弟张士信。

而邓愈则跟着常遇春一起克平抚州、赣州、安陆,随即奉命镇守襄阳,以防备王保保所部南下。

至于汤和,则跟着大将军徐达一起攻克平江(江苏省苏州市),拿下了张士诚。

邓愈画像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年底,龙凤政权皇帝韩林儿在赶赴金陵途中溺水而亡。

次年正月,朱元璋改年号为吴元年,正式为称帝做准备。

吴元年(公元1367年)十月,吴王朱元璋置御史台,设立左、右御史大夫,秩从一品。

汤和为左御史大夫,邓愈为右御史大夫。

谕御史大夫汤和曰:“卿以武臣而位处文职,当求儒者讲论自古人臣立身行己,事君治人之道。

尽心所事,以成功业。

他日名书史册,垂耀千载,岂不美哉?”和顿首谢。

—《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当时虽然已经在大明建国前夕,但朱元璋依然派出大军南征北伐。

北伐大军的主帅是徐达,副帅是常遇春,南征大军的主帅则是汤和。

当年十二月,盘踞浙江多年的方国珍到汤和军门请降。

大军随即由海道南下直取福州,擒获元朝福建行省平章陈友定。

吴二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在金陵开国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在福建已平的情况下,老朱先是调汤和回明州(浙江省宁波市)造海舟,为北伐大军提供粮饷。

接着又命其从大将军徐达征山西。

至于邓愈,则在洪武元年正月的时候率军北上直扑南阳。

但是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汤和与邓愈之间地位的高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功臣庙落成,里面的排列顺序体现了当时诸将在老朱本人心中的位置。

可以看到此时邓愈已经排到了汤和前面。

但实际上汤和在北伐时的功劳并不在邓愈之下。

丙寅,功臣庙成。

命论次诸功臣之功,以徐达为首。

次常遇春,次李文忠,次邓愈,次汤和,次沐英,次胡大海,次冯国用,次赵德胜,次耿再成,次华高,次丁德兴,次俞通海,次张德胜,次吴良,次吴祯,次曹良臣,次康茂才,次吴复,次茅成,次孙兴祖,凡二十有一人。

于是命死者塑其像于庙祀之,仍虚生者之位。

—《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三》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正月,为了彻底摆平王保保,明军再次大举北伐。

这一次朱元璋下了血本,徐达出任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邓愈为左副副将军,汤和为右副副将军。

这个名单,和日后公爵排名完全一致。

朱元璋剧照汤和的死穴当年十月,大军班师,十一月,大封功臣。

对于谁该封什么爵位,相互之间谁先谁后,朱元璋做了长时间的考虑,同时对诸将强调“凡今爵赏次第,皆朕所自定,至公而无私”。

我们通过上文的梳理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结论,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和邓愈相比,汤和不说在其之上吧,至少不在其之下。

那为何邓愈能挤进公爵,而汤和不能呢?笔者以为至少有两个理由。

其一、邓愈和汤和功劳相仿,确实安排哪一个做公爵都没有问题。

但是以汤和的身份,把他放在第一侯爵的位置,绝对足以震慑诸将。

如果有人不服气,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资历、战功,能不能胜过汤和。

其二、邓愈比汤和忠心。

这句话听上去像是笑话,汤和怎么会不忠于老朱呢?我们来看一下朱元璋对邓愈的评价:“自幼相从,屡更任使,虽经摧挫,口无怨言”。

邓愈曾经狼狈丢掉过洪都(并非保卫战那次),但是老朱可以容忍。

而对于汤和,朱元璋则有一个比较严厉的批评“嗜酒妄杀,不由法度,虽有功劳,未足掩过”。

汤和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嗜酒。

当然日后他之所以中风,和这个毛病也是分不开的。

而且老汤同志酒品不佳,喝多了之后喜欢胡说八道。

朱元璋对于汤和当年守常州之时的一次醉后失言,始终心存芥蒂。

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

”太祖闻而衔之。

—《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汤和与朱元璋剧照在朱元璋看来,汤和这是酒后吐真言,对自己心怀不满而且意欲不忠。

即使八年以后老朱给了汤和迟来的公爵:信国公,但依然不忘在诰命之中敲打这位老伙计。

当定功行赏之时,尔和虽居旧将之行,惟守毗陵,于忠有慊。

虽未彰显,其情在心。

朕念相从之久,泯前过而封见功,爵以中山侯。

今者朕服念尔勤劳,特释尔过,授以信国公之爵。

食禄三千石,永为子孙世禄。

—《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里面这句“于忠有慊”是非常严厉的话,“慊(音qiàn)”是不满的意思,说明老朱对汤和当年酒后的那段话始终耿耿于怀。

而“虽未彰显,其情在心”更是杀人诛心,说明朱元璋对汤和的信任之心一直都打着折扣。

这才是邓愈能跻身开国六公爵,而汤和不能的真正原因。

结语:对于朱元璋这样的开国雄主来说,如何公平公正地论功行赏是一门大学问。

大明的建立,是无数开国功臣拼命的结果。

这些人有的是跟随自己起事的老兄弟,有的是陈友谅、张士诚的降将,有的是元朝的降臣。

如何一碗水端平,真是一门大学问。

结果老朱拿汤和立威,既解了自己当年的心头之恨,又震慑了群臣,可谓一举两得。

而经历了本次封爵的打击,汤和恐怕第一次知道昔日的小伙伴心中对自己竟然有这样的想法。

此后为了弥补皇帝心中的裂痕,汤和多年来始终在揣摩上意,是第一个提出告老还乡的开国功臣。

最后一来靠着谨慎小心,二来靠着及时得病,三来靠着女婿早死,终于得以在洪武朝寿终正寝。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八月初七日,信国公汤和去世,享年70岁。

消息传到南京,朱元璋“辍视朝一日”,追封其为东瓯王,赐谥曰襄武,塑像于功臣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3965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8
下一篇 2022-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