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童的感受是什么

渔童的感受是什么,第1张

渔童的感受是什么 还记得农村的露天电影吗?有什么感想?

60年代到70年代,生活在农村的孩子都经历过看露天电影。

这应该是很幸福的一件事,那时候没有什么文化活动,那看场电影是最享受的了。

幸福1:不花钱不用花钱就能看电影,即使是看过的也要看。

那时候的电影也比较少,很多台词都能背的下来。

印象深的有《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等;还有苏联《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等等,还有阿尔巴尼亚的一个战争影片,一时想不起名字了;后来的“革命京剧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等。

也有个别时候在院子里放电影要票,5分钱,买不起,怕在墙上听电影,实际上也听不到,有点小可怜。

幸福二:聚会时刻大家聚会的好时刻,有时候邻村的亲戚会来,小孩子们晚上可以聚在一起,一边看电影,一边打闹,就是一个高兴。

那时候我们整个县都没有市电,放电影用的电,是人工发电,年轻人们轮流登(和登自行车一样),大家不抱怨,反而很高兴。

小时候虽然有点苦,回忆起来还是很快乐的,不管生活成什么样,健康快乐最重要。

答:当然记得。

感想就是觉得很有意思。

一是占位置并等电。

位置选好后,就地坐下来,用小刀开始挖坑,等挖到有一个碗大小时就停止了。

用处是盛尿,因为时间长,又很难出去。

挖好尿坑后便可以东张西望看看有没有熟悉的人或者稀罕的事发生没?或者抓一个坷垃偷偷掷向看着不顺眼的人,或者和熟悉的人瞎喷。

二是电来了。

一般情况下要等到晚10点以后就来电了,有时候要等到深夜2点钟(当然这时候人已经很少了)。

当白炽灯泡突然亮了的时候,那个场面别提多带劲了,掌声欢呼声潮水般地响成一片,真是掌声雷动。

三是电影内容。

电影一般都是《渡江侦察记》、《苦菜花》、《英雄儿女》、《南征北战》、《三进山城》等,后来又增添了许多彩色故事片。

四是放映中情况。

由于时常电压不足或不稳定,屏幕上总是不时出现烧焦样画面,有尿泡样大小并扩展,紧接着喇叭哽咽,被迫停止,灯亮了。

五是放映结束。

屏幕出现“再见”字样后,灯就亮了。

人群开始躁动,慢慢起来做回家准备,但总有一个疑惑:明天还有吗?有人就信誓旦旦地回答:“有,你没看见‘再见’二字吗?再见就是说明天还继续演。

”听着半信半疑,自己也不知道“再见”是什么意思,也许有吧!因为自己心里想继续看。

一般是不用坐板凳的,席地而坐。

很少有彩色电影观看的人很拥挤,前面是孩子们坐在地上,中间是大人坐木制凳子或站立的孩子们,后面和周围都是站在马屋子或长凳子上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4018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8
下一篇 2022-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