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夏日古诗说的什么节气

山亭夏日古诗说的什么节气,第1张

山亭夏日古诗说的什么节气 《山亭夏日》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1.夏季的古诗2.二十四节气歌.3.幽居初夏-陆游的意思山亭夏日古诗的意思?

山亭夏日唐代: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阴特别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

《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楼台倒影入池塘”这里诗人是从视觉写夏日,写看到的景观。

诗人看到平静的池塘倒映着远近不同的亭台楼阁的倒影,心情自然怡然舒一爽,于是才写出如此富于美感的诗句来。

“入池塘”的“入”字用得好,他不仅写出了明净与清新,也写出了动感,写出了池塘容山容水容亭台楼阁的胸怀,把池塘写大了。

“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

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

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满架蔷薇一院香”中诗人又从嗅觉角度来写夏日。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

那蔷薇不是诗人看到的,诗人也未必知道庭院里还有蔷薇满架,而是那醉人的芳一香提醒了诗人。

在这盛夏骄陽下的山亭的幽静清新的景致之中,又加上“满架蔷薇”,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芳一香,使作品洋溢出夏日特有的灵动与生机。

另外,“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不无关联,若没有微风,蔷薇花香就不会飘过来,诗人自然就不知道还有“满架蔷薇”。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

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更多交流欢迎关注本头条号。

我是亦文人文,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山亭夏日》是唐末高骈的作品,也是唐诗中的名作。

本诗以类似绘画的手法,描写了夏日骄阳里庭院中的美丽景致。

不同于大多数诗人喜好的淡雅素丽,这首诗的浓墨重彩是其显著特色;通过浓烈的色彩铺陈和鲜明的颜色对比,画出了一幅艳丽的夏日园林图。

全诗如下: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01意境分析:定点观察的艳丽工笔画中国传统的写景诗,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加入人的活动,比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二是在细微景致的描写过程中,以宏大广远的景物描写作为背景或引领,比如“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但本诗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并未按照既有的程式来写。

从句子上看,本诗每句各写一景,是诗人在山亭之中定点观察的如实记录。

第一句写夏日映照下的树荫,第二句写池塘倒映楼台,第三句写清风吹动水晶帘,第四句写蔷薇花香气弥散。

最后一句的“一院香”或可理解为对所写景观的统摄,但是个人感觉它是对蔷薇香气程度的强调,类似于“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方法。

上述的四个景物,使全诗仿佛四联屏风,每一联各自描绘了一个景物,彼此独立,但又有所关联,这关联的节点便是诗人在山亭上的固定视角以及主观统摄。

写景诗比之于图画,其弱点在于视觉效果的不直接,但其优势则在于动态情景的描绘。

本诗就是诗人精于此道的范例,他用一阵清风,给原本静止的意象以跃动的舞姿。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静态的风景:夏日的午后,骄阳似火,光芒投射在绿树上,并穿透浓荫,把热度直接抛洒在地面,池水平如镜,倒映华美的楼台。

作为园林中的常见景观,以上静态的描写,衬托出晴朗无风、艳阳高照的夏日景象。

但同时,酷暑永日,水波不兴,也让人的心情焦躁而烦闷。

第三句突转动态。

微风吹过,不但给静物带来的生气,同时也给暑热带来了凉爽。

同时,诗人对风的描写,是以水晶帘的移动为先导,这一写法巧妙异常,既与全诗景物观察的出发点相统一,又给了无形的风以有形的相,化虚为实,让全篇充满了雅致灵动的意蕴。

全诗对浓烈色感或感官意向的追求,也是写景诗中不多见的。

诗人首句便用了一个“浓”字,奠定基调,营造氛围。

夏日的骄阳酷暑,大树枝繁叶茂,经这一个字的渲染,如在目前。

尾句对蔷薇花的描写,则是以香气代替了形象,如前文所述,“一院”是形容香气之浓郁;但诗人用“满架”这个饱满充盈的量词,展示了蔷薇花的勃勃生机,虽然是诗中的留白,但鲜艳且挂满枝头的繁华,早已浮现在读者眼前。

一首一尾,诗人以厚重的绿和红包裹住了全篇的意向,仿佛浓郁的色彩正在画布上奔走,并以此引领读者的感官:仿佛眼前的池塘碧绿如玉,深沉地映照着楼台,反射着天光,与绿树的繁茂枝叶上下相和,在山亭中俯视,犹如浑然一体;剔透的水晶帘轻轻飘摆,在风的带动下,让光彩流动,折射的光线闪烁着明快神秘的绚烂,投射在绿树、浓荫、池塘之上,在天地一统的暑热和满眼深浓的红绿之中,平添灵气。

02用字分析:相互关联的排兵布阵图本诗的作者高骈,他的社会身份并非诗人,而是武将。

虽说行业不同,但是在诗中遣词造句、埋伏呼应,相互关联、排摆布署的方略,却是颇有相同之处,就像后世袁枚所言:“我论文章公论战,千秋一样斗心兵。

”首句的“浓”和“长”互相帮扶。

浓是树荫,长指夏日。

如《红楼梦》所说:夏日当空,树荫匝地。

烈日和浓荫的配合,是对夏天最为典型的描述。

这两字的搭配突出了整句季节描写的画面感,上承题目中的“夏日”,完成了开篇点题。

三动词的形象搭配细致入微。

诗人对倒影的“入”,水晶帘的“动”和微风的“起”的描写,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字功底与细致的炼字功夫。

在古人眼中,山水庭园、风云雷电,都是有生命的,关键看人会不会以对待生命体的态度去与之交流。

在本诗中,诗人笔下的景物仿佛都有了生命,轻灵地生活在夏日的阳光里。

“满”和“一”的联用,加重了充盈丰富状态。

诗的最后一句,以“满”形容蔷薇之繁盛,以“一”概述香气之馥郁,给人一种充盈满足的感觉。

第一句的浓、长,与本句的满、一,四个形容字的前后呼应,可见诗人在全篇的结构上是有想法的:他以浓烈的色彩香气的对比,感染对池塘、水晶帘等不是特别炫目的景象,以渲染之法,营造全诗浓郁绚烂的视觉冲击力。

03人文对照:落雕侍御的奇诡人生高骈出身于禁军世家,自己也曾历任五镇节度使,而且曾被唐僖宗封为渤海郡王,所以说,其职业实际为军人。

在唐末那个动荡纷乱的年代,节度使可谓一方诸侯,而高骈的军事能力确实不凡,他屡败南诏、吐蕃等少数民族武装、多次镇压农民起义,甚至曾数度重创黄巢的起义军。

但有的人物天赋异于常人,高骈不只军事能力超凡,文字水平也是脱俗,甚至高于当时的大部分文人,“时秉笔者多不及之”,由于其文武兼资,故有“落雕侍御”的雅号。

我们常常用“文武双全”形容一个人能力全面,但是纵观中国历史,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寥寥无几,而在两方面都有不凡建树或能力的,恐怕人数不过二十,高骈便是其中之一。

但同时,例如辛弃疾、岳飞、王阳明,有同样的素质和能力者,往往会名垂青史,而高骈之籍籍无名,则在于他于关键时刻的两次无脑选择。

第一次拥兵自重。

黄巢军势正盛之际,长安危急,唐僖宗急令高骈出兵勤王。

但不知是胆怯还是另有图谋,高骈按兵不动,致两京皆失。

从此时起,他便失去了在中央政权运作的资本。

第二次迷信鬼神。

高骈晚年笃信神仙之术,重用术士,甚至把藩镇的军政大权,悉数委之,终于导致部下离心离德。

黄巢降将毕师铎造反,高骈这位一代名将、顶级文人,就是由此为毕所杀。

04回眸无语:兼资文武却善泳溺水时人说高骈用兵治军“俾人有泰山之安”,说他的诗“雅有奇藻”,但仿佛高骈成名于文武,事败身死,也由于此。

他以武力威震边陲,杀伐果决,却败于优柔寡断。

高骈出身军人世家,少年参军,以军功而至节度使,在西南边陲,身经百战,并且威名卓著。

按说他对于在疆场上建功立业的决心,应当远远大于吟咏诗歌的雅致,可在关键时刻的拥兵自重和优柔寡断,让他彻底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机。

当叛乱平息,重整山河之际,无论皇帝还是百官,自然无人会再信任和重用这个当年见危不救的小人。

也有人说高骈当时的举动是为了“搏大”,即利用长安失陷之际,在扬州迎驾,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

但若果真如此,他的才能也实在太配不上他的野心,盖这套把戏,自齐桓公到曹 *** ,早已在每个政客武人心中根深蒂固,高骈如果真有此想,也太瞧不起天下英雄了。

而高骈以后的表演,包括与唐僖宗的相互埋怨,完全像一个怀才不遇、怨天尤人的落魄知识分子,而没有一点带兵武人的豪气,或许,写这些抒发性灵的诗歌真的能磨掉人心中的凌云壮志?他幼读圣贤书,颇有文采,却死于迷信鬼神。

高骈幼读孔孟之书,晚年却迷信巫蛊之术,背离了“务民之意,敬鬼神而远之”的谆谆告诫,并且由于他的过度迷信,间接导致了自己死于叛军之手的悲惨结局。

我们常说迷信“是生产力不发达和科学知识缺乏的产物”,其实早在奴隶社会,儒家思想便旗帜鲜明滴拒绝鬼神信仰与崇拜。

佛学道术,在儒家知识分子心中,作为一种别样的哲学思维,研究玩味之可也,但如果信奉甚至沉溺,则属于严重的离经叛道。

而高骈以高官之位、百战之身、饱学之士,竟能死心塌地地信仰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实在让人费解。

所以对于高骈的这一做法,后人是颇为反感的,辛文房曾评价道:骈失兵柄,攘袂大诟,一旦离势,威望顿尽,方且弃人间事,绝女色,属意神仙……死且不悟。

他辉煌的成就和悲惨的结局,两相对照,构成了一出人生的闹剧。

辛弃疾说:将军百战身名裂,慨叹的是“李广难封”的不公,高骈也是将军百战身名裂,但更多地是基于他的低情商和荒唐。

他的人生可谓丰富多彩、摇曳多姿,或许上帝是偏心的,独独赋予他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文学创作天赋;但上帝又是狠心的,忘了给他冷静、坚韧和清醒的判断能力。

所以命运对他是偏爱的,让他顺利地从平地爬到山顶,以节度使和郡王之尊,一览众山小;但命运又爱捉弄他,让他更快地从山顶跌到谷底,死无葬身之地。

这样跌宕起伏的人生,这种诡异离奇的境遇,堪称闹剧,可是哪有什么命运和上帝,境由心生,孽为自造,是他自己的优柔寡断和意志薄弱,断送了名垂青史的机会。

曾经,高骈写过一首名为《海翻》的诗:几经人事变,又见海涛翻。

徒起如山浪,何曾洗至冤?隐约间包含着对他人生的吊诡预言。

可是“至冤”又是什么?是因他按兵不动家破人亡的长安百姓,还是因他崇信鬼神,无辜枉死的帐下军兵?结语作为一个历史上极其复杂的人物,高骈的一生,令人唏嘘不已。

历史的前行,真的像翻涌的海浪,淘尽了风流人物,淹没了绝望呼声。

但在某个特定的节点,作为局外人的我们,却对此一无所知,仿佛正置身夏日的山亭,看水晶帘动,看满眼蔷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4329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8
下一篇 2022-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