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鸟会飞作文400字

为什么鸟会飞作文400字,第1张

为什么鸟会飞作文400字 鸟为什么会飞?

一言概之,鸟类身体很轻,而且翅膀扇动有力。

飞行期间,翅膀产生的上升力量能够超过身体的重力。

所以可以飞。

有些小鸟乍一看浑圆可爱,但那种“圆敦敦”的体态主要是蓬松的羽毛造成的。

鸟类的身体十分纤瘦,连骨骼都是中空的。

若将它们的骨头从中切开,能够看到坚硬的骨质当中有大量海绵状的结构,这样的结构不仅能保证骨骼结实,还减轻了体重。

鸟类的骨骼(上)和哺乳动物的骨骼(下)↓ 来源baidu体重减轻的基础上,要产生足以对抗重力的上升力也是不简单的。

在鸟类的翅膀和肩部,有接近50块肌肉来协调翅膀的挥动,羽毛的开合。

这种“硬件条件”造就了鸟类有力的翅膀,使它们能够边飞翔边快速调整身体的平衡。

鸟类的龙骨凸起,能够附着大量肌肉↓ 来源baidu振翅需要的能量是很大的,需要高速的新陈代谢来支持。

与多数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相比,鸟类的心脏占身体体重的比例较大。

简而言之,它们小巧的身体中有颗大心脏。

心脏是鸟类身体的“发动机”,跳动迅速而有力。

飞翔是一件高强度的运动,肌肉需要充足地氧气供应。

鸟类的肺部长有气囊,在吸气时,空气一部分流经肺叶,另一部分进入气囊,吐气时,后气囊中的空气流经肺叶呼出体外。

不论是吸气还是呼气,空气都能够被肺部利用,获取氧气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鸟类的肺部结构↓ 来源baidu要保持身体的高效运作,必须吃下足够的食物。

但吃下太多食物,又不及时排出,身体的重量就会增加,进而影响飞翔。

鸟类的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都十分特殊,它们的身体里没有膀胱等储存排泄物的器官,吃下的食物很快被排出体外,时刻保持最适宜的体重。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鸟类都可以飞翔的。

比如鸵鸟、鸸鹋、企鹅、几维等鸟类天生就不能飞翔,因为它们在进化中身体结构发生了变化,要么体重太重、要么翅膀(羽毛)退化、要么相关肌肉退化等等。

下图为不能飞的地栖鹦鹉 来源:baidu

鸟能飞的原因非常复杂,和鸟类身体各个特征都有关联,或者说,鸟类的身体特征高度适应,有利于飞行。

说到鸟的飞行,人们第一个注意到的就是翅膀。

人们最初想要飞上天空的尝试,无一例外是用羽毛做成翅膀,带在手臂上,然后从高处跳下,当然,他们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

关于翅膀,“老鹰航空”已经说得很好了,因此这里也就不赘述了。

那些失败者倒是有一个点注意到了,他们使用了羽毛。

羽毛是另一个飞行的元素:羽毛上的羽枝和羽小枝通过羽小钩紧密相连,保证了翅膀像一个扇子一样能兜住空气,同时,鸟类的羽毛还塑造了鸟类的形体,使它们的身形保持流线型,能够有效地减小阻力。

而鸵鸟等一些不能飞行的鸟,羽毛无法勾连,兜不住风。

除了翅膀和羽毛,鸟类要想有效地扑动翅膀,还需要强大的肌肉,以及附着肌肉的结构。

我们吃鸡的时候,会注意到鸡有巨大的鸡胸肉,以及一块凸起的,附着鸡胸肉的骨头,这块骨头叫龙骨突。

只有这样强大的肌肉才能支持鸟类不停地拍动翅膀,而所有不能飞的鸟,龙骨突都较小甚至没有。

鸟类飞行,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氧气并产生大量的热,不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顺利的飞行。

鸟类采取的办法是“双重呼吸”,也就是鸟类体内有一些气囊,这些气囊使鸟在呼和吸的时候,都能保证有新鲜的空气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它们的呼吸效率要远远高于哺乳动物。

同时,气囊还可以减轻体重,并在呼吸的过程中进行热交换,带走多余的热量。

为了减轻体重,鸟类的措施不止于此:它们的骨骼中空,牙齿丧失,它们失去了膀胱,不再保存尿液,“随地大小便”成为了鸟的常态。

所有这一切,都是鸟为了飞行所付出的代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4458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9
下一篇 2022-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