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学校就近入学制度

2016年学校就近入学制度,第1张

2016年学校就近入学制度 义务教育的就近入学,真的近吗?

就近入学,当然对大多数孩子来讲是近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第一:学校仍有重点普通之别。

尽管各地区也没明确表明哪些是重点学校,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却是大家公认的。

每个地区都有所谓的重点小学、重点初中。

就近入学,在重点学校附近的孩子肯定更优先。

但一些当权者就算住的离重点学校很远,也还是有办法进入到重点学校。

还有价格昂贵的学区房,一些有钱人更容易获得吧。

这样重点学校也只有这三种人可以上了,第一是家就在附近的孩子,第二是当权者,第三是有钱人。

这样对于其他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第二:容易滋长教育腐败因为重点小学的存在,当权者和有钱人肯定比普通人更容易进入,这样无形中自然滋生了教育腐败。

以我校为例,有一年统计在校生的住址情况,我这个班主任惊讶的发现,班上近70%的学生竟然都不是片内的。

怎么进来的,可想而知?第三:教育不公平会进一步加大。

就近入学如果不能严格按片内入学,不能打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不能取消重点学校,那样,只会进一步加大教育的不公平。

没有权利者,买不起学区房者,就永远不可能进入到重点学校,长此以往,教育的不公平就越发明显,民众积怨会更深厚!所以目前的就近入学是很不科学很不合理的。

要想真正实现就近入学,教育公平,必须解诀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学校硬件均衡。

这是最基本的。

这点可向日本学习,每个学校的硬件设施要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配置。

不能说你这个学校有钱了,我自己配置好点,另一个学校没钱了,配置差点。

做不到全国统一,至少一个地区的所有学校硬件设施各种配置要完全一样。

确实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

第二:教师校长轮换

教师校长是决定教育公平与否的主要因素。

要想取消家长择校热,必须先做到师资水平均衡。

各个学校之间的老师校长如果能隔几年轮换一次,我相信所有的入学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当然,我们的老师轮换之所以不能有效开展,也是有原因的。

1.职称问题。

每个学校的职称评审制度都不相同,对老师的考评也不相同。

2.福利待遇。

每个学校对老师的奖惩及福利待遇也都不同,怎么有效统一。

3.评优表先。

每个学校对老师的评优表先标准也都不同,怎么协调。

日本老师的轮换制度之所以能一直有效的开展,与它的体制也有关系。

1.全国老师待遇都一样。

在日本,无论大城市还是乡村,所有老师工资待遇一样。

2.日本老师没有职称,没有评优表先。

日本老师没有职称,学生和老师都没有所谓的评优表先,更没什么名师骨干等,大家都是平等的。

所以目前看来,我们的教师轮换想真正实现确实很不容易。

但是如果不解决学校硬件均衡和教师轮换两个问题,不管是就近入学还其他方式都不可能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

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取消重点学校,必须实现教育均衡,必须实现教师校长轮换,如果做不到以上几点,教育公平就不会存在。

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这种说法大体上是正确的,但不同的地区实施的具体规则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是遵循这个原则。

政策解析一般来说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即户籍地址对应某所学校,一般某一片区的所有适龄小学,就会到就近的对应的小学入学;还有一种情况不是严格地址对应某一所学校,而是有多所,例如某小区的入学小学可能在周边的三所小学里随机分配;而初中一般会采用后者。

以广州市为例,小学就是直接以户籍地址就近的一所或几所分配,而小升初虽然也是电脑派位,但是则相对灵活一些。

一般某个区域会分配到其中的5-7所初中,然后根据这些初中的录取人数,使用电脑派位。

而且派位分两次,该区域内每所小学的尖子生会优先派位,优先派位的学校都是区域内相对比较好的学校,剩下的学生第二次派位,但是好学校的名额已经减少了。

造成的影响这样的政策造成的影响是多样的,其中包括:1、就近入学,方便了学生和家长这是政策的初衷,否则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太长,对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交通压力)都是不利的2、学位房、学区房价格上涨任何地区,即使是一线城市,无可避免也会出现教育资源不均的情况,教学核心区域,优秀学校较多的区域,房价的上涨不可避免,北上广深某些地区,因为学位一位难求,所以房价涨至10万/平也不足为其了。

3、民办学校受到追捧如果不想到划定的学校入读,可以吗?答案是可以的,家长可以选择民办学校,民办学校只要愿意录取,那是没有名额限制的。

但是优秀的民办学校同样竞争激烈,一来需要考试筛选,二来学费高昂,一般普通家庭不一定能承受4、小学生竞争火爆如上述所说,小升初可以争取区域内优秀的公办学校名额(即第一批电脑派位),以及民办学校需要考试录取。

所以小学阶段各种超前学习,奥数培优,参加各种艺术体育比赛等等成为某些孩子的常态。

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近年来开始有意控制,禁止超前学习,奥数不得作为学校录取依据等政策就是例子最后我认为,就近入学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也不会有一个政策是完全利好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4530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9
下一篇 2022-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