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待优生帮扶总结

学校待优生帮扶总结,第1张

学校待优生帮扶总结 如何转化乡村小学里的待优生?

有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农夫伐倒一棵大树,用笔直的树干盖了一座小木屋。

他打量了一番,心想:把这剩下的树根劈成柴,要费多少功夫哇!于是就将它扔在了野外。

一位雕塑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树根,如获至宝,他小心地把根带回家,精心雕刻,终于制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根雕艺术品。

短小的故事引人深思:农夫厌弃它、瞧不起它,树根就只能是一件废品;而雕塑家入获至宝、精过一番精雕细刻,它又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了。

我们的育人工作不正是如此吗?任何学生的本质都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雕塑的,在老师眼里应把每个学生都看是人才,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优点不相同而己。

单单凭分数去评价学生是错误的。

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暂时的、相对的,对于待优生的教育应植根于爱,看重他们,不鄙弃他们,尊重他们,加倍的热爱他们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

作为教师,转化待优生是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正所谓“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

”转化待优生工作最主要的是研究待优生心理,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一、爱孩子是教育的前提。

教师的言谈举止、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影响着孩子,从孩子的生活起居、学习等方面真心体贴关心。

蹲下来和学生平等交流,做到把学生看成自己孩子对待。

只有这样,学生才信任你,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

因此,在待优生教育转化中,要以“爱”字当头,对优等生、中等生、待优生一视同仁,甚至倾注更多爱心。

平时生活中,学习中留心观察,分析原因:有的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有个别学生是因为家庭原因影响了学习……然后在课间老师主动找他们谈话,以增强他们对师的信任感和亲近感。

当他们有困难时,主动帮他们,无微无至的关心他们,而当他们犯错误时,不是急于批评他们,而是静下心来耐心的分析、说理,直到他们明白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为止。

这样,不仅在学生心中留下了良师的印象,而且还能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进而激发学生的感情,增进师生情感。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教育他们,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善于捕捉待优生的闪光点。

要坚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方法不当的教育。

待优生虽然差,但也有优点,而他们更希望老师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

人都是喜欢表扬的,只有表扬才更能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待优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

一旦发现便当众给予表扬,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价值,克服弱点,树立信心,增强勇气,扬起生活的风帆。

转变待优生,发掘“闪光点”是一条途径。

三、重视家庭教育的辅助力量。

当今流行一句话很有道理"家长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绝大多数时间学生在家里度过,家庭的良好氛围和家长的耳濡目染无不影响着孩子,所以家长要处处为孩子作表帅。

试想一个家庭要么经常打麻将、玩游戏;要么划拳行令、醉酒熏天,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能认真学习才怪!在当今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

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教师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许多学生离校后,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上网打游戏,看电子书、娱乐场所、东游西荡无所事事。

然而,这些情况家长往往是不知道的,即使有的家长知道了,不是进行说服教育,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粗暴的骂一顿,痛打一顿,更有家长放任自流,置之不理。

针对这些情况,应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与家长一起针对具体学生的情况共同研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密切与家长配合,形成合力。

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待优生逐步转向正轨。

四、要对待优生进行经常不断的教育,要始终如一,持之一恒。

待优生在前进的过程中出现反复,甚至倒退现象,都是不足为奇的。

况且,客观环境的诸多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

因此,我们做工作时不能急于求成,不要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对于出现反复的待优生,仍要尊重、信赖。

对他们犯的错误不埋怨,问题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

要抓反复,还要反复抓下去,千方百计去做更为细致的工作,直到待优生彻底转变为止。

总之,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只是肥沃的田野。

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要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耘,加强田间管理,更需要温暖的阳光、湿润的雨露。

只有教师的爱化为阳光、化作雨露,才能滋润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

对待优生,我们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只有这样,个个都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栋樑之材。

待优生,顾名思义,即待优化的学生,也就是指无论在学习上还是思想上都落后于正常同学的学生。

他们要么有违反道德原则的行为,要么学习成绩严重低下,经常犯一些错误,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严重扭曲的。

改变和提高待优生的思想准则及学习成绩,是学校和家长普遍关心的一个共同话题。

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

没有哪个坏人一生下来就是坏的。

究其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环境因素。

而“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恰恰完美地诠释了这一道理。

清楚了这一点,老师和家长们自然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就是:注重教育。

让孩子们多接触真善美方面的东西,多看一些健康向上,有积极意义和正能量的东西。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以身做则,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坚决控制和杜绝孩子接触假恶丑等阴暗的东西。

可以根据这个大概内容,制定一些更具体细致的章节,以督促和约束孩子。

在学习方面,可以通过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

有的家长和老师总认为待优生脑子笨,不聪明。

其实大多数孩子的智力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具体原因很复杂。

有很多孩子没有培养出对所学东西的兴趣,因此单靠死记硬背,既使一百次一千次也还是过目便忘。

因此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对孩子补课过程中,适当融合进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小故事、小游戏等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孩子过目不忘的学习效果。

总之,搞好待优生的优化工作,需要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经常沟通交流,勤于观察,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摸索,以便找出更完美的方法来帮助待优生,以达到改变和提升待优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学习成绩的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4693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9
下一篇 2022-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