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暖手抄叫什么好

古代暖手抄叫什么好,第1张

古代暖手抄叫什么好 古诗中说“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和春节有什么关系?

宋代王安石写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一岁除”表示过去的一年完结了,新的一年要开始了。

所以下面就写“春风送暖”表示新春来临,节气发生了变化,春风吹来。

“入”这个字很重要,作为一个动词,表示进入,进入什么?只能是进入某个或实或虚的空间或是什么范围、领域之内,比如“入户”、“入梦”。

春风能“入”的必定是一个实有的空间之内,那么“屠苏”就可以代表某个春风吹入的地方。

“屠苏”本来是一种草的名称,就是现在所说的紫苏,其气味清新芳香,在古代可以用来酿酒,也会画在房屋上作为装饰。

南北朝时期就有在房屋上画屠苏的习俗。

比如南北朝时南梁诗人王褒的诗就写过“飞甍雕翡翠,绣桷画屠苏。

”为什么要“画屠苏”?因为当时这为这种香草能辟邪。

所以后来也用“屠苏”来指代房屋。

记录南朝刘宋历史的《宋书》也有记载过“所住屠苏为疾雷击,屠苏倒”等,就是说住的房屋被雷击,然后房子就倒塌了。

这里已经明确就是用“屠苏”作为房屋的别称。

唐代杜甫作《槐叶冷淘》,其中有诗句,“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 注者指,“锦屠苏,天子之屋。

”这就是非常华丽的房屋了。

综上所述,王安石做的诗句,就是说,新春来临,春风入户,暖意随着春风吹入房屋。

这个问题,题主算是问对人了;有书君最近正在学习格律诗创作,刚好老师讲过这首诗,印象正新。

今天,有书君就把这个学习过程拿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一声旧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有书君在拿到这首诗时很不在意,这很简单嘛。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就要来到,春风把和暖的空气送入了屠苏城中,家家户户都贴起了新对联,朝阳中一派繁荣喜庆的景象。

所以,屠苏就是指屠苏城。

可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书君发现,根本就没有一座叫“屠苏”的城。

于是,爱学习的有书君又去查了韵典,发现韵典上关于“屠苏”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草名。

屠苏就是一种草。

北周的王褒在诗中写道:“飞甍雕翡翠,绣桷画屠苏。

” 翘起的飞檐上如同雕着翡翠,楼阁下的屋梁上画着屠苏草。

这是一个对偶句。

飞甍(音蒙)对绣桷(音决),即屋檐对房梁。

雕对画,两个动作相对。

翡翠是一种玉,屠苏是一种草,两个都是自然之物。

根据对偶的同类相对原理,完全正确。

二,即罘罳。

这两个字有点眼生,读:罘(fu音浮)罳(si音思)。

那罘罳又是什么呢?是古代设在内堂门外的屏风。

有的书友可能对这个门外设屏风不太能理解,有书君就再给大家多说几句。

古代的人都比较迷信,有很多的风水讲究。

比如说门不对门,门不对灶等等。

他们相信“开门见灶,钱财多耗”。

这种风水局是存不住钱的,而且家中小事不断。

不是今天病了,就是明天丢东西了,非要把辛辛苦苦攒下的一点儿钱消耗光。

那怎么办呢?整一大屏风摆在门口,把两个门隔开,这不就见不上了吗?这门外放屏风,就是从这来的。

三,平屋;茅庵。

就是茅草房啊,杜甫住的那种。

老杜诗云:“愿随金騕袅,走置锦屠苏。

” 这锦屠苏属于高档别墅,不是那种风一吹就破的小草房,老杜奋斗了一辈子,也没住上别墅。

其实,有书君也没住上。

哎,为了早日住上小别墅,诸位书友尚须共同努力啊。

四,帽名。

是一种带檐的帽子,形状看起来好象小房子。

酷不酷,牛不牛,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

五,亦作“ 屠酥 ”。

药酒名。

相当于“红毛药酒”,不对,是相当于“雄黄酒”。

在古代,因为卫生条件差,医疗水平也有限,瘟疫,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有的人甚至背上长个疮就挂了。

经过实验,人们发现用花椒泡酒喝对一部分疾病有效,便开始喝这种椒酒。

虽然效果不咋地,也聊胜于无吧。

直到神医华佗横空出世,发明了一种药酒,能防治大部分的瘟疫,这才结束了人们的苦难。

后来,药王孙思邈再次完善了药方,并且每年腊月都要施药乡邻,叫他们泡成药酒,在除夕这天喝下去,就可以预防瘟疫。

因为孙思邈住的屋子叫做“屠苏屋”,所以,为了纪念他,人们把这种酒就称为“屠苏酒”。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年喝屠苏酒便成为了一种风俗。

那么,我们说了这么多,该回归主题了。

“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到底是指的什么呢?是不是就是指屠苏酒呢?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我们来把以上的五个解释带入诗句中看一下,到底哪一个合适。

1,春风把和暖的春气送入屠苏草中。

偏离主题,错误,排除。

2,春风把和暖的春气送入屏风后。

牵强,排除。

3,春风把和暖的春气送入茅草房。

合理,且很顺畅自然。

4,春风把和暖的春气送入帽子中。

至于吗?这人一定和有书君一样,是个光头。

5,春风把和暖的春气送入屠苏酒中,喝起来就象温过的一样。

牵强附会,不知所云。

还有的人解释说:入,就是喝入口中的意思,入屠苏,当然就是喝屠苏酒了。

苏轼在诗中写道: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苏辙也在他的诗《除日》中写道: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余。

同样类似的诗句还有:可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

(宋.郑望之)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明.叶颙)各位书友,历代写屠苏酒的名句,从来都没有类似说“入屠苏“是喝屠苏酒的意思。

注意关健词“入”,是进入。

“饮”,才是喝下。

这么多名家,都知道用“饮”,作者也是名家,他为什么不用“饮”呢?显然,作者是另有所指。

至于某些人解释说,古人喜温酒喝。

所以,这里是指春天的和暖之气送入酒中,就好象是温热的酒等等之类的言语,纯属迁强附会。

古人春节是有喝屠苏酒的习惯,就跟他们中秋节喝雄黄酒一样。

但是,这和“春风送暖入屠苏”真的是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不信?你去问问作者,他肯定也是这么说。

综上所述,“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并不是屠苏酒的意思,而是茅草房的意思。

茅草房能和春节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罢了。

诗文全译: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就要来到,春风把和暖的空气送入了屠苏屋中,家家户户都贴起了新对联,朝阳中一派繁荣喜庆的景象。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也赞同有书君的说法,就请动动手指,在文末点个赞助力吧。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4965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0
下一篇 2022-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