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学校教师招聘2018

北京十一学校教师招聘2018,第1张

北京十一学校教师招聘2018 谷歌在最新公布的中国内地校园招聘计划中只包含了这11所高校,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虽然谷歌这几年和中国总是有摩擦,让我对这个公司的好感,从原来的非常高,到现在的极低。

但是我觉得它招人的学校还是很有眼光的。

好的公司想用最好的人才,我觉得无可厚非。

我们买东西还要货比三家,考虑性价比呢。

人家公司选人当然也要找物超所值的公司。

我们都知道微软、谷歌等等都是非常老牌的互联网公司了。

人家那时候厉害的时候,腾讯、阿里等等国内的企业还望尘莫及呢。

为什么谷歌会选用这几个学校的学生呢?我们来大胆推测一下。

谷歌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那最需要的人才也一定是计算机类相关的专业。

计算机专业比较好的学校呢,大体划分一下,会有这一些:第一档: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4个)北大、清华就不用说了,这两个呢都是中国顶尖的学府,也是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学校。

浙江大学在学科评估中的表现真的是出乎人们的预估,颇有后来者居上的姿态。

至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有中国科学院这棵大树,并且是新宠,自然扶摇直上。

国防科技大学基本上不可能进外企的,即使他表现好,谷歌也不会去招聘第二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2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然是不错的,但是作为国防七子之一,去外企的人自然也是少的。

武汉大学的计算机类这样好,是有些出乎人们意料的,甚至有的人觉得它没这么好,但是学科评估的结果就是这么客观。

南京大学虽然当初理工科分出了不少给东南大学,但是后来对于计算机专业这类新兴的专业,建设还是不错的,算是没有落伍。

第三档: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当然是好的学校,但他有着和北航一样的背景,谷歌不愿意招人也在情理之中。

华科呢,属于新贵,这几年发展一直不错。

上海交大的理工科一直优于复旦,甚至交大毕业的学生平均工资水平也是高于复旦的,虽然录取分数有时不如。

中科大就更甭说了,被称为中国的麻省理工。

至于复旦和中山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并不突出,为什么会入选呢?我想大公司选人,除了这个学校的专业,在行业内是翘楚,一定也是看中这个公司的人是名校出身的。

那么复旦大学本来就是很多人心目中排行前三的学校,不入选有点不能接受。

至于中山大学,也是近年来的新贵之一,而且发展速度甚至比华科和武汉大学还好,而且在国际上的各种排名中也是表现非常不错,至少可以排在全国前十,也比武汉大学、华科要好一些,这样看来,能够入选也是情理之中。

最后,我觉得该感到尴尬的是,没有被选中的学校,怎么就在互联网大潮来临的时候,计算机类的相关专业,还是停滞不前呢?只有跟随时代的步伐才能迎头赶上啊,不然落后只能挨打!

我曾经在国内一家知名的半导体制造公司担任过招聘职位,公司每年也开展校园招聘。

我记得公司当时内部的校园招聘政策是研发岗只招985研究生毕业生,非研发岗工程师只招211院校毕业生。

因为主要是面向微电子和机械类专业,在上海的校招宣讲会只去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大学,当然,宣讲会并不限于目标院校的学生,本市外校甚至外省市院校的学生也有来参加。

虽然公司内部招聘政策明确规定了目标院校的学生,但是宣讲会上并不会明说,因为这是“冒天下之不韪”的潜规则。

每次宣讲会收回来的几百上千份简历,只要不是211院校毕业均直接筛掉。

对于这种做法,无独有偶,几乎所有知名公司的校园招聘都是这么做的,至于原因,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的具体规定,但提高招聘效率这个原因一定是一致的。

一般来说,各企业每年招录应届生的人数,多则几百少则几十,上千的屈指可数。

不要觉得招几十上百人是小事,实际上,哪怕只招一个人,整个校园招聘的流程一步也不能少,哪怕前期工作外包,整个校招活动所花费的时间也是一样的,项目启动到结束至少三个月。

一、校园招聘的流程校招流程按工作模块粗略地划分,可分为五大环节:制定计划、广告宣传、校园宣讲、面试甄选、报到跟进。

1、制定计划包括确定目标院校、招聘岗位及人数、编制预算、活动策划、资料准备等;2、广告宣传包括对接学校就业办、张贴海报、发布招聘信息、宣传跟进等;3、校园宣讲包括公司各部门各层级主讲人宣讲(一般至少一个副总发言、若干关键部门老大宣讲、HR宣讲)、答疑互动、收集简历(也有在直接公司官网平台填写提交)等;4、面试甄选包括简历筛选、安排面试、笔试初试复试、发放offer、签三方协议等;5、发了offer并不万事大吉,还得进行过程报到跟进,包括定时联系激活人选、安排实习、邀请参加公司活动等,优秀的人才,你觉得优秀,别的企业也觉得优秀,只要没入职,人就不一定是你的,再说现在的违约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每年那么多企业来学校宣讲,只要有更好的机会,学生随时毁约。

二、招聘效率说这么多,指定目标院校的做法到底如何提高招聘效率?提高校招的效率无非是招到预期的数量质量人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校招时间成本、沟通成本、人员测评成本和未来用人成本!下面来简单说说这几个成本。

1、做过校招的人都知道,知名高校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是一流的,学校就业网后台的便捷性、就业办老师的热情配合、学生会的全力支持、目标院系老师的宣传力度、多媒体教室的先进设施直接决定一场校园招聘的成败!万事俱备的服务能给企业省下大量的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

2、人员测评成本与人数成正比。

名企在校招的时候如果不设置前置条件,那么每个岗位要测评甄选的人数有可能是几百上千甚至上万!一旦设置前置条件,比如“仅限985院校”一条就能筛去绝大多数人选!实际上,面试并不是应聘人选越多越好,每个应聘人选都给面试甄选机会的话,HR从年初忙到年尾都忙不完当年的校园招聘!只要合适简历数、面试人数、录用人数三者的比例达到10:3:1,足矣!3、未来用人成本主要指因员工缺乏发展潜力(或者说发展后劲)造成公司人才梯队断层从而阻碍公司业务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损失和简接损失。

一个人的工作绩效跟很多“商”有关,智商、情商、逆商,甚至意(志)商、坚(韧)商,但最基础的最根本的是“智商”!一个人的智商多高,他的发展潜力就有多大。

可能有人会拿麦克利兰的素质冰山模型来反驳。

简单说下素质冰山模型,该模型分为水上(知识、技能、行为等)和水下(价值观、自我概念、社会形象、动机、品质等)两部分,认为一个人的工作绩效高低的决定因素是冰山下面的部分,而不是智力。

拿飞机来做个比喻吧,智商是发动机,素质冰山模型的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是两个机翼,飞机潜在的飞行能力(能飞多高多快),一定是发动机决定的,而不是由机翼的宽度和长度来决定。

众所周知,我们当前的高考制度实际上就是一个智力筛选器,经过高考的筛选把不同智商的学生分配到不同层级的院校。

所以,各大名企校招时把目标院校限定于若干985院校,理由显而易见。

你现在知道谷歌为什么在中国内地校园招聘计划中只包含了十一所国内顶尖高校了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5022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0
下一篇 2022-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