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支部党员量化考核

学校党支部党员量化考核,第1张

学校党支部党员量化考核 学校考核量化分论资排辈,校长主任直接给最高,这合理吗?

学校的职能是教书育人的,是以教学为中心的。

一切工作包括绩效考核都应围绕着教育教学这个中心。

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强调绩效考核应向一线教师倾斜。

为什么要向一线教师倾斜?是因为一线教师面临的教学任务,管理学生的,心理方面等任务重,压力大,为了鼓励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诈;也是为了避免一些教师因一官半职放弃教育教学。

许多优秀的校长和中层,既使担任行政职务,也没放弃教学,一直耕耘在教学一线,了解教学情况和学生情况,从而制订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措施。

从学校长远发展看,绩效向一线教师倾斜,更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我认为,学校考核量化分,校长、副校长和主任、副主任比普通教师高,这在正常情况下是合理的。

如果比多数教师低的话,那才叫不正常呢!首先,校长、主任大多是教师中的娇娇者。

他们一般是经过了任课教师、教研组长或班主任的锻练,其中主任或经过副主任,副校长或经过了主任,校长也或经过了副校长。

所以,他们是走台阶上来的,不仅有专业知识、教学经验和突出业绩,而且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上要略胜一筹。

同时,还要具备人际协调能力和学校管理才能,才可能被主管部门发现培养,被教师们多数推荐认可。

至少在当时当校,要优于一般教师。

其次,校长、主任和一线教师虽然岗位职责不同,但同样干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同样有工作量。

有时,校长、主任们的工作时间甚至还要长、工作量还要大些。

特别是基层中小学校的校干,早上班、班下晩是常态,假期开学要早于老师,放假离校更晩于老师,工作忙了有时没有双休。

其辛苦程度和责任心不亚于任课教师。

教师任课教学相对单纯,主任、校长抓工作全面,要复杂得多,责任也更大。

从某种程度上说,主任、校长能当得了教师,一般教师却不一定干得了主任、校长。

再者,上级对校干没有设立单独的职称管理系列,与一线老师同为教师系列,所以评职称当然就要同台竞争。

在职称评审过程中,校长、主任占有一定的优势,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他们的起点就决定了这种优势。

他们同样有家庭和老婆孩子,同样希望通过工作努力让生活越来越好,一句话同样需要职称和工资待遇。

那种认为当校干就应当多干活,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一味让,自己应该享受低职称、低待遇的观点,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

假如有个别主任、校长借职责之便,采取非正常手段影响或提高个人的打分,这是另一码事,是不同性质的问题。

这样的校长、主任,相信他们也不会干得长久。

你们说不是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5094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0
下一篇 2022-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